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手术牙周治疗前后的自我效能感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
1
作者 王丹 张俊晓 +2 位作者 徐丽 赵晨 廖圣恺 《蚌埠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非手术牙周治疗前后牙周炎病人自我效能感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的关系及变化。方法:采用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对64例牙周炎病人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 目的:探讨非手术牙周治疗前后牙周炎病人自我效能感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的关系及变化。方法:采用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对64例牙周炎病人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非手术牙周治疗后自评口腔健康评分为3(2,3),治疗前评分为2(2,3),治疗后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手术牙周治疗后OHIP-14总分以及心理不适、身体残疾、社交障碍和社会功能障碍维度得分,牙周参数CAL、P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后自我效能感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治疗前r s=-0.654,P<0.01;治疗后r s=-0.532,P<0.01)。结论:非手术牙周治疗可显著改善病人的OHRQoL。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感对改善牙周炎病人初次非手术牙周治疗后OHRQoL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自评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下载PDF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和炎症反应标志物相关性及其对口腔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影响
2
作者 吕坛 袁冯 +3 位作者 杨秀木 刘锦秀 王劲玥 李诗蕾 《蚌埠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全身炎症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IR)标志物的相关性及其对口腔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首次接受口腔癌切除术病人180例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全身炎症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IR)标志物的相关性及其对口腔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首次接受口腔癌切除术病人1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1周的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报告,计算PNI值,以PNI平均值作为最佳临界值,分为高PNI组和低PNI组,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SIR标志物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术前PNI和SIR标志物的关系;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口腔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高PNI组和低PNI组病人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手术时长、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PNI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伤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低PNI组(P<0.05);术前PNI与LMR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与NLR、PLR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NI、临床分期、呼吸通路和吸烟史均为口腔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口腔癌病人术前PNI与SIR标志物具有相关关系,术前低PNI水平是口腔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术后并发症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预后营养指数 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HGF、uPA、IL-17、IL-24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洪虓 廖圣恺 +1 位作者 周晶 李建成 《大理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PA)、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4(IL-24)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O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血清HGF、uPA、IL-17、IL-24...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尿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uPA)、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4(IL-24)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O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术前血清HGF、uPA、IL-17、IL-24的含量,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型评估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结果显示,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上述血清学指标的含量均是影响OSCC预后的独立因素;各指标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的值较高。结论:血清HGF、uPA、IL-17、IL-24水平变化与OS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重要的预后评估指标。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预测预后风险并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预后 诊断
下载PDF
种植机器人对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影响
4
作者 刘芳 罗田雨 +3 位作者 刘书婷 廖圣恺 张凯 徐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84-2589,共6页
