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马珠单抗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邓邦鱼 尤易文 刘济生 《交通医学》 2025年第1期87-89,93,共4页
目的:研究奥马珠单抗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29例和对照组37例。联合组患者给予奥马珠单抗、枸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 目的:研究奥马珠单抗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29例和对照组37例。联合组患者给予奥马珠单抗、枸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单独治疗。比较两组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症状评分;采用袖珍式峰速仪器检测两组呼吸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评估哮喘气道改善情况;采用皮肤点刺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静脉血,比较两组变应原种类;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水平;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中显效28例(96.6%),有效1例(3.4%),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显效24例(64.9%),有效12例(32.4%),总有效率为97.3%。联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F检测显示,联合组气道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单一变应原14例(48.3%),高于对照组的2例(5.4%),多重变应原15例(51.7%),低于对照组的35例(9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E、IFNγ、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珠单抗与枸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变应原负荷、血清IgE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哮喘 奥马珠单抗 枸地氯雷他定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IL-6、HMGB1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周寅飞 孙鹏 黄熹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耳积液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SOM患者240例作为SOM组,另选取同时期无耳鼻喉病史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SOM组不同病...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耳积液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SOM患者240例作为SOM组,另选取同时期无耳鼻喉病史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SOM组不同病程患者耳积液IL-6、HMGB1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以及SOM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耳积液IL-6、HMGB1、CD4^(+)/CD8^(+)与SOM病程的相关性,以及耳积液IL-6、HMGB1水平与CD4^(+)/CD8^(+)的相关性。结果SOM组病程>14天者耳积液IL-6、HMGB1水平及外周血CD4^(+)、CD8^(+)、CD4^(+)/CD8^(+)均高于病程≤14天者(P<0.05);SOM组外周血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耳积液IL-6、HMGB1及外周血CD4^(+)/CD8^(+)均与SOM患者病程呈正相关(P<0.05),且耳积液IL-6、HMGB1与外周血CD4^(+)/CD8^(+)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SOM患者耳积液中IL-6、HMGB1水平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且这些改变均与SOM病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耳积液 白细胞介素-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脑脊液井喷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万鑫 刘军 +5 位作者 武文明 韩维举 申卫东 韩东一 杨仕明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中脑脊液井喷、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受CI的2443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和术后随访情况等,分析脑脊液井...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中脑脊液井喷、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受CI的2443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和术后随访情况等,分析脑脊液井喷的术中处理和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处理及预后情况。结果 2443例CI中有40例(1.64%)出现脑脊液井喷,40例均为内耳畸形合并内听道耳蜗骨性隔板缺如或不全的患者;CI术后有3例发生脑脊液耳/鼻漏,其中1例保守治疗1周痊愈,2例因脑脊液漏未得到有效控制发展为脑膜炎,行脑脊液漏探查修补术(其中1例行脑脊液漏修补的同时取出人工耳蜗植入装置,行对侧植入)后得到控制,预后良好。结论内耳畸形合并内听道耳蜗骨性隔板缺如或不全的患者行CI会发生术中脑脊液井喷,术中井喷患者经妥善处理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不高,并且处理得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井喷 脑脊液漏 人工耳蜗植入 内耳畸形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CHARGE综合征人工耳蜗植入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万鑫 王宁 +2 位作者 黄莎莎 李北成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 CHARGE综合征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眼组织病变(C)、心脏疾病(H)、后鼻孔闭锁(A)、生长与发育延迟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R)、生殖系统发育不良(G),以及耳部异常和/或耳聋(E)。该病是一种罕见的、通常散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 目的 CHARGE综合征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眼组织病变(C)、心脏疾病(H)、后鼻孔闭锁(A)、生长与发育延迟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R)、生殖系统发育不良(G),以及耳部异常和/或耳聋(E)。