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NA、Bcl-2及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的关系
1
作者 黄海平 李佳宸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喉癌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对应癌...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喉癌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PCNA mRNA、Bcl-2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癌组织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采用Kaplain-Maier曲线分析不同PCNA、Bcl-2、EGFR表达水平患者生存情况差异。结果癌组织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年龄、肿瘤部位患者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中、高分化,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喉癌组织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Kaplain-Ma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NA mRNA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59.57%和70.21%,低于低表达患者的80.00%和88.89%(P<0.05);Bcl-2 mRNA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60.78%和70.59%,低于低表达患者的80.49%和90.24%(P<0.05);EGFR mRNA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59.09%和70.45%,低于低表达患者的79.17%、87.50%(P<0.05)。结论喉癌组织PCNA、Bcl-2、EGFR呈高表达,且其高表达状态与肿瘤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有关,PCNA、Bcl-2、EGFR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临床病理 生存率 增殖细胞核抗原 B淋巴细胞瘤-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围绝经期突发性聋患者性激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一涵 吴建翰 +1 位作者 徐能 卢月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突发性聋患者性激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江苏省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突发性聋患者180例,依据听力受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59例)、中度组(82例)...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突发性聋患者性激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江苏省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突发性聋患者180例,依据听力受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59例)、中度组(82例)和重度组(39例)。另外,治疗后再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25例)和预后不良组(55例)。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睾酮(T)]水平,分析性激素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围绝经期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中、重度组血清E_(2)、P水平低于轻度组,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围绝经期突发性聋患者血清E_(2)、P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_(s)<0,P<0.05)。预后不良组伴耳鸣或眩晕者占比、听力重度受损者占比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E_(2)、P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伴耳鸣或眩晕(OR=1.765,95%CI:1.254~2.484)、听力重度受损(OR=1.982,95%CI:1.386~2.834)、E_(2)(OR=0.962,95%CI:0.932~0.963)、P(OR=0.873,95%CI:0.774~0.985)、Hcy(OR=1.595,95%CI:1.174~2.167)为围绝经期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E_(2)、P水平在围绝经期突发性聋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且与病情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并影响着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妇女 突发性聋 性激素 相关性 预后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对患者嗅觉功能、症状评分的影响
3
作者 邓邦鱼 刘芳 刘济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0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究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嗅觉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 目的 探究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嗅觉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治疗组(29例)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鼻黏膜组织胰岛素生长因子IR(IGF-IR)、纤维生长因子-2(FGF_(2))、Ki-67阳性表达情况,症状评分(流涕、打喷嚏、鼻塞、鼻痒),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68.97%(20/29)对比96.55%(28/29)]比较,治疗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黏膜嗅觉功能各指标(Ki-67、IGF-IR、FGF_(2))阳性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更高,各症状评分、血清IL-13、IgE水平及EOS计数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更低(均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90%对比1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嗅觉功能与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孟鲁司特钠 枸地氯雷他定 嗅觉功能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丹 杨陵懿 +2 位作者 黄海平 葛建荣 