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喂养综合征和血磷水平变化对急危重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阳 吴淑璐 +1 位作者 袁成 汪华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究成人急危重症患者初次喂养后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并与血磷水平变化对急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首次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存在营养... 目的探究成人急危重症患者初次喂养后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并与血磷水平变化对急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首次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且不合并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的成人急危重症患者193例。依据传统再喂养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RFS组(n=129)和非再喂养综合征(NRFS组,n=64),对比两组患者电解质水平变化及短期预后情况,并分析血磷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RFS组和NRFS组年龄、28 d急性肾功能损伤、28 d新增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28 d转出率等预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S组喂养后血磷水平较喂养前显著下降(mmol/L:0.64±0.28 vs.1.13±0.29,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喂养后3 d内血磷最低值与28 d内患者转出预后呈显著相关(P<0.05),血磷下降幅度则与28 d内患者转出预后不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喂养后3 d内血磷最低值曲线下面积为0.679,95%CI为0.6479~0.8043。3 d内血磷最低值的约登指数最大截断值为0.675 mmol/L。以喂养后血磷≤0.675 mmol/L建立新分组,新分组对急危重症患者短期预后预测能力的约登指数均高于传统RFS分组(P<0.05)。结论成人急危重症患者并发RFS产生不良的短期临床预后。喂养后低血磷水平对急危重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传统RFS诊断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再喂养综合征 诊断 低磷血症
下载PDF
不同指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合并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世杰 王振杰 +6 位作者 邱兆磊 纪忠 赵亨 吴哲逸 张福龙 陶俊杰 程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643-164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细胞(WBC)、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肝素结合蛋白(HBP)及降钙素原(PC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合并感染病情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白细胞(WBC)、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肝素结合蛋白(HBP)及降钙素原(PC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合并感染病情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好的感染早期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将64例病人分为感染组34例及非感染组30例。于入院时采集静脉血检测NLR、PLR、WBC、AMS及PCT,采集病人尿液检测UAMY,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感染组和感染组中WBC、NLR、PLR、HBP、PC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AMS、UAM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S和UAMY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NLR、PLR、HBP和PCT指标在采用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诊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敏感度由大到小为:PLR>PCT>NLR>HBP>WBC,特异度由大到小为:PCT>NLR>PLR>HBP>WBC,AUC由大到小为:PCT>HBP>PLR>NLR>WBC。结论:NLR、WBC、PLR、HBP及PCT的监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早期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对病情的判断及对后续治疗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感染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实验验证探究大黄素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欧贤 周金瑶 +4 位作者 孙饶 王亚萍 吴祯祥 赵凯奇 汪华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422-1430,1401,共10页
通过数据挖掘和动物实验探讨大黄素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的分子机制。从GEO数据库筛选SA-AKI发病过程的关键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然后利用STRING构建PPI网络,采用Cytoscape中... 通过数据挖掘和动物实验探讨大黄素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的分子机制。从GEO数据库筛选SA-AKI发病过程的关键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然后利用STRING构建PPI网络,采用Cytoscape中的MCODE构建核心靶标、炎性信号通路互作网络。Wistar大鼠构建三组模型:假手术组(Sham)、脓毒症组(CLP)和药物组(CLP+EMO),运用HE染色法、脲酶法、肌氨酸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等实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获得2801个SA-AKI发病过程的关键靶点。GO生物过程分析提示这些靶点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涉及膜信号转导、血管调节和伤口愈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TNF、IL-17、PI3K-Akt、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是富集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三组模型6 d内死亡率无差异(P>0.05)。与Sham组相比,CLP组肾小球大小不一,有萎缩和分裂现象,肾小管扩张,空泡样改变多见,高倍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液中Scr、BUN和MDA水平显著上升(P<0.001);细胞因子TNF-α、IL-17和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且肾组织中TNF-α、IL-17A、TRAF6和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CLP组比较,CLP+EMO组空泡样改变降低,高倍镜下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血液中测定的上述指标与肾组织测定的蛋白含量表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P<0.001和P<0.05)。综上,大黄素可以改善SA-AKI肾功能水平并减轻其炎症反应,可能与下调IL-17/NF-κB信号通路和TNF/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IL-17/NF-κB TNF/NF-κB
下载PDF
ICU再喂养综合征早期危险因素的探查及模型预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阳 吴淑璐 +4 位作者 张杰 曹云松 张亚慧 袁成 汪华学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首次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初次喂养后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早期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入院早期的急危重症患者营养选择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首次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目的:探讨首次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初次喂养后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早期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入院早期的急危重症患者营养选择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首次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且符合病例入排标准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并发RFS,分为RFS组和非RFS组,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数据指标,并构建RFS早期预测模型。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200例,分为RFS组134例,非RFS组66例,发病率为66.7%。单因素分析显示:NRS2002营养评分,APACHEⅡ评分,入院3 d是否诊断脓毒症,3 d内胰岛素应用病史,前白蛋白,尿素氮,C反应蛋白等与RFS发生相关(P<0.05)。筛选患者入院初期即可获得的危险因素并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白蛋白、尿素氮、C反应蛋白为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入院早期RFS预测模型Logit(P)=0.114X1+0.011X2-0.005X3,模型预测急危重症患者RFS发病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95%CI:0.6708~0.8132),灵敏度为81.34%,特异度为57.58%。模型拟合优度显示:χ2=3.808(P>0.05)。结论:在剔除了入院初始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急危重症患者后,其首次喂养获得了更高的RFS发病率,脏器功能的损害或抑制了电解质水平的下降。前白蛋白、尿素氮、C反应蛋白是急危重症患者早期即可获得的危险因素指标,基于此构建的RFS风险预测模型有着良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可以有效评估急危重症患者RFS发病风险,为医师营养策略选择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再喂养综合征 危险因素 模型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