该病是一种罕见的、通常散发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三分之二的病例由于CHD7基因突变引起。对于出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的该病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I)对于听力和语言的疗效在文献报道中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总结了三例CHARGE综合征患者CI的疗效,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方法三例诊断为CHARGE综合征的极重度SNHL患者,在我科接受CI,在常规术前检查外,对其CHD7基因进行测序。术后随访三年,对其听觉反应和言语发育进行监测。结果三例患者均成功完成CI,两例患者查出CHD7基因突变。耳部严重畸形的患者,手术难度较大。术后随访3年,一例患者有听力改善,但无言语发育;一例患者既无听觉反应,亦无言语发育;另一例患者听力明显改善,言语发育良好。结论患有极重度SNHL的CHARGE综合征患者,CI可能改善听觉反应和言语发育,但其转归并不总是理想的。对于耳部畸形的患者,手术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综合征 诊断标准 CHD7基因突变 人工耳蜗植入
下载PDF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局部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晓清 于亚峰 吴文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局部变应性鼻炎(local allergic rhinitis,LAR)鼻部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局部变应性鼻炎患者36例,采用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前及治疗1...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局部变应性鼻炎(local allergic rhinitis,LAR)鼻部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局部变应性鼻炎患者36例,采用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测试患者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症状变化,评估疗效。结果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后,患者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症状较前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短期内可有效改善局部变应性鼻炎鼻部症状,但长期效果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酸莫米松 局部变应性鼻炎 治疗
下载PDF
浅析微创人工耳蜗植入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军 李万鑫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21-326,共6页
人工耳蜗植入(CI)是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患者听觉和言语康复的有效和主要方法,本文从微创人工耳蜗植入(minimally invasive cochlear cochlear implantation,MICI)的定义、理念和技术发展,MICI包含的具体内容,近期和远... 人工耳蜗植入(CI)是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患者听觉和言语康复的有效和主要方法,本文从微创人工耳蜗植入(minimally invasive cochlear cochlear implantation,MICI)的定义、理念和技术发展,MICI包含的具体内容,近期和远期意义和手术操作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微创CI的未来发展做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干预 人工耳蜗植入 微创手术
下载PDF
147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咽拭子分离菌的耐药性分析
7
作者 葛建荣 吴小津 +1 位作者 吴德沛 刘济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在净化病房期间咽拭子分离菌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特征,筛选出潜在的致病菌。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 476例HSCT患者,采用咽拭子细菌培养方法,从入住净化病房...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在净化病房期间咽拭子分离菌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特征,筛选出潜在的致病菌。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 476例HSCT患者,采用咽拭子细菌培养方法,从入住净化病房开始每周检测一次直到转出净化病房。回顾性分析患者咽拭子分离菌的检出率、分布和耐药情况,以及在异体移植与自体移植病例中的差异。结果 1 476例HSCT患者中咽拭子检出分离菌176例,检出率为11.92%。176株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164株(93.18%),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41株(23.3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8株(21.5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8株(15.91%),阴沟肠杆菌19株(10.80%),鲍曼不动杆菌17株(9.66%);革兰阳性菌12株(6.82%),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3.98%)与表皮葡萄球菌3株(1.70%)。分离菌耐药性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与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与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超过5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2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米诺环素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高于4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40%左右、头孢哌酮-舒巴坦低于30%、阿米卡星接近10%,亚胺培南高于70%。分离菌的总体检出率、革兰阴性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在异体移植与自体移植病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期间咽拭子细菌培养有利于筛选出咽部潜在致病菌,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感染的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咽拭子 咽部分离菌 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基于LASSO回归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控制情况的风险预测模型
