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干细胞和脑肿瘤干细胞与胶质瘤发生发展潜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季晓燕 黄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56-359,共4页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干细胞 神经胶质瘤 神经系统/细胞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和脑肿瘤干细胞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强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77-381,共5页
1992年Reynolds从小鼠纹状体分离到神经干细胞(NSC),2003年Sing从脑肿瘤组织中分离到脑肿瘤干细胞(BTSC),这是神经科学领域发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次突破性进展,其中NSC和BTSC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神经肿瘤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结合笔者... 1992年Reynolds从小鼠纹状体分离到神经干细胞(NSC),2003年Sing从脑肿瘤组织中分离到脑肿瘤干细胞(BTSC),这是神经科学领域发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次突破性进展,其中NSC和BTSC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神经肿瘤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结合笔者近年的研究,介绍两者的相似性和不同点、BTSC是否起源于NSC,旨在为脑肿瘤起源细胞和分子病因研究提供新思路,为分子外科治疗寻找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脑肿瘤起源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组织芯片技术与神经肿瘤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鹏 黄强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87-190,共4页
基因芯片技术在神经肿瘤研究中具有高通量分析分子变化的特点,因而正受到广泛关注。但因其检测到的仅是cNDA变化,因而其可靠性仍不肯定。本文介绍的组织芯片技术是在蛋白质甚至染色体水平对基因芯片结果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病理... 基因芯片技术在神经肿瘤研究中具有高通量分析分子变化的特点,因而正受到广泛关注。但因其检测到的仅是cNDA变化,因而其可靠性仍不肯定。本文介绍的组织芯片技术是在蛋白质甚至染色体水平对基因芯片结果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病理学相比,亦具有高通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技术 神经肿瘤 肿瘤标志物 分子靶点 抗体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分化与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恶化相关分子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强 王爱东 +3 位作者 董军 王飞 孙继勇 兰青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神经干细胞分化障碍是否是神经胶质瘤发生的原因尚未定论,主要是分子变化规律还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干细胞与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分化的相关基因,为阐明胶质瘤起源的细胞分子病因创造条件。方法 对自建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恶... 目的 神经干细胞分化障碍是否是神经胶质瘤发生的原因尚未定论,主要是分子变化规律还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干细胞与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分化的相关基因,为阐明胶质瘤起源的细胞分子病因创造条件。方法 对自建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恶变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基因表达谱中的分化发育相关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聚类筛选,所得基因用RT PCR方法检测其在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基因谱中的CXCR4、TN C、GLT1、IL1 RI、EGFR 8、CDC2、Ndr3和MAPKK4共8条基因的表达变化与神经干细胞分化相关,其中GLT1、CDC2和MAPKK4基因随神经干细胞分化而表达量下降,随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恶性进展而表达量增高。结论 源于神经干细胞分化障碍所致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进一步恶变(去分化)与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GLT1、CDC2和MAPKK4等表达量呈负相关,在延伸研究中可作为胶质瘤起源细胞的分子病因的目标基因作诸如RNA干扰、基因转染或敲除等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干细胞 神经节神经胶质瘤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谱 在体外
下载PDF
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增殖与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飞 黄强 +2 位作者 王爱东 贡志刚 兰青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分化的鉴定技术 ,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 从人胚胎海马区分离神经干细胞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 ,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 ;利用流式...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分化的鉴定技术 ,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 从人胚胎海马区分离神经干细胞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 ,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 ;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从人胚胎脑海马区分离的细胞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 ,可进行传代培养 ,获得的细胞团中大部分为nestin表达阳性细胞。贴壁分化后可以出现NSE、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 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能表达nestin蛋白 ,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 ,并具有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潜能 ,具备神经干细胞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胚胎海马区 体外培养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c2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翟德忠 黄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9-491,共3页
