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Kegel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张红兵 杨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42-0145,共4页
研究盆底康复治疗仪与Kegel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住院的2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100.00%,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阴道静息压... 研究盆底康复治疗仪与Kegel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住院的2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100.00%,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分别为(3.71±0.62)、(3.90±0.76)KPa,高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时间(5.94±0.69)s,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漏尿量(2.02±0.34)ml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SF-36量表各评分分别为(72.42±7.31)、(73.37±7.44)、(71.16±7.12)、(68.95±6.96)、(70.84±7.16)、(68.73±6.77)、(73.11±7.26)、(72.59±7.19)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仪和Kegel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很好的疗效,能有效地加强病人的盆底肌肉力量,使其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还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仪 Kegel训练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康复医学选修课教学中PBL和CBL融合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招少枫 何怀 +1 位作者 昝云强 李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BL)融合模式在临床专业本科生康复医学选修课教学实施中的效果。方法 2012级205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其中对照班112人,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LBL)模式。教改班93人在LBL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BL)融合模式在临床专业本科生康复医学选修课教学实施中的效果。方法 2012级205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其中对照班112人,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LBL)模式。教改班93人在LBL基础上采用PBL和CBL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当堂考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其中教改班还开展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教改班的总成绩优于对照班,尤其在主观题的案例分析部分(P<0.05)。教改班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认为这种方式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结论 PBL和CBL融合模式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PBL教学 CBL教学 LBL教学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78
3
作者 周谋望 岳寿伟 +23 位作者 何成奇 张长杰 马诚 王惠芳 王楚怀 田峻 白跃宏 朱珊珊 刘宏亮 牟翔 李建华 杨卫新 宋林 唐金树 梁英 谢青 张芳 周云 黄澎 潘钰 谷莉 李涛 邢华医 刘小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成初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证据级别 中国专家共识 康复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 康复医师 腰痛患者 急性腰痛 慢性腰痛 肌力训练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丁文娟 梁成盼 苏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4-500,共7页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019年期间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肢康复机器人(G-EO Gait-therapy System,G-EO)治疗组各20例。两组患者接受规范...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019年期间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下肢康复机器人(G-EO Gait-therapy System,G-EO)治疗组各20例。两组患者接受规范的临床药物治疗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放松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功能性转移训练共30min,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治疗师辅助下的步行训练,G-EO组给予G-EO System®下肢机器人辅助的步行训练,均为每天一次,每次30min,每周5天,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时分别采用PD评定量表运动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起立行走试验(time up and go test,TUGT)及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测试的指标包括患者平均轨迹误差(average trace error,ATE)值及睁眼、闭眼下的运动轨迹长度、运动面积。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Ⅲ、BBS、ABC、TUGT评分及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测试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G-EO组BBS、ABC评分均较前提高(P<0.05),且此三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测试的结果显示对照组第4周闭眼测试时的运动轨迹长度和ATE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其余几项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G-EO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Ⅲ评分均进一步降低,且G-EO组评分低于4周后(P<0.05),对照组与4周后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的BBS、ABC评分及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测试的指标均较前进一步改善,且均优于第4周(P<0.05),TUGT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此五项评分在G-EO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具备节律性末端驱动装置的本研究所用下肢康复机器人可以易化帕金森病患者下肢的动作启动。持续性地使用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并且增加患者步行时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帕金森病 平衡功能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联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翔 孙丽红 朱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 :研究红花黄色素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96例经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接... 目的 :研究红花黄色素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96例经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30 d的红花黄色素治疗(150 mg/d)。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患肢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患肢相关肌肉表面肌电信号肌电积分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 EMG)测定。结果:治疗后,FMA、MBI、i EMG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而且治疗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与康复训练联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红花黄色素 康复训练 偏瘫
原文传递
