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真空袋固定全上肢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体位精度及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清山 宋伟 符天晓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 探讨负压真空袋固定全上肢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体位精度及重复性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34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80 cm×120 cm真空袋... 目的 探讨负压真空袋固定全上肢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体位精度及重复性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34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80 cm×120 cm真空袋全上肢塑型固定;对照组采用70 cm×100 cm真空袋上肢部分塑型固定,双手交叉置于额前。治疗前后分别获取左右(X)、头脚(Y)、腹背(Z)三维方向分次间、分次内的摆位误差(ΔP1、ΔP2);由ΔP1计算临床靶体积(CTV)至计划靶体积(PTV)三维方向的外放范围。计算当次治疗前后三维方向体表线偏移值ΔP3。两组ΔP1、ΔP2、ΔP3在同一方向上的摆位误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ΔP1与ΔP3在组内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X、Y、Z三维方向上的ΔP1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X、Y、Z三维方向上的PTV外扩值分别为4.97 mm、6.31 mm、5.38 mm和8.24 mm、9.96 mm、7.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试验组和对照组在Z方向的ΔP2分别为(0.29±1.02)mm、(-0.09±1.49)mm,ΔP3分别为(-0.63±0.95)mm、(-1.05±1.35)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ΔP1与ΔP3在Z方向均存在相关性(r=0.450,P<0.05;r=0.630,P<0.05)。结论 真空袋固定全上肢可提高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IMRT中的体位精度及重复性,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参考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射治疗 真空袋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射野拼接调强技术长靶区放疗患者的急性血液毒性分析
2
作者 朱明霞 蔡晓君 +2 位作者 吴晨晨 吴琼 郭建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03-407,共5页
目的通过射野拼接调强技术改善长靶区放疗的适形性(CI)和剂量均匀性(HI),并监测其血液毒性。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2020年接受射野拼接调强技术治疗的2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定位检验流程,并使用Pinnacle、Eclipse和Monaco TPS系... 目的通过射野拼接调强技术改善长靶区放疗的适形性(CI)和剂量均匀性(HI),并监测其血液毒性。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2020年接受射野拼接调强技术治疗的2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定位检验流程,并使用Pinnacle、Eclipse和Monaco TPS系统设计IMRT和VMAT计划,放疗期间监测患者血液毒性。结果26例患者的剂量验证表明,Monaco VMAT计划在CI和HI方面表现优异,γ通过率和点剂量验证差异均符合临床要求。血液毒性监测显示,全脑全脊髓放疗(CSI)患者主要出现轻度骨髓抑制,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仅有轻度骨髓抑制,无重度骨髓抑制病例。结论射野拼接调强技术显著提高了长靶区放疗的CI和HI,减少了射野衔接处的剂量冷热点问题,并降低了血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野拼接调强放疗 长靶区 血液毒性
下载PDF
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探索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殷芳芳 杨振宇 +51 位作者 蔡璟 柏森 陈敏斌 陈明 陈牧 戴安伟 单国平 邓小武 葛云 耿建华 耿立升 胡春洪 胡鹏 胡伟刚 黄晓延 蒋承峰 金献测 黎田 李左峰 刘蔓居 卢晓明 倪昕晔 潘玉藤 秦颂兵 秦文健 邱杰 全红 沈定刚 王大江 王辉东 王建良 王理 王石 王为 温宁 吴锦昌 杨益东 姚毅 尹勇 于金明 俞家华 张红志 张雷 张艺宝 赵维 赵旭娜 郑志鸿 周超 周光明 周凌宏 卓维海 朱玉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多样性、课程设计差异性、师资短缺等问题,在此,讨论了整合国际经验,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策略,体系涵盖放射治疗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放射防护物理、放射生物物理及放射工程物理等方向,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探讨了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的改进,包括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还需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确保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反馈学生和雇主的需求。本共识提倡全面提升医学物理学科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的精细化和精英化,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健康中国2030”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 学科建设 教育体系 临床应用 国际合作
