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巧用氧气流优化氧气性质实验
1
作者 杨涛 赵苏青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4年第12期94-95,共2页
沪教版教材中的氧气性质实验所用氧气采取分瓶收集并分瓶实验,操作麻烦,现象不明显,且氧气受热易散失造成浪费。为解决问题,可以利用三通管、气球设计一款储存氧气的装置,并利用氧气流完成物质与空气、氧气反应的对比实验,现象明显,节... 沪教版教材中的氧气性质实验所用氧气采取分瓶收集并分瓶实验,操作麻烦,现象不明显,且氧气受热易散失造成浪费。为解决问题,可以利用三通管、气球设计一款储存氧气的装置,并利用氧气流完成物质与空气、氧气反应的对比实验,现象明显,节省药品,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管 氧气流 氧气制取 氧气性质实验 实验改进
原文传递
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入实验探究的策略研究
2
作者 沈宁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对概念的认识、理解、掌握与应用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增强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概念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引入探究性实验活动辅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基于此,文章从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入实验探究的必要... 对概念的认识、理解、掌握与应用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增强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概念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引入探究性实验活动辅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基于此,文章从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入实验探究的必要性出发,从“基于概念认知,有效导入实验”“围绕概念形成,多元开展实验”“结合概念应用,丰富实验形式”三个大方向展开分析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入实验探究的策略,并从“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实验的育人性”两个角度进行思考,旨在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实验探究
下载PDF
学校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中的对话教育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娜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7-29,共3页
所谓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中的对话教育,是红色文化与对话教育范式交集处的经验总结。对话教育视域中的红色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感悟的有机体,通过活动濡化和涵化过程实现代际的基因传承和进化,完成红色文化的迭代生命周期。而学校层级的... 所谓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中的对话教育,是红色文化与对话教育范式交集处的经验总结。对话教育视域中的红色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感悟的有机体,通过活动濡化和涵化过程实现代际的基因传承和进化,完成红色文化的迭代生命周期。而学校层级的德育管理和组织实施,是学校德育工作范式的一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基因传承 对话教育
原文传递
学校教育的发展,要建立在对学习本质的新认知上
4
作者 潘娜 《江苏教育》 2023年第41期1-1,共1页
知识社会和学习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的需求,不仅在量上发生了变化,在方式上也有质的不同。构建新的学校教育范型,已成为历史赋予当代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使命。而关于学习的研究,正在成为教育范型变革的主要推动力。研究学习本质和学... 知识社会和学习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的需求,不仅在量上发生了变化,在方式上也有质的不同。构建新的学校教育范型,已成为历史赋予当代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使命。而关于学习的研究,正在成为教育范型变革的主要推动力。研究学习本质和学习文化价值取向的称为“学习哲学”,研究学习结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的称为“学习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对实践者和决策者有意义的工具、行动和政策,建立理解性的聚合水平关联,关乎学校教育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转化 文化价值取向 教育研究者 学习哲学 学习本质 范型 教育的发展 实践者
下载PDF
来自东吴的画作:苏州虎丘黑松林三国墓石屏风画像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学雷 《美术大观》 2022年第5期115-129,共15页
1997年5月,苏州虎丘黑松林三国4号墓出土了两块青石屏风。这两块屏风两面都用阴线刻有生动的人物图画。本文先对它们的出土情况及其所在墓葬的性质进行介绍和考察;继而对上面人物图像的叙事主题加以考证,认为是以春秋时期“吴越之事”... 1997年5月,苏州虎丘黑松林三国4号墓出土了两块青石屏风。这两块屏风两面都用阴线刻有生动的人物图画。本文先对它们的出土情况及其所在墓葬的性质进行介绍和考察;继而对上面人物图像的叙事主题加以考证,认为是以春秋时期“吴越之事”为题材的叙事性绘画创作;最后,通过对三国绘画史的鸟瞰与研究的回顾,揭示这两块石屏风上的图像,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三国孙吴绘画留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石屏风 图像性质 孙吴绘画
下载PDF
德育文化背景下的小学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对策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陆仕青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第1期53-54,共2页
小学校园是垃圾分类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本文基于德育文化素养下,校园垃圾分类的基础教育理念,探讨在针对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德育素养的同时,对小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的实际意义及对策,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价值意识,从而使... 小学校园是垃圾分类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本文基于德育文化素养下,校园垃圾分类的基础教育理念,探讨在针对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德育素养的同时,对小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的实际意义及对策,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价值意识,从而使德育教育与环保意识有效融合,促进学生环保德育素养的高品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素养 校园垃圾分类 环境保护 品德教学
下载PDF
学科对话育人的模型建构与实践
7
作者 潘娜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6期73-77,共5页
近年来,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学科对话育人的模型建构与实践”研究,努力用对话的社会文化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建构学科对话育人的模型,并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实践,使学科教学从传授知识结构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切... 近年来,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学科对话育人的模型建构与实践”研究,努力用对话的社会文化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建构学科对话育人的模型,并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实践,使学科教学从传授知识结构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切实推进学校课程变革。它是2022年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示范性育人模式研创项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学 对话育人 模型建构 学校实践
下载PDF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嘉骏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8期32-35,共4页
在绚烂多彩的艺术世界中,民间美术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内容,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教师要做到以下五点:转变... 在绚烂多彩的艺术世界中,民间美术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内容,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教师要做到以下五点: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大单元教学意识;梳理美术教材,重组大单元教学内容;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民间美术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展单元评价,强化民间美术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 大单元教学实践
下载PDF
59次“我不会”之后
9
作者 刘进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2期95-96,共2页
“我不会”那年暑期快结束时,我接到学校通知:新学期接手一个新班级。通过和前班主任李老师的交流,我对即将要接手的班级有了初步了解,她多次提到的晓宇更是尚未谋面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师生关系 育人故事
下载PDF
承“遗”图新 编美冶人
10
作者 朱明红 孙嘉骏 袁文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44-46,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乡土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和意义[1]。该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玉米皮草编进校园、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乡土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和意义[1]。该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玉米皮草编进校园、培养传承人的相关研究,引导学生站在本土文化之上,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米皮草编 传承 图新
下载PDF
基于循环利用理念的小学体育器材再开发方案设计
11
作者 常纯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9期148-150,共3页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循环利用理念应用于小学体育器材再开发设计,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通过分析小学体育器材的使用现状,剖析器材浪费的原因,研究废旧器材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循环利用理念的体育器材再开发方案...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循环利用理念应用于小学体育器材再开发设计,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通过分析小学体育器材的使用现状,剖析器材浪费的原因,研究废旧器材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循环利用理念的体育器材再开发方案。该方案从构建器材回收系统、合理选择再生材料、采用模块化设计与升级改造、延长器材使用寿命等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体育器材循环利用的具体路径和措施。研究表明,循环利用理念能够有效指导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实践,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利用 小学体育器材 再开发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对一道中考模拟试题的探究
12
作者 沈宁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 2024年第10期46-47,共2页
探析清华附中中考模拟考试试题的解法,对试题进行变式,归纳这一类问题的解法.
