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扩张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林伟 张九恒 +1 位作者 祁强 沈国良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918-919,共2页
对烧伤后瘢痕、瘢痕性秃发及先天性器官畸形共24例采用皮肤扩张术治疗,手术分两期,第Ⅰ期安置扩张器,10 d后拆线开始注水,6-10周后行第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及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24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经随访1-2年,扩张皮肤无明显回缩... 对烧伤后瘢痕、瘢痕性秃发及先天性器官畸形共24例采用皮肤扩张术治疗,手术分两期,第Ⅰ期安置扩张器,10 d后拆线开始注水,6-10周后行第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及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24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经随访1-2年,扩张皮肤无明显回缩,外观及功能良好。认为在充分做好术前设计及严防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皮肤扩张术为烧伤、创伤后瘢痕及先天性器官畸形等引起的组织缺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瘢痕 超量扩张 皮瓣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被引量:21
2
作者 郗玉芝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726-1727,共2页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16例,经实施积极、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下载PDF
降低烧伤病人静脉导管感染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芹玉 徐雪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00-401,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静脉导管感染 临床资料 免疫功能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深二度烧伤后创面成纤维细胞的表型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李永林 唐忠义 +1 位作者 祁强 姜惠芬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7-579,共3页
目的 研究深二度烧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的表型变化 ,探讨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皮肤深二度烧伤创面的系列组织标本 ,通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学等手段 ,探讨创面成纤维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抗原 (PCNA)、α1(I)前胶原蛋白、... 目的 研究深二度烧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的表型变化 ,探讨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皮肤深二度烧伤创面的系列组织标本 ,通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学等手段 ,探讨创面成纤维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抗原 (PCNA)、α1(I)前胶原蛋白、α 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规律及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提示烧伤后创面成纤维细胞受激活 ,在不同时期向增殖表型、合成表型或收缩表型转化 ,透射电镜检查证实了这些演变规律。结论 烧伤后创面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规律揭示了创面愈合过程瘢痕形成的部分规律性 ,值得进一步研究创面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与瘢痕形成的关系 ,为临床采用生物学方法防治瘢痕增生或挛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成纤维细胞 表型 瘢痕形成
下载PDF
“采和Ⅰ号”对烧伤的治疗效果
5
作者 陆兴安 沈国良 +9 位作者 薛智谋 王君瑞 王理富 周正宇 冯一中 周慧英 黄猛 张鹤德 蓝尚玲 蓝明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采和Ⅰ号 中医药疗法 烧伤 民间验方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手背深Ⅱ度烧伤(附18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丽美 沈国良 +3 位作者 林伟 祁强 赵小瑜 钱汉根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8期955-956,共2页
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一直是烧伤治疗的难点,手背深Ⅱ度烧伤主张早期切(削)痂+ 自体中厚皮立即或延迟移植[1].2008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本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手背深Ⅱ烧伤创面患者18 例,取得较... 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一直是烧伤治疗的难点,手背深Ⅱ度烧伤主张早期切(削)痂+ 自体中厚皮立即或延迟移植[1].2008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本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手背深Ⅱ烧伤创面患者18 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深Ⅱ度烧伤 手背 治疗 应用 创面修复 延迟移植 烧伤创面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用于深度烧伤创面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毓姣 沈国良 +3 位作者 林伟 祁强 钱汉根 赵小瑜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2期1519-1520,共2页
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贯穿于烧伤治疗全过程,烧伤后病情变化均因烧伤创面引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烧伤创面是烧伤治疗成败的关键,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瘢痕的形成与真皮的缺失有关,深度创面自愈后或单纯移植薄层自体皮常不能避免瘢痕形成,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自体皮复合移植 深度烧伤创面 治疗 瘢痕形成 病情变化 深度创面 烧伤后
下载PDF
外科医生对乳腺癌术后重建态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徽 吴美丽 李永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医生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是否选择重建的态度。方法:向工作在苏州的70位普通外科的医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其对乳房重建认可程度的相关信息。结果:74.3%的医生会向患者提供乳房再造手术的信息,77.1%的会介绍整形外科医生... 目的:探讨外科医生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是否选择重建的态度。方法:向工作在苏州的70位普通外科的医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其对乳房重建认可程度的相关信息。结果:74.3%的医生会向患者提供乳房再造手术的信息,77.1%的会介绍整形外科医生给病人,但两年内施行了10个以上再造手术的只占被调查医生的10%,但82.4%的医生在两年内再造手术只行了2个以下。结论:笔者需要让普外科医生了解再造手术的过程及相关信息,并加强普外科医生与整形外科医生的合作,进行乳房重建手术的进一步扩大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重建 外科医生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和瘢痕挛缩
9
作者 张九恒 林伟 +2 位作者 徐启文 罗立群 徐祗邰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920-920,922,共2页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和瘢痕挛缩14例。结果:对3例采取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移植7 d左右再植自体刃厚皮片的二步法进行复合移植,其余11例采取一步法即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同时...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和瘢痕挛缩14例。结果:对3例采取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移植7 d左右再植自体刃厚皮片的二步法进行复合移植,其余11例采取一步法即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同时复合移植,成活率为100%。复合皮移植成活后皮片收缩轻,外观平整,色泽接近正常皮肤,触软,弹性佳,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 复合移植 瘢痕挛缩 烧伤
