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学院校的牙周病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1
作者 徐丽 王敏 +3 位作者 刘芳 张容秀 刘姗姗 李建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2期13-15,共3页
牙周疾病是我国的口腔科的常见病及高发病,然而社会对牙周疾病的认识、关注度不足以及我国的牙周专科医师的缺乏,导致我国大多数成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且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基层医学院的牙周病学教学改革迫... 牙周疾病是我国的口腔科的常见病及高发病,然而社会对牙周疾病的认识、关注度不足以及我国的牙周专科医师的缺乏,导致我国大多数成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且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基层医学院的牙周病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蚌埠医学院通过采取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从而提高对牙周专科人才的素质和技能培养,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国民口腔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学 教学改革 基层医学院校
下载PDF
转化式学习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建成 谢小飞 +4 位作者 杨东昆 田瑞雪 徐丽 姜丽娜 陆坤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评价转化式学习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口腔医学教学的影响。方法:以我校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2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流程和单一的讲授方法;以2013、2014级学生为研究组,采用转化式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流程、整合教学内容、... 目的:评价转化式学习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口腔医学教学的影响。方法:以我校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2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流程和单一的讲授方法;以2013、2014级学生为研究组,采用转化式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流程、整合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学生毕业前理论、职业技能操作成绩及学生毕业考研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和职业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考研过线率和录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转化式学习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促进口腔医学教育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式学习 医学教育改革 口腔医学人才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对口腔癌行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康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志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4期115-118,145,共5页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理念对皮瓣移植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康复情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皮瓣移植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理念对皮瓣移植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康复情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皮瓣移植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ERA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康复指标以及炎性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口腔癌行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口腔癌 皮瓣移植术 营养状况 康复情况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崔文静 郭蕴 +1 位作者 李建成 宋培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4期1371-1374,共4页
穿支皮瓣对于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的缺损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方面均较其他类型皮瓣拥有更多优点。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目前是除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又一应用于口腔颌面组织缺损修复的常用皮瓣。本文就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组织缺损修复... 穿支皮瓣对于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的缺损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方面均较其他类型皮瓣拥有更多优点。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目前是除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又一应用于口腔颌面组织缺损修复的常用皮瓣。本文就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口腔颌面组织缺损 腓动脉 修复重建
下载PDF
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畅 张凯 +3 位作者 徐锦程 吴志刚 杨东昆 胡凯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26例利用前臂皮瓣行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的性别、年龄、是否出现血管危象、血管危象类...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26例利用前臂皮瓣行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的性别、年龄、是否出现血管危象、血管危象类型、糖尿病史、入院血糖值、高血压病史、入院平均血压值等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26例病人中发生血管危象51例(22.6%),其中静脉危象41例,动脉危象1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与血糖值偏高均为血管危象发生的影响因素(P<0.01和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史为血管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OR=4.646,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出现游离皮瓣移植血管危象的风险较大,对于此类病人应该更加慎重应用游离组织瓣进行修复,当必须使用时,需术后时刻注意血管危象的发生,以保证皮瓣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移植 口腔肿瘤 糖尿病 血管危象
下载PDF
局部中晚期口腔癌治疗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建成 郭蕴 +5 位作者 崔文静 杨东昆 胡恺 陈默 刘亮 孙悦 《癌症》 CAS 2022年第9期434-442,共9页
