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3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国通 卓莹 翁爱彬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年第10期902-904,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全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对我院麻醉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作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从药库管理系统中调取2012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作为测定药物的利用单... 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全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对我院麻醉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作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从药库管理系统中调取2012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作为测定药物的利用单位,通过计算药品用药频度(DDDs)来分析用药情况。结果:阿片类麻醉药品用量逐渐加大,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有减小趋势。盐酸羟考酮控释片(20 mg*10片)、盐酸羟考酮控释片(10 mg*10片)、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5帖)的DDDs排序居前3位。结论:2012年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多采用口服或无创的阿片类麻醉药进行镇痛,但仍需对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给予控制。此外要加强医护人员对此类药品的教育培训,使临床应用更加合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下载PDF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1917株多重耐药菌检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涂海健 林群英 +3 位作者 陈淑娟 许光辉 俞柳敏 林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87-390,共4页
为了解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布及耐药特点,采用VITERK2COMPACT细菌分析系统和K-B法对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27日临床科室送检样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认定为多重耐药菌株进行病原菌耐药和分布情况分析。... 为了解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布及耐药特点,采用VITERK2COMPACT细菌分析系统和K-B法对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27日临床科室送检样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认定为多重耐药菌株进行病原菌耐药和分布情况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株占所检出病原菌的19.99%(1 917/9 590),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株中凝固酶阴性溶血葡萄球菌检出最多,占73.28%(96/131)、革兰阴性菌则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64.70%(603/932);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分别达到84.65%(215/254)和73.30%(442/603),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占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11.81%(30/254);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高达91.10%(133/146)、94.86%(166/175),表现为强的耐药性;多重耐药的屎肠球菌、粪球菌分别占多重耐药肠球菌的45.87%(50/109),25.69%(28/109),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出率相对低,为2.06%,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100%的敏感,但对其他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检出率分别为30.65%(422/1 377)和64.60%(208/322),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诱导克林霉素耐药高(P<0.05),未发现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菌株;临床科室均检出多重耐药菌,其中检出最多前五位分别为重症ICU、呼吸科、神经外科、儿科、小儿外科。多重耐药菌在临床检出较为普遍,提示该院可能存在多重耐菌的播散,应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多重耐药在医院内的感染得到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原文传递
莆田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3
作者 林燕萍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1055例疑似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 目的分析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1055例疑似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结果11055例女性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共3177例,阳性率为28.7%,其中解脲支原体阳性2157例,占支原体阳性比率为67.9%,人型支原体阳性数103例,占3.2%,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型阳性数917例,占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支原体阳性率不同,受检最多的群体集中在21~30岁,而41~50岁年龄组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最高(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显示,三种类型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均超过90%,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均超过80%。结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以41~50岁女性阳性率最高;支原体感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可将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作为首选药物,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时应避免选择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并结合药敏结果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解脲支原体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176例热线投诉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文美 曾仁和 +1 位作者 连文昌 陈芳芳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3期330-332,共3页
通过对某市级三甲医院(妇儿中心)医务部2021年收受的176例医疗投诉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涵盖投诉来源、月份分布、科室分布、投诉类别以及被投诉人员分布等多个维度的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从加强医院自身管理、提升医疗服... 通过对某市级三甲医院(妇儿中心)医务部2021年收受的176例医疗投诉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涵盖投诉来源、月份分布、科室分布、投诉类别以及被投诉人员分布等多个维度的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从加强医院自身管理、提升医疗服务内涵水平以及加强医务人员自身培训方面预防和减少医疗投诉事件的发生,以实现医疗投诉的预防和减少,进而推动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投诉 医院管理 医患关系 改善措施 服务质量
下载PDF
某附属医院2018年——2021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娟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8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分析2018年—2021年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2021年800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使用排名前10位的抗菌... 目的:分析2018年—2021年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2021年800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使用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分析历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结果:2018年—2021年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略有下降(97.75%vs 93.5%),抗菌药物的总DDDs也有所降低(4786.68 vs 3900.94)。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是患者应用最多的抗菌药物(其合计占比>70%)。此外,最常使用的抗菌药物中,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头孢噻肟的DUI值>1,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他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合理,其DUI值<1;4年间,患者联合用药情况较多,2020年—2021年二联用药显著减少,三联和四联用药无明显变化,整体联合用药情况逐年减少。结论:2018年—2021年医院呼吸内科的抗菌药物整体使用情况日趋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医院仍需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指数
原文传递
福建省莆田市115 455例女性HPV感染及宫颈病变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堃 黄洁香 +3 位作者 洪奇阳 胡雅静 黄敏君 陈明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莆田市35~64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特征及HPV相关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莆田市115455例女性的HPV分型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HPV亚型和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 目的分析福建省莆田市35~64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特征及HPV相关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莆田市115455例女性的HPV分型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HPV亚型和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对宫颈病变的影响,评估年龄对感染和患病风险的影响,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结果HPV感染总阳性率为8.41%,主要流行亚型有HPV 52、58、16、39、18型;浸润性宫颈癌(ICC)患者最常见的感染亚型有HPV 16、33、18型。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者97632例(84.56%),宫颈炎症865例(0.75%),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985例(0.85%),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348例(0.30%),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68例(0.58%),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13例(0.27%),ICC 37例(0.03%)。1597例(16.46%)女性存在多重HPV感染,最常见的合并感染亚型为52、58、16型。多重HPV感染在宫颈炎症中最常见,占比25.15%。随着年龄增长,HPV感染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40~44岁和50~54岁的ICC患者感染HPV33的阳性率最高。结论HPV 16、33、18是ICC患者的主要感染亚型;对HPV33感染应采取更加积极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宫颈癌筛查 流行病学特征 莆田市
