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氯化钠、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肾绞痛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沈婷 庄耘 +4 位作者 王扬 汪良芝 邵东 徐馥 陈建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80-280,共1页
内镜下注射氯化钠、利多卡因、肾上腺素(HLE)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我院近10年行内镜下注射HLE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28例,其中发生肾绞痛6例。现将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肾绞痛 治疗
下载PDF
胰腺液体积聚的消化内镜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若朋 陈炳芳 陈建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胰腺液体积聚(PFCs)是急性、慢性胰腺炎、外伤、肿瘤及手术引起胰腺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消化内镜已成为治疗PFCs的优先方案。PFCs根据病程、是否形成成熟囊壁及内容物可分为4类。PFCs的内镜治疗方案取决于液体积聚的分类以及病灶... 胰腺液体积聚(PFCs)是急性、慢性胰腺炎、外伤、肿瘤及手术引起胰腺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消化内镜已成为治疗PFCs的优先方案。PFCs根据病程、是否形成成熟囊壁及内容物可分为4类。PFCs的内镜治疗方案取决于液体积聚的分类以及病灶与胰管的解剖结构,其中胰腺假性囊肿及包裹性坏死需要采取内镜治疗。常见的内镜术式包括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胰管支架置入、透壁引流术以及内镜下坏死组织清创术。内镜治疗PFCs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支架移位/放置不当、出血、穿孔及空气栓塞。本研究对PFCs的分类、不同类型积聚的内镜治疗方式、不同的内镜术式及常见的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液体积聚 消化内镜 胰腺炎 引流 支架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ET-1、eNOS和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辉 胡雅兵 +1 位作者 王小红 沈云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2784-2790,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中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组织损伤的关系以及中药丹红注射液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SAP模...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中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组织损伤的关系以及中药丹红注射液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SAP模型组(B组)及丹红治疗组(C组);用RT-PCR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ET-1、eNOS及iNOS基因的表达;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测血液中ET-1、NO浓度;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对胰腺组织损伤进行评分.结果:与B组比较,C组可明显降低胰腺组织各时间点ET-1、iNOS基因的表达(ET-1:4h:0.31±0.15vs0.58±0.17,8h:0.45±0.16vs0.72±0.31,12h:0.73±0.19vs1.19±0.28,24h:0.64±0.26vs0.92±0.36;iNOS:4h:0.32±0.10vs0.65±0.11,8h:0.36±0.14vs0.73±0.08,12h:0.43±0.07vs0.87±0.15,24h:0.32±0.06vs0.82±0.16,均P<0.05),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4h:0.55±0.12vs0.25±0.11,8h:0.53±0.10vs0.27±0.12,12h:0.60±0.12vs0.24±0.10,24h:0.56±0.13vs0.28±0.16,均P<0.05).且可明显降低C组大鼠12、24h时间点胰腺病理评分(12h:4.73±1.29vs7.19±1.28,24h:5.64±1.26vs8.92±2.16,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下调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ET-1与iNOS基因的表达,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改善胰腺组织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基因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晓丽 汪良芝 吴宝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738-740,745,共4页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Na评分(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钠比值(MESO指数)、Child-Pugh(CTP)分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3、6...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Na评分(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钠比值(MESO指数)、Child-Pugh(CTP)分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3、6及12个月内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的MELD评分、MELD-Na评分、MESO指数及CTP分值,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MELD-Na评分、MESO指数和CTP分值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并获取最佳临界值。结果在随访的3、6及12个月内死亡组和存活组MELD、MELD-Na、MESO及CTP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在判断患者3、6及12个月生存率的ROC曲线AUC比较中,MELD-Na评分与MESO指数、MELD评分及CTP分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Na评分、MESO、MELD及CTP均能较好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其中MELD-Na仍是以上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中最具优势的评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下载PDF
内镜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6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曾玉婷 孙克文 陈建平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LST并行内镜下治疗的64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组40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组11例和EPMR+ESD组13例... 目的观察内镜下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LST并行内镜下治疗的64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组40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组11例和EPMR+ESD组13例,观察各组的残留率、出血率、出血量、穿孔率及复发率,并同时记录病灶部位、大小、术后病理、癌变情况。结果 EMR/EPMR组、ESD组、EPMR+ESD组术后发生活动性出血各有5例(13.89%)、2例(18.18%)、2例(15.38%),发生穿孔各有1例(2.78%)、1例(9.01%)、3例(23.8%),3组间出血率及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和EPMR+ESD组均无残留及复发,EMR/EPMR组术后残留率为11.11%,6例出现复发(16.67%),3组间残留及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LST共发现6例癌变(9.38%)。