目的探讨种植机器人对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诊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在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下行前牙即... 目的探讨种植机器人对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诊的单颗前牙缺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在口腔种植机器人辅助下行前牙即刻种植,对照组行常规前牙即刻种植。比较两组的种植体误差、术后咬合功能及美学效果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终修复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100%(68/68)。观察组术后根尖点误差、种植体角度误差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语言清晰度、咬合压力、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牙咬合压力与对侧同名牙的咬合压力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红色美学指数及白色美学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机器人实施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术,术中定位精度更高,术后咬合功能恢复效果及美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即刻种植 口腔种植机器人 口腔功能 美学效果
下载PDF
路径化营养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围手术期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柏雪 付家豪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路径化营养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围手术期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50例口腔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 目的:探讨路径化营养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围手术期口腔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50例口腔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路径化营养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波动幅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BMI、ALB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感染、吞咽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营养管理在围手术期口腔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出血、感染、吞咽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化营养管理 围手术期 口腔癌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牙源性角化囊肿受累下颌神经管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王泽宇 杜崇利 +6 位作者 王栋 彭笑 杜悦 王瀚英 高廷益 韩瑞 张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开窗减压与刮治术治疗后下颌神经管位置和结构的变化情况,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序列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分别行开窗与刮治治疗的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各2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包括术后每3个月的随访资料... 目的回顾性研究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开窗减压与刮治术治疗后下颌神经管位置和结构的变化情况,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序列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分别行开窗与刮治治疗的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各2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包括术后每3个月的随访资料,将锥形束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三维立体观察下颌神经管位置与结构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9个月,开窗组下颌神经管总位移为(1.89±0.21)mm,刮治组为(0.80±0.19)mm。垂直向上,开窗组下颌神经管的位移幅度(1.03±0.17)mm显著大于刮治组的位移幅度(0.52±0.10)mm(P<0.05)。颊舌向上,下颌神经管颊侧骨板厚度/舌侧骨板厚度的比值随时间逐渐增大。囊肿近下颌神经管端的骨重建量,开窗组为(1.75±0.15)mm,显著大于刮治组的(1.45±0.09)mm(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造成下颌神经管位置发生不同程度的恢复与“回复”,对于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建议先行开窗减压术,9个月后再行二期刮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神经管 牙源性角化囊肿 开窗减压术 刮治术
下载PDF
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游离腓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李建成 颜明明 +4 位作者 马正豪 田瑞雪 王续纪 胡恺 姜丽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9,共8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游离腓骨移植重建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12例下颌骨良性肿瘤患者,术前均数字化技术行下颌骨三维重建,模拟下颌骨肿瘤切除腓骨切取重建及种植体植入;术中导板引导下,...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游离腓骨移植重建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12例下颌骨良性肿瘤患者,术前均数字化技术行下颌骨三维重建,模拟下颌骨肿瘤切除腓骨切取重建及种植体植入;术中导板引导下,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肿瘤切除,腓骨切取、塑形、重建和口内就位固定,并即刻行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实施种植后二期手术,二期术后1~2个月行义齿修复。结果口内入路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类型为:BrownⅠ类1例,BrownⅠc类4例,BrownⅡ类1例,BrownⅡc类3例,BrownⅢ类3例。切取腓骨长度为12~22 cm,腓骨塑形截断数:2段2例,3段6例,4段3例,5段1例,均行折叠性腓骨重建缺损下颌骨和牙槽骨。共计植入44个种植体,术后无1例种植失败。结论口内入路行下颌骨良性肿瘤的切除方法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且能很好地将数字化设计的重建折叠腓骨精确就位固定。移植腓骨即刻种植不影响血供,成功率高,是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后下颌骨重建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入路 下颌骨良性肿瘤 腓骨移植 同期种植
下载PDF
小豆蔻明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8
