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血压管理与预后关系的一项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煜 秦永明 +1 位作者 郭传军 吴晓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3-186,190,共5页
目的 分析在急性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患者中进行早期积极的血压管理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血肿控制和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12月急诊入住蚌埠三院急诊内科及EICU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 分析在急性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患者中进行早期积极的血压管理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血肿控制和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12月急诊入住蚌埠三院急诊内科及EICU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根据血压水平缓慢降压,即24 h内收缩压(SBP)控制在180 mmHg以内;2021年1月—12月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强化降压,持续泵入药物乌拉地尔,要求24 h SBP控制在130~140 mmHg。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血肿控制情况和发病90 d后的功能恢复(改良的Rankin量表)和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 Index)。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BP在用药10 min、用药60 min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0 min和用药24 h时差异比较明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舒张压(DBP)在用药60 min、用药120 min和用药24 h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90 d预后良好的人数(27人)高于对照组(24人),预后不良的人数(12人)少于对照组(15人),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使用乌拉地尔进行强化降压(SBP130~140 mmHg),可以达到控制血压和减缓血肿扩大的效果,但对患者的生存率及长期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乌拉地尔 强化降压 血肿扩大 预后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瘢痕表皮移植修复大面积烧伤后期关节部位瘢痕畸形
2
作者 付全有 邢福席 +2 位作者 李林 李勇 刘继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3-1539,共7页
背景:如何既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瘢痕整形修复提供足够的皮源,又能避免术区创面瘢痕的再次增生,一直是烧伤与创面修复研究的重要课题。目的:观察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瘢痕表皮复合移植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 背景:如何既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瘢痕整形修复提供足够的皮源,又能避免术区创面瘢痕的再次增生,一直是烧伤与创面修复研究的重要课题。目的:观察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瘢痕表皮复合移植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大面积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73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n=21)接受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瘢痕表皮移植治疗;B组(n=27)接受功能部位瘢痕松解后移植自体瘢痕表皮治疗;C组(n=25)接受功能部位瘢痕松解后移植自体中厚皮治疗。记录3组患者受皮区皮片存活及感染情况,受皮区及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通过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3组患者受皮区、供皮区瘢痕情况及受皮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B组患者皮片感染率低于A、C组(P<0.05),皮片存活优级率高于A、C组(P<0.05);②A组患者受皮区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长于B、C组(P<0.05),C组患者受皮区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长于B组(P<0.05);C组患者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长于A、B组(P<0.05);③B组患者术后12个月受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高于A、C组(P<0.05),C组患者术后6,12个月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高于A、B组(P<0.05);A、C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优级高于B组(P<0.05);④结果显示,应用人工真皮与自体瘢痕表皮复合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挛缩,既能达到与中厚皮移植同样的效果,又能避免供皮区术后瘢痕的再次增生,可缩短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相较于单纯移植瘢痕表皮治疗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瘢痕表皮 大面积烧伤 瘢痕增生挛缩畸形 整形 皮片移植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与子宫肌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在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锋 王倩 +4 位作者 张燕 周雅琦 程将 陈京喆 丁中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究彩色超微血管成像(cSMI)与子宫肌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9例,分别采用cSMI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肌瘤血流情况,... 目的探究彩色超微血管成像(cSMI)与子宫肌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9例,分别采用cSMI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肌瘤血流情况,比较二者检测一致性;对其中符合HIFU适应证的68例患者采用HIFU治疗,比较不同血流分级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肌瘤血流情况。结果cSMI检出1级22例(24.72%),2级51例(57.31%),3级16例(17.97%),CDFI检出1级30例(33.71%),2级41例(40.07%),3级18例(20.22%),两种方法对子宫肌瘤血流情况评估一致性中等(Kappa=0.490,P<0.05),SMI检出血流2级患者数量多于CDFI;不同血流分级患者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随血流分级增加而逐渐升高(P<0.05),血流分级3级患者阻力指数高于血流分级1级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与血流分级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4,0.635,0.324,P<0.05);68例患者接受HIFU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HIFU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流分级2、3级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大于血流分级1级患者(P<0.05);68例患者采用HIFU治疗后,显效49例(72.06%),有效19例(27.94%),总有效率100.00%;不同血流分级患者中,血流分级越高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越大,而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和消融率随血流分级增加逐渐减低(P<0.05);治疗后,68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治疗后血流分级为0级(52.94%),27例患者血流分级为1级(39.71%),5例患者血流分级为2级(7.35%)。结论SMI技术能有效评估子宫肌瘤血流情况,可用于HIFU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管成像 子宫肌瘤 血管分级 高强度聚焦超声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肺超声十四分区评分法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李欣茹 葛晖 +1 位作者 程将 马寅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肺超声十四分区评分法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疑诊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肺超声和胸部X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价值。