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抗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周菊珍 王丽华 +1 位作者 陈秋萍 鞠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化学治疗并留置PICC的400例肿瘤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就诊患者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测试集(... 目的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化学治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化学治疗并留置PICC的400例肿瘤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将就诊患者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测试集(100例)。根据感染发生情况将训练集患者分为无感染组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随机森林的集成分类算法分析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二者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300例化学治疗患者中,32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10.67%),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更多,PICC留置时间更长,导管移动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及换药频次更高,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免疫功能更低(均P<0.05)。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换药频次、WBC及免疫功能均为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依次为: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WBC、换药频次及免疫功能。随机森林模型的集成分类算法预测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与logistic回归模型(AUC=0.791)相比预测效能更优。结论 PICC留置时间、导管移动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换药频次、WBC水平及免疫功能是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随机森林模型的集成分类算法可用于对化学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预测分析,其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外周静脉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生物靶向制剂与高T2型哮喘
2
作者 何苗 王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06-410,共5页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约50%的哮喘病人存在2型炎症,T2哮喘主要由包括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3等T2细胞因子驱动的气道炎症引起,全球哮喘倡议(GINA)指南建议对T2炎症引起的严重哮喘病人使用生物制剂,当前和未来的生物疗法正在显...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约50%的哮喘病人存在2型炎症,T2哮喘主要由包括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3等T2细胞因子驱动的气道炎症引起,全球哮喘倡议(GINA)指南建议对T2炎症引起的严重哮喘病人使用生物制剂,当前和未来的生物疗法正在显著改变全球严重哮喘管理。这些新的治疗方案使得实施表型/内型特异性治疗成为可能。该文回顾了目前用于高T2型哮喘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功效和适应证,讨论了在这些生物制剂之间进行选择时的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3 生物制剂 高T2哮喘 生物标志物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症状学驱动的PBL教学法在全科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潘旭东 陈思文 +5 位作者 俞丽娟 董婷 蒋晓鸣 毛燕青 王翎 祁加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5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学驱动的PBL教学法在全科临床教学查房中的教学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12月在全科医学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26名全科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名学员,对照组采取传统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观察组采取以... 目的探讨症状学驱动的PBL教学法在全科临床教学查房中的教学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12月在全科医学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26名全科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名学员,对照组采取传统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观察组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轮转结束前进行理论与技能出科考核。数据采用GraphPad 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理论成绩显示,观察组的成绩(83.85±7.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7±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P<0.01)。技能成绩显示,观察组的成绩(84.46±5.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8±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P<0.01);对PBL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查房中采用症状学驱动的PBL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学员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成绩,并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症状学 PBL教学法 教学查房 全科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DNMT1及血清IL-6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许莉敏 谢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及血清白介素-6(IL-6)在糖尿病肾脏病(DK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0例DKD患者(DKD组)及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2组IL-6、DNMT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及血清白介素-6(IL-6)在糖尿病肾脏病(DK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0例DKD患者(DKD组)及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2组IL-6、DNMT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空腹血糖、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IL-6、DNMT1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KD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 UAER、IL-6、DNMT1及联合检测对DKD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KD组的空腹血糖、IL-6、DNMT1、血肌酐、24 h UAER、LD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而eGFR、HDL-C水平降低(均P<0.05)。DKD组的IL-6与DNMT1呈正相关(r=0.560,P<0.05);且IL-6、DNMT1与24 h 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1和0.570,P<0.05)。24 h UAER、IL-6及DNMT1升高是影响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4 h UAER、IL-6、DNMT1联合检测诊断DKD的曲线下面积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 DKD患者DNMT1、IL-6水平升高,24 h UAER、DNMT1、IL-6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DKD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6 敏感性与特异性 DNA甲基化转移酶1