背景与目的口腔癌的发病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较不理想,特别是对中晚期口腔癌疗效较差。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中晚期口腔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不同治疗方式对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口腔癌治疗最佳方案的选... 背景与目的口腔癌的发病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较不理想,特别是对中晚期口腔癌疗效较差。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中晚期口腔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不同治疗方式对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口腔癌治疗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3家医院2015–2020年口腔癌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对患者的信息登记、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总结、患者随访和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等,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建立患者治疗资料信息库。根据信息库中登记的患者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即在治疗中采用的治疗方法的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计算和比较分析生存率,采用UW-QOL(4)问卷对健康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自评。结果共筛选患者84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3组:A组(手术+化疗+放疗,251例)、B组(放疗+化疗+手术,184例)和C组(手术+化疗,411例);所有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69.9%、59.8%,其中A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8%、76.0%、64.3%,B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8%、68.8%、58.4%,C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1%、65.4%、56.2%。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C组患者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生存质量总分平均值C组最高,B组最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各组生存质量最低得分的项目情况为:C组为咀嚼、语言、吞咽;A组为唾液、味觉、咀嚼;B组为味觉、唾液、咀嚼。结论局部中晚期口腔癌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辅助性放疗能有效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但与手术和化学治疗相比,根治性的放疗使患者远期治疗后的生存质量降低更多,且术前放疗较术后放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生存率 生存质量 治疗方式
下载PDF
2015-2020年皖北地区口腔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7
作者 李建成 陈传俊 +3 位作者 薛浩伟 陈旭兵 阮敏 孟箭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693-1697,共5页
目的:分析2015-2020年皖北地区口腔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收集2015-2020年皖北地区口腔癌新发病例、死亡病例,计算口腔癌的发病率、死亡率、0~74岁累积率、35~64岁截缩率等指标,标准化率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 目的:分析2015-2020年皖北地区口腔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收集2015-2020年皖北地区口腔癌新发病例、死亡病例,计算口腔癌的发病率、死亡率、0~74岁累积率、35~64岁截缩率等指标,标准化率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标准人口构成作为标准。结果:2015-2020年皖北地区共收集新发口腔癌病例2602例,口腔癌死亡病例867例。口腔癌发病率、中国标准化发病率、世界标准化发病率、0~74岁累积发病率、35~64岁截缩发病率分别为9.37/10万、9.65/10万、7.66/10万、0.94%、12.13/10万。其中城市居民口腔癌发病率为6.21/10万,中国标准化发病率为6.06/10万,农村居民口腔癌发病率12.42/10万,中国标准化发病率13.76/10万,农村居民口腔癌发病高于城市;男性口腔癌发病率11.52/10万,中国标准化发病率为11.82/10万,女性口腔癌发病率为7.19/10万,中国标准化发病率为7.43/10万,男性口腔癌发病率高于女性。2015-2020年皖北地区口腔癌死亡率为3.12/10万,中国标准化死亡率为3.20/10万,世界标准化死亡率2.54/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32%,截缩死亡率为3.81/10万。2015-2020年皖北地区OC总发病率6年间呈上升趋势,总死亡率相对较为稳定,OC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升高而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结论:口腔癌是威胁皖北地区居民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积极开展口腔健康宣教,加强发病因素预防,可有效降低口腔癌发病率,也是皖北地区口腔癌防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老年口腔癌患者颌颈联合根治术后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瑞锐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整体护理干预对策对老年口腔癌患者颌颈联合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术进行治疗的60岁以上的老年口腔癌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患... 目的探讨综合整体护理干预对策对老年口腔癌患者颌颈联合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术进行治疗的60岁以上的老年口腔癌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患者均行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口腔癌患者相关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连续性综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语音恢复情况,此外对2组患者的本病知晓情况、综合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2组语音功能训练后均较训练前语音清晰度得分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相关技能掌握率及遵医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综合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优综合整体干预护理服务,对口腔癌患者颌颈联合根治术后患者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颌颈联合根治术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口咽癌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卓凤 郭蕴 +5 位作者 李建成 王续纪 崔文静 杨东昆 胡恺 陈默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7期1668-1674,共7页
目的 探讨影响口咽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因素,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所医院1020例口咽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排除... 目的 探讨影响口咽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因素,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所医院1020例口咽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排除和纳入标准筛选出828例患者,建立个人资料信息库,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城乡、婚姻、烟酒史等一般信息以及治疗方式及方法、HPV感染情况、病理分级、TNM分期、临床分期、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治疗及病理学检查情况;通过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图。结果 828例口咽癌患者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5%、62.4%和5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烟酒史、HPV感染、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方式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不同年龄段、饮酒史、HPV感染是影响口咽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口咽癌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建议皖北地区居民定期口咽癌筛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生存率 生存随访 预后
