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草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8
1
作者 刘建平 秦献魁 Heather McIntosh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草药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草药叶下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建平 林辉 Heather McIntosh 《中国循证医学》 CSCD 2001年第2期78-86,共9页
目的 评价叶下珠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 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方法用电子和手工检索鉴定比较叶下珠与安慰剂、不治疗、非特异性治疗、其他草药治疗、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随机临床试验。... 目的 评价叶下珠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 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方法用电子和手工检索鉴定比较叶下珠与安慰剂、不治疗、非特异性治疗、其他草药治疗、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随机临床试验。叶下珠合用干扰素与单用干扰素比较的随机试验也予以纳入。无论使用盲法与否或以何种语言发表均无限制。纳入试验的质量用Jadad记分量表加随机隐藏评价。结果 22篇试验包含1947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5篇双盲试验被评为高质量试验,其余均为低质量试验。合并的结果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治疗比较,叶下珠属对于血清HBsAg转阴有积极效果(相对危险度5.64,95%可信区间1.85~17.21)。叶下珠与干扰素比较,在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转阴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血清HBsAg、HBeAg、HBV DNA转阴以及转氨酶复常方面,叶下珠优于非特异性治疗或其他草药治疗。分析表明叶下珠与干扰素联合用药比单用于扰素效果更好,HBeAg转阴相对危险度1.56,95%可信区1.06~2.32,HBV DNA转阴的相对危险度1.52,95%可信区间1.05~2.21。这些试验没有报告发生严重的副性事件。结论 根据本系统评价,某些叶下珠属可能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然而,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以及该草药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属 中草药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系统评价 随机临床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草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8
3
作者 刘建平 Heather McIntosh 林辉 《中国循证医学》 CSCD 2001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 评价中草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设计Cochrane系统评价。研究的鉴定 检索Cochrane肝胆疾病组、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另证医学领域试验注册数据库,MEDLINE、EMBASE以及BIOSIS数据库。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的中文文... 目的 评价中草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设计Cochrane系统评价。研究的鉴定 检索Cochrane肝胆疾病组、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另证医学领域试验注册数据库,MEDLINE、EMBASE以及BIOSIS数据库。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的中文文献。纳入标准 收集比较中草药与安慰剂、未治疗、非特异性治疗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随访达3个月以上的随机与半随机对照试验。中草药联用干扰素与单用干扰素比较的试验也予以纳入。试验无论是否使用盲法或发表语种均不受纳入限制。资料提取与统计方法 两名评价人员独立提取资料。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采用Jadad评分标准与随机分配隐藏。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九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治疗936名病人满足纳入标准。其中仅一篇属于高质量的试验,双盲试验有二篇。回归分析表明存在发表偏倚,“倒漏斗”图(funnel plot)显示不对称图形(P=0.047)。与非特异性治疗或安慰剂比较,扶正解毒汤显示有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疗效;猪苓多糖对清除血清HBsAg与HBV DNA有效;草药叶下珠对清除血清HBeAg有效。复方叶下珠和苦参碱对清除血清HBeAg及HBV DNA及恢复肝功能的效果与干扰素相当。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慢性乙型肝炎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COCHRANE系统
下载PDF
中草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建平 秦献魁 Heather McIntosh 《中国循证医学》 CSCD 2001年第3期147-152,共6页
目的 评价中草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设计 Cochrane系统评价。研究的鉴定检索Cochrane肝胆疾病组、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另证医学领域试验注册数据库,MEDLINE、EMBASE以及BIO-SIS数据库。手工检索发表与... 目的 评价中草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设计 Cochrane系统评价。研究的鉴定检索Cochrane肝胆疾病组、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另证医学领域试验注册数据库,MEDLINE、EMBASE以及BIO-SIS数据库。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之中文文献。纳入标准 收集比较中草药与安慰剂、未治疗、非特异性治疗或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并随访达3个月以上的随机临床试验。试验无论是否使用盲法或发表语种均不受纳入限制。资料提取与统计方法 两名评价人员独立提取资料。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采用Jadad评分标准与随机分配隐藏。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篇共涉及307名病人随访达3个月及以上的随机临床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均为低质量试验。健脾温肾方与干扰素比较对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显著效果: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表面抗原(HBsAg)相对危险度为2.40(95%可信区间1.01~5.72),血清e抗原(HBeAg)转化为e抗体的效应为2.54(1.13~5.70)。草药叶下珠和黄芪与安慰剂比较未见显著的抗病毒效果。对8个随访少于3个月的随机临床试验的分析表明中草药对病毒标志物无显著疗效。试验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结论由于小样本及低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携带状态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