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方法浅谈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晋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6期601-602,共2页
关键词 急诊医学 教学医院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精准医学时代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振杰 何先弟 +4 位作者 崔虎 吴晓飞 汪华学 邱兆磊 宋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精准医学时代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名蚌埠医学院急诊医学专业研究生分为2组,对照组(2014级10名)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观察组(2015... 目的:探讨精准医学时代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名蚌埠医学院急诊医学专业研究生分为2组,对照组(2014级10名)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观察组(2015级13名)PBL教学模式授课。通过综合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估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能力考核成绩、解决问题能力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成绩(P<0.01);观察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与自主性、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急诊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可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研究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研究生 基于问题的学习 急诊医学
下载PDF
急诊医学综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晋 王方莉 +1 位作者 伍德生 吴晓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8期2184-218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完成后比... 目的探讨综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完成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考核成绩,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88.26±6.32)分vs对照组(80.52±6.75)分,P<0.05];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实验组[(85.78±5.81)分vs对照组(78.42±4.72)分,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86.45±5.42)分vs(80.25±5.13)分,P<0.05]、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组[(94.21±5.70)分vs对照组(83.25±6.84)分,P<0.05]、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实验组[(86.73±5.62)分vs对照组(78.52±6.45)分,P<0.05]、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实验组[(88.97±5.35)分vs对照组(81.71±4.75)分,P<0.05]、临床急诊思维能力培养[(90.48±7.13)分vs(82.72±6.56)分,P<0.05]、科研思维能力培养[(85.71±6.32)分vs(77.41±5.49)分,P<0.05]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和循证医学教学法等综合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综合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急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程峰 李磊 +6 位作者 窦贺贺 姜海 邱兆磊 陈辉 王磊 王振杰 吴晓飞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PBL-网络-高仿真模拟人结合传统授课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蚌埠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名。传统教学组采用班级授课;教学改革组采用PBL-网络-... 目的:探讨PBL-网络-高仿真模拟人结合传统授课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蚌埠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名。传统教学组采用班级授课;教学改革组采用PBL-网络-高仿真模拟人结合传统授课四位一体化教学法。课程结束进行统一考核,对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及教师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教学改革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总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教学改革组学习兴趣评分、积极性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但2组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改革组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教师对学生满意度评分、学生自我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急诊医学的学习成绩、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师生之间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PBL教学 互联网教学 模拟人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新医疗环境下急诊医学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晋 李成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8期637-639,共3页
在新的医疗环境和形势下,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患纠纷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急诊医学对实践性技能要求较高,医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和紧急处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急诊医学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质... 在新的医疗环境和形势下,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患纠纷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急诊医学对实践性技能要求较高,医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和紧急处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急诊医学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急救技能,培养学生急诊医学思维能力,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教学方法 临床教学
下载PDF
蚌埠市冠心病住院病人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陶言言 张弘 +5 位作者 徐波 宋黎洁 王小玲 王方莉 陆国玉 王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592-1594,1599,共4页
目的:了解蚌埠市冠心病住院病人基本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4-10月蚌埠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病人403例,发放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三个条目的... 目的:了解蚌埠市冠心病住院病人基本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4-10月蚌埠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病人403例,发放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三个条目的简短素养调查表》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冠心病住院病人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403例住院病人中基本健康素养得分(10.73±1.16)分,其中35.73%的病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年龄、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是冠心病病人基本健康素养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蚌埠市冠心病住院病人基本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经济情况是影响其健康素养水平主要因素,应针对性设计干预方案,提高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住院病人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情景医学模拟考核命题思路及其对临床教学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晓飞 陈卫东 +2 位作者 吴晨辰 高涌 陈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958-961,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考核命题思路和方法及其对临床教学的指导意义。方法:结合两届全国临床医学院校医学生技能大赛命题经历及临床医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命题应将如何加强临床基础、加强临床思维、加强基本操作、加强人文关怀和促...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考核命题思路和方法及其对临床教学的指导意义。方法:结合两届全国临床医学院校医学生技能大赛命题经历及临床医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命题应将如何加强临床基础、加强临床思维、加强基本操作、加强人文关怀和促进医患沟通等作为其基本思路;考题应包括:考核的内容和目的、题干、临床思维过程、设置病例场景,题干中含有核心制度、操作规范、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等相关内容;命题时还应注意题干要精炼,模拟操作的模型要可获得,考核操作环境要安全等事项。结论:情景医学模拟考核命题越临床越好,越丰富的临床思维越好,越客观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医学模拟 命题 标准化病人
下载PDF
