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林丹丹 姚剑霞 吴曼丽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7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实施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45例。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实施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45例。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心理韧性、瘢痕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更高(P<0.05);干预后心理韧性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更高(P<0.05);45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43/45)。结论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能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心理韧性,有效促进瘢痕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烧伤 瘢痕整形 Cameron适时理论 全程护理
下载PDF
Cameron适时理论联合序贯式护理在面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燕花 姚剑霞 +1 位作者 吴珊珊 陈淑娟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8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面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联合序贯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面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共计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联合序贯式护理,比较术前、术后瘢痕情况、心理状态、并... 目的探讨面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联合序贯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面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共计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联合序贯式护理,比较术前、术后瘢痕情况、心理状态、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较术前更低(P<0.05);术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术前更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护理总满意度为96.77%。结论面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采用Cameron适时理论联合序贯式护理,能够改善瘢痕情况及心理状态,且并发症较少,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on适时理论 序贯式护理 面部 烧伤瘢痕整形
下载PDF
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用于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政 谢包根 +1 位作者 黄永新 翁明生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共10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游离皮片移植术,研... 目的探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共10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游离皮片移植术,研究组采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统计两组术后1年皮瓣成活率、瘢痕挛缩复发率,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并发症。结果术后1年,研究组(100.00%)皮瓣成活率与对照组(9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00%)瘢痕挛缩复发率较对照组(18.00%)更低(P<0.05);两组术后1年GQOLI-74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4.00%)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24.00%)更低(P<0.05)。结论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皮瓣成活率较高,可降低瘢痕挛缩复发率、生活质量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 烧伤 瘢痕挛缩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慢性创面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吴曼丽 姚剑霞 李淑萍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odel,MDT)在慢性创面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331例慢性创面患者进行分析,对其实施MDT护理,评估所有患者临床数据。结果... 目的分析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odel,MDT)在慢性创面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331例慢性创面患者进行分析,对其实施MDT护理,评估所有患者临床数据。结果331例患者中,愈合时间为(17.88±2.26)d、换药次数为(4.02±1.12)次、创面深度为(0.85±0.26)cm、创面面积为(2.58±0.41)cm^(2)。331例患者干预第7 d VAS、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331例患者干预第7 d的IL-4、TNF-a、IL-1β指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MDT在慢性创面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愈合时间,并且有效控制疼痛感受,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慢性创面 护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改良自体中厚皮片对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李瑞粦 黄永新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8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采用改良自体中厚皮片对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共计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采用改良自体中厚皮片对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共计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自体中厚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自体中厚皮片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质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瘢痕情况。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总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9.65±2.74)d、住院时间(11.47±2.77)d短于对照组(11.52±2.96)d、(13.83±3.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8、2.828,P<0.05);研究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4.62±0.75)分低于对照组(5.4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0,P<0.05)。结论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采用改良自体中厚皮片治疗,能够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缩短创面愈合、住院时间,改善瘢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部位深度烧伤 改良自体中厚皮片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包根 黄永新 +1 位作者 陈健 徐志雄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治疗深Ⅰ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削痂术治疗的深Ⅰ度烧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术后常规用药,B组术后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rh-a... 目的观察削痂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治疗深Ⅰ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削痂术治疗的深Ⅰ度烧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术后常规用药,B组术后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rh-aFGF,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B组创面愈合时间、VSS评分、瘢痕高度、瘢痕面积、不良反应评分低于A组,术后10d、15d、20d肉芽评分及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深Ⅰ度烧伤患者行削痂术治疗后,rh-aFGF的应用有助于创面肉芽良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提高创面的美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痂术 深Ⅰ度烧伤 rh=aFGF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改良额肌腱膜悬吊术与筋膜鞘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正效果与并发症对比分析
