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P联合翻转课堂在消化内科实习生教学中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徐二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7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实习生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TSP)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8月期间消化内科实习的本科生共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其实施的教学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实习生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TSP)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8月期间消化内科实习的本科生共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其实施的教学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研究组给予TSP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出科考核成绩、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对教学满意度及出科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前两组实习人员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临床操作能力四个方面的教学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TSP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实习生教学中教学效果突出,可有效提高教学满意度及实习生考核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标准化病人 翻转课堂 消化内科 认知功能 实习生教学 教学研究 教育
下载PDF
能力本位视角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内科学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艳丽 刘磊 +4 位作者 黄宇理 王启之 于磊 王涛 李殿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441-1445,共5页
目的:探讨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混合教学模式在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专业基地规培的规培学员60名,其中2019级30名,2020级30名。随机分为能力本... 目的:探讨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混合教学模式在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专业基地规培的规培学员60名,其中2019级30名,2020级30名。随机分为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CBL混合教学模式组(观察组)和传统带教组(对照组),每组30人。经过1学年的带教,对所有规培学员按能力本位教育下的要求进行教学效果考核,包括临床及理论知识考核,并对临床能力有无提高和规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规培学员在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和理论知识考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规培学员在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能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诊疗方法的规范化选择能力和对病人的临床人文关怀能力5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规培学员对带教的满意度9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CBL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规培学员的主动参与性,师生互动性好;能够提高规培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能力本位教育 微信群 基于案例教学法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MDT联合PBL+CBL模式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敏 朱玉 陈晓东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多学科诊疗(MDT)联合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BL)+案例教学(CBL)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级83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和观察组(n=...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多学科诊疗(MDT)联合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BL)+案例教学(CBL)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级83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和观察组(n=42,MDT联合PBL+C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采用MDT联合PBL+C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显著,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教学 MDT PBL+CBL模式 联合教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的CBL教学结合Min-CEX考核方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朱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4期2360-2364,共5页
目的分析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带教中通过采用基于思维导图以案例为基础(CBL)教学法结合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CEX)考核方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院消化科40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规... 目的分析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带教中通过采用基于思维导图以案例为基础(CBL)教学法结合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CEX)考核方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院消化科40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规范化培训时间分为对照组(2021年1—8月)和观察组(2021年9月—2022年4月)两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观察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CBL教学。两组均接受理论知识出科考核、Min-CEX临床考核,并对比出科考核结果及住院医师的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规培医师出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规培医师Min-CEX临床考核中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判断、治疗方案、医患沟通技能、医德医风以及整体评价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规培医师在知识掌握、培养临床思维、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四个方面的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中采用基于思维导图CBL教学法+Min-CEX考核方法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能够提升规培医师的综合能力并改善其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带教 思维导图 CBL教学 Min-CEX考核 价值
下载PDF
思维导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213-0216,共4页
