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CCP管理模式在医院营养食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谭琪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3-54,共2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治疗与营养支持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营养食堂的质量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提高医院营养质量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问题[1].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治疗与营养支持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营养食堂的质量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提高医院营养质量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问题[1].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2]作为国际食品行业公认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现代医院营养质量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根据HACCP的管理理论结合医院营养质量管理的实际,对医院营养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管理模式 医院 营养质量 食堂 质量管理 危害因素分析 关键控制点
下载PDF
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100例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莉 杨晶 徐秀娟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方法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肿瘤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NRS2002表对肿瘤科1~3个月的100例入院患者进行调查,比较肿瘤的发生部位和临床分...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方法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肿瘤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NRS2002表对肿瘤科1~3个月的100例入院患者进行调查,比较肿瘤的发生部位和临床分期对营养风险的影响,研究营养风险筛查和客观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的发生部位和临床分期对营养风险评价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评价结果与营养指标中的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 NRS2002不仅可以反映肿瘤不同发生部位和临床分期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且与血清前白蛋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肿瘤患者近期急性的营养变化情况,且操作简便,用NRS2002来预测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营养风险筛查 发生部位 临床分期 前白蛋白
下载PDF
干红葡萄酒营养质量指标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晶 朱圣陶 +1 位作者 周莉 朱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55-358,共4页
目的: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为了提升葡萄酒品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我们探讨将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干红葡萄酒营养质量指标。方法:选取了消费者购买量较大的国产干红葡萄酒,测定了其生物活性成分、... 目的: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为了提升葡萄酒品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我们探讨将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干红葡萄酒营养质量指标。方法:选取了消费者购买量较大的国产干红葡萄酒,测定了其生物活性成分、糖度、酸度、酒精度、干浸出物以及矿物质的含量,并尝试推荐了营养质量指标及其含量。结果及结论:总酚、钾、白藜芦醇可作为干红葡萄酒的营养质量指标,首选总酚(1300mg/L)和钾(900mg/L),二者可以反映葡萄酒生产过程中葡萄的用量和品质,同时由于二者之间正相关(r=0.484,p<0.01),设立这两个指标可以明显增加掺假的难度,次选白藜芦醇(2mg/L),白藜芦醇虽然含量较低,但可能是总酚中的重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葡萄酒 营养质量指标 总酚 白藜芦醇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肠瘘的营养支持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莉 缪晓敏 时月红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86-88,99,共4页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尤其高位高流量肠瘘在外科临床上仍然是较为棘手的问题。虽然随着营养支持治疗和重症监护技术的进步,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的联合应用,使得肠瘘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高位高流量肠瘘的死亡率目前还是... 肠瘘是腹部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尤其高位高流量肠瘘在外科临床上仍然是较为棘手的问题。虽然随着营养支持治疗和重症监护技术的进步,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的联合应用,使得肠瘘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高位高流量肠瘘的死亡率目前还是高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肠瘘 营养支持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莉 秦磊 +1 位作者 时月红 陆萍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730-731,741,共3页
对7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适量热能的肠内营养支持。7例患者顺利度过代谢紊乱期,达到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表明肝移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经济、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关键词 肝移植 早期 肠内营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2期7-8,共2页
作为一门探讨营养和疾病关系的学科,临床营养学是现代医学领域开展综合治疗活动的重要构成,对人们生活习惯和生命健康意义深远。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临床营养学学科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本文即对... 作为一门探讨营养和疾病关系的学科,临床营养学是现代医学领域开展综合治疗活动的重要构成,对人们生活习惯和生命健康意义深远。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临床营养学学科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本文即对案例教学法在该门学科中的运用展开探讨,以期为后续该门学科的教学活动提供理论参照,使临床营养学学科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学 学科教学 案例教学法 医学院校
下载PDF
自拟承气芪归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防治心脏体外循环术后胃肠功能损伤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陆若琳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3期4603-4605,共3页
