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勤服务社会化监督管理对医院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张国群 《管理学家》 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监督管理对医院效率与服务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优化流程和引入相关技术,社会化监督管理可提高医院后勤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重视社会化监督管理的实施,不断改进后勤服务流程,以提高医院的整体运...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监督管理对医院效率与服务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优化流程和引入相关技术,社会化监督管理可提高医院后勤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重视社会化监督管理的实施,不断改进后勤服务流程,以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满意度。文章旨在探讨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监督管理对医院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影响,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后勤服务 社会化监督 医院效率 服务质量
下载PDF
探讨IL-34在小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中的动态表达
2
作者 王敏 徐丽 +3 位作者 朱永娜 张伟健 武庆华 刘茜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34(IL-34)在小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中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5只SD小鼠,对其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制造根尖周炎的模型,并在0、7、14、21、28 d随机脱颈处死,解剖分离含有第一磨牙的下颌骨,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模型中... 目的:探讨白介素-34(IL-34)在小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中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5只SD小鼠,对其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制造根尖周炎的模型,并在0、7、14、21、28 d随机脱颈处死,解剖分离含有第一磨牙的下颌骨,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模型中根尖周的破坏情况。将下颌骨标本制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IL-34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根尖周炎模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影像学检查显示,0~7 d根尖无明显异常,14~21 d开始出现轻度根尖破坏,28 d根尖阴影变大,范围增宽。HE染色显示,0 d根尖周组织正常未见明显改变,7 d炎性因子浸润开始增多,14 d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以及坏死中心,21 d炎性渗出减少,小范围的骨质破坏区域增多,28 d炎性细胞浸润趋于稳定,小范围的骨质破坏连接成片,大范围的骨质破坏形成。TRAP染色显示,0 d几乎看不到破骨细胞,7~14 d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在21 d时到达高峰,28 d时轻微下降,但7、14、21、28 d时均高于0 d(P<0.05)。RT-qPCR检测显示,7~28 d的IL-34及TNF-α的mRNA表达量均逐渐增高,且在14 d到达顶峰,在21 d呈现下降的趋势,28 d又呈现上升趋势,在7~28 d的表达量均高于0 d(P<0.05),并且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IL-34的mRNA表达量随着根尖周炎病变程度发展而改变,尤其是与骨质破坏的程度相关,并与TNF-α有着密切的联系,出现短暂的表达量下降说明其表达受到了抑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白介素-34(IL-34)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下载PDF
移动医疗智能软件联合OBE-CBCL双轨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陈 褚冲冲 +3 位作者 王照东 刘亚军 段克友 官建中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智能软件联合OBE-CBCL双轨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9月在我院进行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外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月至3月接受常规教学法为A组,4月至6月接受移动移动...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智能软件联合OBE-CBCL双轨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9月在我院进行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外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月至3月接受常规教学法为A组,4月至6月接受移动移动医疗智能软件+常规教学法为B组,7月至9月接受移动医疗智能软件+OBE-CBCL双轨教学法为C组。3组出科前参加Mini-CEX、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B、C组专业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C组Mini-CEX考核成绩均高于A组(P<0.05);除临床判断能力外,C组Mini-CEX其余6项考核内容均高于B组(P<0.05)。满意度调查中B、C组在加深知识掌握方面评分均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C组在提高临床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方面评分均高于A组(P<0.05);C组在增进团队协助、总体满意度方面评分高于A、B组(P<0.05)。结论:移动医疗智能软件联合OBE-CBCL双轨教学法可显著提高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智能软件 OBE-CBCL 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在脊髓型颈椎病危险度分级中的价值
4
作者 徐刚 陈鹏 +2 位作者 李宇龙 朱芸 谢宗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5,7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放射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进行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CSM的患者病例317例,并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 目的探讨基于MRI放射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进行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CSM的患者病例317例,并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分为轻症组193例和中重度组124例。手动勾画脊髓轴位T2WI像生成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提取放射组学特征,使用Z-Score标准化进行统一量度,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CC)进行数据降维。