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与PBL在医学本科生眼科学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江 徐国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6期8-11,共4页
目的在大学本科学生眼科学教学中,比较以案例为基础(casebasedlearning,CBL)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 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共42 人作为教学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CBL 教... 目的在大学本科学生眼科学教学中,比较以案例为基础(casebasedlearning,CBL)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 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共42 人作为教学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CBL 教学和PBL 教学,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CBL 教学及PBL 教学的评价反馈。结果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PBL 组中76.2%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兴趣,CBL 组中85.7%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在“前期基础理论知识储备在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是否足够”方面,71.4%的CBL 组学生认为足够,而47.6%的PBL 组学生认为足够,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是否需要占据大量课前时间进行预习”方面,CBL 组中42.9%的学生认为需要占据大量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在PBL 组中高达85.7%的学生认为需要大量时间进行预习,且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是否需要在该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师引导、讲解的内容”,66.7%的CBL 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教师讲解内容,95.2%的PBL 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两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学习方式,CBL 与PBL 应用于眼科学的临床教学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两种教学法各有利弊,PBL 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课前花费时间较多,对于自学能力不佳的学生并不适合。CBL 教学法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讲解的部分能够更容易地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知识内容,因此可能更适合尚无临床知识储备的本科医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教学 案例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模式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探索提高眼科住院医师显微手术技术的新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解来青 张积 +1 位作者 娄慧 季晓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029-1031,共3页
随着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简称"规培")工作的深入开展,规培工作已成为培养现代高素质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眼科属于外科但又不同于普通外科,眼球的精细结构及敏感功能决定了其手术的... 随着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s,简称"规培")工作的深入开展,规培工作已成为培养现代高素质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眼科属于外科但又不同于普通外科,眼球的精细结构及敏感功能决定了其手术的精细化及对术者的高要求。这就要求眼科医师在学习阶段就要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如何在短短3年时间内使进入规培基地的眼科住院医师掌握规范化的眼科显微手术技能,是摆在各规培基地领导及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手术技能 教学
下载PDF
双语授课在外籍医学生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3
作者 张积 季晓燕 徐国旭 《科教导刊》 2017年第9X期103-104,共2页
为了提高外籍医学生的眼科中英文专业水平,苏州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二系眼科教研室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授课及见习指导,鼓励学生运用中文交流互动,经过两年的实践,该课程深受外籍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眼科 外籍学生 双语教学
下载PDF
基于医疗安全的医院新技术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叶传禹 孙亦晖 +1 位作者 陈坚 周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针对医疗安全理念的医院新技术管理研究,介绍医疗安全理念的对象与方法。方法抽取580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和新技术管理。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探讨,讨论医务人员对医疗新技术的认知,探讨不同岗位... 目的针对医疗安全理念的医院新技术管理研究,介绍医疗安全理念的对象与方法。方法抽取580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和新技术管理。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探讨,讨论医务人员对医疗新技术的认知,探讨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层和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对医疗新技术相关问题的认识情况。结论通过提高医疗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建立有效的组织系统;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大新技术的支持;完善新技术的管理,促进医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安全 医院 新技术管理
下载PDF
铁死亡机制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相关眼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巧云 解来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78,共4页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以脂质过氧化和铁积累为特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近年来,随着铁死亡概念的提出和其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 RPECs)功能下降相关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以脂质过氧化和铁积累为特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近年来,随着铁死亡概念的提出和其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 RPECs)功能下降相关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等疾病的发病机制的探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将对铁死亡的基本概念、RPECs铁死亡的主要机制及调控铁死亡对RPECs相关眼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RPECs相关眼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眼病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姜黄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效机制