探究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过程中将思维导图与案例教学法进行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在我院展开,人员均为此期间在我院消化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共选取60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对照... 探究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过程中将思维导图与案例教学法进行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在我院展开,人员均为此期间在我院消化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共选取60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和思维导图联合案例教学法(实验组),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培训生的理论考试考核成绩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形成显著的数据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培训生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培训生,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带教过程中将思维导图法与案例教学法进行联合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将带教效果进行提高,增加医师的综合能力,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案例教学法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带教 应用效果
下载PDF
RLR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许明涛 汪强武 +4 位作者 柯希权 汪杰 娄诗涵 马振增 王启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7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RLR)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48例既往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史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RLR)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48例既往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史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入院时生化常规、血常规、粪便常规、粪便隐血及入院后胃镜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根据胃镜结果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无/轻度组、中/重度组;根据有无消化道出血,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组、无出血组。计算各组RLR、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将有意义的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受试者操作曲线(ROC曲线)绘制,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来判断上述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患者R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PR的中位数(第一四分位,第三四分位)分别为24.04(17.89,37.76)、15.50%(14.60%,18.10%)、0.27(0.20,0.41),显著高于无/轻度曲张患者的9.44(7.46,12.21)、14.20%(13.10%,15.35%)、0.14(0.10,0.25),P均<0.01;APR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5)。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RLR、RDW、RPR的中位数(第一四分位,第三四分位)分别为28.25(18.95,40.46)、16.10%(14.75%,18.45%)、0.28(0.20,0.42),显著高于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11.94(8.39,17.89)、14.40%(13.50%,15.40%)、0.22(0.14,0.31),P均<0.01;APRI在出血与无出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RLR、RDW、RPR均与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及并发消化道出血呈正相关,其中RLR的相关性最强(r值分别为:0.625、0.641)。RLR对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及并发消化道出血诊断的价值最高(AUC分别为0.934、0.878),敏感度分别为82.6%、82.0%,特异度分别为97.0%、78.0%。结论RLR与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及并发消化道出血相关,可做为临床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并发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初筛指标,在临床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有无消化道出血倾向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 食管静脉曲张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5-氨基水杨酸介导Notch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分子机制研究
7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2 位作者 柯希权 朱玉 王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185-1192,共8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姜黄素通过该信号通路治疗UC大鼠的分子机制。方法:按照将2 mL/kg三硝基苯磺酸注入结肠的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实验设对照组、UC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姜黄...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姜黄素通过该信号通路治疗UC大鼠的分子机制。方法:按照将2 mL/kg三硝基苯磺酸注入结肠的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实验设对照组、UC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姜黄素组、姜黄素+5-氨基水杨酸(5-ASA)组,每组各6只。后3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10 d。同时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且记录其每天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在连续10 d给予不同处理方式后,取大鼠结肠组织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HE染色分析,观察统计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内Notch1、jaggled1、Hes1蛋白表达,RT-PCR检测大鼠结肠黏膜内Notch1、jaggled1、Hes1 mRNA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了显著性病理损伤,5-ASA和姜黄素治疗组病理损伤有所减缓(P<0.01);姜黄素+5-ASA联合治疗组病理损伤减缓效果最佳(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及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otch1、jaggledl、Hes1 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5-ASA和姜黄素治疗组大鼠黏膜组织中Notch1、jaggledl、Hes1表达下降(P<0.01),而姜黄素+5-ASA联合治疗组Notch1、jaggledl、Hes1下降趋势最明显(P<0.01)。结论:姜黄素对UC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参与介导Notch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5-氨基水杨酸 姜黄素 NOTCH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8
