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生机制和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5例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胃...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生机制和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5例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胃肝样腺癌具有管状腺癌、粘液性癌和肝样分化腺癌的移行过渡,肿瘤细胞呈小梁状、巢团状,间质为丰富的血窦。免疫表型胃肝样腺癌AAT(5/5)、ACT(5/5)、CEA(5/5)、AFP(4/5)均为阳性,Hep par 1灶性阳性(2/5)。结论胃肝样腺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侵袭性强的特殊类型胃癌,组织学呈肝细胞样腺癌,免疫表型AFP、AAT和ACT阳性有助诊断。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breast carcinoma,SB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SBC 8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8例SBC,1例男性,7例女性,发病年龄8~76岁(中...目的探讨乳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breast carcinoma,SB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SBC 8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8例SBC,1例男性,7例女性,发病年龄8~76岁(中位年龄43.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乳房内包块。大体上肿块多数边界清楚,质稍硬,直径0.6~4.0cm;镜下瘤细胞呈实性、微囊状和导管样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瘤细胞胞质内外含有丰富均质的嗜伊红分泌物。阿辛蓝染色呈蓝色,PAS染色呈红色。核分裂像少见,未见肿瘤性出血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主要表达CK7和S-100蛋白,CK5/6、p63、CEA和CD10绝大多数呈阴性反应,Ki-67指数相对较低。结论 SBC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亚型,通常预后较好,形态学需与乳腺粘液癌,富于脂质癌,泌乳腺瘤等相鉴别,确诊依据HE染色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必要时可结合ETV6-NTRK3融合基因检测结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生机制和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5例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胃肝样腺癌具有管状腺癌、粘液性癌和肝样分化腺癌的移行过渡,肿瘤细胞呈小梁状、巢团状,间质为丰富的血窦。免疫表型胃肝样腺癌AAT(5/5)、ACT(5/5)、CEA(5/5)、AFP(4/5)均为阳性,Hep par 1灶性阳性(2/5)。结论胃肝样腺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侵袭性强的特殊类型胃癌,组织学呈肝细胞样腺癌,免疫表型AFP、AAT和ACT阳性有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