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碳中和的自行车出行战略及规划设计研究——基于4个国际大城市的实践解析
1
作者 孙婷 刘浦佳 吕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9,共12页
由于自行车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有限,碳排放为零,国际大城市将其纳入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积极应对日常出行的碳减排问题,先后制定自行车出行战略与规划、自行车指南或标准,通过优化街道空间环境、培养出行习惯,使得自行车在中短途、甚... 由于自行车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有限,碳排放为零,国际大城市将其纳入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积极应对日常出行的碳减排问题,先后制定自行车出行战略与规划、自行车指南或标准,通过优化街道空间环境、培养出行习惯,使得自行车在中短途、甚至长途出行中发挥重要作用。选取哥本哈根、巴黎、纽约、伦敦4个国际大城市作为自行车交通发展与规划设计的代表,解析国际大城市自行车出行战略及目标、核心内容、实施监测与评估,从自行车道、交叉口、停车设施及标识等方面解析自行车出行设计指南或标准。从明确面向碳中和的自行车发展目标、构建自行车发展框架及指南、提升自行车在地区通勤中的作用、培养自行车出行偏好4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出行 交通战略 规划设计 碳中和 国际大城市
下载PDF
“陪伴式”乡村规划与实践--以苏州市树山村特色田园乡村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彭锐 杨新海 芮勇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10期27-33,共7页
目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各地纷纷先行先试,探索乡村振兴的地方路径。"特色田园乡村"即是江苏省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的乡村振兴创新举措。本文以苏州市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树山村为例,结合持续五年的规划编制与在地实践... 目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各地纷纷先行先试,探索乡村振兴的地方路径。"特色田园乡村"即是江苏省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的乡村振兴创新举措。本文以苏州市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树山村为例,结合持续五年的规划编制与在地实践,针对乡村规划建设的痛点问题,提出规划引领、双创引进、文化引擎、要素引入、活动引流五大"博引策略",探索"陪伴式"的乡村规划路径,以期对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田园乡村 陪伴式规划 乡村规划 树山村
下载PDF
法国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化培养对我国的启示——以巴黎美丽城建筑学院系列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婷 潘斌 《中国建筑教育》 2019年第2期-,共7页
在既有的学术型硕士学位基础上,我国增设了城乡规划与设计的专业型硕士,但在实际培养中仍然缺乏针对性,法国对城乡规划与设计高等教育学术型与专业化教育培养进行了深入改革,借鉴法国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化培养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有助... 在既有的学术型硕士学位基础上,我国增设了城乡规划与设计的专业型硕士,但在实际培养中仍然缺乏针对性,法国对城乡规划与设计高等教育学术型与专业化教育培养进行了深入改革,借鉴法国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化培养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有助于国内城乡规划与设计人才的专业化素质培养和强化,满足社会就业对高层次专业化设计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专业化培养 法国 城乡规划与设计教育
原文传递
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潘斌 陈天好 +1 位作者 黄晓雯 范凌云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文章首先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与设计下乡的政策背景,提出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资源利用低效、技术力量薄弱、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其次梳理目前我国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归纳出规划师下乡服务模式、政府与规... 文章首先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与设计下乡的政策背景,提出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资源利用低效、技术力量薄弱、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其次梳理目前我国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归纳出规划师下乡服务模式、政府与规划师合作模式、规划院校社会实践模式三种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模式。最后基于对“陪伴式”概念的再定义与全程陪伴的新需求,创新性地提出“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组织、信息平台”四个环节相协同的乡村规划建设全程陪伴路径,并进一步提出要建立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保障制度的建议,以期为设计下乡提供可行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设计下乡 陪伴式 乡村规划建设 模式 路径
下载PDF
苏州市撤并镇区有机更新思路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彭锐 张璐璐 秦振兴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87,共5页
乡镇撤并有效促进了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部分撤并镇区存在明显的发展受限问题。文章通过对苏州市撤并镇区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明确功能定位、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空间结构和整合民生资源等有机... 乡镇撤并有效促进了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部分撤并镇区存在明显的发展受限问题。文章通过对苏州市撤并镇区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明确功能定位、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空间结构和整合民生资源等有机更新思路,同时将该思路应用于昆山市张浦镇南港社区更新规划中,以期为其他地区撤并镇区的更新及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并镇区 现状问题 有机更新 南港社区
