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与构想——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颖丽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4-76,共3页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课程的设置应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所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为例,通过分析改革的优势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全新构想,探讨了构建高职...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课程的设置应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以所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为例,通过分析改革的优势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全新构想,探讨了构建高职高专菜单式英语课程体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 菜单式课程体系
下载PDF
高职英语口语以赛促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燕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1期84-85,共2页
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赛促学的高职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英语竞赛,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在各类英语竞赛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赛促学的高职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英语竞赛,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在各类英语竞赛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促学 英语口语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赛促学——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燕 《海外英语》 2015年第5期119-120,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具备一定外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却越来越大。这对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高职...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具备一定外语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却越来越大。这对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高职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改革,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努力寻求将高职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最佳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学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将竞赛与教学相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促学 高职英语教学 职业化能力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春漫 木艳 王丽芬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76-177,共2页
文章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定... 文章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试图揭示出当前高等教育中占有相当比重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针对调查的现状提出了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状调查
下载PDF
高职涉外文秘专业学期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鲁宁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104-106,共3页
学期项目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项目制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外文秘专业精心设计专业学期项目主题,借鉴CDIO教育模式,按照项目的工作过程进行学期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期项目的开... 学期项目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项目制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外文秘专业精心设计专业学期项目主题,借鉴CDIO教育模式,按照项目的工作过程进行学期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期项目的开展也为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文秘 学期项目 CDIO
下载PDF
中西方商务交际礼俗文化差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鲁宁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商务交际礼俗也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招呼与寒暄、时间观念、饮食与宴请、礼品赠送等方面,中西方商务人士的看法与行为表现出很大区别。正确面对文化差异,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才能有效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
关键词 商务 交际礼俗 文化差异
下载PDF
框架理论指导下的高职翻译教学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颖丽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4期155-155,159,共2页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时间短,在翻译学习中问题重重,本文旨在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对高职翻译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问题的根源及相应的对策,从而对高职翻译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 框架理论 高职 翻译教学
下载PDF
高职英语教学法的时尚性——情景教学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冬凤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0-31,共2页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和建构主义理论的盛行,高职英语教学中呈现出时尚性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时尚性教学法之一,其意在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语言知识和语言...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和建构主义理论的盛行,高职英语教学中呈现出时尚性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时尚性教学法之一,其意在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建构,从而提升语言习得。本文主要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提高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性 英语教学 情景教学 情景
下载PDF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鲁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2年第11期137-138,共2页
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应突出实践性特点。从项目教学法及其理论依据的研究出发,探讨了写作项目内容的设计与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提出了基于项目教学法、综合运用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教学方法的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高职英语 应用文写作
下载PDF
空间语与跨文化商务交际
10
作者 陈鲁宁 《济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空间语在交际中传递着重要的信息,甚至会决定交际的成功与否.从空间安排、体距两方面阐述了东西方空间语在商务交际中的差异,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地理经济、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因素,以期更好地理解空间语的意义,减少跨文化商务交际... 空间语在交际中传递着重要的信息,甚至会决定交际的成功与否.从空间安排、体距两方面阐述了东西方空间语在商务交际中的差异,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地理经济、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因素,以期更好地理解空间语的意义,减少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冲突与误解,顺利实现交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语 跨文化商务交际 空间安排 体距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下载PDF
