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精氨酸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促单核细胞粘附作用下降有关 被引量:7
1
作者 林曙光 陈颜芳 +1 位作者 伍淑英 杨和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以Ficoll-Hapaque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观察L-精氨酸对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粘附率的影响;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以Ficoll-Hapaque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观察L-精氨酸对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粘附率的影响;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L-精氨酸对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精氨酸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促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粘附作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内皮细胞能明显增加内皮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而L-精氨酸阻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此种作用。结果提示L-精氨酸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阻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促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粘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L-精氨酸 低密度脂蛋白 单核细胞
下载PDF
粘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向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粘附分子包括粘合素超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离子依赖的细胞粘附素家族及其它未归类的粘附分子,它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的病理和生理过程.粘附分子介导的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迁移和分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 粘附分子包括粘合素超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离子依赖的细胞粘附素家族及其它未归类的粘附分子,它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的病理和生理过程.粘附分子介导的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迁移和分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有重要作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促进粘附分子的表达,抗氧化剂可抑制其表达。提示抗氧化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既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也与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型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L-精氨酸/一氧化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永宗 杨和平 +4 位作者 戴爱国 陈颜芳 易光辉 万腊香 林曙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8-264,共7页
内膜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重要始动环节。L-精氨酸可改善内文功能。应用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等不同水平探索了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对动脉粥样硬... 内膜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重要始动环节。L-精氨酸可改善内文功能。应用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等不同水平探索了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发现,L-精氨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它可调节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状态,如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其次,它能拮抗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第三,它抑制细胞粘附分子-1的释放。第四,它阻抑粒细胞和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第五,它通过促进组织型纤维蛋白活酶原激活物的释放和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合成及释放来调节血凝/纤溶功能。第六,它通过调节内皮细胞自分泌和/或劳分泌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从而调节血管舒缩状态及内文通透性。第七,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内股增生、斑块形成和血管闭塞等事件中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的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表达失衡具有调节作用。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L-精氨酸的药效优于消心痛和硝笨吡啶。以上研究结果表明,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多层次的,L-精氨酸-一氧化氢通路的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始动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药理学
下载PDF
L-精氨酸对高脂血症家兔血浆脂蛋白、一氧化氮和脂过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永宗 陈颜芳 +6 位作者 刘易林 林曙光 焦鸿丽 王周亮 丁翠芬 万腊香 杨和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用雄性新西兰白兔观察了L-精氨酸对高脂血症时血浆脂蛋白、血清一氧化氨、脂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结果发现2%L-精氨酸与2%胆固醇同时喂养90天,或喂养90天以后4%L-精氨酸治疗90天,均能有效地抑制高胆固... 用雄性新西兰白兔观察了L-精氨酸对高脂血症时血浆脂蛋白、血清一氧化氨、脂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结果发现2%L-精氨酸与2%胆固醇同时喂养90天,或喂养90天以后4%L-精氨酸治疗90天,均能有效地抑制高胆固醇所致的血清脂过氧化物的升高,提高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释放。结果提示,L-精氨酸/一氧化氮可能有抗高脂血症家兔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高血脂病 脂蛋白 一氧化氮
下载PDF
L-精氨酸能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爱莲 唐显庆 +8 位作者 王小平 陈颜芳 万腊香 欧和生 黄宗之 彭建平 刘革修 张彤 杨和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6-39,共4页
内皮细胞功能不良、血小板和粒细胞的粘附和聚集、机械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下迁移增殖等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内皮细胞持续产生释放的一氧化氮除介导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外,补充L-精氨酸(一氧化... 内皮细胞功能不良、血小板和粒细胞的粘附和聚集、机械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下迁移增殖等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内皮细胞持续产生释放的一氧化氮除介导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外,补充L-精氨酸(一氧化氮的前体),将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和改进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本实验将24只新西兰兔分成4组:①未损伤组;②右侧髂动脉损伤+2%胆固醇组;③2%精氨酸组;④右侧髂动脉损伤+2%胆固醇+2%精氨酸组。结果发现,①、③和④组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值比②组大(P<0.01),但前三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同时,L-精氨酸还能部分地抑制内皮剥脱和高胆固醇所引起家兔髂动脉内膜增厚。结果提示:补充L-精氨酸可能通过一氧化氮的产生增加,从而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内皮依赖性舒张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L-精氨酸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损伤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和平 杨爱莲 +1 位作者 王小平 陈颜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0-44,共5页