下载PDF
苏州市乡村地区公厕服务水平评价及布局优化研究
6
作者 郭松 佟旭 张振龙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2期83-93,共11页
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治理逐渐成为热点议题,乡村公厕规划建设是亟待改善的短板之一。为有效解决乡村地区用厕矛盾及问题,文章根据乡村地区公厕研究现状,提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乡村公厕服务水平评价与布局优... 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治理逐渐成为热点议题,乡村公厕规划建设是亟待改善的短板之一。为有效解决乡村地区用厕矛盾及问题,文章根据乡村地区公厕研究现状,提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乡村公厕服务水平评价与布局优化的技术路线,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利用缓冲区法、两步移动搜索法、洛伦兹曲线法分别对乡村地区公厕的服务范围、服务质量、服务公平性进行分析,总结出乡村地区公厕服务问题与供需矛盾。最后,研究在乡村地区公厕服务水平评价基础上,运用集覆盖选址模型对乡村地区公厕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为乡村地区公厕规划建设提供合理方案,以此推动乡村地区美好人居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乡村公厕 服务水平 布局优化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乡镇国土空间存在问题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9
7
作者 孙嘉麟 杨新海 吕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8,共8页
乡镇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生态碳汇职责,是我国“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治理区域,其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与“双碳”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文章针对“双碳”目标下乡镇国土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明确乡镇国土... 乡镇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生态碳汇职责,是我国“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治理区域,其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与“双碳”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文章针对“双碳”目标下乡镇国土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明确乡镇国土空间优化的价值导向与思路的基础上,从碳源基础梳理、空间格局优化和三类空间优化等方面系统建构了乡镇国土空间优化的技术路径,以此引领乡镇地区城镇化绿色转型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乡镇 国土空间优化
下载PDF
村镇聚居空间撤并特征及优化趋势研究--以2000年以来的苏锡常地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洪亘伟 刘志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85,104,共6页
村镇聚居空间撤并建构了新的城乡空间秩序,对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以苏锡常城镇密集地区为例,阐明2000年以来该地区村镇撤并的阶段特征,分析在城市化力与自上而下的行政外力交替主导下村镇空间撤并的模式及问题,基于城... 村镇聚居空间撤并建构了新的城乡空间秩序,对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以苏锡常城镇密集地区为例,阐明2000年以来该地区村镇撤并的阶段特征,分析在城市化力与自上而下的行政外力交替主导下村镇空间撤并的模式及问题,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揭示村镇撤并核心价值观向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转变的需求,提出村镇聚居空间撤并工作的适宜性发展趋势及其组织流程、内容和方法,促进村镇聚居空间撤并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年以来 村镇聚居空间 撤并
下载PDF
“乡村营建”主题沙龙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凌 王竹 +9 位作者 丁沃沃 张雷 张彤 孟凡浩 彭锐 姚欣 罗小龙 朱渊 华晓宁 黄华青 《城市建筑》 2018年第13期6-20,共15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的地域性特质逐渐被人们关注,除了美丽的婺源粉墙黛瓦,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吊脚楼、福建的客家土楼、岭南的过街楼等都各具魅力,可以说乡土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密切相关。"看得见山水,望得见乡愁"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的地域性特质逐渐被人们关注,除了美丽的婺源粉墙黛瓦,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吊脚楼、福建的客家土楼、岭南的过街楼等都各具魅力,可以说乡土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密切相关。"看得见山水,望得见乡愁"是在呼唤乡土建筑,也是需要我们重视乡村营建。而乡村营建一定不是小城镇般的规划,更不是大城市般的建设。美丽乡村的背后,遵循的是东方的山水美学,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营建 乡土建筑 客家土楼 自然环境 风土人情 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健康促进视角下社区花园支持性环境营造研究——以澳大利亚莫斯维尔社区花园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陆建城 罗小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现代健康内涵的丰富使得社区花园营造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亟须探讨面向健康促进的社区花园营造理论与方法。在梳理国内外社区花园概念与综述的基础上,理清健康促进与社区花园的理论关系,构建健康促进下社区花园的分析框架,并以莫斯维... 现代健康内涵的丰富使得社区花园营造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亟须探讨面向健康促进的社区花园营造理论与方法。在梳理国内外社区花园概念与综述的基础上,理清健康促进与社区花园的理论关系,构建健康促进下社区花园的分析框架,并以莫斯维尔社区花园为例进行健康促进实践总结。结果显示,参与维度的社区花园健康效益转化依赖于支持性环境营造这一中介机制,而支持性环境不再局限于物质环境塑造,还包括文化特色、自然生态、健康管理等内涵化与制度化环境的营造。将原本片区化的景观营造成综合的健康促进系统,实现个体、社会与环境健康促进,这也为中国社区花园的支持性环境营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健康促进 社区花园 支持性环境