下载PDF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精确放疗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菊英 王利利 +5 位作者 蔡晓君 郭建 秦颂兵 徐晓婷 李莉 俞志英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探讨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精确放疗(Precise and Accurate Radiotherapy,PAR)计划的影响。对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PET/CT检查,分别根据CT和PET/CT进行TNM分期,并将PET/CT图像上的TNM分期和CT分期... 探讨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精确放疗(Precise and Accurate Radiotherapy,PAR)计划的影响。对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PET/CT检查,分别根据CT和PET/CT进行TNM分期,并将PET/CT图像上的TNM分期和CT分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利用CMS治疗计划系统图像融合软件,组织5名放疗科不同年资医师分别在CT和PET/CT三维图像上独立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CT和GTVPET/CT),计算患者GTV的体积值和变异系数,比较放疗科不同医师分别在CT和PET/CT上勾画GTV的差异。结果发现52.38%(11/21例)的患者TNM分期改变,21例患者GTVCT和GTVPET/CT均不相同。PET/CT可改变NSCLC临床分期,进而改变整个治疗计划。PET/CT可明显减小放疗科不同级别医师勾画GTV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ET/CT 精确放疗 大体肿瘤体积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同期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5
作者 吴琼 徐晓婷 +1 位作者 姬磊 周菊英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对比顺铂同期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45例IB2期以上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力扑素组(n=26)和顺铂组(n=19),分别给予力扑素55mg/m2或顺铂30mg/m2每周静滴1次,共...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对比顺铂同期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45例IB2期以上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力扑素组(n=26)和顺铂组(n=19),分别给予力扑素55mg/m2或顺铂30mg/m2每周静滴1次,共5次,两组均同时给予盆腔三维适形放疗(全盆腔总剂量45Gy/25次)或后装治疗(A点剂量30-36Gy/5-6次),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同期放化疗。力扑素组获CR13例,PR10例,sD3例,无PD,有效率(RR)为88.5%;顺铂组获cR12例,PR3例,SD3例,PD1例,RR为84.2%,两组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扑素组和顺铂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6.2%和89.5%,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2.3%和7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以1-2级为主,力扑素组的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均低于顺铂组。结论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力扑素或顺铂周化疗方案同期放疗的疗效相当,但力扑素周方案化疗同期联合放疗的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期放化疗 顺铂 紫杉醇脂质体
下载PDF
影像引导宫颈癌三维腔内放疗的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龚唯 徐晓婷 +5 位作者 李莉 张汝婷 倪婕 徐玥靓 秦颂兵 周菊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06-910,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1例初治宫颈癌患者三维腔内放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剂量分布和临床结果,观察影像引导宫颈癌三维后装放疗患者的...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1例初治宫颈癌患者三维腔内放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剂量分布和临床结果,观察影像引导宫颈癌三维后装放疗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放疗的31例初治宫颈癌患者,FIGO期为IIa-Ⅳ期。每例患者接受4~6次CT引导下的三维后装放疗,单次高危临床靶区(highrisk—clinicaltargetvolume,HR—CTV)给予400-600cGy处方剂量,31例患者共计153次施源器置入,采用192I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实施腔内放疗。分析内外照射的HR-CTVD90、膀胱D2cc、乙状结肠D2cc、直肠DO.icc和直肠D2cc,采用EQD2进行剂量计算。按照RTOG/EORTC放射反应评分标准和RECIST1.1评价标准分析放射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均无3级及以上急性或慢性放射反应。2例患者发生后期直肠出血(2级),经止血和灌肠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放疗后1-3个月完全缓解率(completeremission,CR)为93.55%(29/31),1年局部控制率(10calcontrolrate,LCR)为93.55%(29/31),1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90.32%(28/31)。结论:cT引导的三维腔内放疗联合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定位精确,靶区剂量充足,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可见、可控、可信,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耐受性,避免了重度放射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影像引导 三维后装放疗 近期疗效 放射反应
下载PDF
精确放疗同步含顺铂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顾科 胡群超 +5 位作者 翟小明 冀胜军 刘政操 李颖 朱忻 吴锦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食管鳞癌进行精确放疗同步顺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精确放疗同步含顺铂方案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46例,其中单药顺铂化疗(RT+P组)26例,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化疗(RT+TP组...