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范秋虹 孙春花 田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82-38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最常见于肺癌患者,放射治疗是其有效的常规治疗手段。目前的治疗以姑息止痛和减轻症状为目的,方法差异较大,对肺癌脑转移预后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以及影响生存率的...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最常见于肺癌患者,放射治疗是其有效的常规治疗手段。目前的治疗以姑息止痛和减轻症状为目的,方法差异较大,对肺癌脑转移预后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以及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2006年10月在我科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各亚组生存率差别的比较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各种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Cox回归分析获得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组成预后模型。结果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全组患者诊断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0.8%、23.7%和5.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射治疗前KPS评分、肺原发肿瘤控制情况、确诊肺癌到脑转移间隔时间、脑转移灶数目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预后指数将82例患者分成预后好、中和差三组,其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KPS评分、确诊肺癌到脑转移间隔时间、肺原发肿瘤控制情况、脑转移灶数目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预后指数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放射治疗中肿瘤靶区勾画的主观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钱建军 田野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5-609,共5页
为了解医生的主观因素在肿瘤靶区(GTV)勾画中产生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对肿瘤处在身体不同部位的12例病人的CT定位图像,组织了来自放射治疗和影像诊断的6位医师进行了GTV勾画,计算病人GTV的体积值及其变化范围,比较两个学科和两次勾画所... 为了解医生的主观因素在肿瘤靶区(GTV)勾画中产生差异性并分析其原因,对肿瘤处在身体不同部位的12例病人的CT定位图像,组织了来自放射治疗和影像诊断的6位医师进行了GTV勾画,计算病人GTV的体积值及其变化范围,比较两个学科和两次勾画所产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9位病人GTV体积最大值/最小值比值<2,3位病人的项比值>2;16%的体积值对体积平均数的变动范围>±25%。在已知影响准确性的重要客观因素一致的条件下,造成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医生间学科的不同,影像科医生比放疗科医生的变异性小、准确性高。因此,在确定GTV时,对于因主诊医生主观因素产生的误差要引起重视,放射治疗医生加强影像诊断学知识学习与协作,建立、完善并认真执行相关的QA与QC规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肿瘤靶区 勾画 差异性 主观性
下载PDF
放射治疗增敏的新靶点ATM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劲松 陆雪官 冯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7-189,193,共4页
临床发现患遗传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ataxia-telangiectasia,A-T)综合征的患者对电离辐射具有高敏感性。通过研究表明其高放射敏感性可能归因于ATM(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基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部分是ATM蛋白激酶。为此,... 临床发现患遗传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ataxia-telangiectasia,A-T)综合征的患者对电离辐射具有高敏感性。通过研究表明其高放射敏感性可能归因于ATM(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基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部分是ATM蛋白激酶。为此,人们开发了ATM激酶的阻滞剂,如咖啡因、己酮可可碱、甲基黄嘌呤和UCN-01(7-hydroxystaurosporine)等,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获得了一些可喜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放射增敏剂 ATM基因 A-T综合症
下载PDF
烟酰胺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陆雪官 胡超苏 冯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大剂量烟酰胺治疗鼻咽癌的可行性,观察主要毒性反应和初步疗效。方法:从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共有20例患者入组研究,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同时在鼻咽原发灶每次放疗前30-60分钟口服烟酰胺片,单次剂量为50... 目的:探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大剂量烟酰胺治疗鼻咽癌的可行性,观察主要毒性反应和初步疗效。方法:从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共有20例患者入组研究,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同时在鼻咽原发灶每次放疗前30-60分钟口服烟酰胺片,单次剂量为50mg/kg。结果:20例患者有18例完成预定的治疗方案,完成率为90%。主要治疗毒性为:Ⅲ级口腔粘膜急性反应发生率为40%(8/20);Ⅲ级照射野区皮肤急性反应发生率为20%(4/20);Ⅲ级消化道急性反应发生率为20%(4/20),主要表现为恶心和呕吐。所有患者中无一例出现Ⅳ级毒副反应。2例出现轻度的骨髓抑制。治疗后无明显的肝脏、肾脏和心脏毒性。治疗后鼻咽病灶的有效率(CR+PR)为100%,其中CR率为85%(17/20);2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分别为94.7%、95%和95%。结论: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大剂量烟酰胺治疗鼻咽癌的方案可行,近期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放射治疗 鼻咽癌 毒性反应 肿瘤细胞