下载PDF
无菌生物护创膜在严重创伤致软组织缺损创面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季盟烜 黄春辉 +6 位作者 徐军 范姝雯 刘晓 吴义珠 赵小瑜 钱汉根 沈国良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无菌生物护创膜在严重创伤致软组织缺损创面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严重创伤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护创膜组(20例)与纱布组(20... 目的探讨无菌生物护创膜在严重创伤致软组织缺损创面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严重创伤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护创膜组(20例)与纱布组(20例),护创膜组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创面早期行无菌生物护创膜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纱布组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创面早期行灭菌凡士林纱布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创面基底准备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创面一次性愈合比值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创膜组患者治疗第7天时创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纱布组(Z=-2969,P=0003),创面基底准备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纱布组(Z/t=-2394、-2782、3186,P=0017、0005、0003),而创面一次性愈合比值与纱布组无明显差异(χ^(2)=0173,P=0677);护创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与纱布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无明显差异(χ^(2)=0173,P=0677)。结论无菌生物护创膜可有效减轻严重创伤致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疼痛程度,缩短创面基底准备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软组织缺损 创面 无菌生物护创膜 生物敷料
下载PDF
β射线照射皮肤损伤创面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创面愈合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国良 苏本玄 +3 位作者 林伟 祁强 赵小瑜 陆兴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951-956,共6页
背景: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①选用SD雌性大鼠3只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细胞生长至第5代,DAPI标记细胞,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②选... 背景: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①选用SD雌性大鼠3只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细胞生长至第5代,DAPI标记细胞,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②选3月龄清洁级SD雌性大鼠47只,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应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45Gy)单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肤40mm×30mm,建立急性深Ⅱ度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创面出现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注入大鼠创面皮下及真皮层;对照组β射线照射同治疗组,创面出现后注射安慰剂,用法同治疗组。正常组为正常大鼠。光镜下观察治疗后1,2,3,4周各组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1、CK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治疗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悬液后1-4周CD31、CK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的愈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Β射线 皮肤损伤 创面 创面愈合 大鼠 成纤维细胞 组织再生 组织工程 其他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国良 陆兴安 +3 位作者 唐俊 王修珍 吴士良 田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1-1033,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A组15Gyβ射线照射组;B组45Gyβ射... 目的研究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A组15Gyβ射线照射组;B组45Gyβ射线照射EGF治疗组;C组45Gyβ射线照射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照射大鼠臀部皮肤,面积20mm×40mm。观察创面出现及愈合的时间;光镜观查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以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MM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组未形成创面,B组和C组出现深Ⅱ度烧伤创面。B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比C组快(P<0.05)。A组5、6、8周时MMP-2的表达逐步减弱,B组和C组5、6、8、10周时MMP-2的表达由强到弱,而后由弱到强;B组在6、8周时MMP-2的表达均高于C组。结论EGF在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GF可促进MMP-2的表达与合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 放射性皮肤损伤 创面愈合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增生性瘢痕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兴安 许明 +2 位作者 沈国良 林伟 赵小瑜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1-1093,1103,共4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干扰素2b(INF-α2b)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以及糖基转移酶(ppGalNAc-T2)基因表达的作用,以求阐明干扰素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理。方... 目的在体外研究干扰素2b(INF-α2b)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以及糖基转移酶(ppGalNAc-T2)基因表达的作用,以求阐明干扰素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理。方法组织块法培养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传代后分成3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加生理盐水处理;②低浓度组:用100 u/mlINF-α2b处理;③高浓度组:用10 000 u/ml INF-α2b处理。RT-PCR检测TGF-β1、MMP-1、PDGF-BB和ppGalNAc-T2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经100 u/ml及10 000 u/mlINF-α2b处理后,RT-PCR检测TGF-β1、PDGF-BB及ppGalNAc-T2mRNA表达降低,MMP-1mRNA表达升高,呈显著差异,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干扰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如TGF-β1、PDGF-B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B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干扰素Α-2B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 糖基转移酶
下载PDF
