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T细胞治疗突破实体肿瘤微环境新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关丽萍 蒋敬庭 吴昌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4-267,共4页
免疫治疗可通过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以达到抗肿瘤目的,其中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 cells,CAR-T)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已显现出良好疗效。实体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免疫抑制细胞... 免疫治疗可通过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以达到抗肿瘤目的,其中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 cells,CAR-T)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已显现出良好疗效。实体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免疫抑制细胞及分子等可限制CAR-T细胞在肿瘤部位浸润及其在浸润部位产生细胞毒作用。因此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显著疗效未在实体肿瘤中呈现。本文就如何突破TME限制,提高CAR-T细胞归巢能力及细胞毒作用,从而提高其在实体瘤中的疗效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肿瘤 嵌合型抗原受体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肿瘤标志物诊断的新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戴靖宜 蒋敬庭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486-493,共8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肝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死因第2位,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肝癌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约50%漏诊)、恶性程度高、异质性强及进展迅速等特点,早期诊断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肝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肝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死因第2位,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肝癌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约50%漏诊)、恶性程度高、异质性强及进展迅速等特点,早期诊断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其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deficiency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等,检测简单且高效,但由于HCC的异质性,部分患者的标志物水平未出现异常,52%的小型HCC(<3 cm)患者为AFP阴性,影响HCC诊断的准确率。一些新型肿瘤标志物已被发现,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CTC)、循环游离核酸(包括循环游离DNA(circulating cell-free DNA,cfD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以及外泌体等。90.81%的CTC阳性HCC患者(包括早期疾病患者),在随访3~5个月后可检测到非常小的HCC结节,表明CTC与HCC特征高度相关,术后监测CTC水平可在临床检测到复发结节出现之前预测HCC复发;cfDNA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有效工具,而检测ctDNA内的突变可指导靶向治疗;miRNA可作为诊断疾病和监测疾病进展、预后情况的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AFP与lncRNAs Panel(包含3种循环外泌体来源的长链非编码RNA,即ENSG00000248932.1、ENST00000440688.1、ENST00000457302.2)显示出比单独检测AFP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曲线下面积为0.910和0.408),可预测HCC的发生并动态监测HCC的转移。但这类新型肿瘤标志物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由于这类标志物通常以较低水平存在,可能会导致较高的假阴性,并且缺乏标准化的分析前变量和分析变量,在稳定性方面具有局限性。这类肿瘤标志物目前仍不建议独立用于HCC的早期筛查、监测或是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仅可作为传统诊断方法的补充。本文将对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在HCC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传统肿瘤标志物(AFP、PIVKA-Ⅱ和AFU等)效能,介绍新型肿瘤标志物(CTC、cfDNA、ctDNA、miRNA和外泌体等)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并对未来提升HCC诊断准确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肝癌 肿瘤诊断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P4HA调控实体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关丽萍(综述) 蒋敬庭 吴昌平(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298,共5页
脯氨酰4-羟化酶α亚基(prolyl 4-hydroxylase subunit alpha,P4HA)是胶原蛋白翻译后加工的关键酶,可通过影响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诱导肿瘤微环境重塑,从而调节肿瘤细胞极性、运动和信号转导,其与多种实体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 脯氨酰4-羟化酶α亚基(prolyl 4-hydroxylase subunit alpha,P4HA)是胶原蛋白翻译后加工的关键酶,可通过影响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诱导肿瘤微环境重塑,从而调节肿瘤细胞极性、运动和信号转导,其与多种实体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此外,P4HA可调控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增强肿瘤细胞恶性表型表达及耐药性形成,P4HA的失调在肿瘤的生长、侵袭以及治疗抵抗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概述P4HA的生物学结构、功能及其在实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对P4HA与肿瘤发生、转移及耐药性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酰4-羟化酶α亚基(P4HA) 实体肿瘤 胶原蛋白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HHLA2及其受体TMIGD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符圆圆 郑盼盼 +2 位作者 孔彩霞 潘赟琰 蒋敬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2-827,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序列结合蛋白2(HHLA2)和其受体穿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TMIGD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包含154点/154例卵巢癌组织... 目的:探讨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序列结合蛋白2(HHLA2)和其受体穿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TMIGD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包含154点/154例卵巢癌组织的芯片中分别检测HHLA2和其受体TMIGD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HHLA2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型有关(P<0.05)。Kaplan-Merier生存分析表明,在Ⅰ型卵巢癌中,HHLA2和TMIGD2高表达患者OS较短(P<0.05,P<0.01)。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卵巢癌Ⅱ型、FIGO分期Ⅲ和Ⅳ期、存在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者预后更差。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MIGD2高表达、FIGO分期Ⅲ和Ⅳ期、存在淋巴转移、淋巴转移阳性可能是导致卵巢癌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影响因素,且HHLA2与TMIGD2表达呈正相关(r=0.603,P<0.01)。结论:HHLA2及其受体TMIGD2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联,有望成为卵巢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序列结合蛋白2 穿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 组织芯片 预后
原文传递
岩藻糖基转移酶8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叶文凤 蒋敬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54-1757,共4页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动态过程。疾病的发生常伴随着糖基化的改变,尤其是蛋白糖基化的异常。研究结果显示岩藻糖基转移酶8(FUT8)的改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FUT8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通过上...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动态过程。疾病的发生常伴随着糖基化的改变,尤其是蛋白糖基化的异常。研究结果显示岩藻糖基转移酶8(FUT8)的改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FUT8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通过上调底物分子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参与细胞的恶性化过程与肿瘤的发展与转移。因此,利用FUT8的生物学特点,可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 肿瘤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受体6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对食管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检 邓海峰 +10 位作者 徐斌 郑晓 陈陆俊 王琦 张大川 朱大伟 朱一蓓 陶敏 吴昌平 卢斌峰 蒋敬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11例食管正常组织中CCR6、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11例食管正常组织中CCR6、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TE-1及正常食管细胞株HEEC中CCR6的表达。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CR6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测定CCR6-CCL20趋化作用对食管癌细胞EMT的影响。结果CCR6在食管癌细胞株中高表达与正常食管细胞株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0±1.23、4.57±1.12比1.00±0.32,t=11.000,P=0.000;t=6.100,P=0.001)。CCR6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1%和63.8% (P=0.020);在TNM分期级别高组和级别低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9%和62.5% (P=0.038)。食管癌细胞经CCL20刺激后,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5±0.02比0.49±0.03,t=7.003,P=0.002;0.38±0.033比0.48±0.04,t=3.719,P=0.021)。ECA-109划痕24 h后,CCL20组的愈合速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0.02比1.00±0.04,t=4.680,P=0.009),封闭CCR6,愈合速度明显降低(1.36±0.06比1.00±0.04,t=4.344,P=0.012)。ECA-109细胞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CL20组细胞穿膜数量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1.33±20.00比239.33±21.18,t=5.560,P=0.005);封闭CCR6后,穿膜细胞数量显著降低(311.33±12.12比401.33±20.00,t=3.849,P=0.018)。CCL20刺激后,ECA-109中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t=9.758,P=0.001)、Vimentin的表达显著升高(t=6.352,P=0.003);封闭CCR6,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t=7.707,P=0.002)、Vimentin表达显著降低(t=6.095,P=0.004)。结论CCR6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呈高表达,CCR6及CCR6-CCL20趋化轴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可能参与调节食管癌细胞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6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