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大脑皮层厚度改变的结构MRI研究
1
作者 邹楠 王二磊 +5 位作者 张金茹 伋立荣 亚洋 鲍奕清 骆亚君 范国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8,23,共7页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结构MRI技术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疼痛患者大脑皮层厚度(cortical thickness,CT)的异常改变及其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揭示PD疼痛的神经解剖基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招募了经苏...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结构MRI技术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疼痛患者大脑皮层厚度(cortical thickness,CT)的异常改变及其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揭示PD疼痛的神经解剖基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招募了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82例PD患者及附近社区的29例无痛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志愿者。采集所有受试者的人口学、临床资料以及结构MRI图像。采用非运动症状问卷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PD患者分别进行疼痛筛查和疼痛程度评估。依据VAS评分将PD患者分为PD伴疼痛(PD patients with pain,PDP)组41例和PD不伴疼痛(PD patients without pain,nPDP)组41例。CT分析步骤如下:采用计算解剖学工具箱12(Computational Anatomy Toolbox 12,CAT12)软件包对结构像进行预处理获得全部被试者的全脑CT图;统计分析采用one-way ANOVA及post-hoc事后检验。统计结果采用无阈值聚类增强(threshold-free cluster enhancement,TFCE)及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进行多重比较校正,阈值设为P<0.05。最后,提取PDP组差异脑区的CT值与VAS评分进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One-way ANOVA分析发现PDP组、nPDP组及NC组间CT值存在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下部及右侧额下回三角部。Post-hoc事后分析显示,与nPDP组相比,PDP组的右侧额中回下部及右侧额下回三角部CT值减低(P=0.033、0.007)。与NC组相比,PDP组的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下部及右侧额下回三角部CT值均减低(P<0.001)。偏相关分析未发现PDP组的右侧额中回下部及右侧额下回三角部CT值与VA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P=0.088)。结论右侧前额叶区域(额中回及额下回)的CT减低可能是PD伴疼痛患者的神经解剖基础,该区域可能通过调节疼痛感知以及与疼痛相关的情绪/情感、认知加工等方面参与了PD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疼痛 结构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皮层厚度 神经解剖学
下载PDF
基于临床指标-CT征象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2
作者 卞雪莲 孙琦 +6 位作者 王咪 董瀚韵 戴晓晓 吴永友 张力元 范国华 陈光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指标和CT征象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搜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癌的347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和CT检查资料。CT资料包括平扫...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指标和CT征象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搜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癌的347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和CT检查资料。CT资料包括平扫及对比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其中,276例为微卫星稳定状态(MSS),71例为MSI。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43例)和验证集(10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U检验或卡方检验)对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等临床指标及CT征象[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病变肠管的长度及最厚径、病变的部位、强化方式及各期相对CT值(CR=病变CT值/同层面腹主动脉或其分支的CT值)]的差异进行比较。随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CRC患者MSI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随后绘制模型的列线图。分别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PLT)水平、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病变部位、强化方式、四期图像上病灶的CR值在MSS组与MSI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SII、病变部位、强化方式和动脉期CR是CRC患者MSI状态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MSI预测效能: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和0.783;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DCA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预测CRC患者MSI状态时具有较高的临床净获益率。结论:基于临床-CT征象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作为术前检测CRC患者MSI状态的辅助工具,能够协助制定CRC患者的治疗策略和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三维重建成像的CT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范国华 陆之安 +1 位作者 龚建平 钱铭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形态特征的显示及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37例SPN(直径≤ 3cm)进行增强薄层扫描 ,利用三维成像软件用表面遮盖法 (SSD)进行三维重建。调整阈值上、下限 ,分别观察结节的表面形...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形态特征的显示及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37例SPN(直径≤ 3cm)进行增强薄层扫描 ,利用三维成像软件用表面遮盖法 (SSD)进行三维重建。