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核医学Internet教学课件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忠 吴锦昌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 制作Internet多媒体交互式临床核医学显像教学课件 ,开展网上远程教学。方法 以医学院校核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核医学教科书为课件基本教学内容 ,采用MicrosoftFront page 2 0 0 0、HTML语言 ,其中部分内容采用JavaScript语言... 目的 制作Internet多媒体交互式临床核医学显像教学课件 ,开展网上远程教学。方法 以医学院校核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核医学教科书为课件基本教学内容 ,采用MicrosoftFront page 2 0 0 0、HTML语言 ,其中部分内容采用JavaScript语言编制。结果 完成Internet多媒体交互式临床核医学教学课件 ,其内容实用、易懂 ,Internet浏览快速。课件内容除基本的临床核医学教学内容外 ,还加入大量临床典型和少见病例、自我测验、核医学最新动态等。结论 课件达到预设目标 ,上网便捷、易用 ,教学内容充实、即时 ,形式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INTERNET网络 多媒体教学 教学软件
下载PDF
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监测结果与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陆文栋 杨仪 +1 位作者 唐军 刘增礼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4-304,共1页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是保障从事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和健康的重要防护措施。我院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实施。每年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钼锝发生器48台,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核医学科 外照射剂量 监测结果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院 放射性核素
原文传递
核素骨显像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永明 刘增礼 +3 位作者 杨仪 唐军 董启榕 吴锦昌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2 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显像结果、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股骨头坏死等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两侧股骨头放射性比值、股骨头与股骨干比值及股骨头与髂前上棘比值 ,并与对照组...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2 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显像结果、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股骨头坏死等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两侧股骨头放射性比值、股骨头与股骨干比值及股骨头与髂前上棘比值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股骨头无缺血组施行内固定术治疗的比率高于缺血组 ,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比率低于缺血组 ,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几率明显低于缺血组 ;股骨头缺血组的定量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股骨颈骨折后术前早期骨显像对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 缺血 临床应用 核素骨显像 对照组 比值 结论 方式 目的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和血清PSA、ALP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俊 刘增礼 +1 位作者 崔学军 杨仪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核素骨显像结果、血清PSA和ALP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骨转移程度与血清PSA水平和ALP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核素骨显像结果、血清PSA和ALP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骨转移程度与血清PSA水平和ALP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70.3%(26/37),最多见的转移部位为脊柱和骨盆。治疗前18例骨转移患者血清PSA值均>20 ng/ml,与骨转移阴性组有显著差异(P<0.001);对治疗后患者,血清PSA以4 ng/ml作为界值时骨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以0.4 ng/ml作为界值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治疗前血清PSA和ALP曲线下包围的面积分别为0.772和0.923;治疗后PSA和ALP曲线下包围的面积分别为0.885和0.769。相关分析显示,ALP值与骨转移等级之间有较好的直线相关关系(r=0.752,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PSA水平与骨转移等级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508,P<0.01;r=0.515,P<0.05)。结论核素骨显像仍然是目前诊断前列癌骨转移的主要方法;初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当PSA≥20 ng/ml时,应常规进行骨显像的检查,对治疗后的患者,一旦发现PSA≥0.4 ng/ml,应行骨显像检查;治疗前ALP对骨转移的诊断效能高于PSA,其升高的程度与骨转移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瘤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前列腺特异抗原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256例肺癌骨转移核素骨显像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桂文来 刘增礼 +1 位作者 杨仪 唐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6-476,487,共2页
对256例肺癌患者常规进行全身及局部骨显像,结合临床判断有无骨转移并统计转移的部位及病灶数目。结果:256例中,骨转移发生率为41.4%;周围型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高于中央型肺癌;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发生骨转移的概率以肺腺癌为最... 对256例肺癌患者常规进行全身及局部骨显像,结合临床判断有无骨转移并统计转移的部位及病灶数目。结果:256例中,骨转移发生率为41.4%;周围型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高于中央型肺癌;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发生骨转移的概率以肺腺癌为最高,达53.7%;部位以脊柱和肋骨为最多见,其次为骨盆、四肢骨、颅骨等。认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检测方法,其结果对肺癌患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骨转移
