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CS联合多模态教学在放射科住培学员早读片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淑华 赵灿灿 +2 位作者 马宜传 朱广辉 谢宗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病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团队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及任务驱动法,... 目的探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病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团队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及任务驱动法,利用线上(微信群)及线下资源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早读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20年12月在放射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学员7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名作为试验组,早读片采用PACS结合PBL、CBL、TBL及任务驱动法,利用线上(微信群)及线下资源的多模态教学;2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早读片教学模式。均在完成第一阶段住培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及调查问卷评价。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86.72±3.54)分、(88.59±4.02)分,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9.75±6.43)分、(80.25±6.17)分,两组间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模式调查问卷评分试验组(86.13±4.33)分高于对照组(70.25±7.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CS结合PBL、CBL、TBL及任务驱动法,利用线上及线下资源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早读片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放射科住培学员的学习效果及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多模态教学模式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放射科 医学影像学 PBL教学法 CBL教学法 TBL教学法
下载PDF
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放射科临床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宜传 张顺花 +3 位作者 谢宗玉 沈俊杰 石士奎 陈艾琪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进行应用研究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019年7月-2020年2月临床专业实习生共76名进行研究,其中38名作为研...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进行应用研究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2019年7月-2020年2月临床专业实习生共76名进行研究,其中38名作为研究组,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研究;3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两组的教学成果进行比较,评价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的教学质量测评和批判性思维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授课教师对研究组学生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医学思维融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能较大提高放射科临床实习生实践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微课 翻转课堂 实习生 放射科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对放射科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案例分析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宜传 张顺花 +3 位作者 石士奎 谢宗玉 沈俊杰 陈艾琪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对放射科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案例分析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7月在我院放射科实习的实习生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传统教学组40例接受传统教学,翻转课堂组40例则接受微课+翻转课堂教...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对放射科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案例分析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7月在我院放射科实习的实习生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传统教学组40例接受传统教学,翻转课堂组40例则接受微课+翻转课堂教学,进行9个月教学后比较2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案例分析能力、本次学习满意度情况。结果:翻转课堂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多项评分(任务分析、自我调节、自我动机信念、自我评价)、案例分析能力测评评分(疾病定位、影像征象分析、鉴别诊断)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且翻转课堂组学习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射科实习生教学中利用微课开展翻转课堂有利于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案例分析能力的提高,可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 翻转课堂 案例分析能力 对比研究 传统教育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学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宗玉 马宜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810-814,共5页
目的:“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学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专业2017级226名本科生作为观察组,以线上2016级医学影像专业226名本科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以思政元素融入医学... 目的:“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学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专业2017级226名本科生作为观察组,以线上2016级医学影像专业226名本科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以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学在线混合式教学为途径,以MOOC平台为媒介,通过考察分析医学影像学MOOC教学效果、培养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评价教学实践成效。结果:观察组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加课程学习认同,提升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加对于医德医风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医学人文关怀知识和素养等;观察组专业教学得分和思政育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影像学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医学影像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三全育人 医学影像学 思政元素
下载PDF
安徽省三甲医院影像专业规培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5
作者 陈岩 梁啸寒 陈艾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0期36-39,42,共5页
目的了解影像专业规培生的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规培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三所三甲医院影像专业规培生,应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调查基... 目的了解影像专业规培生的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规培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三所三甲医院影像专业规培生,应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调查基本情况;采用压力源量表调查规培生压力源状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规培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影像专业规培生的压力源主要是知识与能力、工作认知和教学安排,各压力源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正相关(P<0.01),多重逐步线性回归显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与能力(β=0.204,P=0.008)、工作认知(β=0.161,P=0.041)、教学安排(β=0.171,P=0.039)、接受心理卫生教育情况(β=0.370,P<0.001)。