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戴斌 狄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马炎炎 王一帆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苏州科技大学 作品选登 绘画
下载PDF
书法研学实践路径研究--以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吴地访碑”活动为例
3
作者 朱骏益 《江苏教育》 2020年第69期16-20,共5页
在教育部等部委“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指导下,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吴地访碑”书法研学活动围绕“德与文”“行与思”进行了实践、探索,分析、探究高等院校书法研学活动“以文化人”的实践路径,提出了涵盖“平台建构”... 在教育部等部委“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指导下,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吴地访碑”书法研学活动围绕“德与文”“行与思”进行了实践、探索,分析、探究高等院校书法研学活动“以文化人”的实践路径,提出了涵盖“平台建构”“服务分享”“内涵建设”诸方面的策略与建议,旨在深化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推进综合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研学 高等院校 吴地访碑 以文化人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4
作者 王晓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下载PDF
探索装饰设计的灵魂与美学密码——访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戴斌
5
作者 陈星 戴斌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5年第2期7-11,6,共6页
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建筑是居所,也是独立的艺术品。在这些宏伟构造的内部,建筑装饰设计犹如灵魂之笔,将艺术与实用联结,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空间语言,赋予每一寸空间生命和情感。建筑装饰设计,不是美的堆砌,而是个性表达的媒介,... 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建筑是居所,也是独立的艺术品。在这些宏伟构造的内部,建筑装饰设计犹如灵魂之笔,将艺术与实用联结,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空间语言,赋予每一寸空间生命和情感。建筑装饰设计,不是美的堆砌,而是个性表达的媒介,文化传承的载体,它融合了艺术、工程、心理学甚至哲学的智慧。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戴斌,在装饰艺术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敏锐的艺术触觉和深厚的学识底蕴。凭借细致入微的感知能力洞察生活之美,通过创造性思维,将灵感融汇至设计之中,使空间成为情感与思想的共鸣之地。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到现代,他独特的设计思维,求新求变的精神,让他的作品历久弥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装饰设计 钢筋水泥 设计思维 文化传承 具象化 空间语言 个性表达 丛林中
原文传递
天津工业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作品选登
6
作者 李凌 牛洪涓 +1 位作者 石娜娜 王娇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下载PDF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苏州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居由 周佳 文剑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研究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校企合作双导师穿插的课程教学与评学的教学理念。企业导师进课堂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 本文研究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校企合作双导师穿插的课程教学与评学的教学理念。企业导师进课堂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形成艺术设计表达与工程实践强化训练的复合应用教学体系,形成“高校——企业——高校”的良性互动教学与实践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专业的软肋,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环境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现代科技与工艺的对话——兼谈苏州科技大学玻璃工艺课程
8
作者 孙志浩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0-45,共6页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在当下艺术领域颇具热度,对于传统艺术形式而言,这个新的研究方向富有一定的颠覆性。本文以玻璃艺术的发展为例,通过聚焦玻璃艺术的发展轨迹,结合现代科技赋予玻璃创作的创新路径,在宏观上以管窥的方式洞悉当代艺术的...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在当下艺术领域颇具热度,对于传统艺术形式而言,这个新的研究方向富有一定的颠覆性。本文以玻璃艺术的发展为例,通过聚焦玻璃艺术的发展轨迹,结合现代科技赋予玻璃创作的创新路径,在宏观上以管窥的方式洞悉当代艺术的嬗变关系以及科技与艺术的未来;在微观上结合现代科技给予传统工艺美术课程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与艺术 颠覆性 玻璃艺术 当代艺术 创新路径
下载PDF
艺术学语境下“Schema”译名的价值重估 被引量:2
9
作者 莫军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1,I0012,共7页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都将康德的“Sehema”译为“图型”,而该译名在投入市场(语境)之后,并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惯性力量,从80年代以后,学界倾向将其译作“图式”。本文从穷理“Schema”的内涵及中文译名出发,试图理清“图型...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都将康德的“Sehema”译为“图型”,而该译名在投入市场(语境)之后,并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惯性力量,从80年代以后,学界倾向将其译作“图式”。本文从穷理“Schema”的内涵及中文译名出发,试图理清“图型”与“图式”的关联与区分,在艺术学研究领域重估“Schema”译名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 “Sehema” 图型 图式
下载PDF
借助艺术创作开发党建主题的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海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43-46,共4页