SPOC+TBL联合Sim Man 3G在急诊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伍德生 郭晋 +2 位作者 齐本权 肖恒 马晓林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第4期110-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SPOC+TBIM合Sim Man 3G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轮转至急诊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采用SPOC+TBLM合Sim Man 3G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学结束... 目的:探讨SPOC+TBIM合Sim Man 3G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轮转至急诊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采用SPOC+TBLM合Sim Man 3G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满意度,评价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疾病诊治能力、临床技能的出科考核及教学评价均优于采取传统规培教学模式培养的学员(P<0.05)。结论:SPOC+TBIM合Sim Man 3G教学法引入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了学员临床的思维能力,规培学员满意度较高,这为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TBL SIM Man 3G 急诊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医教协同背景下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晋 齐本权 +1 位作者 伍德生 吴晓飞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278-1280,1293,共4页
在医教协同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了提高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改变传统急诊临床带教方式,采用新的临床教学模式,以提高规培医师急诊临床知识、急救技能、人文素养、科研思维及医患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同时建立较为完... 在医教协同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了提高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改变传统急诊临床带教方式,采用新的临床教学模式,以提高规培医师急诊临床知识、急救技能、人文素养、科研思维及医患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同时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为社会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急诊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晋 李成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12月期间的30人为对照组,2019年1月-5月期间... 目的探讨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12月期间的30人为对照组,2019年1月-5月期间的30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将局部解剖学知识融入到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出科临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实践综合理论考核成绩;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比两组学生对各自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临床实践综合理论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局部解剖学知识运用到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中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临床技术操作的水平,增强学生对临床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临床教学 实践教学 技术操作 教学改革 局部解剖学
下载PDF
SBME结合典型病例在急诊整合教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冉 张晓华 +2 位作者 齐本权 吴晓飞 邱兆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9期2459-2461,共3页
目的探讨SBME结合典型病例教学模式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 目的探讨SBME结合典型病例教学模式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SBME结合典型病例教学。通过综合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估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后实验组临床思维能力、技能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能使教学互动更强,更能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与病患的沟通能力、急救意识等(P=0.000)。结论SBME结合典型病例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效果更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ME教学 急诊医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晓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5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能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分别接受急诊护理...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能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分别接受急诊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护理后,向两组患者发放本院自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从生理机能、躯体不适、精力、社会功能、健康变化、情感职能共计6个维度进行全面比较。向两组患者发放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基于得分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6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昏迷 急诊护理干预 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压疮
下载PDF
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晓婷 宋丹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5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脑出血昏迷患者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脑出血昏迷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观察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比较... 目的研究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脑出血昏迷患者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脑出血昏迷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观察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结果、急救时间以及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病残率38.00%高于观察组病残率16.00%,两组病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诊时间(4.32±0.51)min,完成CT时间(22.34±5.09)min,静脉用药时间(9.84±1.63)min,急救全程时间(46.72±5.28)min长于观察组分诊时间(1.06±0.37)min,完成CT时间(15.13±2.26)min,静脉用药时间(3.50±1.17)min,急救全程时间(26.52±4.84)min。两组抢救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9.73±0.82)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66.90±3.56)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65.84±5.14)分。观察组NIHSS(5.11±0.79)分,Barthel(78.51±4.62)分,FMA(79.07±5.27)分。两组预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给予给予全面急诊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残率,缩短急救时间,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昏迷 急诊护理 预后效果 急救时间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逸珉 赵娇娇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8期186-190,共5页
目的:观察标准化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基础护理)与观察组(50例,标准化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 目的:观察标准化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基础护理)与观察组(50例,标准化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90项症状清单评分,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水平,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行标准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生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对临床护理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治疗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整体护理干预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耀龙 袁园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究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此期间内于该院急诊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的形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究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此期间内于该院急诊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的形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型,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为常规基础上的整体护理型,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7.5%,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7.5%,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的两项数据结果均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应用整体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应用效果良好,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整体护理
下载PDF
急诊ICU休克患者应用有创动脉压监测的护理探究
16