结论影像规培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应加强对影像规培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面对压力源因素,促进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专业 规培生 压力源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某院放射科121例碘海醇注射液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牛奇林 许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3期2760-276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放射科上报的碘海醇不良反应报告,掌握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从造影剂用药安全角度保障患者放射检查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2017年某院不良反应监测网上报的碘海醇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121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和描述性...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放射科上报的碘海醇不良反应报告,掌握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从造影剂用药安全角度保障患者放射检查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2017年某院不良反应监测网上报的碘海醇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121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和描述性统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上报的121例不良反应报告中,自2012年—2017年,每年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逐年升高,50岁以上老年人为易发人群,且无明显性别差异,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附件反应和消化道反应,反应程度较轻,经对症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都可治愈。结论应规范放射科碘海醇注射液的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放射科医师的相关优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放射检查过程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海醇 不良反应 放射科医师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实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D-L1蛋白表达状态
7
作者 徐刚 陈鹏 +1 位作者 纪伟 谢宗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13-920,共8页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实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NSCLC且影像学上肿瘤表现为实性的患者116例...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实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NSCLC且影像学上肿瘤表现为实性的患者116例,其中鳞癌55例,腺癌61例,分析其临床与影像资料,筛选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临床模型。将图像导出并对其平扫及动脉期图像进行配准,手动逐层勾画肿瘤的感兴趣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筛选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每例患者影像组学评分,将影像组学评分与临床独立预测因子进行联合构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使用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临床效用,利用DeLong检验评估模型之间差异。此外,按鳞癌和腺癌两种病理分型进行分组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空洞和影像组学评分是预测PD-L1表达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空洞有优势比为3.624,影像组学优势比为2.532)。列线图的诊断表现(训练组AUC vs验证组AUC:0.861 vs 0.803)优于影像组学模型(AUC:0.847 vs 0.777)和临床模型(AUC:0.608 vs 0.570)。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相比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亚组分析中,列线图仍然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且在鳞癌组中的诊断效能优于腺癌组。结论:CT影像组学列线图能够在术前有效的预测实性NSCLC组织PD-L1蛋白表达状态,能够为临床方案选择和术前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列线图 影像组学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马宜传 张顺花 +2 位作者 陈岩 许红 张俊祥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评价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法实践,并通过阶段性章节测试及调查问卷评估案例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观察组学生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 目的:评价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法实践,并通过阶段性章节测试及调查问卷评估案例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观察组学生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中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思考能力、记忆归纳能力及联系临床能力等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学生理论测试成绩、读片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应用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在案例选择、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案例式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术前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脏层胸膜浸润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杨扬 王健 +6 位作者 杨光钊 茅国群 徐文杰 刘珺 杨昭 李伟 谢宗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脏层胸膜浸润(VP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8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的资料,按收集时间分为训练集362例和验证集127例,2个数据集根据弹力纤维染色结果各分为VPI组和无VPI组。训... 目的:探讨术前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脏层胸膜浸润(VP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48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的资料,按收集时间分为训练集362例和验证集127例,2个数据集根据弹力纤维染色结果各分为VPI组和无VPI组。训练集中,VPI组57例,无VPI组305例;验证集中,VPI组15例,无VPI组112例。总结VPI组和无VPI组病理特征、临床资料及CT征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VPI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比较各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VPI组与无VPI组在结节类型、空气支气管征、胸膜接触类型、实性接触长度、长径、短径、最小CT值(CT_(min)值)和平均CT值(CT_(mean)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混杂因素,筛选出实性接触长度和胸膜接触类型为鉴别VPI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1),实性接触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8.5 mm,敏感度为80.7%,特异度为55.4%。在训练集中,由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所建立的模型1、由2个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模型2和实性接触长度3种模型的AUC分别为0.775、0.755和0.734;在验证集中,模型1、模型2和实性接触长度3种模型的AUC分别为0.789、0.740和0.682。3种模型间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性接触长度和胸膜接触类型可作为鉴别VPI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为临床术前决策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脏层胸膜浸润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能谱CT低流速低对比剂在肺动脉CTA图像质量的研究
10