目的探究承气芪归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心脏体外循坏术后胃肠道功能作用。方法选取62例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术后第1天就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探究承气芪归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心脏体外循坏术后胃肠道功能作用。方法选取62例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术后第1天就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承气芪归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和胃肠道症状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前白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胃潴留情况和4 d内排便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承气芪归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病 肠内营养 自拟承气芪归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药学服务路径的实践
8
作者 于迪 王斌 +2 位作者 石慧 杨晶 杭永付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索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中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8月于该院行胃癌手术的患者,药师结合术前及术后营养治疗的不同特点及患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营养治疗药学服务路径,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结果:37例患... 目的:探索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治疗中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8月于该院行胃癌手术的患者,药师结合术前及术后营养治疗的不同特点及患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营养治疗药学服务路径,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结果:37例患者按照术前营养治疗药学服务路径实施了营养治疗并顺利进入手术治疗阶段,其中有9例采用口服营养补充方式,9例采用口服营养补充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方式,19例采用全肠外营养方式;72例患者按照术后营养治疗药学服务路径实施了营养治疗并顺利康复出院,其中有22例采用口服营养补充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方式,49例采用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方式,1例由口服营养补充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调整为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方式。结论:营养治疗药学服务路径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围手术期 营养治疗 药学服务路径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变化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宗立翎 杨晶 +4 位作者 薛胜利 吴德沛 朱霞明 葛永芹 邱桥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8-1033,共6页
目的:针对接受诱导及巩固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包含营养风险筛查、膳食评价、血生化指标监测、人体成分分析的综合营养评估,分析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变化。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69例急性白血病... 目的:针对接受诱导及巩固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包含营养风险筛查、膳食评价、血生化指标监测、人体成分分析的综合营养评估,分析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变化。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6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分别进行NRS-2002及PG-SGA量表评估,评估化疗过程中膳食摄入量,测定患者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监测人体成分,从多个维度比较化疗前后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化疗后患者NRS-2002评分、PG-SGA评分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01);化疗期间许多患者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情况,初治化疗患者膳食摄入评分明显低于巩固化疗患者(P=0.0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治诱导化疗为患者PG-SGA评分升高、膳食摄入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患者接受化疗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01),前白蛋白明显升高(P<0.001),血糖升高(P=0.04),白蛋白水平改变不明显;患者化疗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去脂体重、骨骼肌质量、细胞内水分均明显下降(P<0.001),内脏脂肪面积明显升高(P<0.05)。这一变化在初治急性淋系白血病患者中更明显。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单一指标对营养状态评估意义有限,多种工具综合评估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估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指标与移植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珊珊 薛胜利 +6 位作者 葛永芹 马骁 胡晓慧 杨晶 李东洋 刘丹 吴雅雪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期130-134,165,共6页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指标与移植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为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3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在预处理前、移植前、移植后14天、移植后28天,从膳食调查、血液生化指标、...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指标与移植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为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3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在预处理前、移植前、移植后14天、移植后28天,从膳食调查、血液生化指标、人体成分分析3个方面,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量表及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进行综合营养评估,并分析移植后28天时异常体成分与移植早期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均存在营养风险。移植后28天,患者的膳食评分高于移植前1天,患者味觉异常、口腔疼痛/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均低于移植前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前至移植后28天,患者的体重、去脂肪质量(FFM)、骨骼肌质量(SMM)、体细胞质量(BCM)、体重指数(BMI)、去脂体重指数(FFMI)及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移植前及移植后14天,患者的体脂(BF)和体脂指数(FMI)均低于预处理前,但在移植后28天,两者均高于预处理前、移植前及移植后1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8天,患者的体脂百分比(PBF)、内脏脂肪面积(VFA)均高于预处理前、移植前及移植后1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8天,患者肌少性肥胖发生率高于预处理前、移植前及移植后1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8天,患者的葡萄糖、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移植前,甘油三酯水平高于移植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SMI、肌少性肥胖均与消化道黏膜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非复发死亡的发生有关,高VFA与aGVHD的发生有关。