8
作者 黄海平 杨培培 张丹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目的建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术后控制情况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欧洲... 目的建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术后控制情况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意见书(EPOS 2020)疗效评定方法分为未控制组40例和控制组(完全控制、部分控制)104例,比较2组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LASSO回归筛选可能影响CRSwNP预后的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绘制列线图的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预测模型的能力。结果144例CRSwNP术后1年的患者中,未控制组40例,控制组104例。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显示12个因素[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嗅觉障碍、鼻窦CT评分中筛窦总分与上颌窦总分的比值(E/M值)、血清碱性磷酸酶、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鼻息肉组织中淋巴细胞计数、鼻息肉组织中浆细胞计数、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固有层水肿、基底膜厚度、杯状细胞增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LASSO回归对上述因素进行降维处理后得到7个变量,分别为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E/M值、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固有层水肿、基底膜厚度、杯状细胞增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7个变量为影响CRSwNP术后控制情况的风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7个变量建立CRSwNP患者术后控制情况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评估显示该模型的C-index为0.937,AUC为0.937(95%CI 0.901~0.973),提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准确的预测能力。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结合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方便对临床工作中对CRSwNP术后控制情况进行风险预测,从而为患者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LASSO回归 术后控制
原文传递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肠道定植筛查和临床意义
9
作者 吴雯琪 张雨琪 +9 位作者 徐杰 汤在祥 李诗佳 魏西雅 李玲 吴河清 马骁 刘济生 吴德沛 吴小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前筛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肠道定植的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 目的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aplo⁃HSCT)前筛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肠道定植的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241名,在患者入院48 h内行肛拭子筛查,患者出现发热时抽取血培养。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对患者CRE肠道定植率、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情况及CRE定植和血流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241名haplo⁃HSCT患者中CRE阳性患者90例,定植率为3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男性(OR 2.42,95%CI 1.38⁃4.22,P<0.05)和移植前30 d内感染史(OR 3.37,95%CI 1.59⁃7.17,P<0.05)可能是CRE肠道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90例患者共检出95株CRE菌株,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38/95,40.0%),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29/95,30.5%),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13/95,13.6%),耐碳青霉烯类产酸克雷伯菌(6/95,6.3%),耐碳青霉烯类奇异变形杆菌(3/95,3.1%)。在CRE定植组移植过程中血流感染发生率12.0%(29/241),非定植组3.3%(8/241),其中定植组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与CRE定植菌一致率达到100%。结论在患者haplo⁃HSCT期间肛拭子细菌培养有利于检出CRE肠道定植,为对重点菌群的主动监测,预防并控制感染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病原菌分布 主动筛查 移植后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老年人人工耳蜗植入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军 冀飞 李万鑫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0-15,共6页
耳聋是困扰老年人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I)是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老年人的听觉和言语康复的最有效方法,但老年耳聋患者CI并不如婴幼儿和儿童听障人群开展的普及,并且老年人本身耳聋发生、听力学和听... 耳聋是困扰老年人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I)是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老年人的听觉和言语康复的最有效方法,但老年耳聋患者CI并不如婴幼儿和儿童听障人群开展的普及,并且老年人本身耳聋发生、听力学和听觉康复有其特殊性。从老年耳聋的发生率、耳聋常见原因和听力学特点,老年人CI的适应证,目前老年CI的开展情况,老年人CI的疗效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老年耳聋患者CI的未来发展做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术 老年人 耳聋 干预
