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素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士礼 包宗明 +2 位作者 史晓俊 王洪巨 张宁汝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分析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6例和不稳定性心绞...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分析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6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27例。同时从体检中心选择1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ELISIA方法检测ACS患者血浆BNP和cTnI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不同组别差异,并分析BNP与LVEF和cTnI的相关性。结果AMI组平均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U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UA组血浆BNP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r=-0.673,P<0.01),与cTnI呈正相关(r=0.398,P<0.05)。结论ACS患者入院时血浆BNP即明显升高,且各临床类型的血浆BNP水平存在差异,BNP水平不仅可以反映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状态,而且也可以反映心肌坏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利钠肽 肌钙蛋白 心室功能障碍
下载PDF
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恒 蔡鑫 +3 位作者 包宗明 高大胜 史晓俊 宋业年 《安徽医学》 2004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射频消融治疗 3 0例 60岁以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房室结改良术治疗房室结双径路 18例、旁道消融 10例、线性消融房扑 2例。结果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射频消融治疗 3 0例 60岁以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房室结改良术治疗房室结双径路 18例、旁道消融 10例、线性消融房扑 2例。结果 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 96.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0 %,无远期后遗症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心肌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恒 顾仁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00-202,F004,共4页
目的 :研究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测定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肌酸磷酸激酶 (CK MB)活性水平、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血浆内皮素 (ET 1 )的影响 ,并观... 目的 :研究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测定白蒺藜有效组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心肌梗死面积、肌酸磷酸激酶 (CK MB)活性水平、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血浆内皮素 (ET 1 )的影响 ,并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血清NO降低 ,血浆ET 1增高 ,同时其超微结构明显异常 ;而白蒺藜有效组分治疗组可将上述损害减轻并缩小梗死面积。结论 :白蒺藜有效组分可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明显减轻心肌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再灌注损伤 白蒺藜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大鼠
下载PDF
冠心康抗心肌缺血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祝晓光 韦颍梅 +4 位作者 吴华璞 陈桂英 万志强 杨应融 朱丽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康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夹闭小鼠气管心电消失时间、垂体后叶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大鼠心肌缺血等方法。结果:不同剂量的冠心康能延长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并能改变缺血心肌的心电图... 目的:观察冠心康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夹闭小鼠气管心电消失时间、垂体后叶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大鼠心肌缺血等方法。结果:不同剂量的冠心康能延长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并能改变缺血心肌的心电图,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冠心康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中医药疗法 冠心康 小鼠
下载PDF
语言康复训练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护理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云侠 王银娥 +3 位作者 周爱霞 汪文英 刘玉芳 钟政荣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255-1256,共2页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能力训练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康复组入院后2-3 d开始进行为期1个月的语言康复训练和护理,采用标准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定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对照...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能力训练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康复组入院后2-3 d开始进行为期1个月的语言康复训练和护理,采用标准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定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仅给予日常治疗护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在复述、表达及运用语言功能方面,恢复明显(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语言康复能力训练护理,对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有良好的促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语言康复 护理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I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东运 高大胜 +2 位作者 王洪巨 史晓俊 马宾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TnI)与近期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ACS患者于发作12h内入院,1周内行冠脉造影者98例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不稳定型心...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I(cTnI)与近期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ACS患者于发作12h内入院,1周内行冠脉造影者98例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测量待测血清H-FABP、cTnI;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所规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记分分段评价标准,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分度、累及血管支数计算,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病变部位、范围进行定量评定;用卡方检验分析血H-FABP、cTnI与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相关性;采用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H-FABP、cTnI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FABP≥8.0mg/L组与H-FABP<8.0mg/L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累及支数及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P<0.01);cTnI≥1.0mg/L组与cTnI<1.0mg/L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累及支数及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P<0.01);血清H-FABP、cTnI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15.664+2.833x1+1.034x2(Y为Gensini积分,x1血中H-FABP浓度,x2为cTnI浓度);标准回归系数r为0.518和0.253(P<0.01)。结论H-FABP、cTnI与近期发作ACS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FABP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程度更高。血清H-FABP、cTnI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急性加重的直接结果,临床可根据血清H-FABP升高推断冠脉病变的危险度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恒 蔡鑫 +5 位作者 包宗明 高大胜 史晓俊 王洪巨 宋伟 吕宏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房间隔缺损 (ASD)及室间隔缺损 (VSD)方法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 :2 4例患者 (PDA6例 ,ASD13例 ,VSD5例 )均在X线透视及造影和食管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DA、ASD及VSD。... 目的 :探讨应用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房间隔缺损 (ASD)及室间隔缺损 (VSD)方法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 :2 4例患者 (PDA6例 ,ASD13例 ,VSD5例 )均在X线透视及造影和食管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DA、ASD及VSD。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2 4例患者均于术后 2 4h、1个月和 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均无残余分流 ,术后完全封堵率 10 0 %。结论 :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是治疗PDA、ASD和VSD的一种操作简便、技术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介入疗法 封堵器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邵素云 徐静 周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缓解疼痛,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结果: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病死3例。结论: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心理护...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缓解疼痛,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结果: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病死3例。结论: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认知水平,缓解疼痛,严密监测血压,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护理