下载PDF
Satraplatin提高头颈部鳞癌放射治疗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陆雪官 LUKA Milas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观察satraplatin是否能提高移植性FaDu头颈部鳞癌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建立裸鼠肿瘤模型70只,当位于每只裸鼠右大腿的肿瘤直径达到8.0 mm(7.6~8.3 mm)时开始实验。实验共分成7组(每组10只),分别是对照组、satra- platin组、放... 目的:观察satraplatin是否能提高移植性FaDu头颈部鳞癌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建立裸鼠肿瘤模型70只,当位于每只裸鼠右大腿的肿瘤直径达到8.0 mm(7.6~8.3 mm)时开始实验。实验共分成7组(每组10只),分别是对照组、satra- platin组、放疗(radiotherapy,RT)组、satraplatin+RT(6 h后)组、satraplatin+RT(24 h后)组、RT+satraplatin(6 h后)组和RT+satraplatin(24 h后)组。观察指标为肿瘤生长延迟时间(肿瘤直径从8.0 mm生长至12.0 mm所需时间)和肿瘤治愈的情况。结果:3只荷瘤鼠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其余67只无治愈。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发现satraplatin组和放疗组的绝对延迟时间分别为(0.7±0.4)d和(5.5±1.1)d,而satraplatin+RT(6 h后)组、satraplatln+RT(24 h后)组、RT+satraplatin(6 h后)组和RT+satraplatin(24 h后)组的绝对延迟时间则分别为(8.1±1.3)、(7.8±1.1)、(6.6±1.1)和(4.3±0.6)d,其标准化的延迟时间分别为(7.4±1.3)、(7.1±1.1)、(5.9±0.6)和(3.6±0.6)d,增益因子分别为1.30、1.25、1.04和0.63。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在放疗前6或24 h应用satraplatin能提高移植性FaDu头颈部鳞癌的放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鳞状细胞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Satraplatin小鼠
下载PDF
超高剂量率放射治疗(FLASH-RT)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奇贤 黄培根 《世界肿瘤研究》 2020年第2期41-46,共6页
放射治疗是以避免正常组织严重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肿瘤部位照射剂量为目标。近年来,超高剂量率放射治疗(FLASH-RT)以其特有的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众多的研究机构在开展FLASH-RT生物学机制的研... 放射治疗是以避免正常组织严重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肿瘤部位照射剂量为目标。近年来,超高剂量率放射治疗(FLASH-RT)以其特有的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众多的研究机构在开展FLASH-RT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同时致力于开发适合临床应用和转化的放疗设施。本文就此领域最新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剂量率放射治疗 正常组织保护 临床转化
下载PDF
96例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范秋虹 孙春花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40-241,312,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2月~2007年6月资料完整的96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接受6MV-Xray直线加速器全脑放疗,放疗中位剂量为40Gy(27~61.2Gy),其中42例合并使用化疗。结果所有患者诊断脑转移后...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95年2月~2007年6月资料完整的96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接受6MV-Xray直线加速器全脑放疗,放疗中位剂量为40Gy(27~61.2Gy),其中42例合并使用化疗。结果所有患者诊断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放疗合并化疗者生存时间平均为9.3个月,单纯放疗者平均为5.9个月(P=0.041);放疗总剂量≥50Gy者为11.5个月,<50Gy者6.9个月(P=0.015);单次剂量≥3.0Gy者为9.4个月,<3.0Gy者4.6个月(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脑放疗是肺癌发生脑转移后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局部剂量、合并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下载PDF
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8
作者 朱雅群 田野 王国权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148例接受单纯放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Kaplan -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 ,Longrank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全组1年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4.2 %...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148例接受单纯放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Kaplan -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 ,Longrank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全组1年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4.2 %和 2 0 .9%。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的临床因素有 :全身状况评分、病灶长度、放疗结束时肿瘤的退缩情况 ,而肿瘤病灶所在部位、贫血状况和靶区照射剂量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的疗效肯定。但有一些临床因素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长双歧杆菌BL21对宫颈癌放射治疗中急性放射性腹泻的预防作用:一项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9