作者 蒋文芮 林健辉 +4 位作者 韩瑞 刘新伟 周美云 张靓 徐锦程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探讨小豆蔻明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小豆蔻明处理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处理时间为24h和48h。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同时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 目的探讨小豆蔻明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小豆蔻明处理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处理时间为24h和48h。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同时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用于后续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 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小豆蔻明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能力,且随着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效果越明显;此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E-cadherin的蛋白表达依次呈上调趋势,N-cadherin、Vimentin、PI 3K下游的磷酸化效应分子(p-PI 3K、p-Akt)的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使用PI 3K激动剂740Y-P处理后可部分逆转小豆蔻明的抗癌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小豆蔻明能够抑制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PI 3K/Akt信号通路进而调控EMT过程有关,这为舌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策略与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CAL27细胞 小豆蔻明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PI 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单支锉系统Wave one Gold与ProTaper机用镍钛锉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9
作者 钱苏辉 周洲 +5 位作者 张海燕 张森 王凯旋 李开铖 刘剑飞 田瑞雪 《河北医学》 2025年第3期500-503,共4页
目的:对比单支锉系统Wave one Gold与ProTaper机用镍钛锉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本院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的150例患者依据所用根管预备器械分为研究组(n=77,单支锉系统Wave one Gold)和对照组(n=73... 目的:对比单支锉系统Wave one Gold与ProTaper机用镍钛锉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本院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的150例患者依据所用根管预备器械分为研究组(n=77,单支锉系统Wave one Gold)和对照组(n=73,ProTaper机用镍钛锉)。对比两组一次根管预备成功率、根管预备时间、根管填充效果;比较两组术后24h、48h的疼痛情况,评价两组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一次根管预备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根管预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根管恰填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48h,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根管预备、填充、治疗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应用单支锉系统Wave one Gold,相比于ProTaper机用镍钛锉的效果更明显,可有效提升一次性根管预备成功率及根管填充效果,缩短根管预备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根管治疗 单支锉 机用镍钛锉 根管填充效果 术后疼痛
下载PDF
植入深度与扫描杆长度对下颌后牙区单牙种植修复数字化印模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舒雨 郑心妍 +2 位作者 甘红琴 田瑞雪 谢小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0-2255,共6页
目的体外研究不同植入深度的种植体以及相同植入深度下,不同长度扫描杆的使用对口内数字化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将右下颌第1磨牙(46)缺失的5个标准牙列石膏模型制备出植入深度分别为龈下0、1、3、5、7 mm的就位道,将ITI RC及ITI RC H11... 目的体外研究不同植入深度的种植体以及相同植入深度下,不同长度扫描杆的使用对口内数字化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将右下颌第1磨牙(46)缺失的5个标准牙列石膏模型制备出植入深度分别为龈下0、1、3、5、7 mm的就位道,将ITI RC及ITI RC H11型号的扫描杆与替代体连接后置入就位道进行扫描。使用三维牙齿扫描仪获得参考数据,使用数字化口内扫描仪对每种模型进行10次扫描,获得实验数据。通过3D分析软件Geomagic Wrap 2021进行模型数据的对比分析,测试相应模型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对植入深度不同的5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LSD检验进行成对比较;对植入深度相同扫描杆长度不同的两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各组间精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植入深度下的印模准确度:龈下1 mm组准确度为66.81±2.45μm,表现最佳,高于其他组(P<0.05)。龈下0 mm组准确度为95.60±3.04μm,低于龈下1和3 mm组(P<0.05)。从龈下1 mm开始,扫描的准确度随深度的加深逐渐降低(P<0.05)。相同植入深度不同扫描杆长度的印模准确度:在龈下5和7 mm组使用延长的扫描杆后,扫描准确度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种植体植入深度对数字化口内扫描精度具有影响,大体趋势为随植入深度的增加扫描精度逐渐降低,在植入深度较深时,可通过使用长度更长的扫描杆以提升扫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植入深度 扫描杆 印模精度 数字化印模技术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深入融合教学模式在牙周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丽 王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线上线下深入融合教学模式在牙周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2022年3—7月,以安徽省某高校口腔医学专业1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 目的研究线上线下深入融合教学模式在牙周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2022年3—7月,以安徽省某高校口腔医学专业1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参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了解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考试成绩为(82.03±13.55)分高于参照组成绩(73.88±1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评价方面,学生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各项满意度均超过80%。结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能显著增强学生对牙周病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改善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教学模式 牙周病学 教学评估 教学满意度 课程设计
下载PDF