cdc2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调控G2至M期的作用。在G2期后期,cyclinB与cdc2结合,形成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再由cdc25、cyclin H、cdk7等一些磷酸酶和激酶作用,使其激活,活化的MPF通过cdc2对细胞核内组蛋白H1、核纤维层蛋白A、B、C、核... cdc2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调控G2至M期的作用。在G2期后期,cyclinB与cdc2结合,形成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再由cdc25、cyclin H、cdk7等一些磷酸酶和激酶作用,使其激活,活化的MPF通过cdc2对细胞核内组蛋白H1、核纤维层蛋白A、B、C、核仁蛋白nucleolin等蛋白发生直接或间接磷酸化作用,从而诱导产生一系列变化,使细胞发生有丝分裂。cdc2的过度表达或缺乏,可使细胞周期进程发生紊乱,不能正常生长、分化。cdc2过表达往往导致细胞恶性增殖,形成肿瘤。现已证明cdc2过度表达与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但与神经干细胞、胶质瘤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尚待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2蛋白激酶 肿瘤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肿瘤拟态血管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子龙 朱玉德 黄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0-963,共4页
肿瘤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肿瘤血管生成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Maniotis等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肿瘤血管生成模式——拟态血管生成,他们利用CD34-PAS双重染色等方法来区分拟态血管和传统的肿瘤血管。拟态血管发生的... 肿瘤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肿瘤血管生成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Maniotis等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肿瘤血管生成模式——拟态血管生成,他们利用CD34-PAS双重染色等方法来区分拟态血管和传统的肿瘤血管。拟态血管发生的分子调控涉及许多与内皮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表型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目前研究认为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中才有拟态血管,所以对其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肿瘤学界对拟态血管生成现象还存在许多争论,焦点集中在拟态血管是否是一种假象,以及其鉴定的可靠方法。拟态血管生成现象对目前单纯针对传统的肿瘤血管的治疗策略提出了挑战,它可能成为未来治疗高度恶性肿瘤的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黑素瘤 抗原 CD34 拟态血管生成
下载PDF
建立脑肿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如军 黄强 +3 位作者 董军 宋武超 王爱东 兰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脑肿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于脑立体定向仪辅助定位下,分别将经体外培养的脑肿瘤干细胞球(SU-1和SU-2)和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单细胞悬液缓慢注射至裸小鼠右侧尾状核;徒手将SHG44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块、... 目的探讨建立脑肿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于脑立体定向仪辅助定位下,分别将经体外培养的脑肿瘤干细胞球(SU-1和SU-2)和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单细胞悬液缓慢注射至裸小鼠右侧尾状核;徒手将SHG44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块、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体外细胞系移植成功获得的颅内肿瘤组织块和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块接种于裸小鼠右侧尾状核,HE染色检测不同来源肿瘤细胞致瘤率。结果细胞悬液注射法致瘤率为100%(45/45)。肿瘤组织块直接移植法致瘤率分别为:SHG44细胞皮下移植瘤为93.33%(14/15),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体外细胞系移植瘤为98.46%(128/130),肺癌脑转移瘤为72.31%(47/65);裸小鼠死亡率为1.41%(3/213)。形成的可移植性肿瘤分为侵袭性明显和不明显两种类型,与亲本肿瘤特征一致。结论两种移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包括脑肿瘤干细胞在内的人胶质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反映了亲本肿瘤最基本的致瘤性和侵袭性特征。细胞悬液注射法操作时间较长,但为体外培养的单个细胞和细胞球移植所必须;肿瘤组织块直接移植法可用于临床肿瘤、可移植性肿瘤的直接接种,操作时间短、效率高,适用于批量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干细胞 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小鼠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胶质瘤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7-269,共3页