作者 杨寅寅 胡宜佳 +5 位作者 顾栩滈 夏彤 徐睿哲 刘畅 邹莉 田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目的评估益生菌长双歧杆菌BL21(BL21)预防宫颈癌放疗期间放射性腹泻(RID)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及患者肠道菌群的情况。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自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入组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接受根治性或... 目的评估益生菌长双歧杆菌BL21(BL21)预防宫颈癌放疗期间放射性腹泻(RID)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及患者肠道菌群的情况。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自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入组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接受根治性或辅助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自放疗第1天起1包/d口服BL21菌粉(每包含200亿CFU长双歧杆菌BL21)至放疗结束。通过不良事件的通用术语标准5.0版本判断放疗期间不良事件和RID的发生情况,从而评估BL21预防RI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16SrRNA测序法分析放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共入组宫颈癌患者35例,29例纳入最终分析。研究中没有观察到与BL21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RID程度较轻,有22例患者放疗期间未发生或仅出现1级RID。放疗后粪便样本中菌群α多样性降低(Chao1:P=0.002,Shannon:P=0.005),Clostridium属(LDA score=3.98)的丰度较高。放疗后未发生RID和1级RID患者粪便样本中,菌群α多样性较2级以上患者呈现更高的趋势(Chao1:P=0.07,Shannon:P=0.28),Gemmiger属(LDA score=4.48)和Dorea属(LDA score=3.83)的丰度较高。结论宫颈癌放疗过程中使用BL21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对预防RID有效,值得进一步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性腹泻 长双歧杆菌BL21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高分级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劲松 陆雪官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025-1028,共4页
高分级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脑瘤,预后差,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其疗效。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于大多数预后不良的高分级脑胶质瘤,首程尽量完全切除和术后短程放疗被推荐为标准的前期治疗方法,而多疗程的化疗作为后续的治疗手段,疗程的多... 高分级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脑瘤,预后差,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其疗效。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于大多数预后不良的高分级脑胶质瘤,首程尽量完全切除和术后短程放疗被推荐为标准的前期治疗方法,而多疗程的化疗作为后续的治疗手段,疗程的多少要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而定;而对存活时间短的少数患者,可实施临终关怀。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综述目前高分级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综合疗法 循证医学 预后
下载PDF
胸部肿瘤患者外周血microRNA表达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尚 杨咏强 +5 位作者 郭旗 孔月虹 邹莉 邢鹏飞 毛卫东 田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40-447,共8页
为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微小RNA(microRNA,miR)表达的改变以及与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选取了18例2019.04.24—2020.05.18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或胸腺瘤患者(其中4例因不能按要求留存标本而出组,1... 为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微小RNA(microRNA,miR)表达的改变以及与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选取了18例2019.04.24—2020.05.18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或胸腺瘤患者(其中4例因不能按要求留存标本而出组,1例因个人原因暂停治疗而出组,实际13例)。分别收集患者3个剂量点(0、20~30、40~50 Gy)的外周血标本,采用miR芯片检测,并通过T检验、相关分析筛选出潜在miR,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分析预测miR的下游靶基因。miR芯片共检测出14个在0 Gy和20~30 Gy组显著差异表达的miR。其中,有3个miR在20~30 Gy和40~50 Gy放疗后均差异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2例发生≥2度放射性肺炎患者的11个miR的表达水平明显大于其余11例患者。取上述结果的交集,发现hsa-miR-19b-3p和hsa-miR-933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发生≥2度放射性肺炎患者的hsa-miR-19b-3p和hsa-miR-933的表达明显大于未发生者。生物信息分析预测出差异表达miR的靶基因功能主要包括棕榈先转移活性、泛素连接酶复合体、谷氨酸盐受体、Hedgehog、cGMP-PKG以及AGE-RAGE等信号通路。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外周血miR表达发生显著改变,其中hsa-miR-19b-3p和hsa-miR-933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并能区分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为临床放射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胸部肿瘤 生物标志物 MICRORNA