6
作者 杜媛媛 王熠昀 +7 位作者 赵蓉 张积 季晓燕 陆佳羽 嵇芳芳 娄慧 江自远 黄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2-1159,共8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相关理论方法探究姜黄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SEA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在线预测化合物作用的靶点;通过CTD数据库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各种靶点;运用Venny数据库映射匹配不...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相关理论方法探究姜黄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SEA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在线预测化合物作用的靶点;通过CTD数据库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各种靶点;运用Venny数据库映射匹配不同基因,并取二者交集;采用GeneMANIA数据库构造出交集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图,采用Cystoscape软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和可视化,借助WebGestalt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到姜黄素作用靶点52个,DR对应的靶点1599个,共同作用的靶点48个。核心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以及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靶点主要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控多条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反应和对抗氧化应激等过程,从而发挥治疗D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网络药理学 基因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及其在AM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巧云 解来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235,共4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老年人群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的常见眼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Cs)间紧密连接(TJ)是血-视网膜外屏障(oBRB)的重要结构单元。紧密连接在AMD的发病过程中有所缺陷,进而促进oBRB的破坏,加速AMD的发生和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老年人群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的常见眼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Cs)间紧密连接(TJ)是血-视网膜外屏障(oBRB)的重要结构单元。紧密连接在AMD的发病过程中有所缺陷,进而促进oBRB的破坏,加速AMD的发生和进展。本文将对紧密连接与紧密连接蛋白在维持oBRB功能、紧密连接蛋白异常与oBRB破坏在AM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AMD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血-视网膜外屏障 视网膜色素上皮 紧密连接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后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3
8
作者 黄江 徐国旭 +4 位作者 魏晓红 卜曙旸 唐华 张积 季晓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78-1881,共4页
背景: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有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局部使用丝裂霉素、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以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许多患者在翼状胬肉切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症表现。目的:对比观察自体... 背景: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有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局部使用丝裂霉素、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以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许多患者在翼状胬肉切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症表现。目的:对比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对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翼状胬肉患者共80例(80眼),随机分为2组,单纯切除组40例40眼在10倍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0例40眼在10倍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即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后在手术区移植自体颞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游离球结膜。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行裂隙灯及泪膜破裂时间检查以及干眼症状询问。结果与结论:术后两组患者中均有部分患者有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单纯切除组干眼症患者明显多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P<0.05)。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1周后植片红润,并开始融合生长,无感染或排斥等异常现象出现。术后1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泪膜破裂时间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组延长,术后3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较传统单纯性胬肉切除效果好,术后早、中期可明显减少患者干眼症状,保持较好的眼表泪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翼状胬肉 泪膜 稳定性 破裂时间
下载PDF