作者 杨冬媛 周军伟 +4 位作者 汪强武 柯希权 王启之 燕善军 郑海伦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EUS-FNA)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因可疑胰腺占位性病变行EUS-FNA检查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62.91±11.21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EUS-FNA)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因可疑胰腺占位性病变行EUS-FNA检查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62.91±11.21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以穿刺样本的组织学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行EUS-FNA检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其病变特点、胰管情况、穿刺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价EUS-FNA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以及影响准确性的临床因素。结果5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EUS-FNA,穿刺成功率100%,所有患者获得穿刺病理。术后不良反应2例,其中1例为腹痛,1例为高淀粉酶血症,经临床常规处理后均恢复良好。经EUS-FNA诊断明确的有48例(87.27%),诊断未明确的有7例(12.73%),诊断敏感度为92.31%(48/52),特异性为100%(3/3),准确度为92.73%(51/55),阳性预测值为100%(48/48),阴性预测值为42.86%(3/7);EUS-FNA的准确性与患者年龄、胰管扩张情况有关(P<0.05),与性别、血糖、肿瘤标记物、病灶性状、病变大小、部位、穿刺针数、细胞学检查方法等无关(P>0.05)。结论EUS-FNA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均很高,并发症少见且轻微,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术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术前血清纤维蛋白原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胃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汪杰 汪强武 +3 位作者 郑海伦 许明涛 刘周琳 王启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判断术前纤维蛋白原与淋巴细胞比值(FLR)是否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并分析胃癌患者术前FL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于2016.01~2018.12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手术患者301例,其中资料完整,预后记录明确患者263... 目的判断术前纤维蛋白原与淋巴细胞比值(FLR)是否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并分析胃癌患者术前FL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于2016.01~2018.12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手术患者301例,其中资料完整,预后记录明确患者263例,研究患者术前F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FLR预测病人结局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算约登指数,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27,此时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2.17,据此将FLR分为两组,FLR≥2.17为FLR升高组,共129例;FLR<2.17为FLR降低组,共134例。单因素COX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术前FLR值是影响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术前FLR值是影响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亚组分析显示,Ⅰ~Ⅱ和Ⅲ期胃癌患者中,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低水平的FLR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高水平组患者。结论术前FL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为其用于预测胃癌手术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纤维蛋白原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Ⅰ~Ⅲ度内痔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黄军 马振增 +2 位作者 赵睿 汪建超 王启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63-67,共5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正镜、倒镜结合应用不同方法治疗Ⅰ~Ⅲ度内痔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8例内痔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88例患者中Ⅰ度内痔68例(77.27%)... 目的 探讨内镜下正镜、倒镜结合应用不同方法治疗Ⅰ~Ⅲ度内痔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8例内痔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88例患者中Ⅰ度内痔68例(77.27%),Ⅱ度内痔11例(12.50%),Ⅲ度内痔9例(10.23%),在进行内镜下治疗内痔的同时进行其他内镜下治疗者26例(29.55%),其中结肠息肉切除术(包括圈套切除术及黏膜切除术)25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黏膜下剥离术1例。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24个月。6例患者应用聚桂醇硬化剂治疗,治愈6例,总有效率100.00%(6/6),无不良事件发生。62例患者应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治愈5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5.16%(59/62),出现不良事件(肛门疼痛伴坠胀)1例。17例患者应用套扎治疗,治愈8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8.24%(15/17),出现不良事件5例,术后出现肛门坠胀及狭窄1例,术后出现肛门坠胀1例,发热,出现肛门坠胀1例,术后出现肛门疼痛2例。3例应用套扎与泡沫硬化剂联合治疗,治愈2例,总有效率66.67%(2/3),出现不良事件(肛门疼痛伴坠胀)1例。结论 内镜下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术聚桂醇与空气混合的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及套扎术治疗Ⅰ~Ⅲ度内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内镜 泡沫硬化剂 聚桂醇 套扎
下载PDF
低分子质量肝素联合顺铂对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11
作者 吴宣宣 张俊丽 +2 位作者 商玲 燕善军 武文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质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BEL-7404人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和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LMWH、DDP单独或联合处理肝癌BEL-7404细胞48 h,并分为4组:对照组、LMWH组、DDP组及... 目的:探讨低分子质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BEL-7404人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和机制。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LMWH、DDP单独或联合处理肝癌BEL-7404细胞48 h,并分为4组:对照组、LMWH组、DDP组及L+D组。CCK-8法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单丹磺酰尸胺荧光染色法观察自噬水平;RT-PCR检测自噬蛋白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蛋白及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L+D组的细胞增殖能力较其他组明显下降(P<0.01),绿色荧光自噬体显著增多、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62明显降低(P<0.01),P-AMPK/AMPK、P-ULK1/ULK1以及Beclin1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LMWH与DDP联合作用显著提高了BEL-7404细胞自噬,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ULK1-Beclin1信号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低分子质量肝素 顺铂 自噬 AMPK-ULK1-Beclin1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12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2 位作者 朱玉 郑海伦 李大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06-308,3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63例(肝硬化组),病毒性肝炎病人60例(肝炎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ALB、CHE...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63例(肝硬化组),病毒性肝炎病人60例(肝炎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ALB、CHE、PT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ALB、CHE和PTA明显低于肝炎组和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Child-pugh C级病人ALB、CHE和PTA明显低于Child-pugh B级和Child-pugh A级病人(P<0.05~P<0.01);ALB、CHE和PTA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897和0.746,截断值分别为31.41 g/L、3 785.41 U/L和36.59%时,灵敏度分别为73.30%、85.00%和93.30%,特异度分别为81.00%、79.40%和44.44%。