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敬蕊 崔琢 +1 位作者 谢琪芳 汪振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52-254,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指导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对2011年11月10日所有住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表和病历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结果:2 006例患者中,医院感染4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39%,例次感染率2.54%... 目的:调查并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指导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对2011年11月10日所有住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表和病历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结果:2 006例患者中,医院感染4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39%,例次感染率2.54%,感染率最高科室是ICU;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培养出病原菌14株;抗菌药物使用率是40.13%,使用率最高的科室是ICU和儿科。结论:对感染率较高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及干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况调查 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向君 朱敬蕊 +3 位作者 王白茹 汪振林 李连 崔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686-1688,共3页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影响因素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法,回顾性调查50对医院感染患者(病例组)及非医院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计算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影响因素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法,回顾性调查50对医院感染患者(病例组)及非医院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计算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病例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7±18)d,医疗费用为(42 669±36 845)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5±7)d和医疗费用(19 541±14 653)元(P<0.01);病例组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流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明显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经济损失 医疗费用 住院时间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2016年医院内感染现患率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向君 崔琢 +3 位作者 朱敬蕊 汪振林 王白茹 李连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6期849-851,855,共4页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内感染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看住院病例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年11月16日0:00—24:00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该调查研究实际调查3 032例住院患者,医院...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内感染现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看住院病例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年11月16日0:00—24:00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该调查研究实际调查3 032例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56例,医院内感染现患率为1.85%;医院内感染58例次,医院内感染例次率为1.91%。医院内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27.27%(6/22)],其次为脑外科[12.24%(6/49)]。医院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60.34%(35/58)],其次为上呼吸道[8.62%(5/58)]、泌尿系统[6.90%(4/58)]。该次调查共分离出16株病原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67%。结论医院内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以在短期内全面了解医院内感染现状,医院应不断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干预,密切监控医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及部位,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流行病学 现患率 综合医院
下载PDF
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锐器伤报告现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敬蕊 崔琢 +1 位作者 汪振林 周成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锐器伤报告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锐器伤调查表对全院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和报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工作类别、性别、科室等锐器伤发生后报告情况。结果:全...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锐器伤报告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锐器伤调查表对全院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和报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工作类别、性别、科室等锐器伤发生后报告情况。结果:全院共发放1 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01份,发生血源性锐器伤130人次,发生率为14.4%,其中44人进行了血源性锐器伤报告,报告率33.8%。血源性锐器伤未报告主要原因依次为:自感受伤程度较轻(30.23%),自身有抗体(27.91%),存侥幸心理(16.28%)等。不同科室、暴露源和受伤程度血源性锐器伤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对锐器伤造成的职业暴露的认识,以提高血源性锐器伤报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锐器伤 报告率
下载PDF
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心理调查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崔琢 朱敬蕊 +3 位作者 张向君 汪振林 王白茹 李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303-4306,共4页
目的调查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方法 2016年3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省31家医院共123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全国常模比较有统计学差... 目的调查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方法 2016年3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省31家医院共123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全国常模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因子项中因子分≥2分的作为异常组,<2分的作为正常组,并利用《心理问题原因调查问卷》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SCL-90量表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人际关系因子分≥2分的有50名,人际关系因子分<2分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有73名;人际关系存在异常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我感觉工作中得罪临床医务人员、开展工作时临床医务人员不配合、领导不重视院感管理工作(P均<0.05)。结论安徽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SCL-90量表中反映人际关系存在异常,自我感觉工作中得罪临床医务人员、开展工作时临床医务人员不配合、领导不重视院感管理工作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心理调查 SCL-90
原文传递
成年住院病人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敬蕊 段缓 +1 位作者 崔琢 张向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201-1203,1207,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成年住院病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成年住院病人临床资料,根据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否耐药,分为CRKP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组,分析CRKP... 目的:分析医院成年住院病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成年住院病人临床资料,根据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否耐药,分为CRKP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组,分析CRK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入住重症监护室、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呼吸机和使用导尿管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入住重症监护室和使用呼吸机均为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加强重症监护室的耐药监测,开展定植筛查,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重视医务人员无菌操作和手卫生,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有助于控制CRKP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耐药
下载PDF
医务工作者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敬蕊 崔琢 +1 位作者 张向君 王白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528-532,536,共6页