使用递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进行特征筛选,并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自适应增强机(adaboost,AB)、贝叶斯算法(native Bayes,NB)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四种分类器模型来构建ML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效能。结果共筛选出15个放射组学特征用于模型构建,四种分类器中,SVM(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833和0.813)和LR(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831和0.812)模型分级能力较好,且较稳定,模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分类器在训练组中分级能力最佳(AUC=0.984),但在验证组中能力欠佳(AUC=0.725),模型稳定性低于SVM和LR模型。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的ML模型对CSM有良好危险度分级能力,能够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放射组学 机器学习 危险度分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调节铁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曹佳岑 张宏坤 +2 位作者 赵文 南月敏 李冬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82-1788,共7页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诱导型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可以对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肝细胞坏死等,阻止或延缓NAFLD的进展。但HO-1如何通过调控铁...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诱导型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可以对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肝细胞坏死等,阻止或延缓NAFLD的进展。但HO-1如何通过调控铁死亡的发生进而影响NAFL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归纳近年来相关文献,系统、全面地总结了HO-1通过调控铁死亡的发生对NAFLD的影响,探讨了HO-1阻止NAFLD发生及进展的作用机制。本文表明,在NAFLD中,HO-1分别从合成抗氧化物(包括胆红素、一氧化碳等)、激活System Xc系统、促进亚铁离子的蓄积等方面调控铁死亡,以期为药物干预等方法靶向性HO-1基因治疗NAFLD提供理论依据,并为NAFLD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红素氧合酶1 铁死亡 综述
下载PDF
癌症相关性疼痛病人多维疼痛评估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6
作者 郑振东 黄明 +14 位作者 金毅 罗素霞 柳江 路平 汪子书 庄莉 余慧青 仇晓霞 刘波 褚倩 王昆 刘勇 任敬 王杰军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4,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本研究构建了癌痛病人评估量表初始条目池,采取德尔菲法选取我国癌痛领域的二十余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统计咨询结果,确认纳入的条目,形成最终的多维疼痛评估量表(multi-dimensional brief test scale for pain,BTS)。经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第一轮纳入21位专家,第二轮纳入10位专家,第一轮纳入19个评估维度,选取重要性评分≥4.5分且变异系数≤20%的7个评估维度,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这7个评估维度和条目的重要性结果与第一轮一致,由此最终构建的BTS共包含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癌痛病人,使用构建的BTS评估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共纳入166例病人,经过数据清洗,最终纳入分析的病人例数为138例。BTS的信度检测Cronbachα系数为0.78,效度检测的KMO值为0.8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构建的BTS条目共纳入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于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相关性疼痛 疼痛评估 德尔菲法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有肺保护作用:160例随机对照试验
7
作者 杨杨 刘刚 +1 位作者 欧毅 鹿文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SKR组,n=40)。在麻醉诱导前,SK组以艾司氯胺酮0.5 mg/kg(稀释成10 mL)静脉注射;R组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阻断一侧下肢血流5 min,然后恢复血流5 min,重复3次;SKR组联合上述两组处理方法;C组静脉给10 mL生理盐水,并仅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无压力)30 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0.5 h(T0.5)、单肺通气1 h(OLV T1)、双肺通气后1 h(T3),抽取患者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采集静脉血样,ELISA测定法检测诱导前(T0)、OLV 1 h(T1)、OLV 2 h(T2)、双肺后1 h(T3)、术后24 h(T4)时间点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SP-D),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最终C组有35例患者,R组33例患者,SK组34例患者,SKR组32例患者纳入分析。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SK组及R组相比,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低,且SKR组住院时间较SK组及R组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抗炎反应,减轻急性肺损伤,缩短肺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肺癌 肺损伤 肺保护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的建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8
作者 胡司淦 程增为 +3 位作者 李敏 高世毅 高大胜 康品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0-786,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影响的调节机制。方法8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至少1支血管为CTO的冠心病患者,根据Cohen-Rentrop分级标准将侧支循环建立水平分为2组,0~1级为侧支循环水平低患者42例,2~3级...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影响的调节机制。方法8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至少1支血管为CTO的冠心病患者,根据Cohen-Rentrop分级标准将侧支循环建立水平分为2组,0~1级为侧支循环水平低患者42例,2~3级为侧支循环水平高患者45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别比较胰岛素抵抗(IR)水平。应用数学模型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IR指数(HOMA-IR)。22例患者介入术中获得侧支循环及外周血标本,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侧支循环与外周血代谢物差异。结果两组在NT-proBNP(P<0.05)和LVEF(P<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非糖尿病CTO患者中,侧支循环水平0~1级组胰岛素抵抗水平高于2~3级组(P<0.01)。CTO伴糖尿病与CTO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侧支循环及外周血中存在明显差异性代谢物,在侧支循环中,上调代谢物63种,下调48种;外周血中,上调代谢物23种,下调14种。侧支循环中差异性代谢物显著相关的富集通路为芳香化合物降解,脂肪酸生物合成,类固醇降解通路;在外周血中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为戊糖磷酸代谢,细菌趋化性,己内酰胺降解,甘油磷脂代谢,赖氨酸降解通路。结论CTO非糖尿病患者中侧支循环建立水平较低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芳香化合物的降解,脂肪酸生物合成,类固醇降解通路与侧支循环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侧支循环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代谢组学