视觉电生理与视网膜计对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预测的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徐涛涛 徐国旭 +1 位作者 季晓燕 翟红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检查评估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可靠性。方法对75例(75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分别行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检查,即分别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目的探讨术前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检查评估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可靠性。方法对75例(75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分别行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检查,即分别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及潜视力(potential visual acuity,PVA)检查,并将结果与患者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F-ERG b波振幅平均为(405.75±38.40)μV,F-VEPP2波潜伏期平均为(112.59±26.67)ms,PVA平均为0.27±0.19,术后1个月BCVA为0.42±0.22。术前F-ERG与术后BCVA一致者51眼,可靠性为68.0%,经统计学处理,2者存在显著正线性相关(r=0.3391,t=3.0799,P<0.05)。术前F-VEP与术后BCVA一致者55眼,可靠性为73.3%,经统计学处理,2者存在显著正线性相关(r=0.4754,t=4.6168,P<0.05)。术前PVA与术后BCVA基本一致者16眼,一致率为21.3%,经统计学处理,2者不相关(r=0.0447,P>0.05)。结论 F-ERG和F-VEP检查可综合评估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功能,而视网膜计检查对此类患者术后视力进行评估的准确性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期白内障 闪光视网膜电图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视网膜计 潜视力
下载PDF
采用视觉电生理法研究氟西汀对成年大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解来青 徐国旭 +2 位作者 倪勇 魏晓红 娄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5-970,共6页
背景 氟西汀(Flx)为一种选择性血清素重吸收抑制剂,腹腔内注射可诱发成年大鼠海马区神经的再生和突触的发生,推测其对视皮层视觉可塑性产生促进作用,但口服Flx与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的关系、其与双眼形觉剥夺(BFD)逆转成年大鼠视... 背景 氟西汀(Flx)为一种选择性血清素重吸收抑制剂,腹腔内注射可诱发成年大鼠海马区神经的再生和突触的发生,推测其对视皮层视觉可塑性产生促进作用,但口服Flx与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的关系、其与双眼形觉剥夺(BFD)逆转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作用的关系等研究鲜见报道. 目的 采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方法研究Flx给药时间与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逆转的关系,比较Flx与BFD逆转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的效果.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区组设计多水平实验设计方法将70日龄(P70)的成年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Flx2组、Flx4组、Flx6组、Flx8组、BFD组和Flx+BFD组,Flx各组大鼠均给予0.2 mg/ml Flx溶液喂养大鼠分别至PVEP检查前2、4、6、8周,然后改为正常水饮用,于PVEP检查前1周行左跟上下睑缘缝合制备单眼形觉剥夺(MFD)模型;BFD组大鼠在PVEP检查前3周行双眼缝合2周,同时给予正常饮水3周;Flx+ BFD组先用0.2 mg/ml Flx溶液喂养4周,在Flx溶液喂养1周后双眼缝合2周,再于PVEP记录前1周剪开右眼睑行MFD.各组大鼠均行双跟PVEP记录,测量N75-P100振幅,计算FD跟(左眼)/非FD眼(右眼)(C/I)值,并通过比较FD前后大鼠PVEP振幅值的变化评估眼优势的转移. 结果 FD 1周后,Flx4组、Flx6组、Flx8组、BFD组、Flx+BFD组大鼠PVEP C/I值较FD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3,P<0.05;t=2.981,P<0.05;t=3.619,P<0.01;t=2.681,P<0.05;t=4.550,P<0.01) oFlx4组、Flx6组和Flx8组大鼠FD后左眼PVEP振幅值较FD前明显降低[(17.71±2.24)μV比(31.09±4.13) lμV;(18.93±2.85) μV比(29.59±4.07) μV;(17.94± 1.92) μV比(28.48±3.09) 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8、3.278、4.447,均P<0.01),而FD前后右眼PVEP振幅的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D后BFD组和Flx4+BFD组大鼠左眼PVEP振幅值明显低于FD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5;t=3.051,P<0.01),BFD组和Flx+ BFD组大鼠FD后右眼PVEP振幅值明显高于FD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09,P<0.01;t=-4.352,P<0.01). 结论 采用0.2 mg/ml Flx水溶液喂养成年大鼠4周以上及BFD2周的方法均可有效激活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延长Flx喂养时间并不能显著提高视觉可塑性重塑的程度.Flx对视觉可塑性重塑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FD眼反应,而BFD的作用机制是抑制FD眼反应的同时促进非FD眼反应来实现的.Flx喂养与BFD法在逆转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视皮层可塑性 形觉剥夺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Wistar大鼠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与复发翼状胬肉:泪膜恢复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吉 徐国旭 +4 位作者 张积 魏晓红 卜曙旸 唐华 季晓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5127-5130,共4页
背景: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各种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泪膜恢复的影响,未涉及同一手术方法对不同患者人群泪膜恢复的影响。目的:观察初发翼状胬肉和复发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的泪膜恢复情况。方法:选取初... 背景: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各种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泪膜恢复的影响,未涉及同一手术方法对不同患者人群泪膜恢复的影响。目的:观察初发翼状胬肉和复发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的泪膜恢复情况。方法:选取初发翼状胬肉患者32例38眼,复发翼状胬肉患者28例35眼,分别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及移植后1周、1个月时进行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收集基础泪液分泌量,测量泪膜破裂时间。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移植后1周均出现干眼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复发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较初发组患者严重、泪膜破裂时间较初发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移植后1个月初发组患者的干眼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基本恢复正常,复发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较初发组患者严重、泪膜破裂时间较初发组患者明显缩短、泪液分泌较初发组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移植后的泪膜稳定性及泪液分泌均较初发翼状胬肉患者恢复差,可以部分解释复发翼状胬肉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翼状胬肉 初发 复发 泪膜 恢复