调整阈值上、下限 ,分别观察结节的表面形态及与相邻胸膜、支气管、血管的关系 ,分析三维形态学改变对鉴别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3DCT完整显示了 37例SPN立体形态和结节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及血管类型 ,直观显示了 34例SPN相邻胸膜内外侧面形态改变和结节与周围支气管的关系。 3DCT形态分型 ,在良恶性SPN上有差异。结论 三维重建技术不仅能三维显示SPN的异常表现 ,而且能掌握肺结节与支气管、血管和胸壁间的解剖关系 ,充分、直观地显示SPN的形态学特征。 3DCT结合 2DCT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是鉴别SPN良恶性的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CT 诊断 三维成像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的MRI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新月 沈钧康 +2 位作者 陆之安 杨晓春 钱铭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 研究离体子宫腺肌症的MRI特征及其组织病理基础 ,为MRI诊断子宫腺肌症提供实验基础。资料与方法 对 16个非子宫体病变、36个子宫腺肌症和 30个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切除的新鲜子宫进行MRI扫描。全部标本均采用TSE序列T1WI、T2 WI及I... 目的 研究离体子宫腺肌症的MRI特征及其组织病理基础 ,为MRI诊断子宫腺肌症提供实验基础。资料与方法 对 16个非子宫体病变、36个子宫腺肌症和 30个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切除的新鲜子宫进行MRI扫描。全部标本均采用TSE序列T1WI、T2 WI及IR序列T1WI,在各序列上观察正常子宫壁MRI结构及子宫腺肌症的MRI特征并与子宫平滑肌瘤比较 ,其结果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 MRI能显示正常子宫与组织学分层相关的 2~ 4层结构。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可以体现相关的病理基础 ,病灶表现为结合带弥漫性 /局限性增厚或外肌层结合带样信号灶 ,T2 WI可混杂有局灶性高信号 ;当有陈旧性出血时 ,T1WI也可混杂局灶性高信号灶。子宫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轮廓光滑 ,有时可见子宫分层结构变形。根据这些特征有助与子宫肌瘤鉴别。结论 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具有特征性的MRI征象 ,MRI在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离体标本 MRI 研究 诊断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联合弹性成像与MR联合波谱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迎春 方军初 +2 位作者 马麒 陈寒冰 杨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43-1646,共4页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联合实时弹性成像(TRTE)与MR联合MRS检查对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3例Pca患者、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进行TRUS联合TRTE、MR联合MRS检查,根据Gleason分级,将Pca患者分为低危...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TRUS)联合实时弹性成像(TRTE)与MR联合MRS检查对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3例Pca患者、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进行TRUS联合TRTE、MR联合MRS检查,根据Gleason分级,将Pca患者分为低危组(n=21)、中危组(n=24)、高危组(n=28),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为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ca高危组的结节彩色血流最大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明显高于BPH组(P<0.05);中危组及高危组Pca的弹性应变率比值明显高于BPH组(P<0.05)。TRUS联合TRTE的诊断符合率稍低于MRI联合MR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TE及MRS有助于Pc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须密切结合TRUS及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晓春 沈钧康 +2 位作者 杨永生 陆之安 钱铭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 评价MR对比剂静脉内注射、膝关节腔内弥散关节造影的可行性研究并寻找最佳检查参数。资料与方法 选取膝关节正常者 2 4名 ,按常规方法进行扫描后再将其分为运动组和未运动组。每组再分为 3小组。 3个小组分别从静脉注入不同剂量... 目的 评价MR对比剂静脉内注射、膝关节腔内弥散关节造影的可行性研究并寻找最佳检查参数。资料与方法 选取膝关节正常者 2 4名 ,按常规方法进行扫描后再将其分为运动组和未运动组。每组再分为 3小组。 3个小组分别从静脉注入不同剂量的Gd DTPA。注射完后未运动组受检者静卧于检查床 ,进行延迟扫描 ;运动组步行 10min后再进行扫描 ,并进行延迟。扫描结束后 ,对平扫和增强图像中的关节腔周围组织及关节腔内信号进行测量。采集后的数据按组归类 ,并进行统计处理 ,观察对比剂注射后关节腔内信号增加程度并选取最佳检查方法。结果 弥散法膝关节造影可使关节腔信号强度明显增加 ,与周围组织产生明显信号差 ,以采用注射剂量为0 .2mmol/kg体重 ,注射后受检者正常步行 10min后造影效果最佳。结论 弥散法MR膝关节造影可起到关节造影的效果 ,造影效果良好 ,是一种操作简单、危险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法 MR检查 膝关节造影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薛波新 单玉喜 +2 位作者 阳东荣 杨晓春 颜纯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肾上腺肿瘤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 7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照分析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结果 :手术治疗 6 3例 ,术后病理 :嗜铬细胞瘤 2 0例 ,皮质腺瘤 2 7例 ,... 目的 :探讨肾上腺肿瘤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 7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照分析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结果 :手术治疗 6 3例 ,术后病理 :嗜铬细胞瘤 2 0例 ,皮质腺瘤 2 7例 ,皮质腺癌 5例 ,髓性脂肪瘤 4例 ,囊肿 5例 ,节细胞神经纤维瘤 2例。转移癌 3例经临床随访证实。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瘤、髓性脂肪瘤和囊肿的B超、C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各有其特点。结论 :综合分析多种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对判定肾上腺肿瘤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B超 CT MRI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肩胛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易壁星 蔡武 +2 位作者 张博 龚建平 钱铭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4-465,共2页
