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大血管闭塞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张雯君
陈科春
+1 位作者
施惠敏
周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索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大血管闭塞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且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
目的探索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大血管闭塞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且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患者146例,根据90 d临床结局分为无效再通组79例和有效再通组67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的绘制,采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可靠性,采用决策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血糖、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次数≥3次为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95,95%CI:1.174~1.658,P=0.000;OR=1.001,95%CI:1.000~1.001,P=0.003;OR=8.024,95%CI:2.554~25.204,P=0.000;OR=5.056,95%CI:1.778~14.375,P=0.002)。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08~0.929),校准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临床获益性。结论基础血糖、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次数≥3次是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后发生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预测准确性,其应用仍需要前瞻性研究和外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预测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和低灌注体积预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2
作者
曹丽丹
刘铭
+1 位作者
李震铎
陈科春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14-820,共7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和低灌注体积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轻型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神经内科在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和低灌注体积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轻型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神经内科在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连续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轻型卒中患者。轻型卒中定义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5分。SHR计算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值,CT灌注成像Tmax>6 s体积代表严重低灌注体积。END定义为发病24 h内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各独立预测因素对EN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90例患者,女性52例(27.4%),年龄(65.89±14.30)岁;基线NIHSS评分3分(四分位数间距2~5分)。46例(24.2%)发生END,22例接受补救性血管内治疗。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严重低灌注体积、SHR以及空腹血糖>7 mmol/L的患者比例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HR[优势比(odds ratio,OR)7.73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82~55.286;P=0.041]和Tmax>6 s体积(OR 1.006,95%CI 1.001~1.010;P=0.009)是END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HR和Tmax>6 s体积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95%CI 0.632~0.807)和0.649(95%CI 0.561~0.737),SHR的最佳截断值为1.0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9%和79.9%;Tmax>6 s体积的最佳截断值为38.7 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和39.6%。两者联合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736(95%CI 0.654~0.848)。结论: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轻型卒中患者中,较高的SHR和较大的严重低灌注体积对EN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疾病恶化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梗死增长速度的影响因素及与取栓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科春
吴秋义
蒋子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8-951,共4页
目的研究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早期梗死增长速度(Early Infarct Growth Rate,EIGR)的影响因素,及EIGR与取栓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连续性收治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脑卒中患者...
目的研究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早期梗死增长速度(Early Infarct Growth Rate,EIGR)的影响因素,及EIGR与取栓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连续性收治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影像时间和梗死核心体积计算出EIGR,分快速增长组(≥10 mL/h)和缓慢增长组(<10 mL/h),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EIGR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影响因素对梗死快速增长的预测价值,再比较取栓组内不同EIGR患者的预后结局。结果共纳入168例,中位EIGR 5.79(1.58,16.57)mL/h,其中梗死快速增长(EIGR≥10 mL/h)患者67例。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房颤、低灌注强度比(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HIR)、错配率(mismatch ratio)是影响EIGR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房颤(OR=9.43,95%CI:1.05~84.65,P=0.045)、HIR(OR=335.25,95%CI:5.95~18889.8,P=0.005)与梗死增长速度呈正相关,Mismatch ratio[OR=0.78,95%CI(0.65~0.94),P=0.008]与梗死增长速度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三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梗死快速增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95%CI:0.872~0.956,P<0.001)。在机械取栓患者中,快速增长组的90 d良好预后率明显下降(OR=0.26,95%CI:0.07~0.88,P=0.030),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病死率均增高(OR=15.13,95%CI:2.44~93.24,P=0.004)和(OR=30.99,95%CI:3.43~279.95,P=0.002)。结论房颤、HIR、错配率是影响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EIG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快速增长型EIG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早期梗死增长速度影响机械取栓患者的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
早期梗死增长速度
血栓切除术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题名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大血管闭塞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张雯君
陈科春
施惠敏
周寅
机构
苏州大学
附属
张家港
医院
(
张家港市
第一
人民医院
)
神经
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02,共5页