长期以来 ,肿瘤细胞的起源与增生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枢神经肿瘤细胞也不例外。 1 977年 Mckay等提出 ,并经后继研究者证实白血病和多种实体瘤中均有为数不多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类似干细胞的潜... 长期以来 ,肿瘤细胞的起源与增生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枢神经肿瘤细胞也不例外。 1 977年 Mckay等提出 ,并经后继研究者证实白血病和多种实体瘤中均有为数不多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类似干细胞的潜能。就胶质瘤而言 ,脑内神经干细胞可能是其起源细胞越来越受到关注。Singh( 2 0 0 3年 )从胶质组织标本中采用类似干细胞培养的实验 ,发现有类似神经干细胞生长特征的胶质瘤干细胞存在。这一发现 ,对胶质瘤的理论认识、临床治疗及控制预后等开拓了新的思路 ,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鉴于此 ,本刊特邀请我国神经外科著名资深专家撰写了《胶质瘤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一文 ,作者多年来从事胶质瘤实验和临床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概括性强、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命题领域的相关进展。现刊登于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干细胞 肿瘤生成细胞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飞 黄强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渐趋成熟 ,神经干细胞移植于体内研究的报告也日渐增多。但已取得与受体靶组织部位相应细胞完全整合并具有相同功能的研究报告尚未见到 ,这一目标的实现难...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渐趋成熟 ,神经干细胞移植于体内研究的报告也日渐增多。但已取得与受体靶组织部位相应细胞完全整合并具有相同功能的研究报告尚未见到 ,这一目标的实现难点就在于神经干细胞复杂的增殖与分化机制仍未阐明。研究者正在从体内到体外多方面大力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增殖 分化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孙继勇 黄强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6期574-577,共4页
生物信息学是利用计算机对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信息进行整理、储存和分析的技术 ,它目前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构建肿瘤相关的数据库、开发肿瘤治疗药物以及系统分析肿瘤基因表达谱。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肿瘤 基因表达谱 新药开发
原文传递
肿瘤起源细胞学说与争论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骅 黄强 +1 位作者 董军 兰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9-784,共6页
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大部分肿瘤来源于已转化成肿瘤起源细胞的单个细胞(肿瘤干细胞),只有肿瘤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多向分化和体内外形成肿瘤的能力。然而对于肿瘤干细胞的起源仍有争论。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和信... 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大部分肿瘤来源于已转化成肿瘤起源细胞的单个细胞(肿瘤干细胞),只有肿瘤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多向分化和体内外形成肿瘤的能力。然而对于肿瘤干细胞的起源仍有争论。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和信号通路,因而认为正常干细胞是肿瘤干细胞起源的最佳候选细胞。此外,细胞融合是发育和组织修复中必需的生理过程,它与肿瘤的基本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可能在肿瘤干细胞的发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因学 肿瘤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融合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细胞对诱导分化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立军 黄强 +2 位作者 王爱东 兰青 杜子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 优选人脑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剂。方法 应用MTT法、形态学、GFAP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环已亚甲基二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丁酸钠、二丁酰杯AMP、苯乙酸钠、苯丁酸钠、亚砷酸钠等7种诱导剂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诱导分化效果。结... 目的 优选人脑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剂。方法 应用MTT法、形态学、GFAP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环已亚甲基二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丁酸钠、二丁酰杯AMP、苯乙酸钠、苯丁酸钠、亚砷酸钠等7种诱导剂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诱导分化效果。结果 亚砷酸钠、苯乙酸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效果较差,苯丁酸钠、二丁酰环AMP、丁酸钠在1-2mM即可明显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多分化,表现为增殖抑制,胞突增长,GFAP表达升高现象。结论 人脑胶质瘤细胞对诱导分化剂苯丁酸钠、二丁酰环AMP和丁酸钠较为敏感,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性 胶质瘤 诱导 细胞分化 苯丁酸钠 二丁酰环AMP
下载PDF
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裸小鼠脑内移植及其MR显像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如军 刁艺 +2 位作者 黄强 沈钧康 兰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7-941,共5页