下载PDF
^(125)I-脱氧尿嘧啶核苷对胰腺癌细胞Bax-Pc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杨辰 何扬 +5 位作者 申咏梅 劳勤华 朱然 李金泉 吴锦昌 范我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1 2 5I 脱氧尿嘧啶核苷 (UdR)在胰腺癌细胞Bax Pc的特异性摄取及其杀伤细胞的能力 ,分析其作用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 测量Bax Pc细胞和细胞核在含不同放射性浓度1 2 5I UdR的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后的活度 ,评价其时间 效应... 目的 探讨1 2 5I 脱氧尿嘧啶核苷 (UdR)在胰腺癌细胞Bax Pc的特异性摄取及其杀伤细胞的能力 ,分析其作用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 测量Bax Pc细胞和细胞核在含不同放射性浓度1 2 5I UdR的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后的活度 ,评价其时间 效应和剂量 效应关系 ;用细胞克隆形成法评价1 2 5I UdR对Bax Pc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①Bax Pc细胞摄取1 2 5I UdR的量明显高于Na1 2 5I对照组 (P <0 0 1)。②细胞和细胞核中1 2 5I UdR的量随培养基中1 2 5I UdR放射性浓度增加而增加 (r =0 984~0 999)。③Bax Pc细胞和细胞核中1 2 5I UdR的量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加 (r=0 86 7~ 0 978)。④1 2 5I UdR组的存活分数明显低于Na1 2 5I对照组 (P <0 0 1) ,细胞存活分数有随培养基中放射性浓度和培养时间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论 1 2 5I UdR可被Bax Pc细胞特异性摄取并进入细胞核中 ,进而杀死细胞 ,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 效应和剂量 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培养的细胞 脱氧尿苷核苷酸类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hTERT核心启动子调控的hNIS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俊 王爱东 +4 位作者 申咏梅 石怡珍 崔学军 刘增礼 欧阳松应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构建含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重组腺病毒,并初步鉴定。方法:将hTERT核心启动子从hTERT/pcDNA3.1(+)质粒中切出,亚克隆至含全长hNIS cDNA序列的质粒载体FL*-hNIS/pcDNA3,应用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构建含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重组腺病毒,并初步鉴定。方法:将hTERT核心启动子从hTERT/pcDNA3.1(+)质粒中切出,亚克隆至含全长hNIS cDNA序列的质粒载体FL*-hNIS/pcDNA3,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将hTERT-hNIS片段切出后连入穿梭质粒载体pAdTrack,应用AdEasy系统构建出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同时,构建CMV启动子调控的hNIS重组腺病毒Ad-CMV-hNIS作为阳性对照。应用RT-PCR方法验证hTERT在转染肿瘤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Ad-CMV-hNIS并经PCR验证正确。RT-PCR证实hNIScDNA能从Ad-hTERT-hNIS转染的细胞中扩增出来。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hTERT-hNIS;hTERT核心启动子在转染的肺癌A549细胞中具有转录活性。为下一步的碘治疗实验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碘转运体(hNIS) 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重组腺病毒 核心启动子
下载PDF
^(125)Ⅰ-脱氧尿嘧啶核苷对膀胱癌细胞的辐射生物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然 杨辰 +4 位作者 范我 许玉杰 侯建全 李金泉 劳勤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794-797,817,共5页
目的 评价125Ⅰ-脱氧尿嘧啶核苷(UdR)对膀胱癌细胞Sca-BER生长的辐射生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25Ⅰ UdR加入Sca-BER细胞培养基中,测量细胞摄取125Ⅰ UdR的放射性活度,用细胞克隆形成法测定125Ⅰ UdR 对Sca-BE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 评价125Ⅰ-脱氧尿嘧啶核苷(UdR)对膀胱癌细胞Sca-BER生长的辐射生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25Ⅰ UdR加入Sca-BER细胞培养基中,测量细胞摄取125Ⅰ UdR的放射性活度,用细胞克隆形成法测定125Ⅰ UdR 对Sca-BE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将125Ⅰ UdR和MTX同时加入Sca-BER细胞培养基中,测量细胞摄取125ⅠUdR的放射性活度,观察MTX协同125Ⅰ UdR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培养基中125Ⅰ UdR浓度与Sca-BER细胞摄取量,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999);Sca-BER细胞存活分数与125IUdR浓度,两者呈负相关(r=-0.9),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17±0.27)kBq/ml。125Ⅰ UdR组细胞存活分数明显低于Na125Ⅰ组;相同浓度125Ⅰ UdR作用于Sca-BER细胞生长过程中,在24 h内细胞摄取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 h后达最大;甲氨喋呤协同125ⅠUdR抑制Sca-BER细胞生长,使细胞摄取量提高10倍。结论125Ⅰ UdR能掺入到Sca-BER细胞中,并对其有显著辐射抑制效应,说明125Ⅰ UdR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膀胱癌的放射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125I-脱氧尿苷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早期Perthes病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李智勇 刘增礼 +2 位作者 吴锦昌 石怡珍 唐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621-1622,共2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Perthes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Perthes病患者20例进行双髋关节局部静态和断层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患者20例受累的24个股骨头,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中有22个股骨头有坏死征象,阳性率为91.66%;在X线检...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Perthes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Perthes病患者20例进行双髋关节局部静态和断层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患者20例受累的24个股骨头,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中有22个股骨头有坏死征象,阳性率为91.66%;在X线检查中有16个股骨头表现为坏死,阳性率为66.67%。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χ2=4.54 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Perthes病的早期诊断优于X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PERTHES病 儿童