下载PDF
苏中苏南地区高脂血症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尤佳 张清洋 +2 位作者 刘佳 俞丽娟 朱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探讨江苏省苏中苏南地区汉族人群高脂血症患者中载脂蛋白E(ApoE)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差异,从而对他汀类药物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或苏... 目的 探讨江苏省苏中苏南地区汉族人群高脂血症患者中载脂蛋白E(ApoE)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差异,从而对他汀类药物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高脂血症的6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ApoE 388T>C(rs429358)、526C>T(rs7412)相关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根据基因分型将患者分为ApoE2、ApoE3和ApoE4组。分析各组患者总体及不同性别ApoE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型分布情况。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3组患者共检出6种ApoE基因表型,由多到少分别为E3/E3 458例(67.75%),E3/E4 109例(16.12%),E2/E3 86例(12.72%),E4/E4 11例(1.63%),E2/E4 10例(1.48%),E2/E2 2例(0.30%)。ApoE基因突变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所有纳入患者来源于同一个孟德尔遗传。ApoE基因型分布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中苏南地区高脂血症人群ApoE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均匀,在不同性别中无显著差异,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对临床精准调脂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APOE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CD28-T细胞亚群在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蒋觉安 刘翠平 +4 位作者 薛群 方琪 俞立强 张陆陆 蒋建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1-396,共6页
目的检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8-和CD8+CD28-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揭示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7例MS患者(MS组,复发期23例、缓解期14例)和33例健康对照(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复发期患者进行甲泼尼龙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 目的检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8-和CD8+CD28-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揭示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7例MS患者(MS组,复发期23例、缓解期14例)和33例健康对照(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复发期患者进行甲泼尼龙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28-T细胞数量及其表面CD25、CD45RA和CD45RO的表达,以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分析MS患者外周血CD28-T细胞亚群,CD28-T细胞亚群表面CD25、CD45RA和CD45RO的表达情况,以及MS患者不同疾病分期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CD28-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并分析CD28-T细胞亚群变化与M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CD4+CD28-T细胞数量升高(P=0.000)而CD8+CD28-T细胞数量降低(P=0.001)。MS组中,与CD4+CD28-T细胞比较,CD4+CD28-T细胞CD45RO表达升高,CD25和CD45RA表达下降(均P=0.000);与CD8+CD28+T细胞比较,CD4+CD28-T细胞CD45RO表达降低(P=0.000)。与MS缓解期患者及对照组比较,MS复发期患者CD4+CD28-T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CD8+CD28-T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升高CD8+CD28-T细胞数量(P=0.028),而对CD4+CD28-T细胞无影响(P=0.128)。患者EDSS评分与CD4+CD28-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621,P=0.000),与CD8+CD28-T细胞数量呈负相关(r=-0.364,P=0.027)。患者年龄与CD4+CD28-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386,P=0.018),与CD8+CD28-T细胞数量不相关(r=0.120,P=0.479)。结论MS患者外周血中异常变化的CD28-T细胞亚群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与疾病的复发、治疗和神经功能缺损有关,提示该T细胞亚群失衡可能在MS的免疫病理进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CD28 记忆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建华 薛群 +4 位作者 刘翠平 方琪 俞立强 张陆陆 蒋觉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3-890,共8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4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其外周血CD27^+CD38^-、CD27^+CD38^+、CD27^-CD3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4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三色荧光标记法检测其外周血CD27^+CD38^-、CD27^+CD38^+、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0,0.000)、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01)。其中,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全身型高于眼肌型(P=0.031);CD27^-CD38^+B细胞比例,合并胸腺瘤者低于无胸腺异常者(P=0.026);CD27^+CD38^-和CD27^+CD38^+B细胞比例,肌无力危象者高于非肌无力危象者(P=0.017,0.011)。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QMGS评分减少(P=0.012)、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降低(P=0.034)、CD27^-CD38^+B细胞比例升高(P=0.006);Spearman秩相关分析,QMGS评分与外周血CD27^+CD38^-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s=0.394,P=0.009)。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具有CD27和CD38表型的B细胞亚群,其表达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不同表型的B细胞亚群可能在重症肌无力的免疫机制和疾病进程中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B淋巴细胞亚群 抗原 CD27 抗原 CD38
下载PDF
