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艳 金鑫 +2 位作者 李楠 郭苏阳 朱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卵巢MG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预后、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卵巢MGCT占我院同期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12.2%(12... 目的探讨原发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卵巢MG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预后、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卵巢MGCT占我院同期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12.2%(12/98),卵巢MGCT可由多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组成,镜下形态多样,肿瘤成分包括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畸胎瘤、胚胎性癌、绒毛膜癌。其中9例(75%)包含2种不同的生殖细胞肿瘤成分,2例(16.7%)包含3种不同的肿瘤成分,1例(8.3%)包含4种不同的肿瘤成分。结论卵巢MGCT非常少见,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的不同与其所含成分相关,准确的病理诊断非常必要,免疫组化标记对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诊断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柴大敏 王京萍 +3 位作者 马莉 武世伍 关宿东 陶仪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在《病理学》教学中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验班2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同专业平行班级2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教学,观察组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 目的:探讨在《病理学》教学中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验班2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同专业平行班级2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教学,观察组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2组均为相同教师授课。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教师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学生在主观能动性(5项)和客观终结性评价(4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病理学 教学改革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金鑫 赵艳 +2 位作者 喻大军 詹晓东 钱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及原位杂交法对2007年6月-200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正常喉组织进行ALDH1蛋白及mRNA检测,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及原位杂交法对2007年6月-200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正常喉组织进行ALDH1蛋白及mRNA检测,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无病生存期分析。结果 ALDH1蛋白在喉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在喉鳞癌组织中不同程度表达,喉癌组织中ALDH1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基本一致。ALDH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喉癌的部位、浸润范围、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ALDH1蛋白表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ALDH1阳性患者明显低于ALDH1阴性患者(P<0.05)。结论 ALDH1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ALDH1阳性表达可作为喉鳞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乙醛脱氢酶1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俞岚 周蕾 +3 位作者 武世伍 宋文庆 李涤臣 郭冰沁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LC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LCS的认识及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报道两例LCS,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肿瘤大体及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及患者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LC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LCS的认识及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报道两例LCS,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肿瘤大体及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及患者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镜检,两例瘤细胞均呈弥漫排列,瘤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沟易查见,可见核仁,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其中一例肿瘤间质内尚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例CD1α、S-100蛋白、CD68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40%-50%。患者临床预后差。结论朗格罕斯细胞肉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内分泌治疗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金鑫 赵艳 +3 位作者 郭晨旭 喻大军 李靖 钱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3,6,共4页
目的:分析年龄<40岁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内分泌治疗策略。方法:以185例年龄<40岁的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185例年龄≥40岁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分析年龄<40岁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内分泌治疗策略。方法:以185例年龄<40岁的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185例年龄≥40岁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同时对观察组中具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采用戈舍瑞林(goserelin)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治疗或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单药内分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分期以及分子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3年、5年无病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观察组中,luminal A型患者的3年、5年无病生存率均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95例高危复发风险患者中,接受goserelin联合AI治疗组患者3年、5年无病生存率均高于TAM组患者(P<0.05)。结论:依据肿瘤病理特点及分子分型对绝经前中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内分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艳 金鑫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12期975-977,共3页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医学实验课以灵活的课程设置成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病理学作为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身的学科特色适合在教学中加入对学生科研能...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医学实验课以灵活的课程设置成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病理学作为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身的学科特色适合在教学中加入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引导。结合教学体会,在病理实验课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解科研步骤,培养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科研能力
下载PDF
循证医学理念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柴大敏 陶仪声 +1 位作者 马莉 武世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
循证医学在高等医学院校的一些临床教学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引进循证医学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在病理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求证据、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 循证医学在高等医学院校的一些临床教学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引进循证医学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在病理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求证据、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循证医学
下载PDF
改革医学影像学专业病理学教学的设想与尝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琼 甘怀勇 刘德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11期1061-1063,共3页