下载PDF
放射性脑损伤后大鼠海马IL-6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德 田野 王玮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57-259,263,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放射诱导脑损伤后海马区IL - 6mRNA的动态表达 ,探讨其在放射性脑损伤急性期反应的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脑放射性损伤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分析大鼠脑放射性损伤后海马区在不同... 目的 观察大鼠放射诱导脑损伤后海马区IL - 6mRNA的动态表达 ,探讨其在放射性脑损伤急性期反应的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脑放射性损伤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分析大鼠脑放射性损伤后海马区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水平IL - 6基因转录的动态表达。结果 正常组海马区IL - 6mRNA低水平表达 ;全脑照射后表达逐步上调并在 12h达峰值 ,是正常组的 2~ 5倍 (P <0 .0 5 ) ,15Gy组上升幅度最大 (P <0 .0 0 1) ,高出 2Gy组和 30Gy组 1倍多 (P <0 .0 5 ) ;30Gy组低于 2Gy组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在 6h时间点也可见到这一趋势 ,15Gy组与 30Gy组仍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照射组在 2 4h后恢复到基础水平。 结论 大鼠放射性脑损伤后海马区IL - 6mRNA表达上调 ,参与了脑放射性损伤急性期的细胞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损伤 大鼠 海马 IL-6 MRNA 发病机制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头颈部鳞癌HN5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陆雪官 Luka Milas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观察阻断EGFR的西妥昔单克隆抗体(cetuximab,C225)是否能提高奥沙利铂(OXA)对头颈部鳞癌细胞株HN5移植瘤的抗瘤效应。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50只,当裸鼠右大腿的肿瘤直径达到8.0mm(7.6~8.3mm)时开始实验。实验共分... 目的:观察阻断EGFR的西妥昔单克隆抗体(cetuximab,C225)是否能提高奥沙利铂(OXA)对头颈部鳞癌细胞株HN5移植瘤的抗瘤效应。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50只,当裸鼠右大腿的肿瘤直径达到8.0mm(7.6~8.3mm)时开始实验。实验共分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单用C225组、单用OXA组、C225+OXA(6h)组和C225+OXA(24h)组。观察指标为肿瘤生长延迟时间(肿瘤从8.0mm生长至12.0mm所需时间)和肿瘤治愈的情况。结果:除C225+OXA(6h)组中有1只荷瘤裸鼠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外,其余荷瘤裸鼠有8只肿瘤消失,其中单用C225组和单用OXA组各1只,C225+OXA(6h)组有4只,C225+OXA(24h)组有2只。余下41只的裸鼠肿瘤生长情况为:单用C225组和单用OXA组的绝对延迟时间分别为(21.4±8.2)天和(2.7±2.4)天,而C225+OXA(6h)组和C225+OXA(24h)组的绝对延迟时间则分别为(32.5±8.1)天和(30.0±10.4)天,其标准化的延迟时间分别为(11.1±8.1)天和(8.6±10.4)天,增益因子分别为4.11和3.19。结论:C225能提高OXA对头颈部鳞癌细胞株HN5移植瘤的抗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化学疗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 西妥昔单抗(C225) 奥沙利铂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加放射治疗后上肢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季永领 田野 +3 位作者 陆雪官 范秋虹 杨劲松 许昌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根治手术加放射治疗患者上肢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于接受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加放射治疗且放射治疗后已超过1年(中位数2.8年)的74例乳腺癌患者,从症状和体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观测,并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 目的了解乳腺癌根治手术加放射治疗患者上肢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于接受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加放射治疗且放射治疗后已超过1年(中位数2.8年)的74例乳腺癌患者,从症状和体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观测,并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的发病因素。结果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在症状和体征检查中均约为50%,肩关节功能下降分别为49%和58%,患者年龄和全腋窝照射是发生上肢水肿与肩关节运动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上肢水肿和肩关节运动障碍是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加放射治疗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腋窝处理中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以预防或降低其发生率,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放射治疗 患者 上肢水肿 乳腺癌根治术 腋窝 症状和体征 结论 中位数 目的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宇 张幸平 +3 位作者 刘辉 吴红宇 周道安 田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719-172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全脑放射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02-2010-02-0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全脑放射治疗420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aplan-Meier法...