高校借助艺术创作开发党建主题的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起到丰富党日活动形式、促进党建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党建主题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问题,强调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意义,阐述党建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艺术创作价值,并提出以艺术创... 高校借助艺术创作开发党建主题的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起到丰富党日活动形式、促进党建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党建主题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问题,强调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意义,阐述党建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艺术创作价值,并提出以艺术创作精神引领活动思想、以艺术创作平台加强活动实践、以艺术创作栽体丰富活动形式、以艺术创作优化活动资金使用的策略,促进艺术创作有效开发党建主题的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党建主题 大学生 党日活动
下载PDF
非遗元素在地铁壁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世瑶 伍立峰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0期62-64,共3页
首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出发,引出设计中非遗元素的内涵;其次,对地铁壁画艺术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寻求地铁壁画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共通性,根据对二者基本内容的掌握来探索非遗元素在地铁壁画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体现,即... 首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出发,引出设计中非遗元素的内涵;其次,对地铁壁画艺术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寻求地铁壁画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共通性,根据对二者基本内容的掌握来探索非遗元素在地铁壁画艺术设计中的价值体现,即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运用举例论证的研究方法,从形式、内容、材料等多角度对国内较为典型的非遗元素地铁壁画艺术进行分析,总结出非遗元素应用于地铁壁画艺术的设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元素 地铁壁画艺术 文化底蕴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海君 《黑河学刊》 2021年第1期52-55,共4页
高校是各种思潮汇聚交锋的重要场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传统思想系统学习少、西方思想接触早、对各种新知反应敏捷、发散性思维较强、专业学习创作受意识形态潜在影响巨大等特征,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更大... 高校是各种思潮汇聚交锋的重要场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传统思想系统学习少、西方思想接触早、对各种新知反应敏捷、发散性思维较强、专业学习创作受意识形态潜在影响巨大等特征,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更大。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促进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艺术类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虚无主义
下载PDF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珊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4期260-261,共2页
红色文化教育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的学习,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红色与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艺术类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红色文化教育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的学习,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红色与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艺术类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艺术类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取得更好地效果。文章根据红色文化教育与艺术生特点的融合要求,在学习内容、组织形式、实践载体、宣传推广方面,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 有效路径 “三会一课”
下载PDF
像外之境:纪录片“诗意”在客观化记录与艺术化呈现之间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安泽 王福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8-83,共6页
纪录片基于“纪实”本体,使用非虚构影像素材,对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纪录片的“诗意”,即通过非叙事性的内容呈现,在影像中展示生命律动、建构审美意象、表达思想感情,引发观赏者的审美体验,在客观化记录与艺术化呈现之间,表现了一种... 纪录片基于“纪实”本体,使用非虚构影像素材,对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纪录片的“诗意”,即通过非叙事性的内容呈现,在影像中展示生命律动、建构审美意象、表达思想感情,引发观赏者的审美体验,在客观化记录与艺术化呈现之间,表现了一种凌越超拔的意境表达。纪录片“诗意”作为一种审美追求,运用于创作实践,可以通过影像呈现、叙事结构、文字表达、声音效果等艺术手段来表现,其中影像呈现是纪录片“诗意”营造最重要的艺术手段。纪录片在客观化记录的基础上,艺术化呈现画面内光线、色彩、构图等元素,能够使观众更容易体会“像外之境”的诗意,提升纪录片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诗意 表达方式 影像建构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苏州枫桥古镇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伟强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90-92,共3页
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苏州枫桥古镇就位于大运河沿线。如今,文创产业的兴起使大运河沿线地区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该文基于大运河文化传播背景,探讨大运河文化与苏州枫桥古镇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分... 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苏州枫桥古镇就位于大运河沿线。如今,文创产业的兴起使大运河沿线地区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该文基于大运河文化传播背景,探讨大运河文化与苏州枫桥古镇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分析苏州枫桥古镇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的现状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探讨其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策略,以期为苏州枫桥古镇文创产品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苏州枫桥古镇 文创产品