下载PDF
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白雅雯 袁冯 +1 位作者 梁悦悦 顾祎冉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8月某院收治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 目的:探讨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自我接纳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8月某院收治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DI)及自我接纳问卷(SAQ)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自我接纳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类型及家庭人均年收入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SCL-90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母亲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SAQ量表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唇腭裂患者SCL-90得分与CODI量表积极应对维度和SAQ问卷自我接纳维度得分呈负相关,与CODI量表消极应对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家庭人均收入等人口社会学特征可影响青少年唇腭裂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母亲文化程度影响患者应对方式水平,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接纳水平,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心理健康状况 应对方式 自我接纳 相关性
下载PDF
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面部洞穿性缺损 被引量:48
11
作者 李建成 宋培军 +3 位作者 杨东昆 刘亮 胡恺 陈默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面颊部洞穿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对9例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而导致一侧面部组织洞穿性缺损的患者术中采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 目的评价应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面颊部洞穿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对9例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而导致一侧面部组织洞穿性缺损的患者术中采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修复重建,其中颊黏膜鳞状细胞癌4例,上颌骨骨肉瘤2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1例,腮腺导管癌2例。术中双叶穿支皮瓣切取的面积大叶为7.0 cm×8.0 cm^6.0 cm×7.0 cm,小叶为4.5 cm×4.5 cm^4.0 cm×4.0 cm。口内分别修复上腭或颊部的口腔黏膜缺损,口外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缺损。术后1.0~1.5个月采用放射治疗。术后门诊随访评价患者的外形、开口度、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及愈后。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9例患者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放射治疗对修复的穿支皮瓣无损害。术后6个月,患者张口度、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面部外形满意,随访期内9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穿支血管恒定,设计灵活,组织量丰富,修复方式和幅度多变,是修复口腔颌面洞穿性缺损较为理想的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恶性肿瘤 洞穿性缺损 双叶穿支游离皮瓣 腓动脉 修复
原文传递
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建成 宋培军 +2 位作者 杨东坤 刘亮 洪虓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到2016年8月,对1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即刻行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的修复,其中舌鳞状细胞癌3例.颊鳞状细胞癌6例,15底鳞状癌... 目的评价应用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到2016年8月,对1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即刻行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的修复,其中舌鳞状细胞癌3例.颊鳞状细胞癌6例,15底鳞状癌7例。游离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13cm×9cm,最小为5cm×3cm。术后随访评价患者缺损组织修复的外形、患者开口度、吞咽功能、语音功能和预后。结果16例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均成活.1例发生血管(静脉)危象.经及时抢救后恢复正常。术中供区直接缝合,术后供、受区切口I期愈合.术后16例患者组织缺损区外形修复及患者开口度、语音功能均达到满意程度。结论游离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组织量丰富.血管较浅且恒定,设计灵活,不损伤知名血管腓动脉,是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中较为理想的穿支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口腔颌面部缺损 小腿后外侧穿支皮瓣 重建
原文传递
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在晚期口咽癌术后缺损解剖重建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建成 宋培军 +4 位作者 杨东昆 胡恺 陈默 许操 孙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4-821,共8页
目的评价应用游离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移植重建晚期口咽癌术后口咽部解剖结构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对26例口咽癌根治术患者术中采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重建口咽部解剖结构,其中舌根部癌12... 目的评价应用游离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移植重建晚期口咽癌术后口咽部解剖结构和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对26例口咽癌根治术患者术中采用小腿后外侧腓动脉双叶穿支游离皮瓣重建口咽部解剖结构,其中舌根部癌12例,咽侧壁癌5例,软腭癌9例。术中切取的双叶穿支皮瓣修复口咽部组织缺损的面积范围是72.5~40.5 cm^2。重建方式:9例重建软腭-翼腭缺损,5例重建翼颌-舌外侧缘缺损,12例重建舌根-咽侧缺损。术后6月的门诊随访和12月、24月、36月的跟踪随访,评价患者开口度、吞咽功能、语音功能恢复和患者的生存状况,并通过鼻咽镜检查评价重建后的咽部结构和腭咽闭合功能,采用中文版FACT-H&N(4)量表计算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26例患者游离皮瓣均成活。术后6月,患者口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和解剖结构恢复良好;量表调查显示:患者在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核心量表总分、头颈模块和量表总分均获得较高的术后生存质量量值,与术前相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腿后外侧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穿支血管恒定,设计灵活,组织量丰富,修复方式和幅度多变,是晚期口咽癌术后重建口咽部解剖结构和功能较为理想的穿支皮瓣,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腓动脉 双叶穿支游离皮瓣 重建