肩胛骨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损伤类型,如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时机,可引起肩关节和上肢功能障碍。而单纯的X线平片检查和轴面CT图像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肩胛骨骨折 三维重组技术 临床应用 上肢功能障碍 损伤类型 治疗时机 图像观察
下载PDF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MRI征象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红丽 徐亮 +3 位作者 许建铭 李晓兵 张继斌 沈钧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5-277,284,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MRI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的MRI表现及其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并分析MRI表现与病理分级和FIGO分期的相关...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MRI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的MRI表现及其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并分析MRI表现与病理分级和FIGO分期的相关性。结果:9例病变在MRI上均表现为巨大囊实性肿块,边缘分叶但境界清楚,病灶内部信号不均,根据实性部分所占比例分为3种类型:囊性为主型(2例)、囊实混合型(5例)和实性为主型(2例)。实性成分均表现为多发小囊样结构,内部同时散在骨化、脂肪样信号灶。囊性成分信号多均匀,大部分呈T_1WI低T_2WI高的液体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内软组织成分显著强化呈网格状,分隔及多囊样结构显示更清楚。MRI分型与病理分级和FIGO分期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和0.216,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病理特征,但与其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畸胎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SCT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陆宽 张博 +3 位作者 窦欣 潘仕文 吴晨颖 刘蓉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6期955-95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含铂双药方案全身化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周期后行MSCT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增强扫描期间不同时相的CT值,以及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到达峰值时间(TP)。结果 86例患者中,CR 18例(20.93%)、PR 24例(27.91%)、SD 23例(26.74%)、PD 21例(24.42%),缓解率为48.8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增强CT扫描25 s、60 s时相的CT值均显著高于0 s时相(P<0.05)。未缓解组治疗前后扫描0 s、25 s、60 s时相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治疗后扫描0 s、25s、60 s时相的CT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显著低于未缓解组(P<0.05)。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BF、BV、PS、MT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者治疗前BF、BV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治疗后BF、BV、PS显著低于治疗前,并显著低于未缓解组(P<0.05),MTT显著高于治疗前,并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可反映肿瘤体积和血管功能变化,对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非小细胞肺癌 含铂双药化疗 疗效评价
下载PDF
Gd-DTPA MRI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倪新初 沈钧康 +3 位作者 陆之安 杨晓春 周丽娟 钱铭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 评价Gd DTPA磁共振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 33例 ,术前均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横断位平扫T2 WI、T1 WI及增强T1 WI横断、冠状、矢状位成像。将增强后T1 WI分别与T2 WI及平扫... 目的 评价Gd DTPA磁共振增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 33例 ,术前均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横断位平扫T2 WI、T1 WI及增强T1 WI横断、冠状、矢状位成像。将增强后T1 WI分别与T2 WI及平扫T1 WI对照 ,比较肿瘤定位及范围的显示、肿瘤穿破包膜及精囊腺受侵犯的显示情况。结果 与平扫T1 WI比较 ,T1 WI增强对肿瘤定位及范围的显示、肿瘤穿破包膜及精囊腺受侵犯的显示能力有提高 (P <0 .0 5 ) ,但总体优势不如T2 WI。结论 Gd DTPA磁共振增强对观察某些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定位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Gd-DTPAMRI增强 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小视野表面线圈在距骨软骨损伤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岩 沈均康 +4 位作者 郝跃峰 秦卫 徐吉雄 胡丹 刘可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457,共4页
目的比较靴形线圈的质子密度加权成像(2D-FSE-PD)、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成像和小FOV表面线圈2D-FSE-PD序列成像对距骨软骨损伤成像的准确率。方法对43例患者(45个踝关节)采用靴形线圈行2D-FSE-PD和3D-SPACE序列扫... 目的比较靴形线圈的质子密度加权成像(2D-FSE-PD)、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成像和小FOV表面线圈2D-FSE-PD序列成像对距骨软骨损伤成像的准确率。方法对43例患者(45个踝关节)采用靴形线圈行2D-FSE-PD和3D-SPACE序列扫描,然后更换为小FOV表面线圈行2D-FSE-PD成像。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扫描方法显示距骨软骨损伤的符合率。结果小FOV表面线圈2D-FSE-PD序列的符合率为86.67%(39/45),靴形线圈2D-FSE-PD序列的符合率为60.00%(27/45),靴形线圈3D-SPACE序列的符合率为68.89%(31/45)。小FOV表面线圈2D-FSE-PD序列的符合率高于靴形线圈3D-SPACE序列(χ~2=4.114,P=0.002)和2D-FSE-PD序列(χ~2=8.182,P<0.001),而靴形线圈3D-SPACE序列的符合率与2D-FSE-PD序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6,P=0.125)。结论与靴形线圈的2D-FSE-PD与3D-SPACE序列相比,小FOV表面线圈2D-FSE-PD成像能更好地显示距骨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射频线圈 软骨损伤 距骨
