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虹口区部分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司梅 蒋骅 +3 位作者 亓德云 范宏恩 张桂莲 陶岚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456,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学生视力状况,为制订更有效的学生防近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8年上海市虹口区部分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学生视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通学校学生视力不...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学生视力状况,为制订更有效的学生防近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8年上海市虹口区部分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学生视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通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3.33%,重点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7,P<0.01);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上升。普通学校学生以轻、中度视力不良为主,达76.04%;重点学校以中、重度视力不良为主,达90.53%。结论改善学校与家庭的视觉环境,对学生近视行为及早给予干预,对控制和延缓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对比研究 学生 患病率
原文传递
上海市虹口区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2
作者 亓德云 李丽平 +1 位作者 江艳微 周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4-447,453,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脊柱弯曲异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虹口区7所学校1 884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中小学生进行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和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脊柱弯曲异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虹口区7所学校1 884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中小学生进行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和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虹口区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为7.2%,随着学段的升高,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升高,普通高中(15.7%)>职业高中(8.1%)>初中(3.4%)>小学(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4,P<0.01);男生脊柱弯曲异常率为5.9%,女生为8.6%,女生高于男生(χ2=5.2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的因素有学段、营养状况、每天户外活动时间(P值均<0.05)。结论脊柱弯曲异常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需要学校、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加强筛查、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患病率 回归分析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丽平 史慧静 +1 位作者 亓德云 江艳薇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2-796,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少年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1所中学,从预初到高二(不含初三)共5个年级各1个班的全部学生作为样本对象。使...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少年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1所中学,从预初到高二(不含初三)共5个年级各1个班的全部学生作为样本对象。使用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以网络答题方式,于2016年4—6月对852名在校中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虹口区中学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素养获取、理解、分析评价、运用维度得分分别为(11.26±2.81)、(26.87±6.58)、(10.63±3.86)、(19.06±5.24)分,总分为(67.82±16.30)分。调查对象中具备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素养的比例为29.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男生为参考,女生的健康素养水平OR及其95%CI为1.89(1.36~2.59);以上海市户籍为参考,外省市户籍学生健康素养水平OR及其95%CI为0.32(0.19~0.55);以母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参考,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OR及其95%CI为2.02(1.26~3.23);以自评健康教育不重要作为参考,认为健康教育很重要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OR及其95%CI为2.96(1.67~5.28);以自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为参考,自评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OR及其95%CI为1.99(1.20~3.29)。[结论]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素养水平仍然偏低,受到来自个体、家庭和学校多方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疾病预防与控制 健康素养
原文传递
2012-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甜甜 亓德云 +1 位作者 江艳微 林可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2-894,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碘盐普及情况和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调整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6年,根据《上海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虹口区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条街道,根据每年的监测方案要求...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碘盐普及情况和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调整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6年,根据《上海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虹口区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条街道,根据每年的监测方案要求,抽取一定量的居民或8-10岁学龄儿童进行监测,从所抽中的居民或儿童家中采集盐样进行盐碘检测,同时对儿童进行尿碘检测(2013年未检测该项)。盐碘测定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GB/T13025.7-2012),尿碘测定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107—2006)。结果2012—2016年共检测食用盐1550份,合格碘盐847份,不合格碘盐299份,非碘盐404份,碘盐覆盖率为73.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54.6%。2012、2014—2016年共检测尿样591份,尿碘中位数为177.2μg/L,〈100μg/L的103份,占17.4%;100-199μg/L的248份,占42.0%;≥300μg/L的91份,占15.4%。结论上海市虹口区居民未达到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的目标,儿童平均尿碘水平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应进一步提高合格碘盐食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 尿 儿童
原文传递
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和网络使用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丽平 亓德云 +2 位作者 江艳微 陆俊颖 周媛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0-1174,共5页
[背景]中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更容易因为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网络而出现成瘾现象,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目的]研究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和网络使用的相关性,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 [背景]中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更容易因为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网络而出现成瘾现象,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目的]研究上海市虹口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和网络使用的相关性,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虹口区随机抽取2所高中、2所初中、1所职校,每所学校按照年级分层(七年级至十二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级,抽中班级学生全部纳入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在校中学生的基本信息、抑郁症状、网络成瘾、视屏时间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275份,剔除不合格问卷23份,最终纳入问卷1252份,有效率为98%。[结果]虹口区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状检出率为2.9%(36/1252),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1.0%(263/12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段、是否有网络成瘾症状、过去一周每天用移动设备时间是虹口区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初中生和高中生抑郁症状检出风险高于职校生,OR及其95%CI分别为1.619(1.036~2.530)和2.141(1.419~3.230);网络成瘾行为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及其95%CI为3.437(1.685~7.010);相对于不使用移动设备的中学生,每天使用时长≥4 h的学生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更高,OR及其95%CI为2.337(1.138~4.799)。[结论]网络成瘾、移动设备时间视屏时间过长是虹口区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初中生和高中生是重点关注人群。建议通过家校联动,避免学生视屏时间过长和网络成瘾,从而防范学生抑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抑郁症状 网络成瘾 视屏时间 移动设备
原文传递
上海市初中生不同类型手机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丽平 李江 +1 位作者 高俊岭 贾英男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初中生手机网络成瘾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7年6-11月在上海市14个区抽取1910名初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初中生手机网络成瘾总得分为(28.59±10.52)分... 目的探讨上海市初中生手机网络成瘾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17年6-11月在上海市14个区抽取1910名初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初中生手机网络成瘾总得分为(28.59±10.52)分,手机网络社交成瘾、手机网络娱乐成瘾、手机单纯强迫行为、手机网络信息成瘾得分分别为(7.31±3.50)分、(11.06±5.14)分、(4.09±2.06)分和(6.14±3.06)分。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3.020)、年龄(β=0.972)、学校满意度(β=-1.896)、学习压力(β=1.993)和心理健康(β=-0.104)是影响初中生手机网络成瘾总得分的因素(P均<0.05)。调查对象不同类型手机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年龄、学校满意度、学习压力和心理健康影响其手机网络社交成瘾得分;性别、学校满意度、学习压力和心理健康影响其手机网络娱乐成瘾得分;性别、年龄、学校满意度和学习压力影响其手机单纯强迫行为得分;性别、学习压力和心理健康影响其手机网络信息成瘾得分。结论上海市初中生存在手机网络成瘾现象,性别、年龄、学校满意度、学习压力和心理健康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手机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395名中小学生小瞳检影与散瞳检影结果比较研究
7
作者 亓德云 范宏恩 +4 位作者 蒋骅 司梅 张桂莲 陶岚 黄慧理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126-3127,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两种近视筛查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虹口区3所学校的中小学生,用两种视力筛查方法检查视力情况。结果:共有395名学生做了全部检查。小瞳检影近视眼率为49.4%,散瞳... 目的:通过对两种近视筛查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虹口区3所学校的中小学生,用两种视力筛查方法检查视力情况。结果:共有395名学生做了全部检查。小瞳检影近视眼率为49.4%,散瞳检影近视眼率为35.7%;不同年龄组近视程度不同,初中生患近视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小学生;不同性别近视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假性近视的检查,应以散瞳验光的结果为准,在现有条件不允许散瞳验光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小瞳检影进行视力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小瞳检影 散瞳检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