根据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将84例确诊肺炎患儿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并进行肺部十二... 目的:探讨肺超声十四分区评分法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疑诊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肺超声和胸部X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价值。根据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将84例确诊肺炎患儿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并进行肺部十二分区和十四分区评分法评估,利用ROC分析两种评分法的诊断效能。结果:肺超声诊断新生儿肺炎的敏感度94.05%、准确度92.63%,高于胸部X线的敏感度82.14%、准确度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十二分区评分法和十四分区评分法评估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94。结论:肺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炎诊断中有较高价值;肺部十四分区评分法比十二分区评分法诊断新生儿肺炎效能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超声检查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周玉荣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708-2710,共3页
目的: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学院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学院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高质量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表现出更好的睡眠质量和更长的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生命质量、睡眠质量等方面产生改善作用,且还能提高病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润清达医用生物水凝胶敷料应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6
作者 刘志军 万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润清达医用生物水凝胶敷料应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润清达医用生物水凝胶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阴瘙痒... 目的探讨润清达医用生物水凝胶敷料应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润清达医用生物水凝胶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阴瘙痒、白带炎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阴瘙痒及白带炎症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与对照组的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清达医用生物水凝胶敷料对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润清达医用生物水凝胶敷料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OCTA观察眼底不同分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及视网膜血流密度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心格 高自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眼底不同分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和视网膜血流密度变化。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150眼纳入研究,依据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眼底不同分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和视网膜血流密度变化。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150眼纳入研究,依据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患眼分为5组,无DR组和轻、中、重度非增生型DR(NPDR)组及增生型DR(PDR)组,每组各30例30眼。OCTA对所有受试者行黄斑部6 mm×6 mm区域的扫描,测量视网膜浅层、深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血流密度,观察不同分期DR患者脉络膜及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分析血流密度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DR患者的严重程度加深,视网膜浅层、深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均为P<0.001);但不同分层血流密度中,中度NPDR组与重度NPD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16、0.896、0.350)。视网膜浅层、深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与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均为P<0.001)。视网膜深层血流密度识别DR严重程度的能力(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93.1%)优于视网膜浅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结论 OCTA可精确观察到不同分期DR脉络膜及视网膜血流密度的变化,视网膜深层血流密度可作为监测DR进展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血流密度 视网膜血流密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年龄 房颤 舒张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艳 刘悦 叶斌 《安徽医学》 2023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 探究年龄、房颤和舒张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 探究年龄、房颤和舒张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根据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n=20)和非出血组(n=72)。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年龄、房颤和舒张压)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临床预测方程,检测方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的预测效度,用分层回归分析差异变量舒张压在年龄和是否出血转化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房颤和舒张压存在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072,95%CI:1.007~1.142)、房颤(OR=12.980,95%CI:1.701~99.026)、舒张压(OR=1.076,95%CI:1.030~1.123)是rt-PA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曲线下面积(AUC=0.692,P=0.003,诊断界限值72.5岁)、舒张压(AUC=0.844,P<0.001,诊断界限值82.5 mmHg)和房颤(AUC=0.690,P=0.004)对出血转化有较好的预测效度,中介分析显示,舒张压、房颤在年龄和是否出血转化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高舒张压、伴发房颤和老年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rt-PA静脉溶栓前调整舒张压,针对房颤采取防治措施可能是减少老年人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RT-PA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舒张压 房颤 年龄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改良鸡尾酒疗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易龙 马炳 董晓宇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改良鸡尾酒疗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改良鸡尾酒疗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对照组(超声引导下股...