结论 EMR/EPMR、ESD、EPMR+ESD这3种术式治疗LST均易引起术后迟发型出血,然而EPMR+ESD术会导致更多的出血量,并较EPMR术更容易发生穿孔情况,但EMR/EPMR术相较于其他两组术式,更容易发生残留及复发,需加强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血浆脑钠肽原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峰松 赵建妹 +2 位作者 王爱华 何荣丽 马文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40-94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原(proBNP)水平和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对难治性腹水(RA)的判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38例不同腹水程度的肝硬化患者血浆proBNP水平,应用ROC曲线及其下面积评价proBNP对RA的判断价值.结果:肝硬化患...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原(proBNP)水平和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对难治性腹水(RA)的判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38例不同腹水程度的肝硬化患者血浆proBNP水平,应用ROC曲线及其下面积评价proBNP对RA的判断价值.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28.0±83.4pmol/Lvs127.4±21.1pmol/L),且与CTP积分相关(r=0.774,P<0.01).肝硬化无腹水患者、非难治性腹水患者、难治性腹水患者proBNP水平分别为169.8±51.3、238.8±55.2、320.3±63.4p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proBNP判断R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其最佳临界值为264pmol/L.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proBNP水平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同时对难治性腹水具有良好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脑钠肽原 难治性腹水
下载PDF
IL-35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唐文静 王婷婷 汪良芝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IL-35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1例IBD患者及6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35和TNF-α的浓度,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实验组血清IL-35水平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溃... 目的探讨血清IL-35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1例IBD患者及6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35和TNF-α的浓度,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实验组血清IL-35水平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35浓度分别为(41.34±16.06)、(48.85±19.14)和(78.17±17.9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和CD患者血清IL-35浓度均随着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降低,各等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D组血清IL-35浓度与血清TNF-α浓度呈负相关(γ=–0.321,P=0.001)。结论 IBD患者血清IL-35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并且与疾病活动度、TNF-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状 Corhn病 IL-35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P-selectin、IVAM-1和ICAM-1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心肌损害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范辉 王小红 沈云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122-3129,共8页
目的:研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心肌损害(AMD)时心肌组织黏附分子(P-selectin、VCAM-1、ICAM-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丹红注射液对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30)、SAP模型组(B组,n=30)和治疗组(C组,n=3... 目的:研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心肌损害(AMD)时心肌组织黏附分子(P-selectin、VCAM-1、ICAM-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丹红注射液对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30)、SAP模型组(B组,n=30)和治疗组(C组,n=30),采用腹腔注射L-Arg的制作SAP模型.检测血清CTnI、CK-MB、P-selectin、VCAM-1和ICAM-1浓度;光镜、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SAP成模后4h、8h、12h心肌黏附分子(P-selectin、VCAM-1、ICAM-1)表达产物.结果:实验室检查:B组各时间点血清中CTnI、CK-MB、P-selectin、VCAM-1与ICAM-1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血清中CTnI、CK-MB、P-selectin、VCAM-1与ICAM-1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病理评分:B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评分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大鼠心肌病理学评分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表达:B组各时间点大鼠心肌组织黏附分子基因表达较A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心肌组织黏附分子(P-selectin、VCAM-1、ICAM-1)基因表达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鼠SAP可并发AMD,AMD的发生与心肌组织黏附分子P-selectin、IVAM-1、ICAM-1的基因表达上调有关.丹红注射液对SAP并发的AMD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心肌组织中黏附分子P-selectin、VCAM-1、ICAM-1的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心肌损害 P-选择素基因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B7-H3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徐之静 刘永爱 汪良芝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2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腺病理学评分的关系,探讨其在A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腺病理学评分的关系,探讨其在A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P模型组(分为AP 6h组、AP 12h组、AP 24h组、AP 48h组),每组6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B7-H3和TNF-α水平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切取胰腺组织行胰腺病理学评分并分析其与B7-H3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结果 AP组血清中B7-H3、TNF-α和淀粉酶水平及胰腺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B7-H3与TNF-α水平和胰腺病理学评分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r=0.969、0.952,均P<0.01)。结论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AP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AP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B7-H3可能通过影响TNF-α的产生而参与了AP的炎症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可诱导的T细胞共刺激配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白蛋白在急性胰腺炎伴胰周渗出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小红 沈云志 +1 位作者 薛祥龙 王锁荣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6期92-93,共2页