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ALB、CHE、PTA水平明显降低,可反映病人Child-pugh分级情况,同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白蛋白 胆碱酯酶 凝血酶源活动度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miR-625-3p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海伦 赵睿 +3 位作者 李大鹏 汪强武 汪建超 王启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76-1382,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 R)-625-3p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了解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q RT-PCR分析结肠癌细胞株、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 R-625-3p的表达水平,探讨mi R-625-3p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碘化丙啶染... 目的:探讨微小RNA(mi R)-625-3p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了解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q RT-PCR分析结肠癌细胞株、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 R-625-3p的表达水平,探讨mi R-625-3p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碘化丙啶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i R-625-3p对结肠癌细胞株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初步了解其发挥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结肠癌组织mi R-625-3p的表达量比癌旁组织高(P<0.05),mi R-625-3p的表达量与结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关系密切(P<0.05)。mi R-625-3p在结肠癌SW62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SW480细胞中的表达。抑制mi R-625-3p的表达能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周期(P<0.05)和促进凋亡;转染mi R-625-3p后,Bcl-2的表达量增加(P<0.05),Bax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结论:mi R-625-3p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结肠癌细胞凋亡,可能是结肠癌新的抗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微小RNA-625-3p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2
14
作者 金俐 王丽 +2 位作者 蒋锦 朱婷婷 单芳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以HE为主要临床症状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HE常规护理,干预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即实施...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以HE为主要临床症状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HE常规护理,干预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即实施提前落实告知义务、心理疏导及安全防范教育、预见性护理评估及预防措施、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健康随访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及预后(治疗好转率和恶化病死率)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好转21例,恶化病死5例;对照组治疗好转17例,恶化病死14例;干预组治疗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融洽护患关系、增加患者满意度、改善HE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护理干预 肝硬化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海伦 赵睿 +3 位作者 李大鹏 汪强武 汪建超 王启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分别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和AFP值;将95例行TACE术治疗的PHC患者根据治疗效...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分别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和AFP值;将95例行TACE术治疗的PHC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和进展组,分析观察术前和术后DCP、AFP动态变化与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好转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1);进展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AFP<400 ng/ml的PHC患者中进展组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前、术后AFP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P和AFP都可以作为PHC患者TACE术疗效判断的指标,在AFP较低时DCP在判断TACE术治疗效果方面比AFP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栓塞
下载PDF
抑制单羧酸转运蛋白1可增强鼻咽癌细胞HNE1/DDP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配 刘芳 +5 位作者 高娇 马琳艳 孙小锦 郑海伦 刘浩 赵素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3-888,共6页
目的探讨siRNA沉默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增强鼻咽癌细胞HNE1/DDP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HNE1和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及siRNA转染沉默MCT1在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和M... 目的探讨siRNA沉默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增强鼻咽癌细胞HNE1/DDP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HNE1和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及siRNA转染沉默MCT1在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和MCT1 siRNA联合顺铂对HNE1/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Mcl-1、Bak、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MCT1在HNE1/DDP细胞中高表达,抑制MCT1的表达可增加HNE1/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部分逆转鼻咽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此外,抑制MCT1的表达可增强HNE1/DDP细胞对顺铂诱导凋亡的作用,MCT1 siRNA与8μmol/L顺铂联合作用于HNE1/DDP细胞24 h的凋亡率为(51.23±2.86)%,较单用MCT1 siRNA、顺铂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下调Mcl-1、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结论抑制MCT1的表达可增强鼻咽癌HNE1/DDP细胞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cl-1、Bcl-2和上调Bax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顺铂 耐药性 单羧酸转运蛋白1 小干扰RNA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胃癌形成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强武 王启之 +5 位作者 于东红 燕善军 周蕾 吴炎 田怡 承泽农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胃癌(GC)组织幽门螺杆菌(Hp)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基因、P53、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探讨Hp、CagA基因、P53、iN-OS与胃癌相关性...