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全脑放射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02-2010-02-0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全脑放射治疗420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生存情况,筛选临床基线、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原发灶及转移瘤特征等预后因素。结果全组患者诊断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6、12和24个月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0.8%、23.7%和5.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诊断肺癌到出现脑转移的时间(χ2=7.92,P=0.005)、放疗前KPS评分(χ2=7.22,P=0.007)、原发灶控制情况(χ2=11.15,P=0.001)、脑转移数目(χ2=8.184,P=0.004)、其他部位转移(χ2=5.035,P=0.025)和治疗方式(χ2=6.557,P=0.031)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仅放射治疗前KPS评分、肺原发肿瘤控制情况、确诊肺癌到脑转移间隔时间和脑转移灶数目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放射治疗前KPS评分、肺原发肿瘤控制情况、确诊肺癌到脑转移间隔时间和脑转移灶数目是影响NSCLC脑转移放射治疗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治疗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陆雪官 刘志勇 +1 位作者 张力元 田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率及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对放射治疗后随访期满1年以上的25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纯音听阈和声阻抗—导纳测试,并且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期为12...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率及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对放射治疗后随访期满1年以上的25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纯音听阈和声阻抗—导纳测试,并且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期为12~94月(中位53月)。低频段和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率分别为8%和42%。对影响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单因素分析后发现,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和随访时间有统计学意义(t=2.051,P=0.0458;t=2.978,P=0.0045);而性别、确诊时是否主诉有听力下降和(或)耳鸣、鼻咽部照射剂量和是否联合应用含顺铂的化疗则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BinaryLogistic回归法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和随访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9)。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频段,影响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和随访时间,而治疗前的听力水平、放疗剂量与是否联合应用含顺铂的化疗对其发生率的影响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放射治疗后 临床分析 Logistic回归法 鼻咽癌患者 随访时间 回顾性分析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发生率 统计学 纯音听阈 临床资料 听力下降 照射剂量 听力水平 放疗剂量 随访期 频段 确诊 声阻抗 后发现
原文传递
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用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勇 陈列松 +2 位作者 周钢 彭啟亮 孙彦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0-334,共5页
目的观察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术患者,其中50例接受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穿刺(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CT引导下穿刺(对照组)... 目的观察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术患者,其中50例接受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穿刺(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CT引导下穿刺(对照组),比较2组进针深度、CT扫描次数、单次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穿刺时间以及气胸、针道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CT扫描次数、穿刺时间及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单次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无论进针深度如何,观察组对直径>1 cm病灶的CT扫描次数、穿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针道出血和气胸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中直径≤1 cm病灶CT扫描次数、穿刺操作时间及针道出血、气胸发生率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提高穿刺准确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尤其适用于直径≤1.0 cm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肿瘤组织~99Tc^m-EC-甲硝唑显像与乏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杰 陆雪官 +1 位作者 唐军 范我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0-362,i000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99)Tc^m-双半胱氨酸(EC)-甲硝唑 SPECT 显像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昆明小鼠 S180肉瘤肿瘤模型12个,对其进行^(99)Tc^m-EC-甲硝唑 SPECT 乏氧显像,测定其肿瘤/对侧肌肉放射性比值(T/M...