人血白蛋白是人体肝脏分泌的高度可溶的蛋白分子,对于维持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人血白蛋白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解人血白蛋白在急性胰腺炎(AP)伴胰周渗出治疗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56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人血白蛋白制品 急性胰腺炎 治疗 渗出 胰周 蛋白分子 人体肝脏 生理功能
下载PDF
血清OPG、RANKL及白介素-34在克罗恩病患者骨代谢中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淑 苗鲁杰 汪良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589-3592,共4页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及白介素(IL)-34的水平在CD患者骨代谢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34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清OPG、RANKL及...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及白介素(IL)-34的水平在CD患者骨代谢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34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清OPG、RANKL及IL-34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骨密度(BMD),分析上述指标的关系及与BMD的相关性。结果 34例CD患者中16例(47.1%)骨量正常,13例(38.2%)骨量减少,5例(14.7%)骨质疏松。CD患者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0.80±1.04)vs(0.17±1.02)、(-0.74±1.02)vs(0.20±1.01),P <0.01]。CD患者外周血OPG、RANKL及IL-34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CD骨质疏松组中OPG、RANKL及IL-34水平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骨质疏松组OPG及IL-34水平较骨量减少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NKL水平仅高于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CD患者中IL-34与RANKL呈正相关,IL-34及RANKL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OPG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 CD患者较正常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IL-34在CD合并骨疏松患者中明显升高,与OPG、RANKL系统可能参与CD骨量丢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骨质疏松 IL-34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下载PDF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诊治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玉婷 孙克文 陈建平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1期1272-1276,共5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是指直径>10mm以上的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病变在形态和发展趋势上表现一定的特殊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癌变率,内镜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检出率及癌变情况的诊断率,而且...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是指直径>10mm以上的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病变在形态和发展趋势上表现一定的特殊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癌变率,内镜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检出率及癌变情况的诊断率,而且实现了内镜下完整切除及超大型病变切除的可能,并逐步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残留率及复发率,现将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内镜诊治 并发症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诊治现状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晓丽 汪良芝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07-109,共3页
肝肾综合征(HRS)是严重肝病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表现为功能性肾衰竭,对其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该病必须早期预防、综合治疗,原位肝移植术仍是目前治疗HRS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下载PDF
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追加手术及放疗的握判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婷 庄耘 +3 位作者 孙静 徐馥 杨莉君 陈建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追加手术及放疗的评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5年10月,该院消化科112例行ESD治疗的食管早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随访期内共有7例患者进一步治疗,其... 目的初步探讨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追加手术及放疗的评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5年10月,该院消化科112例行ESD治疗的食管早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随访期内共有7例患者进一步治疗,其中追加食管癌根治手术3例;贲门癌根治术1例,术后淋巴结阳性再次追加化疗;追加ESD术1例;放疗2例。7例患者肿瘤浸润至上皮内层(m1)和黏膜下层上1/3(sm1)各3例,浸润至黏膜肌层(m3)者1例。1例患者病理提示脉管内转移,随访13个月胃镜检查局部无复发,但CT提示腹腔淋巴结转移,随访16个月后死亡。另有1例浸润深度达m1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垂直及水平切缘均为阴性,随访7个月局部无复发,但CT提示肝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术前准确判断癌灶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患者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术后评估病灶是否达到了治愈性切除,随访有无局部复发及淋巴结、远处转移则决定是否需要追加手术及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治疗方式
下载PDF
MELD-Na联合血清胆固醇、D-二聚体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辉 徐伟松 +4 位作者 刘玉峰 王一平 李振东 王申 沈云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8期2920-2922,共3页
目的探讨MELD-Na评分联合血清胆固醇、D-二聚体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176例,分别根据随访6月、12月及18月的生存、死亡情况分组,通过测定相关指标计算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N... 目的探讨MELD-Na评分联合血清胆固醇、D-二聚体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176例,分别根据随访6月、12月及18月的生存、死亡情况分组,通过测定相关指标计算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Na分值,测定血清胆固醇、D-二聚体浓度,探求MELD-Na分值联合血清胆固醇、D-二聚体浓度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随访6月,25例患者死亡;随访12月,59例患者死亡;随访18月,97例患者死亡,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Na分值、血清胆固醇、D-二聚体浓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判定MELD-Na分值、血清胆固醇、D-二聚体浓度对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死亡有很大应用价值。MELD-Na分值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30,MELD-Na分值增高患者死亡风险也增加;血清D-Dimer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4mg/L,血清胆固醇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65μmol/L,血清胆固醇、D-二聚体浓度增高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结论 MELD-Na评分联合血清胆固醇、D-二聚体浓度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有较高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固醇 D-二聚体 终末期肝病血清钠模型