以康复科为首诊科室的下颈椎结核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传道 招少枫 +1 位作者 朱红军 李莉 《中国康复》 2019年第6期322-323,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下颈椎结核病例的分析,提高康复医师对颈椎结核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以颈肩痛为主诉就诊康复科的4例颈椎结核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4例患者在明确诊断之前均在院外拟诊颈椎病并对... 目的:通过对下颈椎结核病例的分析,提高康复医师对颈椎结核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以颈肩痛为主诉就诊康复科的4例颈椎结核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4例患者在明确诊断之前均在院外拟诊颈椎病并对症处理,4例颈肩痛症状均较重,有明显夜间痛,其中仅一例伴有一过性发热,其余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MRI和CT检查对病灶可清晰显示,影像学特征明显,T-SPOT均为阳性,结核抗体IGM2例阳性,后转入专科手术治疗和抗结核治疗,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颈椎结核。结论:颈椎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类似颈椎病表现,康复医师临床上应加强仔细鉴别,及时行针对性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结核 颈椎病 影像学检查 康复科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及尿路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雅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脊髓损伤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及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脊髓损伤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膀胱功能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平均(45.3±2.8)d,残余尿量平均(45.1±1.9)m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容量平均(410.2±23.8)m L,最大排尿量平均(256.8±18.9)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1.54%(3/26),对照组为45.31%(11/2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并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事件发生率,值得引起临床重视并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早期康复护理 膀胱功能 尿路感染
下载PDF
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朱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6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脑卒中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 目的分析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脑卒中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吞咽功能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2周、4周,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有良好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两种状况下步行训练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红星 吕双喜 杨卫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649-650,653,共3页
【目的】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两种状况下步行训练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步行康复训练,需具备站立平衡≥3级;能够支持75%以上自身体质量,且... 【目的】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两种状况下步行训练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步行康复训练,需具备站立平衡≥3级;能够支持75%以上自身体质量,且患肢具有主动屈伸功能的以上3个条件时才选择对偏瘫患者进行步行训练,观察组在患者肌张力不低于肌张力Ashworth分级Ⅰ级的条件下开始进行步行训练。两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6个月及1年时分别采用平衡量表(BBS )、运动功能量表(FM A )、功能性步行量表(FAC )进行功能分级评价比较。【结果】与训练前相比,随着锻炼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BBS、FM A、FAC评分都有明显的改善(P <0.05),而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结论】在患者肌张力不低于Ⅰ级的条件下,早期进行科学步行训练,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步行
原文传递
苏州城区老年妇女参加文体活动及身体素质的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怀 黄红星 陈耀东 《中国康复》 2003年第5期319-320,共2页
目的 :了解苏州城区部分离退体老年女性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与提高身体素质的关系。方法 :根据是否能定期参加有组织的文体活动 ,将 95例老年女性分为A组 48例 ,定期参加文体活动 ;B组 47例 ,无定期的文体活动。通过设计的“老年人作息... 目的 :了解苏州城区部分离退体老年女性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与提高身体素质的关系。方法 :根据是否能定期参加有组织的文体活动 ,将 95例老年女性分为A组 48例 ,定期参加文体活动 ;B组 47例 ,无定期的文体活动。通过设计的“老年人作息时间统计表” ,了解她们的基本生活情况及活动耗能的多少 ,然后参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对AB 2组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价。结果 :A组的运动量、肺活量、体重、反应时等几项指标明显高于B组。结论 :老年人经常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文体活动 身体素质
下载PDF
mini-CEX在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传道 昝云强 张涵君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7期20-22,2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康复医学住培学员在康复轮转过程中,接受改良版迷你临床演练评测(mini-CEX)方案对其临床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28名,进行迷你临床演练评测,重点评测体现学员...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康复医学住培学员在康复轮转过程中,接受改良版迷你临床演练评测(mini-CEX)方案对其临床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28名,进行迷你临床演练评测,重点评测体现学员核心能力的七项指标,包括医疗面谈、功能评估、康复计划、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组织效能和整体适应;并对评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名学员在科室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均完成了4次mini-CEX评测,七项评估内容均较之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次评测中,功能评估、康复计划及人文关怀项得分分别为(7.07±0.72)分、(7.04±0.67)分、(7.29±0.66)分,均达到优秀等级。结论改良mini-CEX应用于康复医学住培带教中,有助于住培学员实际临床能力的提升,在康复医学核心能力提高和人文关怀上效果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CEX 康复医学科 住培医师
下载PDF
苏南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范隽韵 王红星 +2 位作者 励建安 张大伟 苏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苏南地区三级康复临床路径在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到三级临床路径组和常规康复组。临床路径组患者按照三级转诊的方式进入相应层次的临床路径,完成三层次康复医疗机... 目的:探讨苏南地区三级康复临床路径在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首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到三级临床路径组和常规康复组。临床路径组患者按照三级转诊的方式进入相应层次的临床路径,完成三层次康复医疗机构的统一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按所就诊康复机构中的常规康复模式和方法完成。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末、第9周末、第17周末,应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评价效果。结果:临床路径组和常规康复组的FMA和MBI评分在治疗后第3周末、第9周末、第17周末均较前提高,第3周末、第9周末临床路径组的FMA和MBI评分与常规康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17周末两者的FMA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第9周末总费用高于常规康复组,但成本效益比(费用/MBI差值)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按临床路径方法开展缺血性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治疗,前期(一级/二级)更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三级康复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颈椎病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春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878-879,共2页
关键词 颈椎病患者 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颈椎间盘退变 非手术治疗 血液供应 临床治疗 同时进行
下载PDF
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利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9期3184-3185,共2页