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SKY2023019)。
文摘
目的探索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大血管闭塞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后且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患者146例,根据90 d临床结局分为无效再通组79例和有效再通组67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的绘制,采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可靠性,采用决策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血糖、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次数≥3次为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95,95%CI:1.174~1.658,P=0.000;OR=1.001,95%CI:1.000~1.001,P=0.003;OR=8.024,95%CI:2.554~25.204,P=0.000;OR=5.056,95%CI:1.778~14.375,P=0.002)。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08~0.929),校准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临床获益性。结论基础血糖、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颈内动脉闭塞、取栓次数≥3次是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后发生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预测准确性,其应用仍需要前瞻性研究和外部验证。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预测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Key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forecasting
regression analysis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和低灌注体积预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2
作者
曹丽丹
刘铭
李震铎
陈科春
机构
苏州大学
附属
张家港
医院
(
张家港市
第一
人民医院
)
神经
内科
出处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14-820,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和低灌注体积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轻型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神经内科在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连续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轻型卒中患者。轻型卒中定义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5分。SHR计算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值,CT灌注成像Tmax>6 s体积代表严重低灌注体积。END定义为发病24 h内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各独立预测因素对EN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90例患者,女性52例(27.4%),年龄(65.89±14.30)岁;基线NIHSS评分3分(四分位数间距2~5分)。46例(24.2%)发生END,22例接受补救性血管内治疗。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严重低灌注体积、SHR以及空腹血糖>7 mmol/L的患者比例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HR[优势比(odds ratio,OR)7.73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82~55.286;P=0.041]和Tmax>6 s体积(OR 1.006,95%CI 1.001~1.010;P=0.009)是END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HR和Tmax>6 s体积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95%CI 0.632~0.807)和0.649(95%CI 0.561~0.737),SHR的最佳截断值为1.0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9%和79.9%;Tmax>6 s体积的最佳截断值为38.7 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和39.6%。两者联合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736(95%CI 0.654~0.848)。结论: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轻型卒中患者中,较高的SHR和较大的严重低灌注体积对EN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疾病恶化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因素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Severity of illness index
Disease progression
Blood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Perfusion imaging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梗死增长速度的影响因素及与取栓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科春
吴秋义
蒋子贺
机构
苏州大学
附属
张家港
医院
(
张家港市
第一
人民医院
)
神经
内科
出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8-951,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早期梗死增长速度(Early Infarct Growth Rate,EIGR)的影响因素,及EIGR与取栓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连续性收治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影像时间和梗死核心体积计算出EIGR,分快速增长组(≥10 mL/h)和缓慢增长组(<10 mL/h),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EIGR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影响因素对梗死快速增长的预测价值,再比较取栓组内不同EIGR患者的预后结局。结果共纳入168例,中位EIGR 5.79(1.58,16.57)mL/h,其中梗死快速增长(EIGR≥10 mL/h)患者67例。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房颤、低灌注强度比(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HIR)、错配率(mismatch ratio)是影响EIGR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房颤(OR=9.43,95%CI:1.05~84.65,P=0.045)、HIR(OR=335.25,95%CI:5.95~18889.8,P=0.005)与梗死增长速度呈正相关,Mismatch ratio[OR=0.78,95%CI(0.65~0.94),P=0.008]与梗死增长速度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三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梗死快速增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95%CI:0.872~0.956,P<0.001)。在机械取栓患者中,快速增长组的90 d良好预后率明显下降(OR=0.26,95%CI:0.07~0.88,P=0.030),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病死率均增高(OR=15.13,95%CI:2.44~93.24,P=0.004)和(OR=30.99,95%CI:3.43~279.95,P=0.002)。结论房颤、HIR、错配率是影响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EIG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快速增长型EIG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早期梗死增长速度影响机械取栓患者的预后结局。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
早期梗死增长速度
血栓切除术
影响因素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大血管闭塞取栓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预测模型构建
张雯君
陈科春
施惠敏
周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和低灌注体积预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曹丽丹
刘铭
李震铎
陈科春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
原文传递
3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梗死增长速度的影响因素及与取栓预后的关系
陈科春
吴秋义
蒋子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