下载PDF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
9
作者 罗扬 孙涛 +17 位作者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AK-HER2与原研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在中国43个分中心开展。本研究遵从研究方案、赫尔辛基宣言阐明的伦理学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机构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号为2015L04224,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0170516)。在入组前获得了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随机分配至AK-HER2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AK-HER2或原研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初始负荷剂量8 mg/kg,维持剂量6 mg/kg,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总治疗时间为16个周期)与多西他赛(剂量75 mg/m2,治疗持续至少9个周期)联合治疗。本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是第9个周期AK-HER2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ORR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1年生存率。本研究在第6个周期用药后,随机选择100例受试者(AK-HER2组∶对照组=1∶1)进行血样采集,采集时间点分别为输注45 min时(即给药结束)、给药结束后第4、8、24、72、120、168、336、504 h。采集后血样进行PK参数(PK parameter set,PKPS)分析。其他评估指标包括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结果: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55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该临床试验。AK-HER2组(n=275)和对照组(n=272)的ORR9分别为试验组受试者(n=237)达CR或PR的有129例,ORR9为54.4%,对照组受试者(n=241)达CR或PR的有134例,ORR9为55.6%。AK-HER2组与对照组的ORR9比率为97.9%[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5.4%~112.2%,P=0.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次要疗效终点中,两组均未观察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行了AK-HER2组和对照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参数的均值比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原研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药物减量或暂停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发生率,AK-HER2组为3.6%(10例),对照组为8.1%(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K-HER2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与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阳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5和P=0.752)。结论: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K-HER2与参照药原研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AK-HER2 疗效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PCID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和增殖影响患者预后
10
作者 张诺 张震 +5 位作者 张雨路 宋雪 张小凤 李静 左芦根 胡建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32,共9页
目的探讨扩增基因PCI结构域2(PCID2)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周期进程和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CID2的表达差异;统计学分析PCID... 目的探讨扩增基因PCI结构域2(PCID2)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周期进程和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CID2的表达差异;统计学分析PCID2表达水平对胃癌进展及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采用GO富集分析预测PCID2参与胃癌恶性进展的可能作用途径;体外采用慢病毒转染特异性敲低和过表达胃癌细胞系(MGC-803)中PCID2表达,并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在体验证;最后通过组织样本分析结合体内外研究,分析PCID2影响胃癌细胞的分子机制。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PCID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胃癌组织中PCID2表达水平与外周血中CA19-9及CEA水平呈正相关(P<0.001);以胃癌组织中PCID2相对表达水平(IOD值)的中位数(3.085)为界,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PCID2高表达组(n=50)和PCID2低表达组(n=50),PCID2高表达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PCID2低表达组(P<0.001);单因素结合Cox多因素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中PCID2高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2.987,95%CI:1.616-5.519);ROC曲线分析显示,以PCID2相对表达水平(3.035)为截点值,评估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敏感性为76.74%,特异性为75.44%,曲线下面积为0.755(P<0.001)。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PCID2可能与胃癌细胞周期进程有关(P<0.01)。体外实验证实,PCID2过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G1/S期转变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CDK6)的表达,而敲低则反之(P<0.05)。裸鼠成瘤实验证明,PCID2过表达可促进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敲低则抑制(P<0.05)。组织样本分析联合体内外研究表明,胃癌组织中p27、p16蛋白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PCID2过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7、p16的表达,敲低则相反(P<0.05)。结论PCID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抑制p27、p16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CID2 预后 细胞周期 增殖