原文传递
鼻咽混合瘤一例
11
作者 李满意 肖根生 刘济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8-668,F0003,共2页
混合瘤多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偶见于鼻腔,发生于鼻咽部者甚为罕见。本科近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混合瘤 鼻咽部 口腔颌面部
原文传递
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梦迪 高学欢 +3 位作者 朱壮 胡晓清 刘济生 周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6-223,共8页
目的:探讨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NO)无创检测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纳入82例CRSwNP患者(病例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组织病理中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将病例组分为嗜... 目的:探讨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NO)无创检测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纳入82例CRSwNP患者(病例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组织病理中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将病例组分为嗜酸粒细胞性CRSwNP(Eos CRSwNP)组和非嗜酸粒细胞性CRSwNP(non-Eos CRSwNP)组。使用瑞典NIOX MINO仪器检测nNO水平。用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分析比较临床症状主客观评分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nNO测定在CRSwNP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Eos CRSwNP组患者的nNO水平明显低于Non-Eos CRSwNP组患者[(143.9±106.2)×10^(-9)vs(228.3±109.2)×10^(-9),P=0.0009]和对照组[(143.9±106.2)×10^(-9)vs(366.5±88.0)×10^(-9),P<0.0001]。(2)与非特应性患者相比,特应性患者表现出更高的nNO水平(P<0.05)。(3)ROC分析表明nNO对Eos CRSwNP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939),对non-Eos CRSwNP的诊断具有中等的预测价值(AUC=0.83)。而nNO对CRSwNP分型的鉴别有中度的预测价值(AUC=0.710)。(4)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nNO与CRSwNP的分型存在相关性,OR及其95%CI分别为1.007(1.003~1.011),P=0.001;1.010(1.003~1.016),P=0.002。nNO联合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VAS评分对CRSwNP分型的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指标(AUC=0.894,95%CI=0.807~0.951,P<0.0001,敏感度76.74%,特异度89.74%)。结论:nNO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及区分CRSwNP亚型。将nNO、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VAS评分三者结合可以更好地在临床上预测CRSwNP分型。CRSwNP患者的特应性状况影响nNO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中耳炎有效抗生素的筛选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颖兰 李万鑫 刘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243-1246,125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耳炎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有效抗生素的筛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取198例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临床是否常用、是否有耳毒性等因素筛选中耳炎抗感染的一线和二线药,并总结用... 目的:探讨中耳炎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有效抗生素的筛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取198例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临床是否常用、是否有耳毒性等因素筛选中耳炎抗感染的一线和二线药,并总结用药的疗效。结果:198例中21例无普通细菌生长;177株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6株(20.34%)(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等敏感),铜绿假单胞菌30株(16.95%)(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等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14.69%)(利奈唑烷、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敏感)。经验性用药:局部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哌拉西林、莫西沙星(成人)作为一线药,二线头孢他定。术后有3例感染,经全身、局部敏感药物和换药痊愈。结论: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筛选有效抗生素有利于减少中耳炎术后感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药物敏感性 感染 并发症 抗生素类
原文传递
不同亚型慢性鼻窦炎与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煜辉 焦晴晴 +1 位作者 周爱娜 刘济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296,301,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碱粒细胞计数及相关比值与慢性鼻窦炎(CR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6例CRS患者(CRS组)和10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根据组织学病理分为嗜酸性CRS患者(eCRS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碱粒细胞计数及相关比值与慢性鼻窦炎(CR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6例CRS患者(CRS组)和10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根据组织学病理分为嗜酸性CRS患者(eCRS组)47例和非嗜酸性CRS患者(non-eCRS组)79例,比较3组外周血炎症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比值(eosinophils-to-basophils