下载PDF
血小板受体C型凝集素样受体2在巨核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江 丁育红 +1 位作者 贾慧 周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5-820,共6页
目的:用C型凝集素样受体-2(C-type lectin like receptor 2,CLEC-2)缺陷小鼠检测CLEC-2在自噬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探究CLEC-2信号通路对巨核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怀孕14.5 d的小鼠胚胎取出、分离并培养巨核细胞。体外雷帕霉素处理巨核细... 目的:用C型凝集素样受体-2(C-type lectin like receptor 2,CLEC-2)缺陷小鼠检测CLEC-2在自噬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探究CLEC-2信号通路对巨核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怀孕14.5 d的小鼠胚胎取出、分离并培养巨核细胞。体外雷帕霉素处理巨核细胞,检测巨核细胞CLEC-2和CD41的表达。小鼠经雷帕霉素处理后,检测小鼠骨髓自噬蛋白的表达。结果:自噬基因在胎肝来源的巨核细胞中表达,并且表达量很高。小鼠巨核细胞在雷帕霉素处理后,CLEC-2表达下调,提示CLEC-2参与调控自噬。雷帕霉素处理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敲除小鼠的巨核细胞CD41和CD6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体内实验发现雷帕霉素能显著增强敲除小鼠LC3蛋白的表达。CLEC-2的缺陷能显著降低自噬紊乱导致的高倍体巨核细胞数。CLEC-2的缺陷降低雷帕霉素诱导胎肝来源的巨核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D2的表达。结论:血小板受体CLEC-2在巨核细胞自噬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样受体2 自噬 巨核细胞 雷帕霉素
原文传递
局部动态法核素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先存 吴锦昌 +1 位作者 任少阳 刘增礼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 探讨局部动态法放射性核素显像 (rdRN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利用SPECT对 2 97例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99mTc -MAArdRNV检查。结果 rdRNV诊断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灵敏度分别为 97 1 %... 目的 探讨局部动态法放射性核素显像 (rdRN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利用SPECT对 2 97例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99mTc -MAArdRNV检查。结果 rdRNV诊断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灵敏度分别为 97 1 %、87 5 % ,特异性分别为 95 0 %、89 3 %。结论 rdRNV简便、无创、短期内可重复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动态法 核素显像 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rdRNV ^99MTC-MAA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髂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侯先存 任少阳 吴锦昌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99mTc -MAA的局部动态法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髂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利用SPECT 99mTc -MAA局部动态法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 (rdRNV)对 1 79例可疑髂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①根据血栓的部位及阻塞血管的程度把... 目的 探讨99mTc -MAA的局部动态法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髂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利用SPECT 99mTc -MAA局部动态法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 (rdRNV)对 1 79例可疑髂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①根据血栓的部位及阻塞血管的程度把髂静脉的rdRNV影像分为 5种类型并总结了各型的影像特征。②rdRNV诊断髂静脉血栓的灵敏度为 98.1 % ,特异性 96 .8% ,符合率 93 .8%。结论 rdRNV诊断髂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可靠、简便、安全 ,灵敏度和特异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髂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苏州地区男性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13
作者 姜江 荣光 颜士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2期18-19,共2页
探讨苏州地区男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为本地区男性HPV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及泌尿外科就诊的3770例男性患者的疣体或阴茎脱落细胞,运用PCR-反向... 探讨苏州地区男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为本地区男性HPV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及泌尿外科就诊的3770例男性患者的疣体或阴茎脱落细胞,运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收集的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共检测3770例样本,23种HPV亚型均被检出,1912例检测结果为阳性,感染率为50.72%,感染率比较高的五种亚型依次为HPV6,HPV11,HPV52,HPV81和HPV16。单一型HPV,多重HPV,单纯高危HPV,单纯低危HPV以及高低危混合HPV感染率依次为26.98%,23.74%,14.35%,18.54%,17.82%。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不同,且HPV感染率除了在<20岁和21-40岁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州地区男性患者HPV感染主要以HPV6,HPV11,HPV52,HPV81和HPV16五种HPV亚型为主,单一感染相对居多,且好发年龄相对集中在>4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人乳头瘤病毒(HPV) 苏州
