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与脑卒中流行病学的分析研究
1
作者 郭树榜 刘丽清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 ,为预防、控制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分析了 1988~1998年济宁市 1538名离退休老干部的查体资料 ,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 :高血压与脑卒中存在联系 (P <0 .0 1,OR...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 ,为预防、控制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分析了 1988~1998年济宁市 1538名离退休老干部的查体资料 ,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 :高血压与脑卒中存在联系 (P <0 .0 1,OR =1.93) ;回顾性定群研究结果表明 :高血压组脑卒中的发病率 ( 1643.2 / 10万人年 )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脑卒中的发病率 ( 784 .3/ 10万人年 ) (P <0 .0 1,RR =2 .10 )。结论 证实了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脑卒中/病因学 高血压/并发症 老年
下载PDF
胃动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放电活动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鹿勇 孔晓霞 +2 位作者 王旭 关真民 侯亚莉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0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胃动素对大鼠海马胃扩张神经元放电活动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在体观察胃动素对胃扩张(GD)神经元放电活动作用的机制。结果:①海马CA1区内的39个胃扩张兴奋性(GD—E)神经元中有21个(54%)对胃动... 目的:研究胃动素对大鼠海马胃扩张神经元放电活动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在体观察胃动素对胃扩张(GD)神经元放电活动作用的机制。结果:①海马CA1区内的39个胃扩张兴奋性(GD—E)神经元中有21个(54%)对胃动索呈现兴奋性效应;在16个胃扩张抑制性GD—I)神经元中有10个神经元(63%)表现为兴奋效应,4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②海马CA1区注射胃动素后,33个GD—E神经元中有22个(67%)表现为兴奋性效应。注射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后再注射胃动素,神经元的放电频率由(3.98±0.54)Hz减小到(2.09士0.42)Hz(P〈0.05),22个原对胃动素有反应的神经元减少到15个,对胃动素的兴奋性由67%下降到46%;同样,在GD-I神经元中,细胞放电频率由(2.57±0.48)Hz下降到(1.85±0.30)Hz(P〈O.05)。但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A)可明显加强胃动素对海马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放电频率由3.25±0.49Hz增加到4.59±0.61Hz(P〈o.05)。胃动素兴奋性神经元也从26个(57%)增加到32个(70%)。同样,注射L-AA后胃动素使GD-I神经元放电频率由(3.51±0.41)Hz增加到(4.44±0.49)Hz(P〈0.05);但L-AA的同分异构体6-右旋精氨酸(D—AA)对胃动素诱导海马神经元放电活动元改变(P〉0.05)。结论:L-AA可增强胃动素对海马胃扩张神经元的兴奋作用;而L—NAME减弱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素 胃扩张(GD) 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 左旋精氨酸(L—AA)
下载PDF
红霉素对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
3
作者 鹿勇 孔晓霞 +2 位作者 王旭 吴琪 田普宁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39-142,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红霉索对小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分离成年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方法,观察红霉素对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结果:红霉素可抑制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 目的:研究红霉索对小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分离成年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方法,观察红霉素对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结果:红霉素可抑制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使电流由(551.25±69.32)pA降至(387.43±61.27)pA,给予系列去极化脉冲刺激海马神经元,随着刺激电压强度的增强,钾外向电流增加,使电压-电流曲线(I-V曲线)右移,但不改变I-V曲线的形态。结论:红霉素可抑制豚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从而发挥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平滑肌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电压依赖性钾电流
下载PDF
痿症的针刺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秀清 张海燕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痿症 巴利综合征 湿热浸淫型 针刺治疗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孔晓霞 曲义庆 +3 位作者 王旭 刘秀贞 鹿勇 程俊美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1年第7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8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其中32例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及56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8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其中32例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及56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不同TNM分期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比例不同,其中Ⅰ+Ⅱ、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DIcD击细胞占cD刍细胞比例分别为(19.52±3.32)%、(27.28±8.26)%、(32.31±15.60)%,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12±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040、-7.9688、-4.9770,均P〈005)。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CDICD嘉细胞占CD+34细胞比例为(34.12±18.63)%,高于其外周血的(26.36±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4,P〈0.05);合并胸腔积液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D+4细胞比例分别为(25.32±13.45)%及(34.68±12.34)%,低于健康对照组的(43.24±8.68)%(t=7.3104、4.8818,均P〈0.05),CD+56细胞比例分别为(8.24±7.38)%及(11.23±7.65)%,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8.23±9.23)%(t=-14.7549、-11.7216,均P〈0.05),CD+4/CD+8分别为(1.02±0.56)%及(1.32±0.82)%,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89±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4/CD+8;t=-24.78、-4.4564,均19〈0.05)。结论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升高,与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