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照顾负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夏燕 陆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及照顾负担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SSRS)、心理韧性量表(PCQ)及Zarit照顾负担量表(ZBI)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肠造口手术后的老年患者的主要照... 目的探讨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及照顾负担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SSRS)、心理韧性量表(PCQ)及Zarit照顾负担量表(ZBI)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肠造口手术后的老年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SSRS总分(38.50±14.47)分,PCQ总分(126.00±75.60)分,ZBI总分(57.45±22.34)分,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SSRS、PCQ及ZB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示三者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照顾负担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是30.18%。结论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及照顾负担之间两两相关,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不仅可以通过社会支持来直接影响照护水平,还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对照护水平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照顾者 社会支持 心理韧性 照顾负担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NEAT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海建 王翎 +1 位作者 刘广岚 潘旭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丰富的转录本(LncRNA NEAT)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AIS患者83例(AIS组)。另设门诊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浆LncRNA NEAT1的... 目的探讨血浆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丰富的转录本(LncRNA NEAT)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AIS患者83例(AIS组)。另设门诊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浆LncRNA NEAT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8的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NEAT1对AIS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年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L-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血浆LncRNA NEAT1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LncRNA NEAT1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IL-8均呈正相关。LncRNA NEAT1临界值为0.019,约登指数0.486,诊断AIS的敏感度为71.1%,特异度为77.5%;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95%CI:0.657~0.837。结论外周血LncRNA NEAT1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IS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EAT1 NIHSS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访谈式吸入剂用药指导提高老年肺癌患者雾化吸入剂执行率
10
作者 顾青 杨浩义 李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845-4848,共4页
目的探讨访谈式吸入剂用药指导提高老年肺癌患者雾化吸入剂执行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雾化吸入剂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用药指导,观察组接受访谈式吸入剂用药指导,评价患... 目的探讨访谈式吸入剂用药指导提高老年肺癌患者雾化吸入剂执行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雾化吸入剂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用药指导,观察组接受访谈式吸入剂用药指导,评价患者雾化吸入剂执行率及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讨论差异。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吸入剂执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吸入剂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情绪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正性情绪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面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访谈式吸入剂用药指导可有效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雾化吸入剂执行率,同时有利于减少吸入剂使用不良反应,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 用药指导 肺癌 雾化吸入剂
下载PDF
PTPN1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11
作者 叶妮 韩梅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索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4(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14,PTPN1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梳理TCGA数据库中胰腺癌WES、RNA-seq数据及GTEx中正常胰腺组... 目的探索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4(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14,PTPN1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梳理TCGA数据库中胰腺癌WES、RNA-seq数据及GTEx中正常胰腺组织RNA-seq数据,分析PTPN14在胰腺癌中的突变及比较PTPN14在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解析PTPN14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PTPN14在胰腺癌中发生错义突变且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在基底细胞型(basal)及经典型(classical)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也均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2)PTPN1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P<0.05)、肿瘤大小(P<0.05)及肿瘤病理类型(P<0.01)相关,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慢性胰腺炎无相关性。(3)PTPN1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P<0.05)、无瘤生存期(P<0.05)具有相关性,其表达水平是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TPN14在胰腺癌中表达升高,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能够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4 基因突变 胰腺癌 预后标志物
下载PDF
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晨 郑爽 +6 位作者 朱建国 侯欢 金奕丰 龚银华 郁件康 周红梅 陈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9-547,共9页
目的对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UM/VI 62.5/25μg)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专业人员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 目的对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UM/VI 62.5/25μg)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专业人员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对提取结果进行分类评价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HTA报告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7篇和药物经济学研究4篇。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值(FEV1)、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过度呼吸困难指数(TDI)进行疗效评价,UM/VI 62.5/25μg显著优于安慰剂;与格隆溴铵/福莫特罗14.4/9.6μg相比,FEV1有显著性改善(P<0.05),与其他LABA/LAMA相比,在FEV1、SGRQ、TDI方面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噻托溴铵/奥达特罗5/5μg相比,UM/VI 62.5/25μg全因退出率显著升高(P<0.05);以急救药物的使用、任意原因导致的停药、中重度急性加重、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心血管严重不良事件、肺炎、各种原因导致的退出、由于治疗导致的死亡指标进行评估,与其他治疗COPD的药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的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UM/VI 62.5/25μg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国内缺乏相关药物经济学研究。结论UM/VI 62.5/25μg具有良好的有效性,较好的安全性,有必要在中国进一步开展经济学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下载PDF