下载PDF
腹壁浅动脉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其在头颈部修复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敏 马士崟 +1 位作者 张凯 孟中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浅动脉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方法住10例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并测量腹壁浅动、静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外径、蒂长及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结果腹壁浅动脉的出现率为90%... 目的探讨腹壁浅动脉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方法住10例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并测量腹壁浅动、静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外径、蒂长及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结果腹壁浅动脉的出现率为90%(18侧),管径为(1.48±0.44)mm(0.85~2.43mm),蒂长为(4.8±1.18)cm(2.56~7.02mm),腹壁浅静脉恒定,管径为:(2.33±0.71)mm(1.46~4.05mm),蒂长为:(5.45±1.2)cm(4.03~8.42cm),当腹壁浅动脉缺如或管径细小、位置靠内侧时,外侧旋髂浅动脉上升支代偿性增粗。结论腹壁浅动脉皮瓣血供可靠,面积充足,供区损伤小,可选择性的应用于头颈部的多种软组织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浅动脉 外科皮瓣 应用解剖 头颈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治疗方式对中晚期人乳头状瘤病毒阴性口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成 郭蕴 +4 位作者 崔文静 孙悦 杨东昆 刘亮 吴志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30-1236,共7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人乳头状瘤病毒阴性口咽癌治疗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对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状况的影响,为口咽癌的治疗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的口咽癌患者,通过病例分析及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补充... 目的探讨中晚期人乳头状瘤病毒阴性口咽癌治疗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对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状况的影响,为口咽癌的治疗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的口咽癌患者,通过病例分析及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补充,共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405例患者,建立患者个人治疗资料信息库,按治疗方式对研究对象分类;通过随访采用Kaplan-meier、Log-rank计算和对比分析总生存率以及各种治疗方式的生存率;通过UW-QOL(4)问卷对无瘤生存者行生存质量自评,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种治疗方式的生存质量。结果该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共分为3类:化疗+手术+放疗(CSRT)146例、手术+放疗(SRT)138例、放疗+化疗(RCT)121例。1、3、5年的总体生存率85.1%、67.1%、56.9%,CSRT、SRT、RCT三种治疗方式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放UW-QOL(4)问卷280份,实收202份,回收率为72.14%,3种治疗方式生存质量问卷平均总分值比较顺序CSRT>SRT>RCT,统计学分析CSRT与SRT、RCT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RT与RCT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RT、SRT、RCT均可作为局部中晚期口咽癌治疗方式的选择,CSRT较SRT、RCT有较好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生存率 生存质量 治疗方式 人乳头状瘤病毒
下载PDF
颊黏膜癌64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辛美灵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配合手术治疗颊黏膜癌,开展针对性的颊黏膜围手术期护理,探讨护理效果。方法:颊黏膜癌患者64例,均行气管切开术+颊颌颈联合根治术+带蒂皮瓣游离移植术。以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为基础,针对颊黏膜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 目的:配合手术治疗颊黏膜癌,开展针对性的颊黏膜围手术期护理,探讨护理效果。方法:颊黏膜癌患者64例,均行气管切开术+颊颌颈联合根治术+带蒂皮瓣游离移植术。以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为基础,针对颊黏膜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口腔护理、皮瓣的观察、创面负压引流护理及术后功能训练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进行出院康复指导。结果:64例患者中2例因肺栓塞死亡,余62例皮瓣移植修复均获成功,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细致周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黏膜肿瘤 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栋 张凯 +5 位作者 徐涛 谢宗玉 刘亮 高廷益 廖圣恺 韩瑞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拟行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的口腔癌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7.4±...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拟行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的口腔癌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7.4±12.6)岁。其中鳞状细胞癌10例,腺样囊性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术前均行下腹部CT血管造影,并将数据导入AW4.7软件进行后处理,挑选左侧或右侧优势供区,明确皮瓣血供的起源、管径、走行及穿出点位置,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皮瓣术前设计。结果12例患者中采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者11例,1例由于未发现腹壁浅动脉,术中转为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11例采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的患者,其术前CT血管造影测量的腹壁浅动脉管径[(1.0±0.3)mm]与术中实际测量值[(1.1±0.3)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发生静脉血管危象,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供区受区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腹部瘢痕隐蔽。结论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重建术中,术前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可客观反映腹壁浅动脉的管径及走行位置等信息,有效降低皮瓣手术难度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腹壁浅动脉 外科皮瓣 数字化 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栋 刘亮 +6 位作者 张凯 徐涛 廖圣恺 王晓敏 韩瑞 刘洋洋 郭振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7-1422,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拟行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口腔癌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4~77岁,平均55.8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拟行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口腔癌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4~77岁,平均55.8岁。