下载PDF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LI-RADS v2018评分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颖钰 陈彤 +2 位作者 邵婉怡 马新星 刘永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目的评价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LI-RADS v2018)评分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中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效能及阅片者评分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收集经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患者152例,由2名阅片者根据LI-RADS v2018... 目的评价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LI-RADS v2018)评分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中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效能及阅片者评分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收集经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患者152例,由2名阅片者根据LI-RADS v2018评分标准,对165个病灶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分类,采用Kappa检验评估阅片者之间LI-RADS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以LR-5、LR-4联合LR-5作为预测HCC的截断值,计算诊断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2名阅片者间LI-RADS分类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792,95%CI 0.743~0.842)。当以LR-5作为预测因子时,诊断HCC的特异度较高(阅片者1:94.87%,95%CI 87.39%~98.59%;阅片者2:93.59%,95%CI 85.67%~97.8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73;当以LR-4联合LR-5作为预测因子时,诊断HCC的特异度有所减低(阅片者1:89.74%,95%CI 80.79%~95.47%;阅片者2:88.46%,95%CI 79.22%~94.59%;P<0.05),但敏感度(阅片者1:75.86%,95%CI 65.5%~84.4%;阅片者2:74.71%,95%CI 64.25%~83.42%)、准确度(阅片者1:82.42%,95%CI 75.85%~87.52%;阅片者2:81.21%,95%CI 74.53%~86.48%)相对增加(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2。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的LI-RADS v2018在HCC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阅片者之间诊断分类结果的一致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GD-EOB-DTPA 图像增强 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下载PDF
上中胸椎椎弓根—肋单位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严军 宦坚 +1 位作者 郑祖根 董启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上、中胸椎椎弓根—肋单位的CT测量,探索胸椎弓根外螺钉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例阴性结果的胸椎CT扫描图像,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48.8岁,对T1~T8测量下列解剖指标:椎弓根横径,椎弓根钉道长度,椎弓根—肋单位横... 目的:通过对上、中胸椎椎弓根—肋单位的CT测量,探索胸椎弓根外螺钉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例阴性结果的胸椎CT扫描图像,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48.8岁,对T1~T8测量下列解剖指标:椎弓根横径,椎弓根钉道长度,椎弓根—肋单位横径,椎弓根外螺钉钉道长度,椎弓根外螺钉内倾角,椎弓根外螺钉最大内倾角,椎弓根外螺钉最小内倾角。结果:胸椎弓根—肋单位横径(12.97~18.88)mm明显大于胸椎弓根横径(5.03~8.67)mm,胸椎弓根外螺钉钉道长度(46.05~61.47)mm明显长于胸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36.92~41.74)mm,椎弓根外螺钉内倾角从T1~T8有递减趋势,且均有一个相对安全的误差区间。结论:胸椎弓根外螺钉技术安全性高于胸椎弓根螺钉技术,使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应用解剖 螺钉 椎弓根-肋
下载PDF
囊性脑转移瘤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友平 沈钧康 +3 位作者 周明岳 王继民 许晓杰 马春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囊性脑转移瘤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5例囊性脑转移瘤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及ADC图表现。结果15例共22个囊性转移灶,囊壁在T1WI、T2WI呈等或低信号,囊液T1WI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WI信号... 目的探讨囊性脑转移瘤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5例囊性脑转移瘤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及ADC图表现。结果15例共22个囊性转移灶,囊壁在T1WI、T2WI呈等或低信号,囊液T1WI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WI信号亦高于脑脊液;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强化壁结节;DWI图呈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平均ADC值为(1.87±0.24)×10-3mm2/s。结论囊性脑转移瘤DWI图、ADC图、囊内信号、囊壁增强的MR表现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螺圈加胶水法封堵兔肺支气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沈利明 周大勇 +3 位作者 沈钧康 金一琦 陈磊 黄献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评价对于兔支气管最佳的螺圈加胶水封堵组合。方法 分别以3mm螺圈+生物蛋白胶(A组)、3mm螺圈+NBCA胶(B组)、2mm螺圈+NBCA胶(C组)及4mm螺圈+NBCA胶(D组)封堵兔两肺前叶支气管,每组共8个部位。分别观察螺圈咳出、移位... 目的 评价对于兔支气管最佳的螺圈加胶水封堵组合。方法 分别以3mm螺圈+生物蛋白胶(A组)、3mm螺圈+NBCA胶(B组)、2mm螺圈+NBCA胶(C组)及4mm螺圈+NBCA胶(D组)封堵兔两肺前叶支气管,每组共8个部位。分别观察螺圈咳出、移位、肺叶萎陷、炎症程度及螺圈处异物肉芽肿的状况(分别记为0~2分)。结果 B组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9),与C组、D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值均为0.015)。结论 适当大小的螺圈(直径3mm)可减少咳出、移位率和并发症;此外,NBCA胶比生物蛋白胶能更有效地造成肺萎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减容术 封堵法