虚拟模型外科在正颌外科线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廷益 黄永松 王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索虚拟模型外科在口腔专业本科生正颌外科线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1月90名口腔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30例,PPT理论教学)、B组(30例,数字化理论教学)和C组(30例,数字化实验教学)。采用课后测验... 目的探索虚拟模型外科在口腔专业本科生正颌外科线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11月90名口腔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30例,PPT理论教学)、B组(30例,数字化理论教学)和C组(30例,数字化实验教学)。采用课后测验及Likert量表问卷评价三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三组学生的课后测验、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48、74.004,P<0.001);A组的课后测验、问卷调查评分低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C组的课后测验、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数字化正颌虚拟手术系统引入到本科生的线上教学中是对本科生培养方式的一种有效改进,有益于本科生对正颌外科学的理解,使得线上教学工作朝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正颌虚拟手术系统 正颌外科 线上教学
下载PDF
186例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13
作者 邱若兰 马昊东 +1 位作者 房敏健 刘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征,并对骨折伴随牙齿损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y,TDI)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0~18岁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创伤原因...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征,并对骨折伴随牙齿损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y,TDI)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0~18岁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创伤原因、骨折部位、治疗方法、TDI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纳入患者186例,3个年龄组中由坠落、机动车-人交通事故、摔倒导致的骨折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骨折手术治疗率分别为35.00%、50.00%和66.96%。骨折伴随TDI患者96例(51.61%),好发牙位为中切牙(41.93%),常见损伤类型为牙周组织损伤(68.32%)。骨折伴TDI失牙率为31.37%。结论: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创伤原因及治疗情况具有年龄分布特征。骨折伴随TDI常见且多发,失牙率较高,应提高诊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儿童 创伤性牙齿损伤 青少年
下载PDF
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吸入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子瑶 刘畅 +4 位作者 李敏 祖文轩 廖圣恺 王慧娴 陈永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0-904,共5页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镇静镇痛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单侧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120例,依据临床实际分为对照组、笑气组、塞来昔布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记录局部麻醉、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镇静镇痛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单侧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120例,依据临床实际分为对照组、笑气组、塞来昔布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记录局部麻醉、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术后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评分;术后48 h首次使用镇痛药物间隔时间及用药总剂量;T0(术前5 min)、T1(局部麻醉)、T2(拔牙)及T3(术后5 min)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塞来昔布组术后4 h、6 h VAS评分,笑气组局部麻醉、手术时VAS评分,试验组局部麻醉、手术时及术后4 h、6 h 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塞来昔布组相比,笑气组局部麻醉、手术时VAS评分显著降低,试验组局部麻醉与手术时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笑气组相比,试验组术后4 h、6 h 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2)4组患者术后MD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术前、术后MD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塞来昔布组与试验组术后镇痛药物服用间隔时长显著增加,剂量显著减少(P<0.05);与笑气组相比,塞来昔布组和试验组术后镇痛药物服用间隔时长均显著增加,剂量显著减少(P<0.05)。(4)与对照组相比,另外3组MAP及HR在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节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镇静镇痛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术后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能减少应急镇痛药物用量,减轻患者术中血压波动,提高诊疗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塞来昔布 笑气 舒适化 阻生第三磨牙
下载PDF
口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15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口腔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 +43 位作者 阮敏 韩楠男 安常明 陈超 陈传俊 董敏俊 韩伟 侯劲松 后军 黄志权 李超 李思毅 刘冰 刘法昱 吕晓智 吕正华 任国欣 单小峰 尚政军 孙树洋 季彤 孙传政 孙国文 田皞 王元银 王悦平 温树信 吴炜 叶金海 喻棣 张春叶 张凯 张明 张胜 郑家伟 周旋 周瑜 朱国培 朱凌 苗素生 何悦 房居高 张陈平 张志愿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1期821-833,共13页