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99)Tc^m-双半胱氨酸(EC)-甲硝唑 SPECT 显像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昆明小鼠 S180肉瘤肿瘤模型12个,对其进行^(99)Tc^m-EC-甲硝唑 SPECT 乏氧显像,测定其肿瘤/对侧肌肉放射性比值(T/M)。显像结束后即刻断颈处死小鼠,取出瘤体,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肿瘤组织 HIF-1α及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 12只荷 S180肉瘤昆明小鼠注射^(99)Tc^m-EC-甲硝唑后3 h SPECT 显像的 T/M 为1.93~4.46(中位值3.1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表达 HIF-1α的细胞占31.2%~60.8%(中位值50.4%),与 T/M 呈直线相关(t=2.732,r=0.654,P=0.021);表达 VEGF 的细胞占33.8%~57.5%(中位值53.1%),与 HIF-1α表达细胞亦呈直线相关(t=3.011,r=0.690,P=0.0131)。结论肿瘤组织^(99)Tc^m-EC-甲硝唑 SPECT 显像与其 HIF-1α的表达水平呈线性相关,两者结合能较可靠地反映肿瘤组织的乏氧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放射性核素显像 双半胱氨酸-甲硝唑 乏氧诱导因子-1Α 小鼠
下载PDF
宫颈癌IMRT中骶骨限量优化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褚安红 郭旗 +2 位作者 蔡尚 钱建军 田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07-614,共8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通过骶骨限量优化方法降低骶骨受量,为宫颈癌患者骨盆不全性骨折(PIF)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剂量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宫颈癌患者28例,其中20例仅行引流区照射患者的CTV根据5 mm和3 mm Ma...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通过骶骨限量优化方法降低骶骨受量,为宫颈癌患者骨盆不全性骨折(PIF)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剂量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宫颈癌患者28例,其中20例仅行引流区照射患者的CTV根据5 mm和3 mm Margin分别外放成PTV 5 mm和PTV 3 mm两种方案。每种方案采用处方剂量5000 cGy和4500 cGy分别设计2组计划。针对8例淋巴结加量患者设计3组计划:加量前计划(引流区5000 cGy)、淋巴节序贯加量至5600 cGy计划和序贯加量至6600 cGy计划。评估每个计划的靶区、骶骨和盆骨以及其他危及器官(OAR)的受量。结果引流区照射组5000 cGy计划中,"盆骨+骶骨限量"模式的骶骨D50%和D_(mean)较"盆骨限量"模式分别降低149 cGy和190 cGy(P<0.001);4500 cGy计划分别降低123 cGy和203 cGy(P<0.001)。与5000 cGy计划比较,4500 cGy计划"盆骨+骶骨限量"模式的骶骨D50%、D_(mean)和D_(max)分别降低436、415和556 cGy。淋巴结加量组5600 cGy计划的骶骨D50%、D_(mean)和D_(max)分别比加量前增加103、128和434 cGy,6600 cGy计划增加279、342和1468 cGy。与PTV 5 mm比较,PTV 3 mm计划的骶骨D50%减少140 cGy,D_(mean)减少91 cGy(P<0.001)。每组计划之间靶区剂量覆盖、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以及其他OAR剂量均无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癌IMRT中盆骨限量基础上使用骶骨限量条件可以在不增加其他OAR剂量的基础上明显降低骶骨剂量,相较于5000 cGy的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采用4500 cGy照射降低骶骨剂量的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骶骨 骨盆不全性骨折 限量优化
下载PDF
TGF-β1、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秋虹 顾永平 +1 位作者 冯一中 徐永兴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2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TGF-β1、VEGF表达水平,分析以CD105标记的MVD计数和上述两种因...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2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TGF-β1、VEGF表达水平,分析以CD105标记的MVD计数和上述两种因子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Log-Rank时序检验MVD计数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52例结直肠癌中,以CD105标记的MVD均值为(11.27±1.55),MVD均值在Dukes分期C、D期组(17.86±2.07)和淋巴结有转移组(16.85±2.08)分别显著高于A、B期组(6.43±1.78)和淋巴结无转移组(7.78±1.93),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关(均P>0.05)。TGF-β1阳性表达41例,VEGF阳性表达38例,分别与CD105标记的MVD计数明显相关(P<0.05)。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为39.1%,而MVD低于平均值组和高于平均值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4.5%和30.1%,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CD105标记的肿瘤新生血管计数可评估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而TGF-β1、VEGF作为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可能共同参与了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侵袭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