近几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逐渐普及,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术后的康复和护理可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而且良好的护理和科学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的减少手术并发症,... 近几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逐渐普及,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术后的康复和护理可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而且良好的护理和科学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的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好地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护理 康复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后 手术并发症 护理工作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延续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金华平 倪波业 朱婷 《中外医疗》 2022年第29期58-62,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延续康复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78例,以随机摸球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早期呼吸功能康... 目的分析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延续康复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78例,以随机摸球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行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延续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并发症情况、痰菌阳性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呼吸功能、呼吸肌指标、肺部病菌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吸气肌肌力指数(MIP)、吸气流速峰值(PI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2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肺部病菌阳性率2.56%低于对照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1,P<0.05)。结论为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延续康复干预可有效提升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菌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康复干预 呼吸功能 并发症 脊髓损伤
下载PDF
振动疗法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矿含量、骨钙素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凯 郭美玲 朱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振动疗法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矿含量、骨钙素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明基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研究振动疗法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矿含量、骨钙素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明基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碳酸钙(600 mg/d)与强骨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振动疗法。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甲状旁腺素(PTH)、25-羟维生素D_(3)[25(OH)D_(3)]、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Barthel指数、骨痂生长评分的差值。两组均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跌倒、再次骨折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全髋的骨密度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TH、25(OH)D_(3)、BGP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BALP、PICP差值高于对照组,TRAP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Barthel指数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跌倒、再次骨折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疗法治疗OVCF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促进骨形成,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骨痂生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振动疗法 骨矿含量 骨钙素 骨折愈合
下载PDF
MDT联合LBL-PBL-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全全 汤香 +2 位作者 章璐璐 潘圣洁 陈庆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8期93-9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结合传统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神经内科...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结合传统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6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用在脑卒中MDT病例中运用LBL-PBL-CBL结合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法进行脑卒中病例的学习。通过出科考试成绩和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结果 试验组住院医师的理论成绩、病案分析成绩和考试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住院医师的满意度(学习主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医患沟通交流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神经内科的教学过程中采用MDT和LBL-PBL-CBL相结合的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PBL CBL 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用于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冯金法 杨卫新 +2 位作者 苏敏 刘传道 张大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30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两位检查者使用超声重复测量受试患者两侧肩关节肩峰外侧缘到肱骨头大结节上缘的最短距离(记为肩峰-大结节间距)。使用组...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30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两位检查者使用超声重复测量受试患者两侧肩关节肩峰外侧缘到肱骨头大结节上缘的最短距离(记为肩峰-大结节间距)。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评价超声测量的信度和判别效度,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X线法与超声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超声测量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均为极佳,患侧肩部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分别为0.982和0.954;健侧肩部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分别为0.967和0.94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健侧肩部超声测量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107.40,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X线法与超声法测量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84,P<0.01)。结论: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具有极佳的信度和良好的判别效度,可应用于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半脱位 偏瘫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运动想象与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红军 何怀 +1 位作者 刘传道 杨卫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2-974,共3页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想象疗法和肌电触发电刺激疗法是国内近年来开展的康复治疗方法,鲜有此两种疗法联合治疗偏瘫患者的报道。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肌电触发电刺激 下肢功能障碍 运动想象 电刺激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 中老年人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20
作者 招少枫 窦祖林 +7 位作者 何怀 兰月 杨卫新 李莉 张涵君 刘传道 朱红军 王维 《中国康复》 2013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期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和房颤病史、鼻胃管进食、构音障碍、肺炎、改良Barthel指数、脑卒中分类、... 目的:探讨康复期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和房颤病史、鼻胃管进食、构音障碍、肺炎、改良Barthel指数、脑卒中分类、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发生SAP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48例中发生SAP感染56例(37.8%),未发生SAP感染92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后发现,误吸、年龄≥75岁、男性、糖尿病、房颤是康复期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此外鼻胃管进食、构音障碍也是该类患者S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1,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SAP的风险值得关注,通过对这一系列危险因素的筛查和监控,可提高医院和家庭对康复期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重视程度,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吞咽障碍 误吸 老年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