目的:为了对医务工作者接触感染性病原体造成职业暴露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编制《医务工作者的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表》,并评价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研制设计《医务工作者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表》... 目的:为了对医务工作者接触感染性病原体造成职业暴露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编制《医务工作者的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表》,并评价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研制设计《医务工作者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表》,对某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通过条目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式筛选条目,并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和结构效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医务工作者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表》共有6个维度,包括50个条目;调查表的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72,其中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36~0.973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73和0.925,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51;KMO的检验统计量是0.965,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是22562.451,df是1176,P<0.001,并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调查表进行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在13次迭代后收敛,共提取了6个主成分的因子,其贡献率为68.044%。结论:研究团队设计的《医务工作者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医务工作者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工作者 感染性职业暴露 风险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敬蕊 张向君 崔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754-759,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0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安徽省蚌埠地区三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多中心研究,通过SPSS 21.0和AMOS 24.0统计... 目的 探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0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安徽省蚌埠地区三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多中心研究,通过SPSS 21.0和AMO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模型拟合较理想,医院防护管理和科室防护管理直接影响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科室防护管理对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的影响较大,路径系数为0.54。医院防护管理对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的直接影响较小,路径系数为0.39,但其可通过科室防护管理间接对个人防护意识产生影响,间接路径系数为0.44。个人防护意识对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影响最大,其路径系数为0.75。组织培训、防护督查的因子负荷量均是0.92,容易获得防护用品的因子负荷量0.86。结论 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医院的组织培训、防护督查、经费投入、科室的工作环境、是否容易获得防护用品、医疗废物的管理以及个人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工作状态,医院可以根据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效应值大小,拟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感染性职业暴露 防护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钱丽华 汪振林 +1 位作者 朱敬蕊 崔琢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8期1273-1274,1343,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结果,了解医院感染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监测2011年1月—1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部位分布、3种侵入性操作使用率及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并将数...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结果,了解医院感染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监测2011年1月—1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部位分布、3种侵入性操作使用率及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并将数据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共调查827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7例,29例次;患者日(例次)感染率为5.25‰。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11.19‰;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1.63‰;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0.20‰。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共检出病原菌31株,大多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各占29.03%)。结论目标性监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适时制订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下载PDF
2009年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琢 谢琪芳 +1 位作者 朱敬蕊 赵久法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4期480-480,509,共2页
目的调查蚌医附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9年11月10日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将数据汇总、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697例,发生医院感... 目的调查蚌医附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9年11月10日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将数据汇总、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697例,发生医院感染54例,例次感染55例,现患率3.18%,例次感染率3.24%;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1.82%;培养出病原微生物10株;抗菌药物使用率55.75%。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利于发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下载PDF
某综合性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及耐药变迁
11
作者 王丽 崔琢 +2 位作者 郭普 张向君 朱敬蕊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9期1495-1497,1575,共4页
目的 研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医院感染防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和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调查病例资料,查阅2019年1月—2021年12月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的铜绿假单胞... 目的 研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医院感染防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和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调查病例资料,查阅2019年1月—2021年12月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应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2021年该院住院患者中共检出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 106株,以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率最高(25.68%),其次是急诊科(9.22%)和呼吸内科(8.2.3%)。在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呼吸道标本的检出率占63.02%,其次是脓液(9.40%)、尿液标本(3.44%)。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耐药,其中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37.79%),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18.90%)。连续3年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30%。对头孢吡肟、氨曲南、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荷药率呈下降趋势,3年间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年间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以呼吸道感染为主,3年间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现不同的趋势变化,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依然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今后临床工作中需要持续监测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情况和耐药性变迁,以提供有效的感染防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临床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改进处方点评方法对促进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云莲 黄明智 +2 位作者 朱敬蕊 黄俊杰 周成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55-356,36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处方点评方法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改进方法前后的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对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改进处方点评方法,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8.3%下... 目的:探讨改进处方点评方法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改进方法前后的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对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改进处方点评方法,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8.3%下降至31.6%(P<0.0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57.5%提高至92.0%(P<0.01),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择品种的合理率由74.5%上升至87.3%(P<0.01)。结论:改进处方点评方法显著降低了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了其合理率,对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医生的用药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Ⅰ类切口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细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向君 崔琢 +3 位作者 朱敬蕊 王白茹 汪振林 李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入住综合ICU建立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确诊为VAP且细菌培养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3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非VAP病人按...