孙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157-3159,共3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比较两组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炎性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随访6个月,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炎性因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4、IL-6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细胞亚群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等水平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在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改善炎性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 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 炎性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微创钨针刀切除会厌囊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丹 黄海平 +1 位作者 葛建荣 孙朋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钨针刀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 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会厌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微创钨针刀切除(钨针刀组);50例采用冷器械切除+单极电凝(传统组);21例采用超声刀切除(超声刀组)。对... 目的探讨微创钨针刀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 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会厌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微创钨针刀切除(钨针刀组);50例采用冷器械切除+单极电凝(传统组);21例采用超声刀切除(超声刀组)。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 2、 4天疼痛评分及术后第10、 15、 20天创面恢复情况(创面伪膜消失)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钨针刀组和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第1天,钨针刀组的疼痛评分(V AS)明显低于超声刀组和传统组(P<0.05);术后第2、4天,钨针刀组VAS评分低于超声刀组(P<0 .05),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0、 15天,钨针刀组创面伪膜消失比例高于超声刀组(P<0 .05),创面恢复良好;术后第20天,3组创面伪膜全部消失。结论使用微创钨针刀切除会厌囊肿具有术中出血少、耗时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厌 囊肿 视觉模拟量表 微创钨针刀 出血量 伪膜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中与鼻息肉相关的关键炎症因子的免疫学分析
6
作者 王奕鸿 顾俊怡 +1 位作者 黄海平 刘济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74-376,39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来自同一患者的鼻息肉和邻近的非息肉样鼻窦黏膜免疫组化特征,探讨鼻息肉形成或生长的潜在驱动因素。方法收集30例鼻-鼻窦炎伴息肉(CRSwNP)患者的鼻息肉和邻近的非息肉样组织以及30例对照组经蝶窦垂体手术患者的鼻黏膜。采... 目的通过比较来自同一患者的鼻息肉和邻近的非息肉样鼻窦黏膜免疫组化特征,探讨鼻息肉形成或生长的潜在驱动因素。方法收集30例鼻-鼻窦炎伴息肉(CRSwNP)患者的鼻息肉和邻近的非息肉样组织以及30例对照组经蝶窦垂体手术患者的鼻黏膜。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定量检测IL-5、T-bet、TLR-4、IL-8和IL-6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鼻息肉和邻近的非息肉样鼻腔黏膜在炎症方面表现出非常相似的促炎症反应。结论在CRSwNP中,同一患者的鼻息肉和非息肉样鼻腔黏膜表现出相似的Th2途径的炎性改变,并有细菌清除紊乱的迹象。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细菌的生存和慢性炎症环境的发展,可能导致新的息肉形成和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炎性因子
下载PDF
miR-145抑制c-Myc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红兵 黄海平 +2 位作者 刘霞 雷哲 刘济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8-583,共6页
目的:探究miR-145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CNE-2Z和鼻咽部永生化上皮细胞株NP69中miR-145和c-Myc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 目的:探究miR-145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CNE-2Z和鼻咽部永生化上皮细胞株NP69中miR-145和c-Myc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5与基因c-Myc的关系。分别将miR-Negative control、miR-145 mimics和siNC、si-c-Myc转染进入CNE-1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效果,CCK-8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碘化丙啶(IP)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miR-145在鼻咽癌细胞系中明显低表达。转染miR-145后明显抑制CNE-1细胞的增殖[3 d:(1.03±0.02)vs(1.21±0.02),P<0.05];[4 d:(1.79±0.02)vs(2.09±0.07),P<0.01]和导致G1期阻滞[(79.57±1.47)%vs(69.98±1.16)%,P<0.05]。miR-145可以直接作用于c-Myc的3’UTR区域,抑制c-Myc的转录和表达。c-Myc下调可明显抑制CNE-1细胞的增殖[3 d:(0.80±0.02)vs(1.02±0.01),P<0.01];[4 d:(1.68±0.4)vs(1.92±0.07),P<0.01],并致G1期阻滞[(63.73±1.81)%vs(54.10±2.26)%,P<0.05]。结论:miR-145通过靶向作用于c-Myc的3’UTR区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对更深入探索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MIR-145 C-MYC 增殖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组团式”医疗援疆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5
8
作者 关永健 丁强 +5 位作者 陈彦 季辉 姜东 刘济生 华海庆 赵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3期18-22,共5页