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食管鳞癌进行精确放疗同步顺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精确放疗同步含顺铂方案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46例,其中单药顺铂化疗(RT+P组)26例,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化疗(RT+TP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种同步放化疗方法的近期疗效,1、2及3年生存率以及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与同期17例单纯放疗(RT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观察期内均未出现Ⅳ-Ⅴ级不良反应。三组仅12%-15%的患者出现Ⅰ-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程度轻,三组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9)。RT组的Ⅰ-Ⅱ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Ⅲ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组。同步放化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同步放化疗组总的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均高于单纯放疗组。RT+TP组的生存率明显优于RT组(P=0.019)。结论 精确放疗同步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生存获益,明显优于单纯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顺铂 紫杉醇脂质体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及骨髓限量照射计划设计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顾科 胡群超 +2 位作者 翟小明 王建平 张军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2-436,453,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盆腔不同调强放疗(IMRT)计划方式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及实施照射时间(MU值),对LACC的最佳IMRT计划方式进行探讨。此外,通过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与不限量IMRT计划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的骨髓及... 目的通过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盆腔不同调强放疗(IMRT)计划方式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及实施照射时间(MU值),对LACC的最佳IMRT计划方式进行探讨。此外,通过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与不限量IMRT计划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的骨髓及其他OAR剂量分布的优劣。方法给予10例LACC患者在放疗前进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OAR。宫颈原发肿瘤为大体靶区(GTV),与子宫及宫旁组织、部分阴道、髂总及髂内外、闭孔、骶前淋巴引流区构成临床靶区(CTV)。CTV均匀外放10mm形成计划靶区(PTV)。脊髓、小肠、结肠、直肠、肛管、膀胱、股骨头以及盆骨骨髓等为需要进行限量的OAR。给予6MV X线照射PTV 45Gy/25次。同一患者IMRT设计3种不同的计划,分别为5野调强(IMRT_(5f))、7野调强(IMRT_(7f))和9野调强(IMRT_(9f))。应用剂量体积直方(DVH)图,对3种IMRT计划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设计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或不限量的IMRT计划,明确IMRT在降低骨髓受照射量中的价值。结果 3种IMRT计划GTV及PTV的剂量最大值(Dmax)、最小值(Dmin)以及靶区均匀指数(HI)无明显差异。IMRT_(7f)与IMRT_(9f)的膀胱、小肠和直肠的V40明显低于IMRT_(5f),IMRT_(7f)与IMRT_(9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RT_(7f)与IMRT_(9f)的适形指数(CI)相比较无明显差别,均明显优于IMRT_(5f)。IMRT_(7f)的MU值显著小于IMRT_(9f),IMRT_(7f)为最佳治疗计划方式。将在此计划基础上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的IMRT计划(BMS-IMRT)与IMRT_(7f)进行比较。两者在GTV及PTV的Dmax、Dmin、靶区HI以及对膀胱、小肠、直肠受照射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BMS-IMRT的CI显著优于IMRT_(7f)。BMS-IMRT明显减少骨髓的V40、V30、V20及V10,分别比IMRT_(7f)减少了16%、10%、16%和16%。结论 LACC的盆腔IMRT计划方式中,IMRT_(7f)方式具有最佳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对OAR的保护,所需照射时间适中,值得推荐应用。对盆骨骨髓进行限量的7野IMRT计划能获得更好的靶区CI,明显减少骨髓受照射量,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对骨髓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调强放疗 骨髓 剂量分布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适形调强放疗、旋转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蒋军 李莉 +4 位作者 曾晓红 梁少强 何翰 周菲菲 黄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2142-2144,共3页
目的:比较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旋转调强放疗(Rapid Arc)和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接受术... 目的:比较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旋转调强放疗(Rapid Arc)和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接受术后放疗的110例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其中IMRT组58例,Rapid Arc组10例,3D-CRT组42例,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IMRT组和Rapid Arc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组1、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Rapid Arc组与IMRT组的不良反应及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其术后辅助放疗,采用Rapid Arc、IMRT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3D-CRT;Rapid Arc和IMRT在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疗 调强放疗 旋转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锥形束CT评估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升 张军宁 +4 位作者 周菊英 符天晓 徐久宏 陈龙 陈浩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9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应用千伏锥形束CT研究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其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确诊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15例,按热塑膜上三点标记摆位后每周行一次KV-CBCT扫描,重建后获取断层图像,使其与计划定位图像行匹... 