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改良鸡尾酒疗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改良鸡尾酒疗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对照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和状态下的疼痛评分、失血和输血情况以及膝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及HSS评分。结果实验组在术后6 h、12 h、24 h、48 h和72 h静息状态下和被动运动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总失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及输血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术后1 d、3 d和7 d的膝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取改良鸡尾酒疗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干预,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失血,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鸡尾酒疗法 股神经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评分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肝素结合蛋白及降钙素原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周子翔 郑传明 +2 位作者 徐志鹏 宋琦 王振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520-15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胆道感染病人117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胆道感染病人117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胆道感染未并发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35例和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组(脓毒症组)82例,其中,脓毒症组病人根据有无休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普通组)55例和脓毒性休克组(休克组)27例。观察病人入科24 h内血清SAA、HBP、PCT、白细胞(WBC)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相关指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各指标对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非脓毒症组和普通组、休克组病人血清HBP、PCT、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脓毒症组、普通组、休克组病人组间血清HBP、PCT、SAA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各组WB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病人HBP、PCT、SAA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按照随访结果,以28 d病人是否存活将脓毒症组病人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17例,死亡组病人HBP、PCT、SAA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BP、PCT、SAA均为脓毒症病人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BP、HBP+PCT诊断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的敏感度较高,HBP+SAA诊断特异度较高。结论:SAA、HBP、PCT对胆道感染进展为脓毒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中HBP具有较高敏感度,而HBP和SAA联合检测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患者血sCD14-T/mCD14水平与病情程度、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
11
作者 孔艳艳 吴晓飞 +1 位作者 陶言言 秦永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CD14-T)/膜结合CD14(mCD14)水平变化以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入院时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根据《急性...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CD14-T)/膜结合CD14(mCD14)水平变化以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入院时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根据《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3)》,按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17例,中度42例,重度25例。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比较不同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患者预后情况,分析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患者血sCD14-T、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中度、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mCD14水平低于中度、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P均<0.05);以百草枯中毒重度为阳性样本,轻、中度为阴性样本,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外周血sCD14-T/mCD14水平联合APACHEⅡ评分评估重度百草枯中毒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95%CI:0.824~0.971);百草枯中毒患者sCD14-T/mCD14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sCD14-T/mCD14水平>3.22、APACHEⅡ评分>23分患者的生存率相较于sCD14-T/mCD14水平≤3.22、APACHEⅡ评分≤23分患者更低(P均<0.05);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为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sCD14-T/mCD14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血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 膜结合CD14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评分 预后
下载PDF
5-氟尿嘧啶应用于翼状胬肉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张苗苗 张丽丽 刘杰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对翼状胬肉术后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50眼)和观察组50例(50眼),2...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对翼状胬肉术后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50眼)和观察组50例(50眼),2组患者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巩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加用5-氟尿嘧啶,对照组不做其他药物处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治疗前后泪膜稳定性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下方泪河高度(TMH)]、术后一般情况[角膜愈合时间、症状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6%)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泪膜稳定性指标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BUT、TMH分别为(11.45±0.46)s、(0.31±0.02)mm,高于对照组的(10.63±0.57)s、(0.27±0.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愈合时间、症状持续时间分别为(3.47±0.14)d、(3.38±0.25)d,短于对照组的(4.61±0.35)d、(3.51±0.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氟尿嘧啶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巩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且对患者眼表功能无明显药物性损害,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翼状胬肉手术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5-氟尿嘧啶 泪膜稳定性