下载PDF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系癌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鑫 李德春 +4 位作者 蔡武 刘永浩 朱东明 赵华 张子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道系统癌(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连续857例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其胆胰汇合角度及共同管长度,确诊胰胆管合流异常67例。随机在79...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道系统癌(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连续857例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其胆胰汇合角度及共同管长度,确诊胰胆管合流异常67例。随机在790例不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病例中抽取78例为对照组,与67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病例行对照研究,分析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道系统癌的相关性。结果 67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者中发生胆系癌56.72%(38例),对照组中发生胆系癌14.10%(11例),两组病例中胆系癌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2.27,P<0.05)。胰胆管合流异常并发胆系癌的病例中,胰胆管汇合类型对胆系癌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影响(χ2=2.70,P>0.05)。结论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道系统癌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而胰胆管汇合类型对胆系癌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合流异常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系癌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表观扩散系数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屠建春 卢艳丽 +1 位作者 张彩元 沈钧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灶和膀胱内尿液ADC比值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评价ADC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5T MR扫描仪对10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DWI检查,b值取0和800s/mm^2,分别测量中央腺和外周带癌灶和膀胱内尿液ADC值,...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灶和膀胱内尿液ADC比值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评价ADC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5T MR扫描仪对10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DWI检查,b值取0和800s/mm^2,分别测量中央腺和外周带癌灶和膀胱内尿液ADC值,计算两者比值;根据病理结果将中央腺和外周带癌分别分为Gleason3+3、3+4、4+3、≥4+4四组,将ADC比值与Gleason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央腺和外周带前列腺癌灶与膀胱内尿液ADC比值与Gleason评分均呈负相关(中央腺r=-0.58,P<0.01;外周带r=-0.804,p<0.01)。以比值0.225为临界点,中央腺区分低中分化和高分化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71.5%,特异度85%;以比值0.215为临界点,外周带区分低中分化和高分化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82.6%,特异度87.5%。结论:前列腺癌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关系,ADC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分级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ADC比值 GLEASON分级
下载PDF
子宫平滑肌瘤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新月 沈钧康 +1 位作者 陆之安 钱铭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MRI类型 ,总结其MRI特征及磁共振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MRI资料。结果 :3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中 ,共有肌瘤 54个。MRI表现为 :①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和...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MRI类型 ,总结其MRI特征及磁共振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MRI资料。结果 :3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中 ,共有肌瘤 54个。MRI表现为 :①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和轮廓改变 ;②T2 WI病灶边界清晰 ,周围常有高信号环 ;③T2 WI信号强度普通型为均匀极低信号、细胞型为均匀高信号、退变型为不均匀信号 ;④T1 WI信号强度均为等信号 ,不易识别 ;⑤细胞型者均匀增强、退变型者强化表现各异。结论 :MRI能清晰、准确地显示子宫平滑肌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诊断 扫描技术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结节性筋膜炎MRI表现(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翼江 沈钧康 丰宇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2-433,共2页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是以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样病变,病因不明,组织学上,因其生长速度快、细胞构成丰富和有丝分裂活跃。
关键词 结节性筋膜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