目的应用千伏锥形束CT研究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其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确诊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15例,按热塑膜上三点标记摆位后每周行一次KV-CBCT扫描,重建后获取断层图像,使其与计划定位图像行匹配比较,得出该患者在三维方向及旋转的摆位误差。除摆位中心点外所有计划参数不变,在定位影像上模拟剂量分布并与最初治疗计划比较。结果在腹背、头脚、左右3个方向和水平面旋转的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1.83 mm、-0.32 mm、0.96 mm和-0.83°;GTVnxD95、GTVndD95、CTV2D95、PTV2D95、PTVndD95的剂量变化为-1.28%^-0.32%、-3.31%^-0.63%、-2.33%^-1.30%、-2.51%^-0.45%、-2.53%^-0.48%;脑干、脊髓、视交叉的Dmax变化范围分别为:-3.14%~12.58%、-22.91%~21.21%、-7.25%~14.77%。腮腺D50为-13.87%~18.21%,Dmean为-6.84%~9.2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由于摆位误差等因素的存在,影响了靶区剂量分布,OAR(organs at risk)辐射剂量明显增高;应用KV-CBCT系统,可有效减少治疗误差,提高调强放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锥形束 摆位误差 剂量分布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军 李莉 +2 位作者 张利文 廖珊 黄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PTV)和OAR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Arc和3D-CRT计...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PTV)和OAR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Arc和3D-CRT计划设计,计算并比较两种计划的PTV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PTV Dmax)、最小受照剂量(PTV Dmin)、平均受照剂量(PTV Dmean)和OAR受照体积。结果 RapidArc计划的CI及PTV Dmean均优于3D-CRT计划;RapidArc计划对OAR(膀胱V50,直肠V40、V50,左、右股骨头V20)的保护优于3D-CRT计划(P<0.05)。两种计划的PTV Dmax、PTV Dmin、HI和OAR受照体积(小肠V10、V20、V30、V40、V50,直肠V10、V20、V30,膀胱V10、V20、V30、V40,左、右股骨头V10、V30、V40、V5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中,RapidArc计划在靶区CI和PTV Dmean方面均优于3D-CRT,同时RapidArc计划在正常组织保护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治疗 适形 调强 适形弧
下载PDF
盆腔肿瘤图像引导放疗计划靶区外放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久宏 张军宁 +1 位作者 王建平 郭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07-2808,共2页
目的:利用锥型束CT(CBCT)研究盆腔肿瘤的摆位误差,并探讨计划靶区边界(MPTV)。方法:对13例盆腔肿瘤患者,每次照射前行锥形束CT扫描(CBCT),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腹背(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在线... 目的:利用锥型束CT(CBCT)研究盆腔肿瘤的摆位误差,并探讨计划靶区边界(MPTV)。方法:对13例盆腔肿瘤患者,每次照射前行锥形束CT扫描(CBCT),将获取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左右(x)、头脚(y)、腹背(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在线校正误差后治疗。治疗后再次行CBCT扫描,分析治疗前后的误差数据并计算MPTV。结果:校正前摆位误差在x、y、z轴分别为(0.4±1.3)、(-0.2±3.4)、(-1.7±1.7)mm,MPTV分别为5.4、12.1、7.0 mm;校正后误差分别为(0.1±0.7)、(-0.1±1.4)、(-0.3±1.0)mm,MPTV分别为2.2、3.1、2.7 mm。结论:盆腔肿瘤放疗时建议x、y、z轴MPTV分别为8、15、10 mm,使用CBCT引导可使MPTV缩小至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锥型束CT 图像引导放疗计划靶区边界
下载PDF
恩度联合放疗对鼻咽癌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晓婷 李金利 +1 位作者 秦颂兵 周菊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放疗对鼻咽癌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生存素Surviv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鼻咽癌裸鼠成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恩度组、放疗组和恩度+放疗联合组(联合组),观察各组移植瘤的生长...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放疗对鼻咽癌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生存素Surviv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鼻咽癌裸鼠成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恩度组、放疗组和恩度+放疗联合组(联合组),观察各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和瘤体大小的变化。4周后处死裸鼠摘取瘤体,电镜观察各组肿瘤凋亡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瘤体组织中的VEGF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肿瘤体积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对照组生长迅速,恩度组与放疗组居中。