病理学是医学影像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阐述病理学与医学影像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突出医学影像专业特色,探索影像病理学教材的设想和尝试。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改革 医学影像专业
下载PDF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礼高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分析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PEH)临床病理特点,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本科诊断的1例PE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结果 PEH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性结节。组织学表现为... 目的分析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PEH)临床病理特点,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本科诊断的1例PE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结果 PEH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性结节。组织学表现为上皮样细胞构成的结节中心硬化或呈淀粉样变,结节周边富细胞,瘤细胞轻到中度异型,胞质内见原始血管腔。瘤细胞呈巢状伸入周围的肺泡腔生长。免疫组化提示瘤细胞主要表达CD31、CD34、、Ⅷ因子、Vimentin、CK等标记物。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硬化性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肉瘤、上皮样肉瘤等。结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EH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 肺肿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DC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和C-erbB-2的关系
10
作者 李红伟 彭开桂 +1 位作者 李多杰 马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2(cell division cycle 2,CDC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CDC2及C-erbB-2的水平。结...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2(cell division cycle 2,CDC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CDC2及C-erbB-2的水平。结果:CDC2在乳腺癌中强阳性表达率为61.7%,且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一定关系(P<0.01),CDC2和C-erbB-2两者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CDC2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并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CDC2有促进细胞增殖的功能。联合检测CDC2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望成为估计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分裂周期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髓样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薛松 王浩 +1 位作者 蔡兆根 吴正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8例甲状腺微小髓样癌,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状腺微小髓样癌病灶小,癌细胞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间质丰富,癌细胞具有多形性,核仁不清晰,核分裂...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8例甲状腺微小髓样癌,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状腺微小髓样癌病灶小,癌细胞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间质丰富,癌细胞具有多形性,核仁不清晰,核分裂象较少见,被纤维血管和(或)淀粉样物分隔。免疫组化标记Calcitonin(+)可作为诊断指标。结论甲状腺微小髓样癌的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甲状腺全切术配合中央区及侧区淋巴结清扫是当前患者的最优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微小髓样癌 降钙素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医学留学生病理学教学初探
12
作者 龚晓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11期1126-1128,共3页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结合病理学学科特点,从了解留学生自身特点、教材的选取、加强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的选择、重视实验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 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结合病理学学科特点,从了解留学生自身特点、教材的选取、加强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的选择、重视实验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方法 留学生
下载PDF
Slug、ZEB1和KISS-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蕾 胡永莲 +3 位作者 武世伍 俞岚 承泽农 朱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2-537,共6页
目的寻找能预测原发性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浸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261例GAC组织和8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ug、ZEB1和KISS-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ug、Z... 目的寻找能预测原发性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浸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261例GAC组织和8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ug、ZEB1和KISS-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ug、ZEB1和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1.3%和87.5%;在GA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1%、29.1%和45.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ug在GA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均相关;ZEB1在GA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高低均相关;KISS-1在GA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临床病理分期均有关。Slug的表达和ZEB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KISS-1与Slug和ZEB1呈负相关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Slug和ZEB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总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其阴性组患者;KISS-1阳性表达组患者总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阴性组患者。COX多因素模型分析显示,Slug、ZEB1和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以p TNM分期是影响GA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Slug、ZEB1和KISS-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GAC的发生,并与GAC的淋巴结转移、p TNM分期及预后等均有关;Slug、ZEB1和KISS-1联合检测对GA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ZEB1 KISS-1 预后
下载PDF
WWOX和CD13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博 王丹娜 +3 位作者 张琼 武世伍 俞岚 陶仪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86-1590,共5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174例CRC组织和8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174例CRC组织和8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CRC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1.4%和53.4%;对照组中WWOX和CD13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5.0%,其表达差异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WWOX和CD133蛋白表达与CRC患者肿瘤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不同Duke分期等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WOX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CD133蛋白的阳性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CRC组织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术后总的存活时间明显高于其阴性组患者,而CD133蛋白阳性组患者术后总的存活时间明显低于其阴性组患者,log-rank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WWOX和CD133蛋白的阳性表达及Duke分期是影响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反常表达的WWOX和CD133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侵袭以及转移;在CRC患者中联合检测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对预测其进展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WWOX CD133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以问题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艳 金鑫 +4 位作者 李楠 周蕾 高琴 关宿东 陶仪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39-840,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实验班18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同专业平行班级1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观察组采用以问题...