下载PDF
樱黄素抑制TLR4/MyD88通路减轻肠上皮炎症反应改善小鼠克罗恩病样结肠炎
11
作者 李静 孙洋 +4 位作者 熊心雨 王敏达 左芦根 王月月 耿志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化合物樱黄素(PRU)对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屏障结构的作用及其对小鼠克罗恩病样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结肠类器官炎症损伤模型和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用于评估PRU对肠上皮...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化合物樱黄素(PRU)对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屏障结构的作用及其对小鼠克罗恩病样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结肠类器官炎症损伤模型和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用于评估PRU对肠上皮炎症反应和肠屏障的影响。另外,使用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内外研究分析PRU调控肠上皮炎症影响肠炎的分子机制。结果PRU干预可抑制LPS诱导的结肠类器官中促炎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的释放以及改善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状(体质量下降、疾病活动指数和炎症评分升高);同时,PRU促进LPS诱导的小鼠结肠类器官TNBS小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密封蛋白1(claudin-1)的表达和改善移位,同时保护肠屏障结构。PRU可靶向结合Toll样受体4(TLR4)并抑制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活化。结论PRU可通过靶向拮抗TLR4/MyD88信号的激活,抑制肠上皮细胞炎症和保护肠屏障损伤从而改善克罗病样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结肠炎 肠上皮 炎症 樱黄素(PRU) Toll样受体4(TLR4)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调控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12
作者 赵向阳 江博文 +1 位作者 陶滔 谈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影响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在体外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相应标记物和IL-10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影响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在体外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相应标记物和IL-10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表达情况。将GBC细胞株NOZ和GBC-SD分组为Control组(无血清培养基)、M2-CM组(M2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2-CM+anti-IL-10组(含IL-10中和抗体的M2-CM)和M2-CM+IgG组(含IL-10同型对照抗体的M2-CM)。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变化状况,再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结果:M2型巨噬细胞在体外诱导成功;与诱导前的THP-1相比,IL-10在M2型巨噬细胞内和上清液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可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能抑制E-cadherin表达和促进Vimentin表达,阻断IL-10可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这一影响(P<0.05)。结论:M2型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IL-10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M2型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红景天注射液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及血清炎症介质:46例随机对照试验
13
作者 刘溪 胡欢 +2 位作者 房静 黄璐 程向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6-711,共6页
目的探究红景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及血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红景天组(n=23)。红景天组于患者入室后将10mL红景天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 目的探究红景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及血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红景天组(n=23)。红景天组于患者入室后将10mL红景天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静滴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抽取单肺通气(OLV)开始前(T_(0))、30min(T_(1))、60min(T_(2))、恢复双肺通气后30min(T3)的桡动脉和深静脉血各2mL,行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肺内分流率(Qs/Qt)。分别记录各时间点PaO_(2)。于T_(0)、T_(1)、T3时抽取深静脉血2mL,检测血清中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介素6(IL-6)含量,记录术后肺不张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红景天组在T_(1)、T_(2)时,PaO_(2)、Qs/Qt优于对照组(P<0.05),红景天组在T3时IL-6、TNF-α含量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可减少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改善氧合,降低患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减轻患者术中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食管癌 单肺通气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下载PDF
血根碱对患者源性结直肠癌类器官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徐志东 周军伟 +7 位作者 倪超 柯希权 马振增 邓晓晶 赵睿 顾林 任志 郑海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2-661,共10页