下载PDF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疗效初评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恒 包宗明 +5 位作者 蔡鑫 高大胜 史晓俊 王洪巨 宋伟 吕宏安 《安徽医学》 2004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疗效。方法 自 2 0 0 3年以来 ,采用膜部VSD封堵器对 5例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提示VSD直径 4~ 10mm。所有患者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 目的 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疗效。方法 自 2 0 0 3年以来 ,采用膜部VSD封堵器对 5例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提示VSD直径 4~ 10mm。所有患者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心电图、胸片随访评价。结果  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全部成功 ,术后无残余分流、溶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瓣膜损伤等。结论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近、中期效果良好 ,我们将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封堵器 治疗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在主动脉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为民 高涌 +10 位作者 符伟国 余朝文 聂中林 孟庆友 卢冉 孙勇 包宗明 周伟 高杰 朱光辉 李国平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的操作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腹主动脉瘤2例。结果:5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术后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假腔立刻消失,2例腹主动...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的操作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腹主动脉瘤2例。结果:5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术后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假腔立刻消失,2例腹主动脉瘤瘤体成功隔绝。无支架移位;术中发生内漏1例,经及时处理后消失;2例术后出现移植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随访3~21个月,无移植物移位及器官缺血,假腔内见血栓形成。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恢复快,有着较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支架 人工血管 腔内隔绝术
下载PDF
心包与心包积液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长顺 《新医学》 1999年第8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心包 心包积液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脏介入治疗
12
作者 蔡鑫 包宗明 +3 位作者 高大胜 史晓俊 宋业年 冯慧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评价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不同血液动力学状态心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介入方式选择。方法: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 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VT 1例安装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结果:2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在... 目的:评价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不同血液动力学状态心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介入方式选择。方法: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 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VT 1例安装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结果:2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在中后间隔消融成功、消融能量20~30 W,放电90 s,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无VT发作。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两年内有数次VT发作,均采用低能量(2 J)转复成功,无晕厥发生。结论:射频消融和ICD都是治疗V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应根据血液动力学状态来选择正确的心脏介入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介入治疗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78例
13
作者 包宗明 蔡鑫 +3 位作者 高大胜 宋业年 冯慧勤 史晓俊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总结 78例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临床资料。方法 :应用RFCA技术治疗难治性SVT。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5 2例 ,共 5 4条旁路消融成功 49条 ,成功率为 90 .7%。其中左侧旁路成功率 (97.6 % )明显高... 目的 :总结 78例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临床资料。方法 :应用RFCA技术治疗难治性SVT。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5 2例 ,共 5 4条旁路消融成功 49条 ,成功率为 90 .7%。其中左侧旁路成功率 (97.6 % )明显高于右侧 (6 6 .6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2 6例 ,仅 1例失败 ,成功率为 96 .1%。 78例总成功率为 92 .5 %。本组无 1例严重并发症。随访 2~ 42个月 ,5例复发 ,经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RFCA为治疗SV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靶点标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射频消融
下载PDF
颈动脉窦按摩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14
作者 万志强 金问邦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7-49,共3页
颈动脉窦按摩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可通过这种方法对各种心律失常进行正确诊断和必要的治疗。自1961年以来,随着电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一方法的心脏电生理影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简要综述一下本方法对心律失常的诊断... 颈动脉窦按摩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可通过这种方法对各种心律失常进行正确诊断和必要的治疗。自1961年以来,随着电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一方法的心脏电生理影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简要综述一下本方法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价值。颈动脉窦反射及按摩方法颈动脉窦反射起源于颈动脉的压力感受器,其传入神经通过颈动脉窦进入Solitary管及迷走神经核。其两者同心血管运动中枢有密切的联系,颈动脉窦反射的传出支支配心血管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系统。按摩的部位应是下颌角、颈动脉分叉处。按摩时间一般以不超过5秒为宜。按摩时病人应取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按摩 颈动脉窦
下载PDF
高血压大动脉重构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婷婷 蔡鑫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565-568,共4页
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大动脉重构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的重组启动血管构型的变化,而作为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最主要的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大动脉重构起重要作用。现就高血压病大动脉重构与基质金属蛋白酶之间相关性研究的新进展作... 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大动脉重构密切相关。细胞外基质的重组启动血管构型的变化,而作为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最主要的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大动脉重构起重要作用。现就高血压病大动脉重构与基质金属蛋白酶之间相关性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动脉 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艳 高大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5期734-737,共4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致死病因,它的早期预测及预防其进展,对它的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心肌特异性,对于诊断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致死病因,它的早期预测及预防其进展,对它的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心肌特异性,对于诊断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更适合于临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对于心肌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