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在口咽癌致病因素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口咽癌的外科治疗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治疗模式改进的同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诊断与治疗模式的不统一、修复重建技术的不普及、治疗后康复... 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在口咽癌致病因素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口咽癌的外科治疗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治疗模式改进的同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诊断与治疗模式的不统一、修复重建技术的不普及、治疗后康复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有效预防措施未建立等,尤其是在治疗模式上,对于早期口咽癌,是单纯手术还是单纯放疗,机器人微创手术是否比放疗具有更好的功能保护,尚存争议;对于中晚期口咽癌,治疗模式的争议更大,是采用同期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的非手术治疗模式,还是采用手术加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模式仍不明确。为规范中国口咽癌的外科治疗,明确口咽癌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本专家共识根据中国口咽癌的发病特点和诊疗现状,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实践,在口咽癌的外科术前评估、手术指征确定、原发肿瘤切除、颈淋巴清扫、术后缺损修复、术后并发症处理、预后及随访等多方面形成共识性意见,重点包括:①口咽癌治疗前应当检测p16蛋白表达以明确HPV状态;②手术前进行颌面部增强磁共振检查从而清晰评估口咽癌浸润深度、侵袭方向,指导口咽癌的精准外科切除;开口度与气道评估对于外科手术的入路决策和术后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③较大口咽癌手术,预估口腔内1~2月不能有效进食者,建议术前接受经皮内镜胃造瘘,有效提升治疗期间的营养摄入;④对于早期口咽癌患者,可以选择单纯手术治疗或是单纯放疗;对于中晚期患者,HPV相关性口咽癌一般首选放射治疗,并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酌情选择是否增加同步化疗;非HPV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包括原发和复发)、放化疗后复发性HPV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建议首选手术治疗;⑤原发外生性的T1-2口咽癌,首选经口入路直接手术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T3-4的中晚期口咽癌患者建议酌情采用下颌骨暂时离断入路或是舌骨上入路进行手术;⑥肿瘤浸润深度>3 mm的cT1-2N0口咽癌患者以及cT3-4N0的非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建议行ⅠB-Ⅳ区的预防性颈淋巴清扫,cN+的非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建议进行I-V区的治疗性颈淋巴清扫;⑦HPV相关性口咽癌放疗后12周或更长时间的PET-CT扫描显示颈淋巴结中有较强的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FDG)摄取,或影像学提示淋巴结持续增大,建议进行颈淋巴清扫;⑧术前怀疑包膜外侵犯的患者,颈淋巴清扫时应当切除淋巴结周边的肌肉脂肪结缔组织;⑨口咽癌的缺损修复需要遵循修复重建阶梯原则,优先选择邻近瓣,次选远位带蒂瓣,最后游离瓣,组织量丰富的股前外侧皮瓣可以作为术后大范围缺损的首选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人乳头瘤病毒 外科治疗 术前评估 手术适应证 颈淋巴清扫 包膜外侵犯 缺损修复 并发症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术前正畸治疗后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观察
16
作者 李婕 张凯 +3 位作者 吴志刚 田绣云 高廷益 田瑞雪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Ⅲ类错牙合病人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人为研究对象。在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图像上测定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判定髁突位置;通过测量髁突头长度、宽度和高度,判定髁...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Ⅲ类错牙合病人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人为研究对象。在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图像上测定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判定髁突位置;通过测量髁突头长度、宽度和高度,判定髁突形态;通过直接观察判定关节盘位置和形态。比较骨性Ⅲ类畸形病人术前正畸前后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变化。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人正畸前左侧和右侧关节上间隙均小于正畸后,正畸前左侧和右侧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内间隙均大于正畸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后左侧和右侧关节间隙指数较正畸前均有增加,趋向前位,仍处于中心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正畸后左侧和右侧髁突头宽度、髁突头高度、髁突头长度较正畸前均有减小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位置为后型的病例最多,正畸后该类型的病例有所减少,正畸前后四种关节盘位置的病人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前病人关节盘形态为双凹形的病人最多,其次为双平面型,正畸前后两种关节盘形态病人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制定的术前正畸方案,对于Ⅲ类错牙合病人的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术前正畸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急慢性牙髓炎患者血清PGE2、BMP-2表达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
17
作者 邓锐 田瑞雪 +2 位作者 张玉 程晨 王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1797-1800,1805,共5页
目的分析急慢性牙髓炎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安徽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牙髓炎50例(急性组),慢性牙髓炎60例(... 目的分析急慢性牙髓炎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安徽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牙髓炎50例(急性组),慢性牙髓炎60例(慢性组),根据疾病治疗转归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26)、预后良好组(n=84)。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GE2、BMP-2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PGE2、BMP-2对急慢性牙髓炎患者疾病转归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慢性牙髓炎患者疾病转归的因素。结果血清PGE2水平:急性牙髓炎组>慢性牙髓炎组>对照组,BMP-2水平:急性牙髓炎组<慢性牙髓炎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CRP、TNF-α、PGE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BMP-2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GE2、BMP-2及二者联合评估急慢性牙髓炎患者疾病转归的AUC分别为0.833(95%CI:0.783~0.883)、0.866(95%CI:0.816~0.916)、0.914(95%CI:0.864~0.964)。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RP>644.42 mg/L(OR=2.675,95%CI:1.701~4.207)、TNF-α>57.73 ng/mL(OR=2.779,95%CI:1.689~4.571)、PGE2>133.45 pg/m(OR=4.154,95%CI:2.116~8.152)、BMP-2≤89.73 g/L(OR=3.501,95%CI:1.987~6.168)均为影响急慢性牙髓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慢性牙髓炎患者血清PGE2水平升高,BMP-2水平降低,二指标水平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急慢性牙髓炎患者疾病转归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牙髓炎 前列腺素E2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疾病转归