下载PDF
医院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控制技术
7
作者 陈德霖 《低碳世界》 2024年第5期79-81,共3页
全面探讨了医院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控制技术及其优化与创新。以莆田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为例,针对噪声控制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及效果展开了全面分析,主要涉及噪声控制技术在其主体结构施工、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屋面施工、给排水施工... 全面探讨了医院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控制技术及其优化与创新。以莆田市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为例,针对噪声控制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及效果展开了全面分析,主要涉及噪声控制技术在其主体结构施工、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屋面施工、给排水施工等环节中的应用,并探讨当前医院建筑施工中噪声控制技术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和创新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有效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施工效率和环境友好性。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实现更加环保、高效的医院建筑施工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控制技术 医院建筑施工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影响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相关因素及控制对策
8
作者 张颖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4年第15期70-72,共3页
近年来,医疗体系改革不断深入,国家提出DRG、DIP等医保新支付模式,对医院运营提出新的挑战。公立医院除了具有公益性、公共服务性特点,因其在市场经济下基本依靠自收自支的经营性质,需承受医疗行业中同行带来的竞争压力。因此,从成本控... 近年来,医疗体系改革不断深入,国家提出DRG、DIP等医保新支付模式,对医院运营提出新的挑战。公立医院除了具有公益性、公共服务性特点,因其在市场经济下基本依靠自收自支的经营性质,需承受医疗行业中同行带来的竞争压力。因此,从成本控制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对策,提高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水平,对实现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影响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的相关因素,提出提高成本控制水平的具体对策,以帮助公立医院解决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为医院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成本控制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下载PDF
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各参数值与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
9
作者 陈薇 郑建华 +4 位作者 方荔香 陈振东 陈海兰 翁育娟 曾宸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各参数值与脑卒中颈动脉(CAS)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240例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rhrosclerosis,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冠脉造影斑块形态将CAS... 目的探究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各参数值与脑卒中颈动脉(CAS)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240例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rhrosclerosis,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冠脉造影斑块形态将CAS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n=76)和稳定斑块组(n=164)两组。采用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患者斑块特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积分、CAS狭窄程度、脑血流量与颈动脉血流量差异,并分析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参数和超声造影参数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参数值联合应用对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易损斑块组相比,稳定斑块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以及IMT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易损斑块组相比,稳定斑块组患者的CCA、ICA、VA狭窄度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易损斑块组相比,稳定斑块组患者脑血流量和颈动脉血流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患者的达峰时间少于稳定斑块患者的时间(P<0.05),易损斑块患者的最大峰值强度高于稳定斑块患者的强度(P<0.05)。易损斑块患者的平均杨氏模量、最大及最小杨氏模量均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CEUS增强、SMI新生血管、表面形态和钙化结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率、斑块回声和斑块极低回声区组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形态(SMI)、CEUS增强、钙化结节及联合诊断鉴别斑块易损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0.722、0.681和0.836。结论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各参数值与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其中超声多模态声像图特征及参数值联合应用对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多模态 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斑块易损性
下载PDF
数字减影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的疗效
10
作者 张春生 彭建扬 翁志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食管癌、喉癌等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将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25例患者作对照组,将采用数字减影下完成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治疗的25例...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食管癌、喉癌等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将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25例患者作对照组,将采用数字减影下完成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治疗的25例患者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浆血红蛋白(Hb)]、机体免疫细胞、生存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TP、Hb分别为(35.05±4.05)、(66.83±9.48)、(101.26±10.52)g/L,高于对照组的(32.20±3.26)、(60.50±8.73)、(94.72±9.91)g/L(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38.29±6.16)%高于对照组的(34.10±4.37)%,CD8+(24.83±3.92)%低于对照组的(26.78±3.1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为(86.52±14.29)分,高于对照组的(70.71±15.36)分(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52.00%(P<0.05)。结论数字减影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能够满足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的营养摄入需求,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调节,获得更理想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喉癌 数字减影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 肠内营养支持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儿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1
作者 曾庆煌 林灵木 +2 位作者 薛志斌 黄俊生 林海滨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5期181-184,共4页
本研究以新医科背景下儿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为主题,分析了新医科背景下儿科专业人才的需求,论述了儿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儿科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四化”原则,包括目标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培养精准化... 本研究以新医科背景下儿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为主题,分析了新医科背景下儿科专业人才的需求,论述了儿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儿科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四化”原则,包括目标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培养精准化和留人多样化,构建了新医科背景下儿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中国儿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借鉴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儿科 人才培养 学科创新
下载PDF
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林敏 杨丽丹 +2 位作者 庄贞贞 曹丽梅 傅丽桑 《循证护理》 2025年第7期1360-1365,共6页