EGF对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海涛 李永林 +2 位作者 王立夫 岑瑛 陈俊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表皮生长因子(EGF)对SD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6只SD大鼠背部制成2cm×8cm随意皮瓣,随机分为EGF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皮瓣存活率、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结果EGF组皮瓣第5天、第10天时存活... 目的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表皮生长因子(EGF)对SD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6只SD大鼠背部制成2cm×8cm随意皮瓣,随机分为EGF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皮瓣存活率、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结果EGF组皮瓣第5天、第10天时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EGF组皮瓣内见较多新生血管,高倍镜视野下单位MVD超过对照组(P<0.01)。结论EGF一次性皮瓣内用药能促进大鼠背部超长皮瓣的存活比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皮瓣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随意皮瓣 存活
下载PDF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国良 陆兴安 +3 位作者 林伟 祁强 钱汉根 赵小瑜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0-151,共2页
对26例掌指骨骨折,应用AO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26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骨髓炎、钢板外露、断裂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26例骨折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8例,可2例,... 对26例掌指骨骨折,应用AO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26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骨髓炎、钢板外露、断裂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26例骨折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2%。表明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骨折 治疗 内固定 微型钢板
下载PDF
手术结合放疗治疗疤痕疙瘩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沈国良 陆兴安 +3 位作者 林伟 祁强 钱汉根 赵小瑜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44-244,248,共2页
对 2 6例疤痕疙瘩采取手术切除 ,并于术后 1~ 7d起采用德国KD 2型直线加速器发出的高能 (6MeV)电子束 (β射线 )外照射 ,放疗剂量为 2 0 0~ 4 0 0cGy ,每周 2~ 3次 ,4~ 8次为一个疗程 ,总剂量为 16 0 0~ 2 0 0 0cGy。照射范围自切... 对 2 6例疤痕疙瘩采取手术切除 ,并于术后 1~ 7d起采用德国KD 2型直线加速器发出的高能 (6MeV)电子束 (β射线 )外照射 ,放疗剂量为 2 0 0~ 4 0 0cGy ,每周 2~ 3次 ,4~ 8次为一个疗程 ,总剂量为 16 0 0~ 2 0 0 0cGy。照射范围自切口向外扩展 1~ 2cm。结果 :2 6例中 ,治愈和有效共 2 3例 (占 88.9% ) ,无效 3例。认为手术结合放疗是目前治疗疤痕疙瘩较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疤痕疙瘩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应用光子治疗仪及游离皮片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与护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绣 郗玉芝 张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9期1987-1988,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发病率也正逐年增高.在非外伤性足溃疡中占45%~60%[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发病率也正逐年增高.在非外伤性足溃疡中占45%~60%[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2].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长,而糖尿病足溃疡是最常见的糖尿病足病,愈合困难,住院时间长,花费大,预后差[2].因此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和护理甚为重要.光子治疗仪是利用光化学作用,减少创面渗出和减轻炎症,促进肉芽生长和创面愈合,此方法已广泛用于压疮、烧伤创面、外科切口等方面.我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选择符合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2~4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4例,予以外科清创,光子治疗仪照射,刃厚皮片游离移植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光子治疗仪 皮片修复 护理 游离 疗效 应用 末梢神经病变
下载PDF
严重爪形手的手术和康复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祁强 李永林 林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爪形手 烧伤 疤痕增生 手术治疗 康复疗法 功能锻炼
下载PDF
集束护理配合光子治疗仪治疗糖尿病足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绣 彭亚萍 周红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1期197-197,共1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集束护理结合光子治疗仪应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Wagner分级法1~3级的糖尿病足患者24例,采取糖尿病足集束护理和光子治疗仪辅助治疗,观...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集束护理结合光子治疗仪应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Wagner分级法1~3级的糖尿病足患者24例,采取糖尿病足集束护理和光子治疗仪辅助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同时评估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24例患者经过三周集束护理和光子治疗,糖尿病足知识明显提高,创面情况治愈13例,好转9例,显效2例,11例经植皮术后全部治愈。结论糖尿病足集束护理结合光子治疗后,患者的糖尿病足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治愈率提高,减轻患者痛苦且易于接受,值得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集束护理 光子治疗仪 疗效
下载PDF
体外培养创面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永林 祁强 +1 位作者 唐忠义 姜惠芬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研究创面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利于揭示创面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的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技术 ,开展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建立细胞库 ;细胞的生长动力学和增殖型、合成型、收缩型等表型变化 ;细胞因子对不... 目的 研究创面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利于揭示创面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的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技术 ,开展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建立细胞库 ;细胞的生长动力学和增殖型、合成型、收缩型等表型变化 ;细胞因子对不同时期来源创面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蛋白合成及其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 体外培养的创面成纤维细胞保持其在体内的生物学特性 ;其增殖、合成、收缩等表型间转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不同时期来源的创面成纤维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反应性不同。结论 体外控制条件下创面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在细胞水平上揭示了瘢痕形成的理论基础与调控机理 ,为指导临床防治烧伤后瘢痕增生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成纤维细胞 瘢痕形成 生物学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