下载PDF
基于乡村旅居养老的苏南乡村适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潘斌 何君毅 +1 位作者 黄林杰 石娟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6期48-54,共7页
乡村旅居养老是将乡村旅游资源和养老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方式,正逐渐成为城市老人养老的一项新选择。通过解读背景政策和文献资料,界定乡村旅居养老的概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城市老人、乡村村民对乡村旅居养老的认知度和需... 乡村旅居养老是将乡村旅游资源和养老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方式,正逐渐成为城市老人养老的一项新选择。通过解读背景政策和文献资料,界定乡村旅居养老的概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城市老人、乡村村民对乡村旅居养老的认知度和需求度。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苏南两个村的村民意愿、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情况。研究发现苏南地区要发展乡村旅居养老,还存在乡村医疗设施和养老服务设施匮乏、交通和购物等日常生活不便利、生活枯燥乏味而且生活被打扰3方面的乡村适老问题,同时提出完善服务设施配套、引入医养结合方式、依托闲置用房创收、注重城乡共融理念的乡村适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居养老 城市老人 乡村村民 适老问题 苏南地区
下载PDF
新经济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演化研究——以宿迁市泗洪县官塘村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斌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3期106-114,共9页
经济与农村地区低成本的发展环境、特色的农业产品等要素的结合,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新的变化。新经济给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契机,同时也给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济与农村地区低成本的发展环境、特色的农业产品等要素的结合,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新的变化。新经济给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契机,同时也给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上述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策略需要建立在对现状的充分认识和对成因的深入解析之上。基于此,文章结合对宿迁市泗洪县官塘村的调查,研究新经济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在住房条件、公共设施配置、市政设施配置三个方面的演化特征,并从自组织演化和他组织演化的角度建立新经济与官塘村人居环境演化关系的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农村人居环境 演化机制 欠发达地区 官塘村
下载PDF
基于市镇联合体的法国小城镇发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婷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3期26-31,共6页
市镇联合发展是具有法国特色的互惠互利发展模式。多个城市与多个城镇、多个城镇与村镇之间组成的联合体,可以补充甚至代替单一市镇的部分职能,同时帮助单个市镇完成无法承担的地区发展规划或社会发展事务。联合体模式体现了多方参与、... 市镇联合发展是具有法国特色的互惠互利发展模式。多个城市与多个城镇、多个城镇与村镇之间组成的联合体,可以补充甚至代替单一市镇的部分职能,同时帮助单个市镇完成无法承担的地区发展规划或社会发展事务。联合体模式体现了多方参与、共同决定的地区规划思想。近年来,巴黎中心城及周边小城镇组成的大都会区面临新一轮城镇更新,市镇联合体为多个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合作平台,共同实现多个发展项目,建立多种公共机构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法国市镇联合体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地区层面上建立一种合作机制,以此实现多个市镇、村镇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发展 市镇联合体 法国
下载PDF
城市空间网红化现象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飞 王帅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59,共10页
以城市空间的“网红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抖音短视频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测度分析,从线上和线下维度识别城市空间网红化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城市空间的视觉消费信息被线上平台不断传播、吸引公众线下打卡并继续分... 以城市空间的“网红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抖音短视频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测度分析,从线上和线下维度识别城市空间网红化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城市空间的视觉消费信息被线上平台不断传播、吸引公众线下打卡并继续分享空间内容的良性循环过程是一种城市空间的网红化现象。在线上因素中,线上互动强度、话题关注度和网络影响力对网红化现象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线下因素中,打卡点的集聚分布和交通便利度能促进网红化现象发展,但同类功能竞争会抑制空间网红化。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强化、城市空间的特色和魅力展现、网红打卡活动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产生网红化现象城市空间的集群效应以及城市空间的推广与营销策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催生了城市空间的网红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网红化现象 短视频打卡 线上线下 移动互联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