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体成分变化的特点为肌肉组织持续下降和脂肪组织先减后增,肌少症和肌少性肥胖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的不良临床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营养评估 膳食调查 人体成分分析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瞿国美 杨晶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血透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探讨影响营养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53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年龄将透析患者划分为老年组23例和年轻组30例,对两组血透患者进行综合营养评估。结果老年组患者的入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降低,... 目的评价老年血透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探讨影响营养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53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年龄将透析患者划分为老年组23例和年轻组30例,对两组血透患者进行综合营养评估。结果老年组患者的入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组患者(χ~2=9.977,P=0.007)。结论老年组血透患者营养状态较差,肌肉含量、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年轻患者。营养状态差与进食量少、体内炎症状态较高、体力活动少以及透析治疗效果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 人体成分分析 营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氨基酸代谢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薛雅琪 秦立强 张建伟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756-762,共7页
肿瘤微环境是由肿瘤细胞周围的非肿瘤宿主细胞、非细胞组分、血管系统和可溶性产物等成分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底物,也是能量和营养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氨基酸代谢... 肿瘤微环境是由肿瘤细胞周围的非肿瘤宿主细胞、非细胞组分、血管系统和可溶性产物等成分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底物,也是能量和营养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氨基酸代谢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并与肿瘤免疫和治疗耐药性紧密相关。靶向氨基酸代谢治疗方案包括:抑制氨基酸转运体活性、调控氨基酸生物合成以及改良氨基酸膳食疗法,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述了氨基酸代谢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其他成分的影响,并总结了近年来靶向氨基酸代谢治疗肿瘤的相关研究,旨在为靶向氨基酸代谢创新肿瘤治疗方案,促进肿瘤治疗效果和降低肿瘤治疗耐药性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氨基酸代谢 免疫细胞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治疗 耐药性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曾馨苑 吴严玮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目的 分析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服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马来... 目的 分析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服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易激综合症状严重程度(IBS-SSS)量表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62%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0%更高,IBS-SSS评分更低,TNF-α、IL-6、IL-8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使用复方谷氨酰胺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D患者时,联合益生菌治疗可有效改善腹痛和腹胀异常,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益生菌 复方谷氨酰胺 马来酸曲美布汀
下载PDF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谭琪 徐勇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9-610,共2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的发展规律 ,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超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 1 985年和 2 0 0 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资料 ,计算超重检出率并以 1 985年数据为基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结...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的发展规律 ,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超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 1 985年和 2 0 0 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资料 ,计算超重检出率并以 1 985年数据为基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结果  2 0 0 0年中国 7~ 1 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比 1 985年明显上升 ,男、女性上升幅度分别为 2 93.1 6 %~ 56 4.0 8%和 1 59.0 6 %~ 4 0 6 .0 2 % ,男性上升幅度大于女性。根据 1 995~ 2 0 0 0年儿童青少年超重的增长率预测 ,2 0 1 0年我国 7~ 1 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男性将达到 2 5.72 % ,女性将达到1 3.99%。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较发达国家增长快 ,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这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超重 趋势分析
下载PDF
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膳食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琪 柴华旗 尹建花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 :了解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病人的膳食质量。 方法 :采用膳食史法和 2 4h回顾法 ,调查 1 4 0例男性CRF病人膳食热量、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摄入量 ,将结果与我国城乡男性每标准人每天营养素摄入量比较。 结果 :男性CRF的病人 ,... 目的 :了解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病人的膳食质量。 方法 :采用膳食史法和 2 4h回顾法 ,调查 1 4 0例男性CRF病人膳食热量、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摄入量 ,将结果与我国城乡男性每标准人每天营养素摄入量比较。 结果 :男性CRF的病人 ,随着病程的延长热量和多种营养素摄入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结论 :当前CRF存在热量和多种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慢性肾功能衰竭 膳食 CRF 血肌酐
下载PDF