在中组部、国家卫计委对"组团式"医疗援疆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调研"组团式"医疗援疆的现状,并结合医疗援藏和援外的工作经验,分析目前"组团式"医疗援疆模式在顶层设计、组团专家、援助工作、评估机制等多... 在中组部、国家卫计委对"组团式"医疗援疆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调研"组团式"医疗援疆的现状,并结合医疗援藏和援外的工作经验,分析目前"组团式"医疗援疆模式在顶层设计、组团专家、援助工作、评估机制等多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因此建立和完善"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标准化体系,提高"组团式"医疗援疆的内涵建设,为医疗援疆工作提供实施参照标准,以确保每个省市的医疗援疆实效达到最大,促使卫生援疆工作得到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团式”医疗 援疆 标准化体系
下载PDF
罗红霉素治疗鼻咽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社锋 秦照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罗红霉素治疗表现为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的鼻咽炎的疗效,探讨治疗鼻咽炎的有效方法,符合条件的100例鼻咽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鼻朗(生理性海盐)组(25例),雷诺考特组(25例),罗红霉素组(50例)。方法表现为鼻后滴漏的就诊患者... 目的观察应用罗红霉素治疗表现为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的鼻咽炎的疗效,探讨治疗鼻咽炎的有效方法,符合条件的100例鼻咽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鼻朗(生理性海盐)组(25例),雷诺考特组(25例),罗红霉素组(50例)。方法表现为鼻后滴漏的就诊患者经临床检查,排除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炎、化脓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检查诊断为鼻咽炎。分别给予鼻朗冲洗鼻腔、吸入雷考特、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罗红霉素治疗表现为鼻后滴漏的鼻咽炎相对其他二组,显效快,痊愈26例,显效13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鼻朗组短期效果好,停药后症状复发,痊愈3例,显效5例,好转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4%。雷诺考特组痊愈7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结论口服罗红霉素是治疗表现为鼻后滴漏的鼻咽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炎 罗红霉素 鼻朗 雷诺考特
下载PDF
喉部神经鞘瘤1例
10
作者 郭燕 凌红阳 +1 位作者 于亚峰 王奕鸿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19-519,共1页
患者,女,71岁,以声音嘶哑6个月为主诉入院。无咽喉痛、呼吸困难、吞咽障碍,于外院增强CT检查报告为右侧会厌披皱襞、喉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2.0 cm×2.7 cm,增强扫描密度中等,内见小片状稍高密度灶,上达舌骨水平,下至环状软骨水... 患者,女,71岁,以声音嘶哑6个月为主诉入院。无咽喉痛、呼吸困难、吞咽障碍,于外院增强CT检查报告为右侧会厌披皱襞、喉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2.0 cm×2.7 cm,增强扫描密度中等,内见小片状稍高密度灶,上达舌骨水平,下至环状软骨水平。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喉部新生物,位于右侧室带。为求手术治疗来院。入院间接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室带膨隆,累及右侧杓会厌披襞,右侧声带窥不见,左侧声带活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咽部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会厌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重建喉功能及远期疗效观察
11
作者 戴长稳 秦照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781-782,共2页
对 8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时 ,用会厌下移及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修复喉腔粘膜及喉骨支架的缺损 ,重建喉功能 ,并予随访。结果 :术后 8例均拔管 ,发音效果满意。目前随访到的 4例 ( 7~ 10 .5年 )中 ,3例仍保持较好的发音功能。提示该... 对 8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时 ,用会厌下移及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修复喉腔粘膜及喉骨支架的缺损 ,重建喉功能 ,并予随访。结果 :术后 8例均拔管 ,发音效果满意。目前随访到的 4例 ( 7~ 10 .5年 )中 ,3例仍保持较好的发音功能。提示该术式可以在同一手术野一期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喉腔粘膜及软骨支架缺损 ,手术操作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厌 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 疗效观察 喉癌 喉部分切除术 喉功能重建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文璎 张雁云 +2 位作者 黄瑞 凌红阳 周慧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8-105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对Th1/Th2细胞诱导分化的效应。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变应性鼻炎组(15例)、慢性鼻炎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患者外周血CD3-CD64+细胞和CD4+CD3-CD11c-细胞。将培养成熟的两种细...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对Th1/Th2细胞诱导分化的效应。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变应性鼻炎组(15例)、慢性鼻炎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患者外周血CD3-CD64+细胞和CD4+CD3-CD11c-细胞。将培养成熟的两种细胞分别与CD4+CD45RA+T细胞和抗CD3及抗CD28单抗共同培养,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IL-4、IL-5和IL-10的含量。结果在变应性鼻炎组外周血中,以CD4+CD3-CD11c-细胞百分率增高为特征,经IL-3和CD40L等细胞因子培养后分化成熟成淋巴样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2);而慢性鼻炎组外周血中以CD3-CD64+细胞占优势,经用粒细胞集落因子(GM-CSF)+CD40L培养后分化成熟成髓样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1)。结论变应性鼻炎组外周血中DC的前体细胞(pDC1)/(pDC2)的失衡可能是导致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h1/Th2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树突状细胞 T辅助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