7
作者 翁明生 卢政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上睑下垂行改良额肌腱膜悬吊术(FMS)、筋膜鞘悬吊术(CFSS)的矫正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各个患者所采取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 目的探讨重度上睑下垂行改良额肌腱膜悬吊术(FMS)、筋膜鞘悬吊术(CFSS)的矫正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各个患者所采取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31)行FMS治疗,研究组(n=29)行CFSS治疗,观察两组矫正效果、美容效果,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上眼睑矫正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双重睑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眼睑高度对称性、眼睑弧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重度上睑下垂行CFSS治疗的矫正效果显著,相对FMS治疗而言,该术式不仅可以提高上眼睑矫正率,还能避免并发症发生,且可促进美容效果提升,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上睑下垂 改良额肌腱膜悬吊术 筋膜鞘悬吊术 矫正效果 美容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A型肉毒素与曲安奈德分别联合局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谢包根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比较A型肉毒素(BTX-A)与曲安奈德(TAC)分别联合局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2例瘢痕疙瘩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TX-A组和TAC组,每组各31例患者。其中BTX-A组接受5次BTX-A注射治疗,TAC组接受5次TAC注射治疗,两组... 目的:比较A型肉毒素(BTX-A)与曲安奈德(TAC)分别联合局部X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远期疗效。方法:将62例瘢痕疙瘩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TX-A组和TAC组,每组各31例患者。其中BTX-A组接受5次BTX-A注射治疗,TAC组接受5次TAC注射治疗,两组患者每次注射完成后给予相同剂量的X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瘢痕疙瘩外观、主观痛痒程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瘢痕疙瘩长径及V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评分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SAS)评分均明显下降,BTX-A组VAS评分、PSAS评分显著低于TAC组,O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VS 9.68%)、复发率(22.58%VS 1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755)。结论:A型肉毒素联合X线在治疗瘢痕疙瘩方面整体上要优于曲安奈德联合X线疗法,在改善瘢痕疙瘩外观及其症状等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X线 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分析行皮瓣修复术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淑萍 谢包根 +1 位作者 陈碧娟 陈建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5期171-175,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行皮瓣修复术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行皮瓣修复术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 目的研究分析对行皮瓣修复术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行皮瓣修复术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糖水平、患者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行皮瓣修复术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干预,实施后可使患者术后恢复得到促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护理效果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皮瓣修复术 护理干预 效果
下载PDF
36例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雪英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3期121-122,共2页
目的:讨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护理。方法:对36例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给予营养支持,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全身与局部病情观察,注重疼痛管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本组移植的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例局... 目的:讨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护理。方法:对36例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给予营养支持,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全身与局部病情观察,注重疼痛管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本组移植的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例局部延迟愈合,其余病例皮瓣颜色、质地、弹性均良好,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方法可行,效果满意,全面细致、合理有效的专科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保障。特别是大面积皮肤毁损,其修复的效果一直是烧伤整形科的一个挑战。2013年5月~12月,我科共收治电击伤、烧伤、车祸等皮肤缺损患者119人,其中为36例患者成功施行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手术方法可靠,就地取材,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 缺损 面部 移植
下载PDF
VIM-AS1调控miR-143-3p/Smad3轴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11
作者 谢包根 陈健 +3 位作者 翁明生 李瑞粦 卢政 黄永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反义RNA 1(VIM-A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RT-qPCR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VIM-AS1和miR-143-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3蛋白表达。体外培养HKF细胞,...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反义RNA 1(VIM-A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RT-qPCR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VIM-AS1和miR-143-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3蛋白表达。体外培养HKF细胞,分别转染VIM-AS1小干扰RNA、miR-143-3p模拟物或共转染VIM-AS1小干扰RNA与miR-143-3p抑制剂,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VIM-AS1和miR-143-3p及miR-143-3p和Smad3调控关系。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瘢痕疙瘩组织中VIM-AS1表达显著升高,而miR-143-3p表达显著降低。干扰VIM-AS1或过表达miR-143-3p后,HKF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S期缩短。VIM-AS1靶向负调控miR-143-3p,miR-143-3p靶向负调控Smad3。干扰miR-143-3p降低了VIM-AS1对HKF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论VIM-AS1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升高,其可能通过靶向miR-143-3p/Smad3轴促进HKF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并阻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VIM-AS1 miR-143-3p SMAD3 细胞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