背景与目的:文献报道的胶质瘤动物原位移植模型,大多数是将细胞悬液立体定向接种于鼠脑内,操作繁杂,耗时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批量实验。本研究接种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于裸小鼠脑内,探讨建立人脑胶质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及其MR活... 背景与目的:文献报道的胶质瘤动物原位移植模型,大多数是将细胞悬液立体定向接种于鼠脑内,操作繁杂,耗时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批量实验。本研究接种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于裸小鼠脑内,探讨建立人脑胶质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及其MR活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在套管针内,置入位于裸小鼠皮下生长的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2mm3,经微型颅钻钻颅孔后经套管针推入裸小鼠右尾状核内,第30天在配有小鼠专用micro-23微线圈的1.5TMR机上进行头颅扫描和专用软件测量显像的肿瘤体积。继而取全脑作连续冰冻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病理特征,在体视显微镜目镜下用测微尺测量肿瘤。然后将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荷瘤鼠活体MR显像计算肿瘤体积的可行性。结果:经MR扫描的15只颅内接种肿瘤的小鼠,有14只的尾状核区域见到肿瘤显像;在脑切片上,与MR像相同部位见到了肿瘤组织。经脑切片测得的肿瘤体积[(23.19±10.18)mm3]和经MRI测得的肿瘤体积[(23.45±11.64)m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模型制作成功率为93%(14/15),肿瘤模型MR显像成功率为100%(14/14)。结论:经套管针定量植入胶质瘤组织于裸小鼠尾状核,制作可移植性裸小鼠人脑胶质瘤原位模型,具有操作便捷、省时、便于批量制作、致瘤率高等优点。配有小鼠专用微型线圈的1.5TMR机可用于荷瘤裸小鼠的头颅成像、在活体上对移植瘤进行定位和体积测量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胶质瘤 裸小鼠 原位移植模型 MR活体显像
下载PDF
诱导分化剂与细胞毒化疗药联合治疗可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施铭岗 黄强 +2 位作者 董军 孙志方 兰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90-109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化疗药物是治疗胶质瘤的主要药物,但有诸多限制,联合诱导分化剂治疗胶质瘤能否增加其疗效尚不知。本研究旨在探讨诱导分化剂与细胞毒化疗药抗胶质瘤的联合效应。方法:卡氮芥(BCNU与苯丁酸钠(SPB)联合治疗移植于裸小鼠...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化疗药物是治疗胶质瘤的主要药物,但有诸多限制,联合诱导分化剂治疗胶质瘤能否增加其疗效尚不知。本研究旨在探讨诱导分化剂与细胞毒化疗药抗胶质瘤的联合效应。方法:卡氮芥(BCNU与苯丁酸钠(SPB)联合治疗移植于裸小鼠皮下的低分化人脑胶质瘤,观察移植瘤体积变化、病理学形态、细胞增殖周期时相、分化抗原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等指标。结果:BCNU与SPB联合给药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任何一种单独给药组,表现为肿瘤体积增加缓慢,光镜下细胞密集程度降低,间质增加,出现类星形的多角形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上调,凋亡细胞增多。结论:BCNU与SPB联合使用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向良性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分化剂 细胞毒化疗药 胶质瘤 卡氮芥 苯丁酸钠 联合化疗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干细胞niche与肿瘤干细胞产生和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银艳 黄强 +1 位作者 董军 兰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大部分肿瘤来源于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一样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够产生肿瘤组织团块中的各种增殖和分化的细胞。肿瘤干细胞可能来源于正常干细胞或分化细胞。干细胞niche是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通过提... 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大部分肿瘤来源于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一样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够产生肿瘤组织团块中的各种增殖和分化的细胞。肿瘤干细胞可能来源于正常干细胞或分化细胞。干细胞niche是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通过提供抑制细胞增殖和生长的信号来维持干细胞于静止状态。干细胞niche功能异常会导致niche的数量增加,以及干细胞功能异常和数量增加。肿瘤干细胞可能在异常的niche中存活,打破这种异常的niche就会削弱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靶向肿瘤干细胞异常微环境的治疗策略可能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HE 肿瘤干细胞 干细胞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性及其治疗策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储亮 黄强 +1 位作者 董军 兰青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8-872,共5页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干细胞了解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中某些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由此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学说。这一学说,不仅认为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密切,而且传统的化疗方法不能根治肿瘤的原...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干细胞了解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中某些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由此提出了肿瘤干细胞学说。这一学说,不仅认为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密切,而且传统的化疗方法不能根治肿瘤的原因可能也与肿瘤干细胞耐药有关。已有研究表明, ABC转运体能够保护肿瘤干细胞免受药物的毒性作用,因此更深入的理解肿瘤干细胞耐药机制对我们找到行之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以及新的治疗靶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耐药性 ABC转运体