下载PDF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凯茹 高晨慧 +1 位作者 颜士健 洪智慧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44-449,538,共7页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 目的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测数值,按照临床诊断信息分为健康体检组(74例)、肝炎肝囊肿组(63例)、肝硬化组(40例)、腺瘤增生组(76例)及肝癌组(788例),比较各指标在各肝相关分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性分析及Kappa分析评价AFP与PIVKA-Ⅱ的应用特性。通过ROC曲线及Kappa分析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效能。比较各指标对肝恶性肿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3指标在各分组中的表达差异明显,AFP在健康人群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57.61%;PIVKA-Ⅱ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64.47%;Ferritin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12.16%,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34.90%。分析AFP与PIVKA-Ⅱ指标相关性,Y=0.0786 X+1.5675,线性度偏差显著;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381,一致性一般。多指标联合应用在肝癌组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在腺瘤增生+肝癌组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在肝癌诊断中,AFP、Ferritin、PIVKA-Ⅱ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8.96%,特异性为80.24%,高于单项目检测的灵敏度,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2.52%,特异性为78.53%。3指标在肝癌治疗前后差异明显,AFP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4.11ng/mL下调至3.2ng/mL,Ferritin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244ng/mL下调至223ng/mL,PIVKA-Ⅱ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161mIU/mL下调至24.78mIU/mL;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数值差异,AFP:P<0.0247;Ferritin:P<0.4842;PIVKA-Ⅱ:P<0.0001,AFP、PIVKA-Ⅱ指标变化有更强的临床一致性和预后指导价值。结论3项传统肝癌检测指标在良恶性疾病中表达差异明显,其中两个核心指标AFP与PIVKA-Ⅱ一致性较差,但互补性强,联检可以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相较于腺瘤增生+肝癌综合诊断,多指标联检对单纯肝癌的诊断效能更高。AFP与PIVKA-Ⅱ的疗效监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 铁蛋白 肝癌 诊断 疗效监测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引导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婷婷 吴乾昌 +3 位作者 刘晶 米宝明 阎俊 罗蔚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88-592,共5页
痉挛性斜颈(C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疾病,主要由于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引起的异常姿势或运动,大多数为特发性。CD的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A型肉毒毒素(BoNT-A)注射、手术等方法。BoNT-A注射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 痉挛性斜颈(C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疾病,主要由于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引起的异常姿势或运动,大多数为特发性。CD的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A型肉毒毒素(BoNT-A)注射、手术等方法。BoNT-A注射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重复性好,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不同研究中BoNT-A注射的疗效差异较大,为提高BoNT-A注射疗效,临床上各类引导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就各类BoNT-A注射引导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A型肉毒毒素 注射引导技术
下载PDF
^(99)Tc^(m)-MIBI 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孔维唯 洪智慧 +3 位作者 尤嘉熙 谢亦驰 石怡珍 刘增礼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PHPT的47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指标[血清甲状...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PHPT的47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指标[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资料,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超声检查、CT/磁共振(MRI)检查对术前PHPT的诊断效能。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法对双时相平面显像功能性参数、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切除病灶体积及PTH/切除病灶体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HPT,共切除病灶58个,其中阳性病灶47个,包括PA 7个、PH 37个、异位甲状旁腺2个、异位PC 1个。^(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超声检查及CT/MRI对PHP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87%(184/188)、98.40%(185/188)、92.77%(167/180)、80%(32/40)。^(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的诊断PHPT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44例PHPT患者,早期病灶放射性浓聚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eT)/对侧正常甲状腺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NT)、晚期病灶放射性浓聚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dT)T/NT与术前PTH、手术切除病灶体积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1、0.348、0.485、0.599,P均<0.05),dT/NT值与PTH/切除病灶体积值呈负相关(r=-0.420,P<0.05);RI与PTH/切除病灶体积值呈负相关(r=-0.404,P<0.05);切除病灶体积与PTH、血钙及AKP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8、0.331、0.497,P均<0.05);PTH/切除体积值与切除病灶体积呈负相关(r=-0.608,P<0.05)。结论^(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便于发现异位病灶及甲状腺内病灶,对PHPT术前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 融合显像