下载PDF
探究苏州剪纸艺术的叙事性特征及应用
16
作者 顾飞飞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5期73-75,共3页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非遗”手工艺中最宝贵的文化之一,作为民间工艺,其传承历史久远,工艺手法较为完整。据记载,剪纸艺术最先发源于汉代,之后经过不断创新,在清代发展到了鼎盛状态。其又被称为刻纸工艺、窗花工艺以及剪花工艺。剪纸艺...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非遗”手工艺中最宝贵的文化之一,作为民间工艺,其传承历史久远,工艺手法较为完整。据记载,剪纸艺术最先发源于汉代,之后经过不断创新,在清代发展到了鼎盛状态。其又被称为刻纸工艺、窗花工艺以及剪花工艺。剪纸艺术之所以能广为流传,深受大众喜爱,民俗文化与民风民生是息息相关的。剪纸图案的寓意非常美好,其文化底蕴不仅是这些精通剪纸手工艺的匠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普通大众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愿景。文章探究苏州剪纸艺术的叙事性及应用,深入探析剪纸艺术如何通过造型图案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如何通过内容图案表达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如何将多样的形态与剪纸艺术手法巧妙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剪纸 叙事特征 民间工艺 应用
下载PDF
与时偕行:昆曲艺术的现代化传播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钰婷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昆曲则是戏曲文化当中一枚绮丽的明珠。昆曲唱腔高雅婉转,舞姿细腻柔美,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昆曲超脱的艺术世界,渐渐成为人们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如今昆曲最为繁荣兴盛的时代或... 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昆曲则是戏曲文化当中一枚绮丽的明珠。昆曲唱腔高雅婉转,舞姿细腻柔美,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昆曲超脱的艺术世界,渐渐成为人们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如今昆曲最为繁荣兴盛的时代或许早已远去,但是考虑到昆曲重要的艺术价值,在现代社会如何对昆曲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播仍是人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传统文化 数字化 传播学
下载PDF
图像学视野下的苏州传统和合艺术图式——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例
18
作者 马介莉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4期29-32,共4页
该文在图像学视野下分析苏州传统和合艺术图式的内在结构与中华和合思想的紧密联系,思考和合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及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图像学场域形态理论与潘诺夫斯基三层次理论为基础,剖析桃花坞木刻年画中和合艺术图式的题材内容... 该文在图像学视野下分析苏州传统和合艺术图式的内在结构与中华和合思想的紧密联系,思考和合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及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图像学场域形态理论与潘诺夫斯基三层次理论为基础,剖析桃花坞木刻年画中和合艺术图式的题材内容、构成形式和文化内涵,探讨其文化内涵与地域文化发展的联系与演变,分析得出苏州和合艺术作为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核心价值。桃花坞和合艺术图式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而且是地域和合文化的展示载体,不仅反映了对苏州民风民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揭示了中国传统图式的艺术价值及其与地域文化生成发展的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和合文化 图像学 桃花坞 木刻年画
下载PDF
当代苏州地区色粉画艺术创作的传承和特色研究
19
作者 曹钧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20期59-61,共3页
近年来,苏州的色粉画创作在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中屡获佳绩,是当代苏州美术创作中的亮点,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苏州色粉画作品在题材、审美、风格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体现着地域文化的影响与江南文化的底蕴和历史传承。该文以当代活... 近年来,苏州的色粉画创作在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中屡获佳绩,是当代苏州美术创作中的亮点,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苏州色粉画作品在题材、审美、风格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体现着地域文化的影响与江南文化的底蕴和历史传承。该文以当代活跃在苏州画坛具有代表性的三代艺术家的色粉画作品为案例,寻找其中艺术表达的共性,探索地域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揭示文化传承对艺术创作的内在作用,展示苏州色粉画艺术创作发展的前世今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色粉画 创作 传承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色粉画艺术的创作与发展
20
作者 曹钧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8期123-124,共2页
苏州地区的色粉画的复兴和发展是和改革开放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传统的人文底蕴、雄厚的经济基础是艺术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苏州的色粉画的复兴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独特的美术现象,其见证... 苏州地区的色粉画的复兴和发展是和改革开放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传统的人文底蕴、雄厚的经济基础是艺术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苏州的色粉画的复兴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独特的美术现象,其见证着江南地区文化和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色粉画 创作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