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入住综合ICU建立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确诊为VAP且细菌培养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3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非VAP病人按1∶1匹配选取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以及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3.3%、66.6%,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氨曲南、呋喃妥因、头孢替坦耐药率超过9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80%,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70%以上。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感染前使用3联以上抗菌药物、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是否进行肠内营养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4 d、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5 d均为鲍曼不动杆菌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所致VAP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存在较高耐药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琢 朱敬蕊 +3 位作者 汪振林 张向君 项平 谢琪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知晓情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了解手卫生现状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分5个阶段进行手卫生干预,干预措施包括直接观察、手卫...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知晓情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了解手卫生现状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分5个阶段进行手卫生干预,干预措施包括直接观察、手卫生培训、评估反馈等,观察干预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计算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场试卷考核,计算重症监护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统计调查时段内医院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医生手卫生执行依从性从干预前45.0%提高到再干预后的91.1%,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从干预前43.3%提高到再干预后的9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生手卫生知晓考试成绩从培训前60.0分提高到培训后90.0分;护士成绩从培训前59.1分提高到培训后9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013年5月的12.5%降低到再干预后的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知晓率,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 依从性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模拟情景教学在实习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琢 朱敬蕊 +1 位作者 张向君 王白茹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模拟情景教学在实习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某院实习的150名医务人员,随机抽取75名实习生为观察组进行模拟情景教学,另外75名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课堂传统教学。对2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模拟情景教学在实习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某院实习的150名医务人员,随机抽取75名实习生为观察组进行模拟情景教学,另外75名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课堂传统教学。对2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比较,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2组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防护培训采用模拟情景教学的方式更利于实习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情景教学 职业防护 实习生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敬蕊 崔琢 +1 位作者 张向君 王白茹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新方法,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方法:于2018年8月,通过方便抽样,选择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年新入职的171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对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和培训目的进行培训,培训前... 目的:探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新方法,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方法:于2018年8月,通过方便抽样,选择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年新入职的171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对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和培训目的进行培训,培训前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PPT理论培训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试验一组;采用常规PPT理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得分情况作为试验二组。每次调查均发放调查问卷171份,回收171份,回收率均为100%。定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评估;定性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分析。结果:共171名新入职医务人员参与研究,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3.63±2.33)岁,工作类别以护士居多(127人,占74.27%),性别以女性居多(146人,占85.38%),学历以专科学历居多(93人,占54.39%)。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4.56%~70.18%、63.16%~96.49%、86.55%~99.42%。各组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6.342、189.424、304.904,P<0.01)。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在传统PPT理论培训后和PPT理论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技能培训后得分均有上升的趋势(F=125.042、352.025、444.073,P<0.01)。结论: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进行培训,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情景模拟培训 职业防护 培训
原文传递
我院2011~2012年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琢 朱敬蕊 +1 位作者 谢琪芳 汪振林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0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分布特征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所有数据应用WHONET 5.4软件... 目的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分布特征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所有数据应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获得临床分离11 038株病原菌结果,其中革兰阳性菌3027株(27.42%),革兰阴性菌4913株(44.51%)。2012年标本送检数量明显高于2011年,25.13%的病原菌来源于痰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85%,大肠埃希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75%,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6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最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50%的药物只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其余药物耐药均在50%以上。结论该院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耐药率 监测
下载PDF
某院2011年医务人员锐器损伤分析研究
18
作者 崔琢 谢琪芳 +1 位作者 朱敬蕊 汪振林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1期1691-1691,1740,共2页
目的调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医护人员发生锐器损伤情况,探讨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将2011年1月-2011年11月医护人员发生的锐器损伤进行整理分析,以期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锐... 目的调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医护人员发生锐器损伤情况,探讨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将2011年1月-2011年11月医护人员发生的锐器损伤进行整理分析,以期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锐器损伤的防范意识。结果共收到19例医务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报告。其中护士发生锐器损伤的比率最高,达57.89%,锐器损伤多发于工作年限较短的医护人员,科室多发生在手术室,主要是在治疗和手术中,暴露源为HBsAg阳性患者占63.16%。发生锐器损伤后的医务人员均进行了紧急及相关干预处理。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锐器损伤较普遍,损伤后可能引发感染的风险比较高,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锐器损伤 防护对策
下载PDF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正慧 崔利利 +2 位作者 崔琢 朱霞云 朱敬蕊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7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分布现状,分析暴露的危险因素及规律,为探讨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亳州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发生的234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暴露情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分布现状,分析暴露的危险因素及规律,为探讨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亳州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发生的234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暴露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234例,年龄≤30岁所占比例(75.64%)最高,且工龄以≤5年(68.80%)最多,工作类别主要为护士(53.42%),其次为临床医生和实习护士;暴露发生科室分布广,其中以手术室(17.95%)和急诊科(8.12%)居多;暴露方式以针刺伤(80.77%)为主,经检验,不同人员类别暴露方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操作过程中为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38.03%),其次为拔针和处置针头时(32.05%);暴露伤害主要由操作不熟练等因素造成的操作不当和输液采血针头反弹导致;暴露源阳性占62.82%,且病原体以乙肝(49.57%)最多,而适宜防护用品佩戴率仅36.32%,暴露后实际预防用药率为80.77%。结论根据职业暴露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对有效预防职业暴露和降低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