下载PDF
唾液代谢物与成洞龋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刘姗姗 李珍珍 徐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成洞龋病人中唾液代谢物的表达及其与龋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成洞龋病人10例(成洞龋组),健康无龋者10例(无龋组),收集相应的唾液样本,基于质谱检测唾液代谢物的水平,比较2组间是否存在差异代谢物(差异倍数≥2,变量投影重要度... 目的:探讨成洞龋病人中唾液代谢物的表达及其与龋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成洞龋病人10例(成洞龋组),健康无龋者10例(无龋组),收集相应的唾液样本,基于质谱检测唾液代谢物的水平,比较2组间是否存在差异代谢物(差异倍数≥2,变量投影重要度≥1,P<0.05),及差异代谢物的诊断效能,采用MetOrigin和KEGG分别分析代谢物的起源和功能。结果:在2组人群唾液样本中共检测到901种代谢物,代谢物起源包括宿主、微生物、药物、食物、环境或共代谢。与无龋组相比,成洞龋组呈明显不同的代谢物表达谱。2-[(2-乙基己基)氧基]羰基苯甲酸和L-高瓜氨酸在成洞龋组为高表达(差异倍数=29707和5057,P<0.01);而草酰乙酸、2-苯基乙酰胺、DL-苯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在成洞龋组均为低表达(P<0.01),差异倍数均高于1000,AUC值高于0.9。差异代谢物参与微生物的代谢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形成。结论:成洞龋组与无龋组存在不同的代谢表达谱,2-[(2-乙基己基)氧基]羰基苯甲酸和L-高瓜氨酸与成洞龋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而草酰乙酸、2-苯基乙酰胺、DL-苯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与成洞龋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唾液 代谢组学
下载PDF
阜阳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晶晶 廖圣恺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 调查阜阳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口腔健康促进方案、提升居民口腔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及建议。方法 2021年4—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阜阳市1 550名居民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并对... 目的 调查阜阳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口腔健康促进方案、提升居民口腔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及建议。方法 2021年4—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阜阳市1 550名居民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并对居民口腔健康知信行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阜阳市居民口腔健康知识(K)、态度(A)、行为(P)及KAP得分分别为20.00(14.00,24.00)分、15.00(11.00,16.00)分、9.00(7.00,11.00)分、44.00(35.00,49.00)分;及格率分别为30.83%、23.67%、57.00%、27.35%。女性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KAP得分均略高于男性(P<0.05);城镇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KAP得分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P<0.05);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及专业保健指导、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的居民口腔健康行为及KAP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实行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及家庭年收入均是居民KAP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阜阳市居民口腔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应拓宽口腔健康宣教途径,提高居民对口腔卫生重视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居民口腔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口腔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尺动脉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20
作者 宋驰 王泽宇 +5 位作者 杜崇利 高廷益 张凯 郭振飞 韩瑞 张晨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探讨尺动脉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2023年7月采用尺动脉皮瓣修复的12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28~76岁,平均54.8岁。病变位于舌侧缘3例,舌根2例,舌口... 目的探讨尺动脉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2023年7月采用尺动脉皮瓣修复的12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28~76岁,平均54.8岁。病变位于舌侧缘3例,舌根2例,舌口底4例,颊部、上牙龈、下唇各1例。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11例,腺样囊性癌1例;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T3N0M05例,T3N1M02例,T4aN0M01例,T4aN1M01例,T4aN2bM01例,T4aN2cM02例。彻底切除病变后缺损范围为6 cm×3 cm~8 cm×5 cm。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非优势侧前臂,测量供区皮下脂肪厚度,确认并标记尺动脉及回流静脉走行,测量管径、流速、穿支点等参数;术中依据相应数据设计、制取、吻合、就位皮瓣。吻合血管均采用一动两静,形成超回流。供区彻底止血后,根据局部缺损情况相应选择滑行皮瓣(2例)、拉拢缝合(4例)、生物膜(2例)或刃厚皮片(4例)修复。结果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12例皮瓣均成活;10例供区创面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1.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均正常。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及上肢功能为65~81分,平均71.3分,获优1例、良11例。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为9~18分,平均14.2分,口腔功能满意。随访期间1例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部功能复杂的中等软组织缺损,尺动脉皮瓣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皮瓣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超回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