目的:构建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管理、监测、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初步拟订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资料收集方法;对遴选的2... 目的:构建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管理、监测、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初步拟订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资料收集方法;对遴选的27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构建床旁护理交接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第1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2%,第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0.91,0.9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7,0.081;最终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的床旁交接班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从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3个方面对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进行监管,符合科学、可靠、可信的原则,可用于评价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促进床旁交接班护理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交接班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德尔菲法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黄志华 曾丽莉 吴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采取温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8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采取温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8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研究组联合温针灸治疗,每个月经期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持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性欲冷淡、腰酸体寒、耳鸣头晕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更高较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调节血清VEGF水平,进一步优化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 温针灸 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厚度
下载PDF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MAP1-LC3、IP6K1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程芳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5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艾普拉唑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临床症状、胰腺功能、病情进展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注射用艾普拉唑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临床症状、胰腺功能、病情进展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47例)、观察组(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乌司他丁治疗,47例)。治疗14d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胰腺功能[胰岛素(INS)、血淀粉酶(AMY)、胰蛋白酶原-2(TPS-2)]、胃肠功能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病情进展相关指标[血清糖蛋白-2α(GP-2α)、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肌醇六磷酸激酶1(IP6K1)],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NS水平升高,AMY、TPS-2水平降低,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18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P-2α、MAP1-LC3、IP6K1水平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艾普拉唑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胰腺功能恢复,并可改善胃肠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抑制病情进展,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艾普拉唑钠 乌司他丁 疗效 胰腺功能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静态行为影响路径分析
15
作者 徐巧荔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8期1402-1404,共3页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静态行为影响因素,并进行路径分析。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136例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成人静态行为问卷、Barthel指...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静态行为影响因素,并进行路径分析。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136例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成人静态行为问卷、Barthel指数以及简易体能测试(SPPB)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患者静态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ASO患者的日均静态行为时间为(9.16±0.96)h,日常生活能力总分为(82.23±16.62)分,下肢功能总分为(8.28±2.06)分。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O患者的静态行为与日常生活能力、下肢功能、站立平衡测试、4m步速测试、5次坐立测试均呈负相关(均P<0.01),日常生活能力与下肢功能、站立平衡测试、4m步速测试、5次坐立测试均呈正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日常生活能力在ASO患者的下肢能力和静态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28%。结论:ASO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通过评估下肢能力间接影响其静态行为,临床上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ASO患者静态行为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静态行为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下载PDF
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何雄志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7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TA... 目的:探讨采用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7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TAF治疗,研究组给予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TAF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毒转阴率、肝功能、炎症因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TAF用于治疗CHB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毒学指标转阴,改善肝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红外肝病治疗仪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肝功能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林朝悦 《莆田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1-44,51,共5页
为探讨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影响因素,回顾性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2019年5月—2023年5月接收的177名带状疱疹(HZ)患者,根据治疗后3个月是否出现PHN进行分组,收集资料对比,选择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40例患者出... 为探讨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影响因素,回顾性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2019年5月—2023年5月接收的177名带状疱疹(HZ)患者,根据治疗后3个月是否出现PHN进行分组,收集资料对比,选择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40例患者出现PHN(22.6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水平、神经肽Y水平以及吸烟酗酒史是HZ患者出现PH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加强对上述指标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 神经肽Y
下载PDF
30岁以下年轻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18
作者 王善钻 《莆田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6-40,共5页
对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39例30岁以下年轻肺癌患者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纳入研究的患者,女性91例(65.5%);10例患者有吸烟史(7.2%);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93.5%);诊断时最常见的分期为Ⅰ期(61.2%)和Ⅳ期(30.2%);临床仅对34例患者进... 对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39例30岁以下年轻肺癌患者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纳入研究的患者,女性91例(65.5%);10例患者有吸烟史(7.2%);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93.5%);诊断时最常见的分期为Ⅰ期(61.2%)和Ⅳ期(30.2%);临床仅对34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23例检出基因突变阳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研究发现:30岁以下年轻肺癌患者以女性、无吸烟史、腺癌为主。基因突变(尤其是ALK重排)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基因突变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保护动机理论护理联合家庭跟进式分级分类护理在老年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余高问 陈淑烟 陈细萍 《医疗装备》 202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保护动机理论护理联合家庭跟进式分级分类护理在老年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80例老年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保护动机理论护理联合家庭跟进式分级分类护理在老年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80例老年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帕金森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护动机理论护理联合家庭跟进式分级分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的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估]、康复效果[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定量表(UPDRS)评估]及康复依从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MUIS、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MUIS、UPD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保护动机理论护理联合家庭跟进式分级分类护理应用于老年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中,利于缓解其疾病不确定感、提升康复依从性与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动机理论 家庭跟进护理 分级分类护理 帕金森病 轻中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