其中鳞状细胞癌13例,腺样囊性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术前均利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和CEUS对腹壁浅动脉进行筛选、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并与术中实际探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CEUS、CDUS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16例患者中采用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4例,2例由于未找到源动脉转为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术后定期随访,检查肿瘤复发、转移情况,评价患者供受区外观、经口进食功能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前CDUS和CEUS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比较显示,CEUS在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探查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而CDUS分别为57%、100%、100%、25%。采用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的14例术前CDUS发现25条粗细不一的穿支血管,经CEUS增强后所有血管信号均增强,并额外发现11条穿支血管并在术中均被证实。术前CEUS测量的腹壁浅动脉起始管径均明显高于CDUS和术中测量值(P<0.05);CEUS和CDUS测量的收缩期峰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8,P=0.003)。1例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于术后48 h发生静脉栓塞危象,探查抢救无好转,受区创面延期愈合。其余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复发、转移出现,未出现腹壁疝等严重并发症,腹部瘢痕位置隐蔽,患者均恢复经口进食。结论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供区损伤小、瘢痕位置隐蔽,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较好选择。采用CEUS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术前设计具有良好可行性和较高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 口腔
原文传递
数字化设计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悦 郭蕴 +4 位作者 李建成 刘亮 杨东昆 陈默 胡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92-1898,共7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评价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不同类型下颌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下颌骨缺损行游离腓骨瓣重建的病例,所有患者均为术后1年且无肿瘤复发。按术前是否行数字化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评价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不同类型下颌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下颌骨缺损行游离腓骨瓣重建的病例,所有患者均为术后1年且无肿瘤复发。按术前是否行数字化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HCL分类法将下颌骨缺损分为H、L、LCL型缺损,其中实验组H型缺损8例,L型缺损9例,LCL型缺损7例;对照组H型缺损5例,L型缺损10例,LCL型缺损9例。追踪随访两组患者,获得腓骨重建后的下颌骨CT,采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等软件构建出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设置约束及载荷条件,得出应力分布结果,采用SPSS23.0软件对两组的应力分布相关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后应力主要集中在双侧髁突颈部、下颌升支前后缘及腓骨后端与下颌骨连接处,下颌骨缺损越多,健侧髁突的应力越大。L型缺损中实验组健、患侧髁突颈、移植腓骨最大应力值均小于对照组,而健侧下颌角应力值较对照组有所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L型缺损中实验组健侧髁突颈较对照组最大应力值小,在患侧髁状突区、双侧下颌角区及腓骨区均较对照组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设计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提高了下颌骨重建精确性,达到了均匀下颌骨应力分布的效果,为下颌骨修复重建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下颌骨缺损 游离腓骨瓣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蕴 崔文静 +5 位作者 宗开洋 李建成 孙悦 胡恺 陈默 江如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 探讨红外热成像(infrared thermography,IRT)技术辅助腓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2月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2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2~76... 目的 探讨红外热成像(infrared thermography,IRT)技术辅助腓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2月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2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32~76岁,平均56.5岁。舌癌8例、腮腺癌5例、颊癌4例、下颌牙龈癌3例;鳞状细胞癌12例,腺样囊性癌3例,黏液表皮样癌5例。术前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和IRT技术对腓动脉穿支进行定位并辅助设计皮瓣,与术中实际探查情况比较,分析CDU、IRT技术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CDU和IRT技术检测穿支数目及最具活力穿支点的准确性。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供受区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等。结果 与术中探查结果比较显示,术前IRT技术检查腓动脉穿支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22%、50.00%、92.86%、16.67%,均高于CDU检查结果(分别为64.17%、33.33%、84.62%、14.29%)。术前CDU检查共发现腓动脉穿支45支,术中探查证实35支,准确率77.8%;IRT技术检查共发现43个“热点”,术中证实“热点”范围内腓动脉穿支32支,准确率74.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757)。CDU和IRT技术检查发现的最具活力穿支点的准确率分别为80.95%(17/21)和94.74%(18/1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734)。CDU与IRT技术的穿支定位误差分别为(5.12±2.10)、(4.23±1.87)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6,P=0.165)。20例穿支皮瓣均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下肢瘢痕隐蔽,功能良好。无下肢肿胀、疼痛、麻木、踝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中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与CDU比较,采用IRT技术辅助腓动脉穿支皮瓣术前设计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 腓动脉穿支皮瓣 穿支血管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