恩度组、放疗组和联合组的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低于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放疗组和联合组的Survivin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低于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成瘤组织中VEGF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结论:恩度联合放疗能明显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这种作用可能与VEGF和Survivin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类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半胱氨酸内肽酶类小鼠 近交BALBC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长期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金利 周菊英 +1 位作者 符天晓 赵菊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397-539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长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该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3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长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该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3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应用双尾的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截至2013年6月,随访6~72个月(中位20个月),失访3例,随访率为92.1%。行三维适形放疗后全组1、2、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8.8%、56.2%、50.4%、44.6%;总生存率分别为65.9%、47.2%、35.8%、26.2%,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进食情况、病变部位、有无穿孔征象、病变长度、TNM分期、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迁移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部位、有无穿孔征象、TNM分期以及局部复发为老年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颈部及胸上部食管癌的长期疗效较好,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临床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食管癌
下载PDF
利用锥形束CT研究食管癌自适应放疗对危及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承骏 殷海涛 +2 位作者 秦颂兵 任洪荣 丁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1-453,共3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获取食管癌患者治疗第1周的摆位误差,探讨个体化的PTV外放边界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CBCT(KV-CBCT)对27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第1周每天进行一次扫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获取食管癌患者治疗第1周的摆位误差,探讨个体化的PTV外放边界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CBCT(KV-CBCT)对27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第1周每天进行一次扫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后计算摆位误差,结合个体化的摆位误差在计划CT上重新计算每位患者的CTV-PTV外放边界得到PTV2,并重新制作放疗计划,得到Plan2,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图)来比较Plan2与初始放疗计划Plan1中肺V20、V30、心脏和脊髓的受照剂量。结果 :通过个体化外放边界得到的PTV2体积比原PTV(PTV1)小,Plan2中危及器官所受剂量均<Plan1:肺V20(24.0%vs.26.8%)、肺V30(14.1%vs.15.9%)、心脏平均剂量Dmean(17.3 Gy vs.19.7 Gy)、脊髓最大剂量Dmax(40 Gy vs.44 Gy)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BCT对食管癌患者治疗首周进行扫描获取个体化的摆位误差并修改初始计划,可有效减少PTV体积,并进一步降低靶区周围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千伏级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自适应放疗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查月琴 俞志英 +2 位作者 林和平 沈卫东 周菊英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8-970,共3页
目的在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二维灰阶声像和血供变化及MRI跟踪鼻咽部肿瘤消退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为放疗补量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放疗后(65Gy时)... 目的在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二维灰阶声像和血供变化及MRI跟踪鼻咽部肿瘤消退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为放疗补量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放疗后(65Gy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血供情况与MRI检测鼻咽部肿瘤的消退程度。结果48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前转移淋巴结血流强度以2~3级为主;放疗后血流强度以0~1级为主,有显著差异(P〈0.05)。放疗前。收缩期峰值流速(SPV)20.63±9.36cm/s,阻力指数(RI)0.59±0.08;放疗后SPV13.88±9.60cm/s。R10.73±0.14,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及消退程度与鼻咽部肿瘤的消退呈正相关。结论鼻咽癌放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血供情况、大小变化。可初步判断放疗效果和作为增加放疗剂量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转移淋巴结 彩色多普勒 MRI