下载PDF
以复视为突出表现的神经梅毒文献及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晓东 程丰 +2 位作者 施辛 徐国旭 刘春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以复视为突出表现的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所有因神经梅毒引起复视的病例报告,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应用Excel2007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2... 目的探讨以复视为突出表现的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所有因神经梅毒引起复视的病例报告,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应用Excel2007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2例患者(12篇病例报告),其临床特征有:男性多见,以复视为突出表现,有脑脊液改变,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青霉素疗效好,预后较好。结论多种类型神经梅毒均可以复视为突出表现,诊断常被推迟,遇到复视患者要有诊断神经梅毒警惕性,青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复视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使用内窥镜辅助眼眶骨折手术的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积 季晓燕 +3 位作者 解未青 张文 钱思程 徐国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眼眶骨折手术整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8/2016-08期间入我院就诊的眼眶骨折患者800例800眼,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4眼行鼻外径路手术,纳入对照组;446眼行内窥镜辅助下眼眶骨折手术,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眼眶骨折手术整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8/2016-08期间入我院就诊的眼眶骨折患者800例800眼,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4眼行鼻外径路手术,纳入对照组;446眼行内窥镜辅助下眼眶骨折手术,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6mo随访,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复视分级、眼球凹陷改善情况,并评估患者术后随访对颜面部外形美观满意度。结果:术后3mo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90.4%(P>0.05);两组患者术前复视分级情况无差异(P>0.05),术后1mo观察组复视0级患者占70.9%,对照组占66.7%(P>0.05);术后6mo观察组复视0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7.1%vs 76.0%,P<0.05)。术前组间眼球内陷深度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mo眼球内陷深度≤1cm者:观察组占89.5%,对照组占85.9%(P>0.05);术后6mo,眼球内陷深度≤1cm,观察组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0.8%(P<0.05)。术后6mo时观察组对颜面部外观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94.6%(P<0.05)。结论:内窥镜技术应用于眼眶骨折手术中可有效改善复视及眼球内陷情况,且长远疗效较好,术后恢复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 内窥镜辅助下手术 整复效果
下载PDF
正确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最佳视力的标准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国旭 徐国彤 +7 位作者 安晓玲 马英娜 王洁 高维琪 李春华 陈立群 张积 卜曙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42-945,共4页
目的: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复明手术,术前对患者视功能及术后视力预后情况进行预测,对医患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研究和建立能正确预测白内障术后最佳视力的标准方法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在眉睫。建立该标准方法正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方法:经... 目的: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复明手术,术前对患者视功能及术后视力预后情况进行预测,对医患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研究和建立能正确预测白内障术后最佳视力的标准方法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在眉睫。建立该标准方法正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方法:经文献检索和查证,我们认为一些文献中报道的单一指标对白内障术后视力预测或单一指标对某种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预测有其可靠性和值得信赖之处,如:视网膜计对白内障患者潜视力预测、眼电生理检查、B超影像检查、A超眼轴长度测量、近视程度分类、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多普勒超声、FFA、瞳孔反射及光定位、色觉检查等,但都有局限和片面性,将这些指标和其它相关的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分析判断,再依其在整体预测系统中具有的重要性确定其分值,最后根据患者所有在列检查项目中总得分数找出其相对应的术后实测最佳矫正视力,并根据彼此对应关系总结、建立综合判断的标准方法才是客观可靠的。这虽有难度但还是切实可行的。结果:我们对临床经治的600例(眼)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眼部检查情况和手术后的相应视力按上述思路做了前瞻性研究,经比较、分析、归纳、找出了对应关系建立了标准方法,经临床实际应用验证基本符合率为70.2%,达到较高的水平。结论:该方法能基本正确预测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后最佳视力且具有简单、明确、标准化和可操作性。达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并确认了必不可少的检查指标及其可靠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视力预测 标准方法 白内障患者 白内障术后 预测系统 标准方法 视力预后 眼电生理检查 文献检索 术后视力 对应关系
下载PDF