下载PDF
肝硬化心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峰松 赵建妹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1期102-105,共4页
肝硬化患者由于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压降低、静息心输出量增加,常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致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受损,在休息时可无心功能不全表现,但在生理、病理、药理、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此种现象称为... 肝硬化患者由于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压降低、静息心输出量增加,常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致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受损,在休息时可无心功能不全表现,但在生理、病理、药理、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此种现象称为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近年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CCM的发病机制、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心肌病 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
下载PDF
GP73在肝脏疾病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庄少华 赵建妹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74-275,279,共3页
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7.3×104的位于高尔基体的Ⅱ型跨膜糖蛋白,可在多种正常细胞中表达。现有的研究表明,GP73高表达与多种肝脏疾病有关,尤其是与肝细胞癌(HCC)密切相关,它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肝细胞癌诊断标... 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7.3×104的位于高尔基体的Ⅱ型跨膜糖蛋白,可在多种正常细胞中表达。现有的研究表明,GP73高表达与多种肝脏疾病有关,尤其是与肝细胞癌(HCC)密切相关,它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蛋白73 肝细胞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血、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辉 张洁 沈云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结合CT扫描结果,探讨血、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CT结果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42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3例,取29例同期非胰腺炎的急腹症... 目的结合CT扫描结果,探讨血、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CT结果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42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3例,取29例同期非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所有患者血、尿TAP。结果在入院后6、12、24h,SAP组血TAP浓度〉9.0nmol/L,MAP组血TAP浓度〈3.5nmol/L,SAP组与MAP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6、12、24h,SAP组尿TAP中位浓度(102.8、78.2、52.3nmol/L)显著高于MAP组(32.5、28.7、25.6nmol/L)及对照组(12.6、12.2、11.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3、5d各组间血、尿TA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动态监测血、尿TAP具有较高诊断及预测价值,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胰蛋白酶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克罗恩病66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王小红 张锁林 +3 位作者 薛祥龙 王锁荣 潘生英 沈云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2期84-85,共2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近年来我国报道的病例逐年增多。为加强对CD的认识,并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将66例CD1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克罗恩病 临床分析 肉芽肿性疾病 慢性炎性 临床工作 临床资料 CD1 胃肠道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校正QT间期时间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陈峰松 赵建妹 周存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719-272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校正QT间期时间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4-01/2005-12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的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校正QT间期时间(QTc)与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的相关性.应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OC)...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校正QT间期时间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4-01/2005-12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的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校正QT间期时间(QTc)与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的相关性.应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下的面积评价QTc、CTP评分判断患者6、12、24mo死亡风险的准确性.获取QTc及CTP评分判断患者预后死亡风险的最佳临界值.结果:肝硬化患者QTc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时间延长,且和CTP积分正相关(r=0.406,P=0.001);肝硬化组中,QTc异常者和正常者预后有统计学差异(χ2=6.976,P=0.008);QTc在判断患者6、12和24mo预后方面,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860、0.749,且均大于CTP评分的面积,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QTc和CTP评分判断患者6、12、24mo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是0.440、0.440、0.430s和9、9、7分.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着心电图的改变,QTc可评价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能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校正QT间期时间 Child-Turcotte-Pugh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