下载PDF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建平 翟小明 +1 位作者 张军宁 许昌韶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N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全组3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接受NP方案加放疗:长春瑞滨25 mg/m2,d1、d8,顺铂25 mg/m2,d1-3,共两周期;同时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 目的:观察国产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N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全组3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接受NP方案加放疗:长春瑞滨25 mg/m2,d1、d8,顺铂25 mg/m2,d1-3,共两周期;同时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放疗,总照射剂量为65~70Gy.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54.5%,其中2例达到完全缓解.主要毒副反应有胃肠反应、白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结论:N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能为患者所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放射治疗中不同学科医生勾画靶区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沙莎 赵臻 +5 位作者 茅卫东 刘少平 舒中琴 顾小伟 于波 周菊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4期60-62,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学科医生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中产生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针对鼻咽癌、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组织年资10年以上3位放疗科医生、3位影像科医生进行GTV勾画,计算患者GTV的体积、层面及冠状面X轴最大值及其变化范围... 目的了解不同学科医生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中产生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针对鼻咽癌、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组织年资10年以上3位放疗科医生、3位影像科医生进行GTV勾画,计算患者GTV的体积、层面及冠状面X轴最大值及其变化范围。结果影像科医生勾画的肿瘤GTV体积较肿瘤放疗科医生小;影像科医生勾画GTV的精确度及准确性较放疗科医生高;2组医生之间勾画肺癌的GTV层面及冠状面X轴最大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医生对肿瘤GTV勾画存在的差异应引起足够重视,应提高放疗科医生影像诊断水平,引进更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采用多名医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来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勾画 靶区 差异性
下载PDF
同期化放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Meta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朋 张军宁 +2 位作者 冀晓东 王树超 查燕燕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化放疗联合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荟萃分析方案,选择已发表的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鼻咽癌病人同期化放疗联合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的总生存率、疾病的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与... 目的探讨同期化放疗联合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荟萃分析方案,选择已发表的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鼻咽癌病人同期化放疗联合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的总生存率、疾病的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同期化放疗联合辅助化疗组病人的2年、3年和5年的总生存OR分别为0.57(95%CIO.41—0.78)、0.44(95%C10.24—0.80)和0.43(95%CIO.19-0.93),而其相应的2年、3年和5年的绝对生存获益分别为8%、12%和13%,其5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OR分别为0.40(95%C10.25。0.65)和0.51(95%C10.37~0.70)。结论同期化放疗联合辅助化疗是改善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同期化放疗 放疗 辅助化疗 随机对照试验 荟萃分析
下载PDF
放射治疗不良事件报告与学习系统的经验与启示
20
作者 殷旭君 张汝婷 +2 位作者 蒋华 秦颂兵 陈龙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4期155-160,共6页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具有涉及设备种类繁多、人员协作要求高、治疗流程复杂等特点,相较于其他治疗手段更易发生医疗差错。因此建立有效的放射治疗不良事件上报学习系统,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具有涉及设备种类繁多、人员协作要求高、治疗流程复杂等特点,相较于其他治疗手段更易发生医疗差错。因此建立有效的放射治疗不良事件上报学习系统,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建立的放射治疗不良事件报告与学习系统(SAFRON)通过收集、分析全球范围内放射治疗不良事件案例,构建了完善的数据库,并制定了标准化的事件报告流程和分析方法。同时,SAFRON系统注重安全文化的培养,鼓励医护人员积极上报不良事件,营造非惩罚性的学习环境,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通过介绍SAFRON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了解其使用流程、系统架构和安全文化,为科室不良事件报告与学习系统的建立以及使用提供参考,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不良事件 放射治疗不良事件报告与学习系统(SAFRON) 医疗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