目的探讨血根碱(sanguinarine,SNG)对患者源性结直肠癌类器官生长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构建结直肠癌类器官,光镜下观察类器官形态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间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SNG(0.1、0.3... 目的探讨血根碱(sanguinarine,SNG)对患者源性结直肠癌类器官生长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构建结直肠癌类器官,光镜下观察类器官形态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间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SNG(0.1、0.3、1、3、9、27μmol·L^(-1))处理类器官,CCK-8法测细胞活性并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 50),Western blot检测SNG对类器官蛋白表达影响,ATP含量检测SNG联合结直肠癌临床化疗药对类器官协同效果。结果48~72 h形成囊样和实质样的三维细胞团,提示类器官构建成功。免疫组化结果,类器官中肿瘤标志物Ki67、CK20、CK7、Ep-CAM表达,进一步证实结直肠癌类器官形成。CCK-8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SNG组类器官数量和细胞活性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MPK表达含量明显上升,而mTOR和p-mTOR表达降低,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蛋白表达也发生明显变化(P<0.05)。ATP含量检测,SNG与临床化疗药联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明显强于化疗药单药组(P<0.05)。结论SNG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类器官生长并诱导自噬,协同化疗药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结直肠癌 类器官 AMPK 自噬 临床化疗药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口服益生菌制剂对肠道菌群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5
作者 季红敏 李秀川 +4 位作者 刘春芳 张梦媛 郭琼 李仪 钱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制剂对乳腺癌化疗病人肠道菌群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女性乳腺癌术后接受蒽环类化疗的病人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制剂对乳腺癌化疗病人肠道菌群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女性乳腺癌术后接受蒽环类化疗的病人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化疗期间均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观察组于化疗期间口服益生菌制剂。分析对比两组化疗前后粪便菌群差异,以及病人主、客观认知功能水平变化、化疗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营养状况。结果:两组病人化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化疗后肠道Actinomyces菌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Acetoanaerobium、Lachnospiracea_incertae_sedis、unclassified_Frankineae菌丰度显著降低(P<0.05)。两组病人化疗后客观认知功能障碍和主观认知功能障碍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化疗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益生菌制剂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认知障碍
原文传递
多模态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6
作者 张舒妮 赵楠楠 +5 位作者 李阳 朱芸 杨静茹 张澳琪 顾一泓 谢宗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7,共10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22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首先,选取T...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22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首先,选取T2WI图像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第二期图像的病灶最大层面及同一病灶的钼靶(mammography,MG)头尾位、内外斜位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并且提取病灶感兴趣区特征,按照7∶3比例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156例和测试集68例,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特征降维筛选,选择5种机器学习分类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K近邻(K nearest neighbors,KNN)、极端梯度提升决策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构建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并选择预测性能最佳分类器建立MRI、MG影像组学模型。通过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临床高危因素构建临床模型。最终选择影像组学评分联合临床高危因素构建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ALN状态的性能,利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拟合能力,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最终得到14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测试集中5种机器学习分类器AUC值范围为0.764~0.864,其中SVM的AUC值最高(0.864)。淋巴结触诊(P<0.001)及MRI_ALN(P=0.005)是评估ALN是否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训练集AUC、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0.941、90.7%、88.9%、88.5%;测试集分别为0.926、84.4%、86.1%、85.3%。结论列线图模型性能最佳,在术前预测ALN状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协助临床制订科学有效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腋窝淋巴结 影像组学 列线图 钼靶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调KLF11可改善结肠炎模型小鼠的肠道炎症:基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
17
作者 席进 张敏 +6 位作者 张永玉 张晨 张雨路 王锐 申林 李静 宋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5-772,共8页