英语语言形式改变的原因探究
11
作者 郑亚君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年第4期108-110,共3页
语言是见证人类思维进化史的活化石。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英语语言形式的改变是任何研究英语语言史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英语语言形式的改变,不仅与语言自身的形式... 语言是见证人类思维进化史的活化石。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英语语言形式的改变是任何研究英语语言史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英语语言形式的改变,不仅与语言自身的形式演变有关,同时也与政权的交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变化等方面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研究英语这门语言,我们应该多角度、多层面,全面而深入地探究英语语言形式改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言形式改变 原因 探究
下载PDF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析
12
作者 陈鲁宁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8期220-221,229,共3页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出现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在交流中因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或表达方式、社交习惯不同、禁忌语与联想意义差异、交际风格不同等原因导致了一些常见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语用失误现象。
关键词 跨文化 商务交际 语用失误
下载PDF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院校项目制英语教学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兆凤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163-164,共2页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项目制英语教学,遵循外语教学的"做中学",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在确保项目来源的前提下,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四大环节实施项目制英语教学,把职业要素通过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培养注...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项目制英语教学,遵循外语教学的"做中学",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在确保项目来源的前提下,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四大环节实施项目制英语教学,把职业要素通过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培养注重知识能力和合作沟通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项目制英语教学 做中学
下载PDF
概念隐喻视阈下的英语虚拟语气动词用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志毅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本文将语用学指示语研究中的心理距离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相结合,构建出基于心理距离的隐喻映射模式,对虚拟语气动词时态用法的内在机制做出解释。这一模式包括时态域与心理状态域两个认知域,而虚拟语气中的动词时态表现,实际上... 本文将语用学指示语研究中的心理距离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相结合,构建出基于心理距离的隐喻映射模式,对虚拟语气动词时态用法的内在机制做出解释。这一模式包括时态域与心理状态域两个认知域,而虚拟语气中的动词时态表现,实际上是对人们在使用虚拟表达时的心理状态的一种隐喻现象。在Were-型虚拟语气中,时态域中的现在时、过去时之间的心理距离,作为距离意象图式被跨域映射到心理状态域中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内部结构。在此模式基础之上,作者又提出时态潜势的概念,对Be型虚拟语气的隐喻映射模式做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心理距离 虚拟语气 动词时态
下载PDF
英汉动结构式假宾语现象研究——基于认知转喻的动作链模型阐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志毅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2-96,共5页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动结构式假宾语结构的共同特点入手,指出假宾语是动词表征的一系列动作过程的施动对象,不同于及物动词的显性受事,假宾语与动词不能形成符合语义的常规搭配,而是间接地受到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过程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动结构式假宾语结构的共同特点入手,指出假宾语是动词表征的一系列动作过程的施动对象,不同于及物动词的显性受事,假宾语与动词不能形成符合语义的常规搭配,而是间接地受到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过程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发生。而动词本身则是这一完整动作过程的转喻形式在语言层面的体现,结果短语表征的受事变化,也正是这一动作过程影响的结果,这与Langacker动作链的"施事——工具——受事"的过程类似,而动作过程本身可以视为"工具"的隐喻形式,动作过程以动词的转喻形式体现,由此构建出基于认知转喻的动结构式假宾语结构的动作链图示,对英汉语言中的假宾语结构做出统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构式 假宾语 动作链 认知转喻
下载PDF
英语作格结构与中动结构的认知动因研究——基于认知语法小句分析的阐释模型构建
16
作者 韩志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作格结构和中动结构作为英语中的非普遍结构,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差异。首先对二者的异同进行厘清,接着探讨认知语法对两种结构进行解释的可能途径。我们发现这两种结构的理解构成,均符合认知语法小句分析中的主... 作格结构和中动结构作为英语中的非普遍结构,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差异。首先对二者的异同进行厘清,接着探讨认知语法对两种结构进行解释的可能途径。我们发现这两种结构的理解构成,均符合认知语法小句分析中的主题导向编码策略,但是,由于Langacker对英语作格结构的不同理解,以及在论著中对这两个结构并未过多深入讨论,使得现有解释并不理想。为弥补这一不足,对主题导向分析加以修正,结合认知语法的扫描识解与副词语义分析,构建出针对英语作格结构及中动结构的较为完备、合理的阐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格结构 中动结构 认知语法 阐释模型
下载PDF
色彩语码文化内涵异同原因探究
17
作者 谢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第1期150-151,共2页
色彩语码是人类对客观色彩的表达。不同语言的色彩语码有着相似或者相异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色彩语码文化内涵异同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由于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不同语言的色彩语码呈现出相似的文化内涵。同时由于文化对于... 色彩语码是人类对客观色彩的表达。不同语言的色彩语码有着相似或者相异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色彩语码文化内涵异同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由于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不同语言的色彩语码呈现出相似的文化内涵。同时由于文化对于语言的反作用,色彩语码的文化内涵又呈现相异的特点,比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的影响。认识了解色彩语码文化内涵的复杂性,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解读色彩语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语码 文化内涵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从Anderson听力过程三段论视角探析高职专业英语听力教学
18
作者 叶鲤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148-149,共2页
目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放音—校对—放音"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本文尝试从语言学家Anderson提出的听力理解的三阶段,即感知阶段、解析阶段和运用阶段着手,探索听力教学的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听力... 目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放音—校对—放音"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本文尝试从语言学家Anderson提出的听力理解的三阶段,即感知阶段、解析阶段和运用阶段着手,探索听力教学的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on听力过程三段论 听力理解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