下载PDF
Cbl-b基因和血小板参数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张丹 吴冬会 +3 位作者 傅磊 陆尧 王科 李玉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检测Cbl-b基因和血小板参数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初诊的ITP病人(ITP组)和同期40名健康的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2组间Cbl-b mRNA... 目的:检测Cbl-b基因和血小板参数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初诊的ITP病人(ITP组)和同期40名健康的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2组间Cbl-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差异,分析ITP组病人不同亚组分组间Cbl-b 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其与部分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发生ITP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ITP的诊断价值。结果:ITP组Cbl-b mRNA的表达和PLT低于对照组,MPV、PDW和P-LCR高于对照组(P<0.01)。Cbl-b mRNA的表达随着血小板分级增高而增高,出血评分<2分组的Cbl-b mRNA的表达量高于出血评分≥2分组(P<0.05~P<0.01)。Cbl-b mRNA的表达与PLT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出血评分、MPV和P-LCR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bl-b mRNA低表达(OR=17.525,95%CI:2.589~118.637)、MPV升高(OR=2.515,95%CI:1.506~4.200)和P-LCR升高(OR=1.211,95%CI:1.067~1.376)可能是IT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bl-b mRNA、MPV、P-LCR及三者联合预测发生ITP的AUC分别是0.920、0.899、0.883和0.972,联合检测的预测AUC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ITP病人PBMCs中Cbl-b基因表达降低,MPV和P-LCR升高,Cbl-b与出血评分、PLT、MPV和P-LCR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的异常表达是发生ITP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三者对于是否发生ITP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CBL-B 血小板参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磁共振神经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新进展
14
作者 吴白龙 杨波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47-150,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压迫或刺激坐骨神经、马尾神经等产生的一系列腰腿痛、麻木或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候群。目前,导致椎间盘突出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生物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压迫或刺激坐骨神经、马尾神经等产生的一系列腰腿痛、麻木或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候群。目前,导致椎间盘突出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生物学上的改变可能起着一定作用。LDH诊断常依靠临床症状、普通CT或常规MRI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但其在识别个体神经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变化方面有限。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技术可全程、直观显示神经根解剖,从形态学上三维立体直观评价神经根受压程度,从功能学上定量评价神经根受损情况。但是MRN目前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主要可能是由于在医学界缺乏足够认识。本文就MRN在LDH中应用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神经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脊神经根
下载PDF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老年H型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徐仕伟 姚光辉 +2 位作者 骆艳茹 于浩 陈磊 《医学信息》 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 分析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老年H型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9年4月-2021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天桥、青年、纬二路、黄庄、宏业村5个街道,雪华、燕山2个乡(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目的 分析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老年H型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9年4月-2021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天桥、青年、纬二路、黄庄、宏业村5个街道,雪华、燕山2个乡(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685人,采用《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问卷》《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开展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分析该地区老年H型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病率为92.7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95.92%,女性患病率为89.47%,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TC、HDL-C、Hcy是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血浆Hcy水平是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病率高,且存在性别差异;另外,Hcy是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老年H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流行病学 总胆固醇
下载PDF
非瓣膜性房颤病人血清CRP、RDW和NL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李冬菊 竟雪莹 +5 位作者 汤凤英 祖磊 胡茜 何佰生 薛鹏程 夏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病人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RDW)及中性粒/淋巴细胞百分比(NL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病人15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于住院的非心房颤动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病人姓名...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病人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RDW)及中性粒/淋巴细胞百分比(NL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病人150例,并随机抽取同期于住院的非心房颤动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病人姓名、年龄、合并疾病、实验室指标等,并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同时将房颤组按房颤的分类标准分为阵发性房颤组50例和非阵发性房颤组(包括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100例。比较房颤亚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NLR及RDW、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房颤亚组间RDW、CRP及N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RDW、NLR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CRP、RDW及NLR与非瓣膜性房颤发生密切相关,RDW、NLR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CRP、RDW及NLR与非瓣膜性房颤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非阵发性房颤组CRP、RDW及NLR高于阵发性房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C反应蛋白 中性粒/淋巴细胞百分比 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