57例垂体瘤患者视野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卜曙旸 徐国旭 +1 位作者 兰青 杨焕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分析垂体瘤患者的视野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57例垂体瘤患者的视野报告及MRI影像资料。结果早期垂体微腺瘤患者,视野大多正常。随着肿瘤增大,典型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垂直性颞侧、双颞侧偏盲。视野缺损与视交叉自身解剖位置密切相关。... 目的分析垂体瘤患者的视野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57例垂体瘤患者的视野报告及MRI影像资料。结果早期垂体微腺瘤患者,视野大多正常。随着肿瘤增大,典型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垂直性颞侧、双颞侧偏盲。视野缺损与视交叉自身解剖位置密切相关。视交叉位置正常者,视野缺损呈典型改变。视交叉前置或后置者,视野表现为同向偏盲、视敏度下降、中心暗点或交界性暗点。结论双颞侧偏盲是垂体瘤视交叉受压上抬典型的视野改变。视野缺损与视交叉解剖位置相关,前置型、后置型的视交叉者,视野缺损趋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视野 视交叉
下载PDF
mf-ERG二阶kernel反应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龚铠 徐国旭 +2 位作者 刘东伟 魏静 黄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二阶kernel反应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变化特点,评价其发现糖尿病早期视功能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散瞳眼底镜检查均未见视网膜病变患者32例,进...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二阶kernel反应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变化特点,评价其发现糖尿病早期视功能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散瞳眼底镜检查均未见视网膜病变患者32例,进行mf-ERG二阶kernel反应检查,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mf-ERG二阶kernel反应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已有异常:在5个环中,1-2环a波潜伏期延迟,1-5环b波潜伏期延迟,1-3环b波振幅总和、振幅密度减低,5环b波振幅密度减低;在4个象限中,鼻上象限b波振幅密度减低,颞下象限b波潜伏期延迟,振幅总和减低,颞上象限a波、b波潜伏期延迟,b波振幅总和、振幅密度减低。结论mf-ERG二阶kernel反应可较敏感地检测出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功能异常,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二阶kernel反应
下载PDF
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卜曙阳 徐国旭 黄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急性颅脑外伤 诊断治疗 诊断和治疗 治疗时机 视力下降 临床探讨 伤病 合并 注重
下载PDF
小柳原田病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季晓燕 魏晓红 黄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525,共1页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 小柳原田病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 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黄斑区水肿 误诊 视力下降
下载PDF
新生小鼠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系定向分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卜曙阳 黄强 +1 位作者 徐国旭 周丽英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索P2期小鼠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规律。方法经颅开眶法获取P2期小鼠管内段视神经2mm,组织块法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化学限定性培养基定向分化培养纯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结果混合胶质细胞原代培养7d... 目的探索P2期小鼠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规律。方法经颅开眶法获取P2期小鼠管内段视神经2mm,组织块法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化学限定性培养基定向分化培养纯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结果混合胶质细胞原代培养7d时细胞分层,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2A)分散于星形细胞层上,分离后的O2A祖细胞抗神经节苷脂GD3阳性;无血清甲状腺素限定性培养基定向培养2周后O-2A祖细胞分化为MBP阳性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细胞。结论组织块法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P2期小鼠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纯度高。O-2A祖细胞可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分化 视神经 新生小鼠 鉴定 少突胶质细胞 O-2A祖细胞 细胞系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原代培养 抗神经节苷脂 血清甲状腺素 组织块法 分离纯化 前体细胞 星形细胞 细胞分化 定向培养 振荡法 培养基 管内段
下载PDF
羊膜移植术治疗眼表碱烧伤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国旭 金晓明 +11 位作者 赵尔扬 徐国彤 王洁 安晓玲 石学明 张积 卜曙阳 唐华 魏晓红 季晓燕 李春华 陈利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1-382,共2页
目的 研究羊膜移植术治疗眼表碱烧伤过程中的组织学的修复过程及特异性变化 ,比较不同手术时期以及新鲜羊膜和保存羊膜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探寻其治疗眼表碱烧伤的机制 ,为改进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期... 目的 研究羊膜移植术治疗眼表碱烧伤过程中的组织学的修复过程及特异性变化 ,比较不同手术时期以及新鲜羊膜和保存羊膜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探寻其治疗眼表碱烧伤的机制 ,为改进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期新鲜羊膜移植组、急性期保存羊膜移植组、瘢痕期新鲜羊膜移植组及瘢痕期保存羊膜移植组。定期检查其临床变化并取标本观察其光镜及电镜下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4个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组织学修复情况均非常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 0 1) ;新鲜羊膜移植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保存羊膜移植组 (P <0 0 5 ) ;急性期手术比疤痕期手术疗效好。结论 羊膜具有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和促进上皮愈合作用 ,它能使眼表快速上皮化和维持眼表的稳定 ,促进损伤的眼表组织的快速修复 ,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移植术 角膜 碱烧伤 组织病理学 家兔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