血清Ficolin-3与S100B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娇 倪建强 李寅旻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与S100B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68例,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神经病变组)58...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与S100B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68例,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神经病变组)58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Ficolin-3、S100B的水平。比较3组研究对象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以及DPN患者血清Ficolin-3、S100B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icolin-3与S100B对DPN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神经病变组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100B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Ficolin-3水平低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2.1 mg/L、MNCV≤50 m/s、SNCV≤47 m/s、S100B≥200 ng/L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P<0.05),而Ficolin-3≥22μg/L则是DPN的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icolin-3与S100B呈负相关(r=-0.33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icolin-3(AUC=0.747)与S100B(AUC=0.734)均对DPN有诊断价值。联合应用时诊断价值进一步提升(AUC=0.819)。结论血清Ficolin-3与S100B均在DPN中呈异常表达,两者对DPN均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S100蛋白质类 ROC曲线 纤维凝胶蛋白-3 S100B
下载PDF
基于主客观睡眠感知偏差的针对性干预对老年肺癌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徐敏 顾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684-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主客观睡眠感知偏差的针对性干预对老年肺癌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34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组,67例进入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睡眠干预。67例进入干预组,给予基于主客观睡眠感知偏差的针对性干预。观察患者睡眠及... 目的探讨基于主客观睡眠感知偏差的针对性干预对老年肺癌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34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组,67例进入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睡眠干预。67例进入干预组,给予基于主客观睡眠感知偏差的针对性干预。观察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指标数据差异并分析讨论。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匹兹堡失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卧床时间、睡眠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总时间、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基于主客观睡眠感知偏差的针对性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主客观睡眠感知偏差 针对性干预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降钙素原等四项指标检测在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治中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毛燕青 《医药前沿》 2022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等四项指标检测在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治疗的1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细菌感染(n=64)和B组病毒感染(n=52)...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等四项指标检测在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治疗的1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细菌感染(n=64)和B组病毒感染(n=52),将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对三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leucocyte count,WBC)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四项指标与细菌培养结果、四项指标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A组PCT、CRP、WBC、IL-6水平高于B、C组(P<0.05),而B组与C组的PCT、CRP、WBC、IL-6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细菌感染(阳性)64例、病毒感染(阴性)52例;PCT检测阳性65例、阴性51例;CRP检测阳性63例、阴性53例;WBC检测阳性60例、阴性56例;IL-6检测阳性61例、阴性55例;PCT、C R P、W B C、I L-6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规范化抗生素治疗后PCT、CRP、WBC、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基本恢复至健康水平(P<0.05)。结论:PCT在上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降钙素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孤立性肺小结节及微小结节恶性概率的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漆欢 徐珅杰 +1 位作者 李洁 王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小结节及肺微小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其恶性概率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01月—2018年11月肺结节直径≤10 mm,且经手术取得病理结果的患者的胸部CT和临床危险因素资料,建立恶性概率预...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小结节及肺微小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其恶性概率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01月—2018年11月肺结节直径≤10 mm,且经手术取得病理结果的患者的胸部CT和临床危险因素资料,建立恶性概率预测模型。结果301例患者中,术后病理为恶性结节209例,良性结节92例。吸烟(OR=4.522)、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OR=5.818)、家族恶性肿瘤史(OR=51.836)、结节密度为部分实性(OR=46.694)、结节密度为纯磨玻璃(OR=7.486),体积越大(100~300 mm^(3),OR=12.090,>300 mm^(3),OR=16.025)在肺小结节及肺微小结节良恶性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结果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与传统梅奥模型绘制的ROC曲线比较,预测概率模型AUC曲线下面积大于传统梅奥模型AUC曲线下面积。结论吸烟、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有家族恶性肿瘤史、结节密度为部分实性或纯磨玻璃、体积较大是孤立性肺小结节与肺微小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二元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可以辅助预测CT初筛结果为直径≤10 mm的肺结节患者的恶性概率,相对于传统梅奥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小结节及肺微小结节 独立危险因素 恶性概率预测模型