下载PDF
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对脓毒症诱发的小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圆 年峰 +9 位作者 李徽徽 杨慧娟 吴玉芝 马梦禧 汪开贵 陈雪玲 张自强 栗根 杨小迪 吴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4-831,共8页
目的观察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Ts-MES)对脓毒症诱发的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2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A组)、心肌损伤模型组(B组)、Ts-MES治疗组(C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D组)。B、C、D组采取... 目的观察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蛋白(Ts-MES)对脓毒症诱发的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2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A组)、心肌损伤模型组(B组)、Ts-MES治疗组(C组)和地塞米松对照组(D组)。B、C、D组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脓毒症诱发的心肌损伤小鼠模型,A组只行开腹探寻,不结扎和穿刺盲肠。术后40 min,A、B组腹腔注射150μL PBS,C组腹腔注射含20μg Ts-MES的等量PBS,D组腹腔注射含地塞米松(0.3 mg/kg)的等量PBS。术后12 h,每组随机抽取6只小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另抽取8只用于观察72 h生存率。剩余的6只小鼠通过HE染色评价心肌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NTPro-BNP和cTnI水平,ELISA法和qRT-PCR法分别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0、TGF-β的表达。结果B组小鼠的心功能指标(LVEF、LVFS、E/A)及72 h生存率较A组显著下降(P<0.001),心肌病理损伤评分及血清中NTPro-BNP和cTnI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B组相比,C、D两组小鼠的心功能指标和72 h生存率明显回升(P<0.05),心肌病理损伤评分及血清中NTPro-BNP和cTnI水平明显降低(P<0.05)。小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比较:B组小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01),C、D两组较B组显著下降(P<0.05);IL-10和TGF-β水平:C组较B组显著升高(P<0.05),D组较B组虽有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s-MES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并促进调节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保护脓毒症诱发的小鼠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排泄分泌蛋白 脓毒症心肌损伤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其对病人血清NT-proBNP和Hcy水平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文娟 李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其对病人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其对病人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100 mL,每天2次,持续10~14 d。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Hcy水平,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病人神经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25/35)(P<0.01)。治疗前,2组病人NIHSS、mRS评分和血清NT-proBNP、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NIHSS、mRS评分和NT-proBN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病人NIHSS评分和NT-proBNP、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其血清NT-proBNP和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MMP-9水平变化及其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布点 魏婷 +3 位作者 卢园园 冷俊杰 康品方 张宁汝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3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分析其对持续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AF患者154例,包括阵发性AF患者54例(阵发性组)、持续性AF患者60例(持续性组)、永久性AF患者40例(永久性组)... 目的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分析其对持续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AF患者154例,包括阵发性AF患者54例(阵发性组)、持续性AF患者60例(持续性组)、永久性AF患者40例(永久性组)。选取健康体检者110例记为对照组。60例持续性AF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消除房颤,术后随访,依据是否发生AF复发分为复发组11例、未复发组49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持续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MP-9对持续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阵发性组、持续性组、永久性组、对照组血清MMP-9、TIMP-1表达水平组间相比,P均<0.05。复发组患者血清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MMP-9(OR=1.140,95%CI:1.053~1.708,P<0.05)是持续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MMP-9水平预测持续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AUC为0.779(P<0.01),取截断值为14.30 ng/mL时,血清MMP-9水平预测持续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66.8%、特异度为81.9%。结论不同类型AF患者血清MMP-9、TIMP-1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持续性AF患者血清MMP-9表达水平升高,血清MMP-9是持续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检测血清MMP-9可用于持续性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持续性心房颤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永春 冯燕娴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659-660,F0003,共3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脏各种结构、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最终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机体血液供给缺乏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体力活动下降、...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脏各种结构、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最终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机体血液供给缺乏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体力活动下降、体液潴留和呼吸困难。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1],如果想要诊断HF,需结合体格检查、病史、胸片、心电图,联合利钠肽和超声心动图进一步明确,同时需进一步明确HF的诱因和病因,以及有无存在合并症,最终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剂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