下载PDF
人小龄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及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飞 黄强 +3 位作者 王爱东 贡志刚 兰青 孙志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索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从而在体外大量扩增神经干细胞;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从人胚胎脑分离神经干细胞,部分细胞冻存,另一部分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 目的探索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从而在体外大量扩增神经干细胞;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从人胚胎脑分离神经干细胞,部分细胞冻存,另一部分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细胞增殖,进行体外扩增、传代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结果从人胚胎脑分离的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能形成大量的神经干细胞球,这些神经干细胞球可在体外扩增及传代培养。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球中大部分为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表达阳性细胞。贴壁后可以分化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经冻存后的胎脑细胞也能培养出具有同样特征的神经干细胞。结论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从人胚胎脑能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并能在体外大量扩增。这为人类神经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 神经干细胞 分离培养 扩增 鉴定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细胞株体外诱导分化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强 孙立军 +3 位作者 董军 李晓楠 王爱东 兰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73-679,共7页
背景与目的: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在诱导分化剂作用下,胶质瘤胞由分化不良向分化良好方向演进,但该效应的分子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建立质瘤细胞诱导分化的相关基因表达谱并克隆新基因,为进一步阐明产生该效应的子机制提供基因信息... 背景与目的: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在诱导分化剂作用下,胶质瘤胞由分化不良向分化良好方向演进,但该效应的分子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建立质瘤细胞诱导分化的相关基因表达谱并克隆新基因,为进一步阐明产生该效应的子机制提供基因信息。方法:采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检测、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确定诱导分化剂对低分人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9的分化效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检测诱导分化前后的基因表达变化;用随机引物差异显示PCR克隆相关基因,并以反Northern杂交验证,再与GenBank比对分析相关基因信息。结果:1.75mmol/L的苯丁酸钠能显著抑制SHG-44-9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并促其向良性方向分化。在含18000个人cDNA的芯片中发现、并经反Northern杂交验证,有98个基因的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并克隆12个与分化有关的基因,其中调控c-myc表达的MIBP1基因可能为调控胶质瘤细胞分化的基因。结论:本研究发现的98个与分化相关的基因和克隆的12个基因,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和发现新的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细胞株 体外 诱导分化 基因 细胞形态学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设计与构建方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序曲 王金鹏 +3 位作者 黄强 王爱东 董军 兰青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 设计和构建survivin基因的表达si RNA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探讨胶质瘤分子病因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在线软件si Direct设计干扰survivin基因靶序列,合成回文DNA序列退火后克隆至线性化p SUPER质粒载体,重组质粒载体... 目的 设计和构建survivin基因的表达si RNA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探讨胶质瘤分子病因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在线软件si Direct设计干扰survivin基因靶序列,合成回文DNA序列退火后克隆至线性化p SUPER质粒载体,重组质粒载体双酶切电泳鉴定和测序分析,再转染phoenix细胞产生病毒转染低分化SHG4 4 - 9胶质瘤细胞株。利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Western blot测定转染后SHG4 4 - 9细胞survivin表达量。结果 p SU PER表达si RNA重组质粒载体经双酶切电泳鉴定和DNA测序分析,证实插入6 0 bp序列与原序列一致,位置正确。测定p SUPER.retro- S1、p SU PER.retro- S2病毒滴度值分别为5 .5×10 5CFU/ m l和5 .75×10 5CFU/ ml,干扰效率分别为70 .5 %和接近10 0 .0 %。结论 survivin基因的表达si RNA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的构建成功,不但为研究胶质瘤分子病因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有用工具,而且也为研究高表达survivin的其它肿瘤构建了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SURVIVIN 逆转录病毒载体 胶质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