下载PDF
^(131)I治疗GD甲亢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张兵 尤嘉熙 苏桂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79-81,90,共4页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甲亢采用^(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21年9月—2023年9月接诊的100例GD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131)...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甲亢采用^(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21年9月—2023年9月接诊的100例GD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131)I治疗,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组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I型原胶原N端前肽、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D甲亢实施^(131)I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骨代谢指标,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亢 ^(131)I治疗 疗效评估
下载PDF
^(99)Tc^m-BW250/183骨髓免疫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增礼 吴锦昌 +1 位作者 石怡珍 唐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T001,共4页
目的 探讨99Tcm 抗粒细胞单抗BW2 5 0 / 183骨髓免疫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疑有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接受了99Tcm BW2 5 0 / 183骨髓免疫显像和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骨显像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 ,并与... 目的 探讨99Tcm 抗粒细胞单抗BW2 5 0 / 183骨髓免疫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疑有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接受了99Tcm BW2 5 0 / 183骨髓免疫显像和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骨显像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 ,并与X线和 (或 )MRI比较。结果 骨髓免疫显像在 4例骨转移患者中新发现骨显像未发现的病变部位 8个 ;6例骨转移患者存在外周骨髓扩张 ;骨髓免疫显像和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 90 %和 10 0 % ,特异性分别为 10 0 %和 2 5 % ,准确性分别为 92 9%和 78 5 %。结论 99Tcm BW2 5 0 / 183骨髓免疫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对于骨骼孤立病灶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单克隆抗体 骨髓 放射免疫显像
下载PDF
^(99m)Tc-TRODAT-1SPECT DAT显像评价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蔚锋 包仕尧 +3 位作者 傅 渝 刘春风 邵国富 吴锦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摘 要:目的 探讨99m Tc-TRODAT-1SPECT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显像评价帕金森病(PD)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 18例健康自愿者、23例帕金森病患者行99m TC-TRODAT-1SPECT DAT断层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测定... 摘 要:目的 探讨99m Tc-TRODAT-1SPECT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显像评价帕金森病(PD)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 18例健康自愿者、23例帕金森病患者行99m TC-TRODAT-1SPECT DAT断层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测定纹状体与小脑部位DAT比值。对PD患者进行UPDR评分和Hoehn-Yahr分级。结果 PD患者99m Tc-TRODAT-1SPECT DAT断层显像,纹状体DAT特异性摄取与 UPDR评分总分、日常活动评分、运动检查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与精神活动、行为、心境评分和PD患者年龄无相关性。结论99m Tc-TRODAT-1SPECT DAT断层显像有助于评估PD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SPECT DAT ^99mTc-TRODAT-1SPECTDNAT UPDR评分 严重程度 评价
下载PDF
^(99m)Tc-TRODAT-1 SPECT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对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罗蔚锋 包仕尧 +4 位作者 吴锦昌 傅渝 刘春风 邵国富 方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99mTc TRODAT 1SPECT多巴胺转运体 (dopaminetransporter,DAT)显像对帕金森病 (PD)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9例PD患者 ,2例可疑的PD患者 ,18例健康自愿者行99mTc -TRODAT-1SPECTDAT断层显像 ,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测定纹状体与... 目的 探讨99mTc TRODAT 1SPECT多巴胺转运体 (dopaminetransporter,DAT)显像对帕金森病 (PD)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9例PD患者 ,2例可疑的PD患者 ,18例健康自愿者行99mTc -TRODAT-1SPECTDAT断层显像 ,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测定纹状体与小脑部位DAT比值。结果 单侧症状的PD患者起病肢体对侧纹状体DAT特异性摄取为 (1 32± 0 0 3) ,同侧纹状体DAT特异性摄取为 (1 36± 0 0 4)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单侧症状的PD患者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的降低。结论 99mTc TROD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早期诊断 多巴胺转运体 诊断 SPE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