作者 周大伟 赵英明 +5 位作者 李欣欣 段惠予 仇好 刘欣 张晓龙 高之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能谱CT结合低流速低对比剂在肺动脉CTA中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安徽省立医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1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螺旋CT扫描,观察组用能谱CT联合低对比剂、低流速方法扫描,比较... 目的探讨采用能谱CT结合低流速低对比剂在肺动脉CTA中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安徽省立医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1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螺旋CT扫描,观察组用能谱CT联合低对比剂、低流速方法扫描,比较两组图像的客观评分、主观评分及平均碘摄入量。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的平均CT值和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背景噪声(SD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 vol)、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E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辐射、平均碘摄入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34.82%、4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流速低对比剂结合能谱CT单能量技术,在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技术 能谱CT 肺栓塞 肺动脉CT血管造影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莉 张俊祥 +2 位作者 李旭文 葛树星 李攀登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方法:针对医学生目前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思路。结果:依据这些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思路,使现代医学教育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目的:探讨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方法:针对医学生目前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思路。结果:依据这些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思路,使现代医学教育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有利于把医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人格、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突出、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结论: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术前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
12
作者 王月燕 赵以惠 +4 位作者 陈艾琪 杜小萌 钱宝鑫 潘成武 马宜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结合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多参数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1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盆腔影...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结合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多参数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患者1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盆腔影像资料,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相关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于T2WI、扩散加权成像和T1WI增强序列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特征降维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预测因子与影像组学评分标签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其曲线下面积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876(95%CI:0.799~0.952)、0.769(95%CI:0.600~0.938),显著高于单独影像组学模型(0.818、0.741)和临床模型(0.714、0.548)。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可以术前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血管浸润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俊祥 陈建方 +4 位作者 时风 俞曼华 顾素英 张学珍 许红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8期820-821,共2页
医学影像学科具有较强的设备依赖性,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专业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健全实践教学保障体... 医学影像学科具有较强的设备依赖性,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专业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健全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改革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考核方法,强化临床实习动态管理,力争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突出、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医学影像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与研究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预测肝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吕娜 马春雨 +1 位作者 朱林 郭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目的 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联合临床特征对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的病理分化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或病理穿刺证实为HCC的196例患者的病理学及术前增强CT影像学资料。按照WHO标准将患者分为高分化组及中-低分化组... 目的 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联合临床特征对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的病理分化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或病理穿刺证实为HCC的196例患者的病理学及术前增强CT影像学资料。按照WHO标准将患者分为高分化组及中-低分化组,按照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137例)和验证组(59例),保存增强CT动脉期(AP)、静脉期(VP)及延迟期(DP)影像学图像,在医准-达尔文科研平台中提取并筛选各期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大值归一化法、最优特征筛选、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进行降维、筛选,构建动脉期+静脉期、动脉期+延迟期、静脉期+延迟期及三期联合的影像组学模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从临床资料中筛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用逻辑回归(Logistic)方法分析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及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模型预测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等。结果 1.在影像组学模型中,三期联合模型预测肝癌病理分化程度效能最佳,训练组及验证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7及0.801。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 (P=0.010)及A LT(P=0.024)最终为预测HCC病理分化程度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AFP及ALT构建临床模型,训练组及验证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5及0.816。3.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各期像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训练组及验证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9及0.890。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联合临床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肝细胞癌(HCC)的病理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病理分化程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A影像组学在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中的价值
15
作者 王玙璠 陈艾琪 +3 位作者 谭诗琪 杜小萌 李想 马宜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CTA影像组学在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71例,破裂动脉瘤73例。使用达尔文科研平台在经全脑血管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 目的 探讨基于CTA影像组学在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71例,破裂动脉瘤73例。使用达尔文科研平台在经全脑血管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图像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分析。将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00)和测试集(n=44),从每个动脉瘤中自动计算出1316个影像组学特征,进而筛选出最重要的分类特征去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对训练集及测试集进行评估,从而比较未破裂动脉瘤及破裂动脉瘤之间的差异。结果 通过最大绝对值归一化、最优特征筛选百分比及SVM筛选出14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建立模型。CTA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表现良好(AUC分别为0.87(95%置信区间CI:0.78和0.83(95%置信区间CI:0.63,1),P<0.05)。结论 基于CTA影像组学构建模在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组学 CTA