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实验班18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同专业平行班级1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教师方面采用学生及同行专家评价,从教案质量、授课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学生方面通过以自主学习评价、座谈会等形式的过程性评价和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教师教案质量、授课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3年中课程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8个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问题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对教师及学生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病理学 案例教学法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乳腺癌中VEGF-D/VEGFR-3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云霞 马琳 蔡兆根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VEGFR-3、VEGF-D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LVD)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R-3、VEGF-D的表达,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分析VEGFR-3与乳腺癌...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VEGFR-3、VEGF-D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LVD)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R-3、VEGF-D的表达,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分析VEGFR-3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R-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67%,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VEGFR-3蛋白表达阳性组LVD值为17.86±6.09,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VEGFR-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x2=22.173,P<0.01);且VEGF-D蛋白阳性组中VEGFR-3表达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VEGF-D/VEGFR-3是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诱导因子,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微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Np63α、DPC4/Smad4和P2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文庆 黄婷婷 +1 位作者 俞岚 承泽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0-855,共6页
目的研究△Np63α、DPC4/Smad4和P2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10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Np63α、DPC4/Smad4和P21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Np63α、DPC4/Smad4和P2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10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Np63α、DPC4/Smad4和P2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子宫颈组织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Np63α和DPC4/Smad4的表达逐渐下降,P21的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三者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另外,△Np63α与DPC4/Smad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1,P<0.05);而DPC4/Smad4和△Np63α的表达与P21的表达均成负相关(r=-0.449,r=-0.254,P均<0.05)。同时,生存分析显示:△Np63α和DPC4/Smad4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其阴性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P21阳性表达组则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p63α、DPC4/Smad4和P2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组织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等均有关;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情况,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DPC4/SMAD4 △Np63α P21 预后
下载PDF
缺氧相关蛋白碳酸酐酶-Ⅸ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苏阳 赵燕 李胜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检测缺氧相关蛋白碳酸酐酶-Ⅸ(CAⅨ)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缺氧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皮性卵巢癌组织4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3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检测缺氧相关蛋白碳酸酐酶-Ⅸ(CAⅨ)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缺氧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皮性卵巢癌组织4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3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Ⅸ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AⅨ在正常卵巢组织、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0.0%、16.7%和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Ⅸ的阳性表达率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Ⅸ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上皮性卵巢癌中CAⅨ的高表达提示缺氧标志物CAⅨ可能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碳酸酐酶 缺氧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初探 被引量:8
19
作者 龚晓萌 宋文庆 +1 位作者 赵艳 吴琼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15级学生100名,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方式授课,B组(实验组)接受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模式的授课,以病理实验考试试卷和问卷调查的方...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15级学生100名,随机分成2组,A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方式授课,B组(实验组)接受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模式的授课,以病理实验考试试卷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病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以及促进小组合作。结论: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养,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病理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多模式教学改革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艳 金鑫 +2 位作者 李楠 周蕾 陶仪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以案例式教学、PBL教学、将科研引入教学及加强实践教学的多模式教学改革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至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8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专业学业成绩、性别构成相似的1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以案例式教学、PBL教学、将科研引入教学及加强实践教学的多模式教学改革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至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8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专业学业成绩、性别构成相似的1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式教学、PBL教学、将科研引入教学及加强实践教学的多模式教学改革。课程结束采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3年中课程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课堂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多模式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认证 病理学 多模式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