关键词 中考模拟 变式 解法
下载PDF
单元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
13
作者 庞英英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7期80-82,共3页
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整个单元教学活动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加强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练习与巩固,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课堂... 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整个单元教学活动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加强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练习与巩固,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单元作业设计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单元作业设计
下载PDF
理清思路妙分析 找准规律巧解题——巧用变式题组突破浮力解题难点
14
作者 朱艾刚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20期98-100,共3页
浮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之一,具有典型的复合性特征.因此,教师要从浮力知识规律的角度出发,寻找浮力问题的突破口,帮助学生突破浮力问题的解题难点.文章从寻找物理解题规律的角度出发,尝试利用变式题组突破浮力的解... 浮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之一,具有典型的复合性特征.因此,教师要从浮力知识规律的角度出发,寻找浮力问题的突破口,帮助学生突破浮力问题的解题难点.文章从寻找物理解题规律的角度出发,尝试利用变式题组突破浮力的解题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规律 变式题组 浮力
下载PDF
对话育人: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小学德育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大系统,一项大工程,要根植于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以对话育人为理念,创新实践小学德育。基于对话育人理念的小学德育创新实践,是教育主体在人格平等、相互信任、心理安全的环境下,营造平等、宽容、沟通... 小学德育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大系统,一项大工程,要根植于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以对话育人为理念,创新实践小学德育。基于对话育人理念的小学德育创新实践,是教育主体在人格平等、相互信任、心理安全的环境下,营造平等、宽容、沟通与合作的氛围,通过互动、交流、分享进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化与外显,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育人 小学德育
下载PDF
浅析小学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措施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斐 《数学教学通讯》 2023年第22期66-68,共3页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呢?文章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动手实践,引发猜想;紧扣联系,明确理据;独立思考,深刻感悟;借助多媒体,助力推理。
关键词 推理能力 猜想 思维
下载PDF
对话即教育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娜 《江苏教育》 2020年第42期67-68,78,共3页
“对话”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方式。“对话”意味着民主、平等、公平、和谐。“对话即教育”是指通过对话,发现自己,发现他人,发现世界,成为自己、他人生命成长的温暖样式。一、“对话即教育”的时代内涵“对话即教育,把学校... “对话”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方式。“对话”意味着民主、平等、公平、和谐。“对话即教育”是指通过对话,发现自己,发现他人,发现世界,成为自己、他人生命成长的温暖样式。一、“对话即教育”的时代内涵“对话即教育,把学校办成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都能积极参与、主动进取的认知实践、文化实践和自我生命意义实践的学习共同体。”这是我的办学思想。它是一种开放的、平等的、自由的教育形态和教育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形态 教育范式 生命成长 学习共同体 办学思想 认知实践 自我生命 平等
下载PDF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近三十年的教书经历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安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29期20-21,共2页
忘记是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做一名老师的了。一晃眼,我做老师也要将近三十年了。时光没有在我脸上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因为我二十岁时就长成了现在这样子——那时长得比较着急。教师这一职业却给我这三十年的时光带来了无尽的喜悦。这种愉... 忘记是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做一名老师的了。一晃眼,我做老师也要将近三十年了。时光没有在我脸上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因为我二十岁时就长成了现在这样子——那时长得比较着急。教师这一职业却给我这三十年的时光带来了无尽的喜悦。这种愉快如同李太白傍晚下终南山时的心情:"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一我是从做学生时就开始做老师的。我先是在一所乡村小学度过了五年,那是一个小山坳里的破庙改建的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学 一所 李太白 我这三十年 教书 老师 终南山 近三十年
下载PDF
继承·反思·创造——我最近对教育的一点理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国安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29期15-19,F0002,共6页
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下,教育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理性继承、深刻反思,然后才能有所创造。在"‘后名校’时代",更需要继承教育传统,尊重教育节奏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教育转型期",更需要反思教育实践,以孩子为出发... 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下,教育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理性继承、深刻反思,然后才能有所创造。在"‘后名校’时代",更需要继承教育传统,尊重教育节奏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教育转型期",更需要反思教育实践,以孩子为出发点开展教育;"新师范教育"更需要创造,将专业学习和师范课程结合,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结合,将技能训练和精神培育结合,实施"临床式的师范生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 “后名校”时代 教育转型期 “新师范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