身高标化细胞外液在评估CAPD患者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义 李琳 +4 位作者 卢国元 汪小华 居莉 周莉 庞建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7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在评估CAPD患者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中的价值。方法收集CAPD患者人体成分分析、心脏超声等资料。分析ECW∕h与心脏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的相关性;不同ECW∕h组患者心脏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的差异。结果相... 目的探讨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在评估CAPD患者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中的价值。方法收集CAPD患者人体成分分析、心脏超声等资料。分析ECW∕h与心脏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的相关性;不同ECW∕h组患者心脏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的差异。结果相关分析显示,CAPD患者ECW∕h与心脏容量负荷指标LVEDD及LAD呈显著正相关(r=0.507,0.492,P<0.001);与心肌重构指标LVPWT、LVM、IVST及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63,0.581,0.403,0.404,P<0.001)。ECW∕h>9.04 L∕m组患者心脏容量负荷指标LVEDD及LAD显著高于ECW∕h<9.04L∕m组患者(P<0.01);ECW∕h>9.04 L/m组患者心肌重构指标IVM、IVST、LVPWT及LVMI显著高于ECW∕h<9.04L∕m组(P<0.05)。结论 ECW∕h在评估CAPD患者容量负荷及心肌重构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标化细胞外液 CAPD 容量负荷 心肌重构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若琳 孙美娟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2期2271-2272,F0003,F0004,共4页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医学学者逐步认识到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可能引起肠道内细菌、内毒素易位,促进感染发生,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西医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十分有限,近年来国内开展了中医药防治肠道屏障功能...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医学学者逐步认识到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可能引起肠道内细菌、内毒素易位,促进感染发生,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西医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十分有限,近年来国内开展了中医药防治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故此文系统回顾了近10年中医、中药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总结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几种常见中医治疗原则和防治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常用中药及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肠道屏障 综述
下载PDF
生酮饮食干预在恶性胶质瘤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振水 郝春满 +14 位作者 许英霞 任晓辉 王群 于康 陈伟 郭瑞芳 胡怀东 李增宁 李缨 柳鹏 石汉平 杨勤兵 周莉 朱翠凤 林松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251-256,共6页
恶性神经胶质瘤包括间变性胶质瘤(WHOⅢ级)和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是常见的颅内肿瘤,30年来其发病率逐年递增,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明显。近年来,尽管手术治疗、放疗、替莫唑胺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均在不断进展,治疗方案在不断改进,但患... 恶性神经胶质瘤包括间变性胶质瘤(WHOⅢ级)和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是常见的颅内肿瘤,30年来其发病率逐年递增,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明显。近年来,尽管手术治疗、放疗、替莫唑胺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均在不断进展,治疗方案在不断改进,但患者总体预后仍不佳,接受手术及放化疗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5年生存率低至5%~10%。生酮饮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配方饮食)作为脑胶质瘤治疗的新方法,具有安全性及一定的有效性。但多数临床医师对生酮饮食疗法经验不足,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本共识就生酮饮食干预恶性胶质瘤的理论依据、临床研究、生酮饮食类型、不良反应及对策、生酮启动及管理等进行讨论,参考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国外发表的相关专家共识并密切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中国专家共识,为生酮饮食干预恶性胶质瘤提供参考和依据,以更好地指导生酮饮食在恶性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生酮饮食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身体成分研究
19
作者 周慧 凌晨洁 +1 位作者 薛胜利 杨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3755-3760,共6页
背景随着全球超重/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中超重/肥胖者也越来越多。已有研究报道肥胖与移植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不良预后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背景随着全球超重/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中超重/肥胖者也越来越多。已有研究报道肥胖与移植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不良预后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身体成分变化的特点,为超重/肥胖患者移植过程中实施营养干预提供证据和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12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BMI正常组(137例)和超重/肥胖组(75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等,采用SPSS 26.0软件比较两组患者入仓时、预处理后和出仓时的身体成分变化情况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异常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预处理方案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体质量(t=14.271,P<0.001)、去脂体质量(t=12.344,P<0.001)、骨骼肌质量(t=14.119,P<0.001)、BMI(t=14.610,P<0.001)、去脂体质指数(FFMI)(t=12.344,P<0.001)均较移植前下降;超重/肥胖组患者体脂肪在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移植后却明显升高(t=-3.258、-2.478,P<0.05)。与BMI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组患者与肌肉相关的指标如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质量和FFMI下降明显(t=3.525、3.728、3.545,P<0.05)。出仓时超重/肥胖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BMI正常组(χ=7.250、4.665,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更加明显的骨骼肌下降,且存在内脏脂肪堆积的趋势,移植后糖脂代谢异常的比例更高。医护人员应该关注超重/肥胖患者整个移植期间的体质量及身体成分变化,并实施相应的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身体成分 骨骼肌质量 体质指数 去脂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227例住院病人饮食顺应性的调查
20
作者 谭琪 徐勇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10期943-943,共1页
关键词 顺应性调查 饮食治疗 住院病人 治疗过程 相互适应 相互配合 科学依据 结果报告 营养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