作者 王巧林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ICU休克患者应用有创动脉压监测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ICU 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ICU休克患者应用有创动脉压监测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ICU 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风险事件发生率、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评价预防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72h的收缩压(SBP)水平、舒张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急诊ICU休克患者接受有创动脉压监测的过程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可以充分保障诊疗过程的安全性,减少风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ICU 休克患者 有创动脉压监测 护理 护理质量 预后
下载PDF
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t-PAI-C、HBP、HMGB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宋黎洁 陶言言 张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90-694,共5页
目的 探究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剂-1复合物(t-PAI-C)、肝素结合蛋白(HBP)、外周血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 探究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剂-1复合物(t-PAI-C)、肝素结合蛋白(HBP)、外周血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后28 d存活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感染部位、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t-PAI-C、HBP、HMGB1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探究t-PAI-C、HBP、HMGB1水平与cTnI、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AI-C、HBP、HMGB1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随访期间出现死亡30例(28.57%),存活75例(71.43%)。死亡组患者的cTnI、t-PAI-C、HBP、HMGB1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58±0.43)μg/L、(16.75±4.00)ng/mL、(45.68±9.25)ng/mL、(125.00±20.18)μg/L、(17.63±2.66)分,均高于存活组[(0.65±0.11)μg/L、(13.20±2.68)ng/mL、(38.00±8.63)ng/mL、(96.69±11.25)μg/L、(11.50±1.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t-PAI-C、HBP、HMGB1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为影响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PAI-C、HBP、HMGB1与cTnI、APACHEⅡ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t-PAI-C、HBP、HMGB1三者联合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0.889~0.983),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93.33%,诊断效能均优于单一的t-PAI-C、HBP、HMGB1指标(P<0.05)。结论 t-PAI-C、HBP、HMGB1水平与cTnI、APACHEⅡ评分相关性较好,可作为临床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三者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心肌损伤 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剂-1复合物 肝素结合蛋白 高迁移率组蛋白B1
下载PDF
CPNE3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
18
作者 段婷 张震 +6 位作者 施金冉 肖林雨 杨晶晶 殷丽霞 张小凤 耿志军 陆国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目的明确CPN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探究其调控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7年10月104例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通过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的公共数据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PNE... 目的明确CPN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探究其调控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7年10月104例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通过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的公共数据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PNE3在胃癌中的表达和对患者肿瘤进展与远期预后的影响。GO富集分析预测CPNE3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干扰和过表达CPNE3以及对照慢病毒载体转染MGC803细胞,获取对照组(NC)、敲低组(si-CPNE3)、过表达组(LV-CPNE3)细胞,采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干预LV-CPNE3组细胞获取LY294002组。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Bax、CleavedCaspase-3、Bcl-2、p-PI3K和p-AKT表达。结果TCGA预测分析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PNE3在胃癌中高表达(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PNE3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P<0.01)。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显示CPNE3高表达、CEA≥5μg/L、CA19-9≥37kU/L、T3-T4期和N2-N3期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PNE3预判术后5年死亡的敏感度为79.59%,特异性为74.55%(P<0.05)。GO富集分析预测显示CPNE3可能与负向调控胃癌细胞凋亡有关。体外实验显示,si-CPNE3组的细胞凋亡率以及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增多,而Bcl-2表达减少;LV-CPNE3组则结果相反(P<0.05)。机制分析显示,si-CPNE3组p-PI3K、p-AKT表达降低,LV-CPNE3组则增多(P<0.05);另外,LY294002减弱了CPNE3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CPNE3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对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可能与其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PNE3 细胞凋亡 预后 PI3K/AKT
下载PDF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0
19
作者 陶言言 郭晋 +3 位作者 张弘 王方莉 肖恒 陆国玉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1期128-130,140,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生8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生8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PBL结合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42例,采用PBL结合CBL教学。通过2组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来评价2种教学方法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和入科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34.18±3.13)分和对照组(33.45±3.21)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病例分析成绩(35.51±4.07)分和临床技能成绩(34.78±3.0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2.57±4.11)分和(30.44±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时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较高(P<0.01)。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保证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并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 急诊医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维生素C防治百草枯中毒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陆国玉 吴晓飞 +3 位作者 伍德生 王芳莉 张晓华 蔡兆根 《安徽医学》 2011年第8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观察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肝脏损伤的病理变化,并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VC)干预,观察中毒大鼠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及丙二醛(MDA)的表达变化,研究其在百草枯(PQ)所致肝损伤中的... 目的观察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肝脏损伤的病理变化,并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VC)干预,观察中毒大鼠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及丙二醛(MDA)的表达变化,研究其在百草枯(PQ)所致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染毒组、VC干预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染毒组给予生理盐水稀释PQ按180 mg/kg一次性灌胃,VC干预组于灌药同时给服VC溶液按180 mg/kg,分别于6、24、72 h后将其处死,留取肝脏,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中MDA、SOD-1、TNF-a和IL-1β的表达。结果染毒组大鼠肝组织中TNF-aI、L-1β及MD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VC干预组明显低于单纯染毒组(P<0.05);染毒组SOD-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而VC干预组明显高于单纯染毒组(P<0.05)。结论 MDA、SOD-1、TNF-a和IL-1β在PQ中毒大鼠肝损伤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VC可下调肝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提高组织SOD活性,对改善PQ中毒大鼠肝细胞抗氧化能力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百草枯中毒 肝脏 MDA SOD-1 TNF-aI L-1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