ratio,bEBR)、嗜碱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basophils-to-neutrophils ratio,BNR)、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asophils-to-lymphocytes ratio,BLR)、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basophils-to-monocytes ratio,BMR)等之间的差异,并研究各项指标与Lund-Mackay评分的相关性,外周血中嗜碱粒细胞与其他炎症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eCRS组、non-eCRS组外周血嗜碱粒细胞计数分别为0.03±0.01、0.04±0.02、0.03±0.02,bEBR分别为5.64±4.22、8.38±5.95、4.55±3.90,BNR分别为0.01±0、0.01±0.01、0.01±0.01,BLR分别为0.01±0.01、0.02±0.01、0.02±0.01,BMR分别为0.08±0.04、0.11±0.06、0.08±0.04,3组间两两对比,eCRS组与对照组、non-eCR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on-eCRS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患者嗜碱粒细胞计数(r=0.1855,P<0.05)、BLR(r=0.2269,P<0.05)、BMR(r=0.2281,P<0.01)均与Lund-Mackay评分呈正相关。此外,CRS患者嗜碱粒细胞与嗜酸粒细胞(r=0.4792,P<0.01)、淋巴细胞(r=0.2594,P<0.01)、单核细胞(r=0.2564,P<0.01)亦显著呈正相关性。结论:外周血嗜碱粒细胞计数、BLR、BMR在eCRS中显著升高,且与Lund-Mackay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有潜力开发成为eCRS的疾病生物标记物及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嗜碱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盐酸氯米帕明保护听觉毛细胞免受新霉素诱导的损伤
15
作者 周静 毕秀丽 +3 位作者 肖雨 胡俊 付小龙 于亚峰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2-27,35,共7页
目的筛选出能有效抑制新霉素导致的毛细胞系(HEI-OC1)细胞死亡的小分子药物,并在小鼠耳蜗外植体和斑马鱼侧线毛细胞中进行验证。方法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计算细胞存活率来筛选出对新霉素导致的HEI-OC1细胞系死亡有保护作用的... 目的筛选出能有效抑制新霉素导致的毛细胞系(HEI-OC1)细胞死亡的小分子药物,并在小鼠耳蜗外植体和斑马鱼侧线毛细胞中进行验证。方法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计算细胞存活率来筛选出对新霉素导致的HEI-OC1细胞系死亡有保护作用的小分子药物;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在小鼠耳蜗外植体和斑马鱼侧线毛细胞中进行验证。结果在筛选的350种小分子药物发现能显著提高新霉素处理的HEI-OC1的细胞中存活率的药物—盐酸氯米帕明;在耳蜗外植体及斑马鱼侧线毛细胞中发现盐酸氯米帕明对新霉素导致的毛细胞死亡有保护作用。结论盐酸氯米帕明作为FDA批准的临床用药一定程度缓解了新霉素导致的毛细胞死亡,说明其对新霉素导致的毛细胞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霉素 氨基糖苷类 毛细胞 盐酸氯米帕明 耳聋
原文传递
应用CT组学研究慢性泪囊炎发病的解剖学基础
16
作者 李静琳 杨培培 +2 位作者 李文全 施心怡 张丹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4-1177,1182,共5页
目的:以CT组学为基础探究慢性泪囊炎发病的相关解剖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我科收治的8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病例组)和同期85例体检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和鼻窦CT资料,比较2组解剖学参数的差异,研究慢性泪囊炎患... 目的:以CT组学为基础探究慢性泪囊炎发病的相关解剖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我科收治的8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病例组)和同期85例体检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和鼻窦CT资料,比较2组解剖学参数的差异,研究慢性泪囊炎患者鼻泪道形态特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慢性泪囊炎发病的相关解剖学因素。结果:2组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比例、泪囊窝前后嵴间距离、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投影夹角、骨性鼻泪管的最大横径、骨性鼻泪管最大横截面积和上颌骨额突厚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是否合并高位鼻中隔偏曲、是否合并非高位鼻中隔偏曲、是否合并泡状中鼻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泪囊窝前后嵴间距离、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投影夹角和骨性鼻泪管的最大横截面积是影响慢性泪囊炎发病的独立解剖学因素。结论:泪囊窝前后嵴间距离大、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投影夹角大和骨性鼻泪管最大横径小是慢性泪囊炎发病的重要解剖学基础,为深入认识疾病发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影像组学 解剖学因素
原文传递
NLRP3炎性小体与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17
作者 杜志宏 于亚峰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284-287,共4页
上、下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NLRP3炎性小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的多蛋白复合物,由NLRP3支架、ASC和caspase-1三部分组成,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发现,NLRP3炎性小体与呼吸道慢性... 上、下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NLRP3炎性小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的多蛋白复合物,由NLRP3支架、ASC和caspase-1三部分组成,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发现,NLRP3炎性小体与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NLRP3炎性小体与上、下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NLRP3炎性小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