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控制的影响
1
作者 王莉娜 陈志琴 董文敏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8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8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B组患者给予镜像疗法,联合组患者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和镜像疗法。观察3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步行时空参数、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踝背屈角、内翻角、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步宽较治疗前均减小(P<0.05),且联合组小于A、B组(P<0.05);步速、步频、步幅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A、B组(P<0.05);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踝背屈角均增大,且联合组大于A、B组(P<0.05);内翻角均减小,且联合组小于A、B组(P<0.05);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A、B组(P<0.05)。治疗4周后,A、B组步行时空参数、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踝背屈角、内翻角、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镜像疗法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明显,能够提高其步行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镜像疗法 脑卒中 后遗症 步态控制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叶阗芬 杜林娟 方明杰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2期4545-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尺神经与桡神经),上肢肌群(三头肌、肱三头肌与前臂肌群)肌电图(EMG)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定量表(FMA)评分与腕部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ROM)。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传导速度、桡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65.4±4.2)m/s比(63.2±4.1)m/s,(65.6±3.2)m/s比(63.3±3.1)m/s,(65.3±2.2)m/s比(63.1±2.3)m/s](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三头肌、肱三头肌、前臂肌群EM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5.5±3.2)分比(42.1±3.1)分,(37.4±3.3)分比(34.3±3.1)分,(36.3±3.2)分比(32.2±3.1)分](P<0.05);两组治疗1、3个月FAM评分[观察组:(26.5±2.3)分、(31.5±3.6)分比(17.4±1.6)分;对照组:(24.3±2.2)分、(28.9±3.5)分比(17.4±1.5)分]和腕部AROM[(49±3)°、(59±5)°比(39±4)°;(45±3)°、(54±4)°比(39±3)°]均较治疗前呈上升趋势,观察组上升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明显增加脑卒偏瘫患者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上肢神经传导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