下载PDF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珅杰 李洁 +1 位作者 王翎 张振蔚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7-32,78,共7页
目的 探讨影响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1月行手术切除并且经病理确诊为ⅠA期NSCLC 4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预后分析.采用电话、门诊... 目的 探讨影响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1月行手术切除并且经病理确诊为ⅠA期NSCLC 4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预后分析.采用电话、门诊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建立ⅠA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预测模型.根据COX模型中入选变量回归系数等信息绘制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列线图及校正曲线.结果 该研究471例IA期NSCLC患者术后5年总体复发率19.1%;影响ⅠA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性别(P=0.001)、年龄(P<0.001)、术前NLR(P<0.001)、术前血清CEA水平(P=0.004)、分化程度(P<0.05)、T分期(P<0.05),与ⅠA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65岁(P<0.001)、肿瘤越大(P<0.05)、术前NLR>2.5(P=0.011)、术前CEA>2.5 ng/mL(P=0.023)、分化程度低(P<0.05)是ⅠA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变量筛选,最终模型包括年龄、T分期、术前NLR、术前CEA、分化程度,并以此绘制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显示该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C-index=0.69)和一致性.结论 年龄>65岁、肿瘤越大、术前NLR>2.5、术前CEA>2.5 ng/mL、分化程度低是ⅠA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以判定该期患者术后复发的几率,有助于对ⅠA期NSCLC患者术后的个体化治疗进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全科住培医师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李昱 郑浩然 +1 位作者 倪水芹 叶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05-0008,共4页
探索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培训模式在全科住培医师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2022级在全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住培医师)共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观察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TSP培训模... 探索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培训模式在全科住培医师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2022级在全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住培医师)共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观察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TSP培训模式,两组住培医师均在全科轮训三个月。出科前,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综合能力客观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考核采用TSP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住培医师参加多站点考试,对比两组全科轮训后客观考试成绩,如: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综合能力。主观考核采用问卷调查表,对两组住培医师匿名问卷调查,比较对培训安排、培训方式、临床实践机会等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出科前理论知识、综合能力等客观成绩及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S培训模式更有利于提高住培医师临床胜任力,培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标准化病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OSCE 综合能力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肥胖患者抑郁状态分析
19
作者 张敏杰 陈思文 +1 位作者 蔡晓忠 李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1-0016,共6页
研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肥胖患者睡眠相关指标及抑郁评分(SDS)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行多导... 研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肥胖患者睡眠相关指标及抑郁评分(SDS)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nograpy,PSG)并依据监测结果确诊为OSAHS患者102例,非OSAHS者66例;其中OSAHS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单纯OSAHS组34例(BMI<24 kg/㎡)、OSAHS合并肥胖组68例(BMI≥28 kg/㎡);非OSAHS者按照BMI分为单纯肥胖组35例,正常组31例。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析各组之间分值的差异。结果 以SDS评分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等一般基线资料,睡眠相关指标及BMI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本研究对象中,Tmax、ESS、BMI与SDS评分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060、0.418、0.179,P<0.05),L-SaO2、M-SaO2与SDS评分呈负相关(β值分别为-0.290、-0.685,P<0.05)。结论 SDS评分与ESS、Tmax、BMI呈正相关,与M-SaO2、L-SaO2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肥胖 睡眠质量 抑郁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杨浩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20-0122,共3页
评估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接诊且行静脉治疗的100例老年住院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情况:观察组(纳入50例,优质护理)、对照... 评估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接诊且行静脉治疗的100例老年住院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情况:观察组(纳入50例,优质护理)、对照组(纳入50例,常规护理),评价组间不良事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情绪评分、满意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情绪评分更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CD-RISC、满意程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在老年住院患者接受静脉治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既能提高心理弹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还能减轻负性情绪,亦能促进护患和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老年 住院 静脉治疗 护理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