下载PDF
原发性肺滑膜肉瘤1例
16
作者 王志远 陈刘成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滑膜肉瘤(SS)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且侵袭性强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好发于四肢大关节部位,特别是膝关节附近的下肢解剖结构,约占软组织肉瘤的5%~10%。滑膜肉瘤也可发生在与滑膜组织无关的其他部位,其中原发性肺滑膜肉瘤(PPSS)较为罕见,占... 滑膜肉瘤(SS)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且侵袭性强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好发于四肢大关节部位,特别是膝关节附近的下肢解剖结构,约占软组织肉瘤的5%~10%。滑膜肉瘤也可发生在与滑膜组织无关的其他部位,其中原发性肺滑膜肉瘤(PPSS)较为罕见,占肺原发恶性肿瘤的0.5%和肺肉瘤的16%。目前国内外对于非四肢滑膜肉瘤,特别是原发性肺滑膜肉瘤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某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滑膜肉瘤,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以增进对此病的了解和术前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滑膜 肺肿瘤 胸部CT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多因素回归分析预测肝细胞肝癌TACE术后中重度腹痛的模型构建
17
作者 田畅 陈艾琪 +5 位作者 杜小萌 赵以惠 卢楚鸣 吴明明 钱宝鑫 马宜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病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急性严重腹痛发生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影像组学模型、Logistics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并实行TACE术的患者,分别收集其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按照...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病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急性严重腹痛发生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影像组学模型、Logistics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并实行TACE术的患者,分别收集其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按照8:2分成训练集及验证集,按照BPI评分标准,“0~3”分无或轻度疼为阴性组,共计57例,“4~10”分中重度腹痛分为阳性组,共计71例,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影像组学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影像组学模型:对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动脉期+门脉期、动脉期+延迟期、门脉期+延迟期及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联合组学模型的训练集AUC值为0.79,验证集AUC值为0.78,其效能高于其它六组组学模型。临床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TACE术史、TACE术后腹痛病史、肿瘤距肝包膜距离是否>1cm、肿瘤最大直径是否>5cm、肿瘤数目是否>2、有无血管侵犯及TACE术式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AUC值为0.85。结论影像组学中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联合模型对于预测肝细胞肝癌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为以后影像组学对于肝癌TACE术后腹痛预测研究提供一定的价值,临床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的可以提供更多的临床因素,具有较好的效能,组学模型与临床多因素回归模型两者之间互有补充,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更好的个性化疼痛管理,减轻病人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TACE 影像组学 腹痛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宜传 张顺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索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60名分为2组,对照组(30人)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30人)教学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qu... 目的探索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60名分为2组,对照组(30人)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30人)教学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期末综合考试、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及问卷调查,评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综合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效果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创新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混合式教学模式 医学影像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多参数3D 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的分析
19
作者 朱琦 陈艾琪 +5 位作者 邹文涛 杜小萌 卢楚鸣 赵以惠 钱宝鑫 马宜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3D MRI影像组学模型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CCLM)的预测价值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2019-2022年在本院术前行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的19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 目的探讨多参数3D MRI影像组学模型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CCLM)的预测价值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2019-2022年在本院术前行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的19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n=159及39)。对T_(2)WI、DWI、e-THRIVE+序列分别逐层勾画,得到3D VOI,提取组学特征并降维处理、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CCL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模型。结果三序列联合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CCLM的效能高于单一序列模型,其训练集与验证集AUC值分别为0.919及0.896。逻辑回归分析得到CCLM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CEA、CA199及NLR(P<0.05)。三者联合的临床模型效能亦高于单一临床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800及0.791。结论多参数3D MRI影像组学模型对于CCLM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基于CEA、CA199、NLR的临床模型对于CCLM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影像组学 临床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下载PDF
PDCA教学法在影像本科生核医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永全 郭道华 +6 位作者 任丽 袁超 陶新全 訾刚 刘恒超 沈如月 谢宗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评价PDCA教学法在影像本科生核医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核医学科实习的影像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习带教,观察组用PDCA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临床实践及总的... 目的评价PDCA教学法在影像本科生核医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核医学科实习的影像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习带教,观察组用PDCA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临床实践及总的出科成绩;采用问卷评分获得理论小课、带教满意度及自我评价和总分等评分并比较结果。结果比较两组理论出科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临床实践和总的出科成绩,理论小课、带教满意度及自我评价和总分等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影像本科生核医学实习带教中应用PDCA教学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教学法 影像本科生 核医学实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