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胃癌(GC)组织幽门螺杆菌(Hp)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基因、P53、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探讨Hp、CagA基因、P53、iN-OS与胃癌相关性及其参与胃癌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和血清HpCagA抗体检测Hp表达,用PCR检测HpCagA基因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的突变P53蛋白、iNOS表达。结果 CSG、CAG、IM、DYS、GC组织中Hp检出率分别为46.7%、67.2%、70.0%、75.3%和53.8%,相应组织中HpCagA检出率分别为34.3%、59.0%、65.7%、69.1%和76.8%,GC组Hp感染率与DY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CAG、IM、DYS组与CSG组Hp感染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IM、DYS、GC组CagA+株感染率则高于CSG组(P<0.01-P<0.05),GC组CagA+株感染率则高于CAG组(P<0.05)。从CSG到GC胃粘膜演变中,CagA基因阳性组中的突变P53、iNOS表达逐渐升高;除CSG外,CAG、IM、DYS、GC组CagA基因阳性组突变P53表达明显高于CagA基因阴性组突变P53表达(P<0.005-P<0.05);CSG、CAG、IM、DYS、GC组CagA基因阳性组iNOS表达均高于CagA基因阴性组iNOS表达(P<0.005-P<0.05)。结论 Hp特别是CagA基因与胃癌形成有关,Hp、CagA引起iNOS表达增高,P53基因突变,在形成胃癌中发挥作用,但P53基因突变在胃癌形成中属于较晚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基因 胃癌 胃炎 肠化生 P53基因 INOS
下载PDF
经内镜套扎术与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振增 燕善军 +5 位作者 王启之 汪建超 邓敏 柯希权 朱玉 顾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51-853,85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套扎术与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病人83例,随机分为2组,经内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42例(EVL组),经内镜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注射治... 目的:探讨经内镜套扎术与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病人83例,随机分为2组,经内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42例(EVL组),经内镜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注射治疗41例(联合组),分别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短期并发症,1、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治疗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程度。结果:联合组吞咽哽阻感、局部溃疡发生率高于EVL组,咽喉部痛疼发生率低于EV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近期出血、胸痛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复查胃镜,联合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0.5%,EVL组改善率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复查胃镜,联合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7.9%高于EVL组的69.1%(P<0.05)。结论:经内镜套扎术和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均可有效减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经内镜组织黏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术长期疗效优于套扎治疗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 内镜套扎术 组织胶注射术
下载PDF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在大鼠胃内的分布和雷贝拉唑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海伦 胡咏梅 +1 位作者 鲍峻峻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1-946,共6页
目的研究以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组成的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三联疗法中抗生素在大鼠胃内转运、分布特点及雷贝拉唑对其药动学和胃内转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胃内抗生素转运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后按时间点分别收集血浆... 目的研究以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组成的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三联疗法中抗生素在大鼠胃内转运、分布特点及雷贝拉唑对其药动学和胃内转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胃内抗生素转运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后按时间点分别收集血浆、胃液、胃黏膜组织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样本中抗生素的浓度,计算药物分布转运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阿莫西林半衰期(T1/2)约为1 h,雷贝拉唑对阿莫西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延长了左氧氟沙星的T1/2。阿莫西林在胃中的浓度显著低于血浆中的浓度,而左氧氟沙星在胃液中浓度比血浆中高。前胃黏膜中两种抗生素浓度低于腺胃黏膜中浓度,而抗生素在腺胃黏膜中不同区域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H.pylori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能够从血中跨胃黏膜转运到胃中,但胃内不同区域胃黏膜中的浓度存在差异;胃内可能具有左氧氟沙星主动转运机制。左氧氟沙星药动力学参数受到了雷贝拉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结肠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大鹏 刘冰心 王启之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目的检测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结肠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CRFR)1及CRFR2的表达,探讨其与IBS发病的关系,从而为靶向治疗IBS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15例腹泻型IBS(D-IBS)患者、15例便秘型IBS(C-IBS)患者和10例正常健康人... 目的检测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结肠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CRFR)1及CRFR2的表达,探讨其与IBS发病的关系,从而为靶向治疗IBS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15例腹泻型IBS(D-IBS)患者、15例便秘型IBS(C-IBS)患者和10例正常健康人结肠组织标本,采用Elivision(TM)PLUS/HR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Western blot测定CRFR1、CRFR2在各组结肠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CRFR1和CRFR2免疫组化染色以浅黄色为主,分布范围局限,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54±0.099)和(0.201±0.030);D-IBS组中CRFR1以深或棕黄色为主,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平均光密度值为(0.384±0.048),显著高于C-IBS组(0.144±0.077)及正常对照组(P<0.01);C-IBS组中CRFR2染色以深或棕黄色为主,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平均光密度值为(0.322±0.022),显著高于D-IBS组(0.162±0.023)(P<0.01)及正常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IBS组CRFR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IBS组和正常对照组;C-IBS组CRFR2表达高于D-IBS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不同亚型IBS患者其CRFR表达的亚型亦不同,提示不同亚型IBS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结肠组织中CRFR1、CRFR2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2 肠易激综合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