目的分析Kruppel样转录因子11(KLF11)在克罗恩病(CD)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对CD样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本院收集的CD患者结肠标本为实验组(CD,n=12),CRC患者结肠标本为对照组(Control,n=12),分析KLF11在病变和正常结肠... 目的分析Kruppel样转录因子11(KLF11)在克罗恩病(CD)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对CD样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本院收集的CD患者结肠标本为实验组(CD,n=12),CRC患者结肠标本为对照组(Control,n=12),分析KLF11在病变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构建TNBS诱导的小鼠模型,分析KLF11在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腺相关病毒感染上调KLF11在小鼠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对小鼠CD样结肠炎的影响;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Caco-2细胞KLF11高表达稳定体系,并利用体内外免疫印迹实验探究KLF11对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采用信号通路激动剂处理KLF11表达上调的小鼠,验证肠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显示,病变肠黏膜组织中KLF11表达水平较低(P<0.05),而TNBS小鼠结肠标本KLF11表达水平同样较低(P<0.05);通过腺相关病毒感染小鼠发现,上调KLF11能够改善TNBS小鼠肠炎症症状,并降低肠黏膜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P<0.05);利用慢病毒感染Caco-2细胞,通过免疫印迹筛选KLF11稳定高表达的细胞株(P<0.05);体内外免疫印迹实验均显示,上调KLF11抑制了小鼠肠黏膜组织及Caco-2细胞中p-JAK2和p-STAT3的表达水平;经JAK2/STAT3激活剂香豆霉素A1(COU)干预后显示,上调KLF11未能改善小鼠肠道炎症,同时肠黏膜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KLF11在CD肠黏膜中低表达,上调KLF11能改善肠炎症状、减少炎症因子分泌,其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拮抗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Kruppel样转录因子11 肠道炎症 JAK2/STAT3
下载PDF
体位限制下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18
作者 刘换 韩雪 +2 位作者 宋佳苧 娄晓乐 徐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 探讨体位限制下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3年3月至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20)、机器人组(n=20)和体位限制组(n=20)。3组... 目的 探讨体位限制下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3年3月至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20)、机器人组(n=20)和体位限制组(n=20)。3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体位限制组在体位限制下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三角肌后束和冈上肌收缩时的平均肌电值(AEMG)和均方根值(RMS),肌骨超声测量患侧肩峰-大结节(AGT)间距。结果 治疗后,3组FMA-UE评分、MBI评分、AEMG、RMS和AGT间距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 10.850, P <0.001),体位限制组各项指标最优(F> 42.031, P <0.001)。结论 体位限制下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上肢功能及脱位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肩周肌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上肢机器人 康复
下载PDF
铜死亡诱导剂FDX1、硫辛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9
作者 魏婷 丁洋洋 +4 位作者 张佳佳 李金龙 张恒 康品方 张宁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6,共9页
目的分析铜死亡诱导剂铁氧还蛋白1(FDX1)、硫辛酸(L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以及不同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冠脉造影(CAG)提示冠脉病变患者和CAG正常患者,其中冠脉病变患者按照... 目的分析铜死亡诱导剂铁氧还蛋白1(FDX1)、硫辛酸(L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以及不同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冠脉造影(CAG)提示冠脉病变患者和CAG正常患者,其中冠脉病变患者按照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狭窄组(a-CHD组)、中度狭窄组(b-CHD组)和严重狭窄组(c-CHD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冠脉狭窄患者和正常患者血清FDX1、LA水平。以ApoE-/-小鼠为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检测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FDX1、LA的表达与分布,RT-PCR检测小鼠主动脉FDX1、硫辛酸合成酶(LIAS)和线粒体顺乌头酸酶(ACO_(2))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HD组、b-CHD组和c-CHD组血清FDX1、L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FDX1、LA水平逐渐减低(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FDX1、LA逐渐下降(P<0.05,P<0.01);血清FDX1、LA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241,P<0.01;r=-0.273,P<0.01),血清FDX1与LA呈正相关关系(r=0.451,P<0.01)。与正常小鼠相比,ApoE-/-模型组小鼠血脂水平明显上升(P<0.01),动脉粥样硬化(AS)指数明显增高,ApoE-/-模型组主动脉血管有增厚及脂质聚集、血管胶原纤维增生明显,FDX1、LA、LIAS、ACO_(2)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01)。结论随着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剧,血清FDX1、LA水平逐渐降低,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FDX1、LA的表达与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变严重程度 高脂血症 铁氧还蛋白1 硫辛酸
下载PDF
临床伴随药物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尿路上皮癌的影响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吕正钦 赵宇豪 +2 位作者 郭园园 刘贝贝 刘建民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399,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被批准用于尿路上皮癌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因并发症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皮质类固醇、β⁃受体阻滞剂、二甲双胍和他汀类等伴随药物,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ICIs...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被批准用于尿路上皮癌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因并发症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皮质类固醇、β⁃受体阻滞剂、二甲双胍和他汀类等伴随药物,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ICIs的临床疗效,使患者产生耐药性,难以从临床获益。本文就上述临床伴随药物对ICIs治疗尿路上皮癌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开展ICIs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尿路上皮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