将新西兰兔分成三组:正常组、高胆固醇组、高胆固醇加L-精氨酸组。分别喂养4周和8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高胆固醇组与高胆固醇加L-精氨酸组相比,内皮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间隙银染较粗,内膜损伤和增生明显。说明补充L-精氨... 将新西兰兔分成三组:正常组、高胆固醇组、高胆固醇加L-精氨酸组。分别喂养4周和8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高胆固醇组与高胆固醇加L-精氨酸组相比,内皮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间隙银染较粗,内膜损伤和增生明显。说明补充L-精氨酸可减轻内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L-精氨酸对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组织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焦鸿丽 刘易林 +3 位作者 万腊香 胡隆梅 杨和平 杨永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组织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白兔144只(体重2.0~2.2kg),分为空白对照组、硝苯吡啶组、消心痛组、L-精氨酸组和高胆固醇组。预防性给药90d,...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组织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白兔144只(体重2.0~2.2kg),分为空白对照组、硝苯吡啶组、消心痛组、L-精氨酸组和高胆固醇组。预防性给药90d,治疗性给药是在预防性给药的基础上停喂胆固醇,其余处理因素不变,再观察90d。结果喂养1,1.5,2g·kg-1·d-1L-精氨酸均能减少高胆固醇血症所诱导的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组织胆固醇含量。不同剂量的硝苯吡啶和消心痛虽能减少高胆固醇血症所诱导的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组织胆固醇含量,但L-精氨酸降低家兔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组织胆固醇含量的效果优于硝苯吡啶及消心痛。结论L-精氨酸有显著的抗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硝苯吡啶和消心痛也有类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主动脉 冠状动脉 胆固醇 精氨酸 治疗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甙对内毒素豚鼠心乳头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胡弼 唐朝克 +2 位作者 余麟 刘革修 廖端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7期12-14,共3页
用内毒素诱发豚鼠心乳头肌损伤、观察GPS抗内毒素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在内毒素作用下,乳头肌收缩力先短时迅速升高后逐渐降低,功能不应期缩短、兴奋性提高,肾上腺素诱发的自律性增高,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而脂质过... 用内毒素诱发豚鼠心乳头肌损伤、观察GPS抗内毒素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在内毒素作用下,乳头肌收缩力先短时迅速升高后逐渐降低,功能不应期缩短、兴奋性提高,肾上腺素诱发的自律性增高,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是升高。先给GPS80mg·L-1、再给ET、乳头肌收缩高峰推迟、并抑制其负性肌力作用,同时逆转ET所致的乳头肌不应期、兴奋性和自律性的改变,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均已恢复,提示GPS对豚鼠心肌的ET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甙 内毒素 豚鼠 药理 心肌 乳头肌
下载PDF
甲状腺癌p53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文格波 曹仁贤 +2 位作者 向前 刘江华 杨和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 p53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Ⅰ和MspⅠ酶切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第5外显子,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其电泳图谱.结果12例甲状腺癌中9例p53基因第5外显子出现高甲基...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 p53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Ⅰ和MspⅠ酶切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第5外显子,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其电泳图谱.结果12例甲状腺癌中9例p53基因第5外显子出现高甲基化状态,而5例癌旁组织为低甲基化状态.结论p53基因高甲基化状态与甲状腺癌发生以及p53基因点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DNA甲基化 甲状腺癌 基因突变
下载PDF
L-精氨酸和LDL对血管内皮细胞合成t-PA和PAI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和生 彭建平 +1 位作者 杨和平 杨永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27-331,共5页
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tPA抗原、tPA活性和PAI活性,并观察了LDL和L精氨酸对tPA和PAI的影响。结果表明:LDL能明显降低tPA抗原含量。同时伴有tPA活性的降低和... 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tPA抗原、tPA活性和PAI活性,并观察了LDL和L精氨酸对tPA和PAI的影响。结果表明:LDL能明显降低tPA抗原含量。同时伴有tPA活性的降低和PAI活性增高;L精氨酸能增加tPA抗原含量伴tPA活性增高,但对PAI活性无明显影响。实验提示L精氨酸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其tPA合成,并能部分地拮抗LDL降低tPA合成的作用,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防治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LDL L-精氨酸 T-PA PAI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动脉硬化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其调节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和平 杨永宗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8期49-52,共4页
为阐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发展与稳定的内在机制,围绕动脉增生内膜、AS斑块内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的即刻早期基因(c-fos、c-jun、c-myc)和相关基因(p53、bc1-2、c-sis)表达失衡和重调这一中心展开研究,... 为阐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发展与稳定的内在机制,围绕动脉增生内膜、AS斑块内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的即刻早期基因(c-fos、c-jun、c-myc)和相关基因(p53、bc1-2、c-sis)表达失衡和重调这一中心展开研究,提出血管SMC增殖和凋亡是决定AS斑块发展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调节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弼 刘革修 +1 位作者 杨君佑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为获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新型基因产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克隆到pGEM-3Zf(+)载体的EcoRI和BamHI位点上,重组成融合基因,亚克隆到pBV220表达载体上,并在大肠杆... 为获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新型基因产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克隆到pGEM-3Zf(+)载体的EcoRI和BamHI位点上,重组成融合基因,亚克隆到pBV220表达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DHα中进行表达,然后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融合蛋白可获得表达,且具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免疫学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融合蛋白的功能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再狭窄提供一种新的基因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GM-CSF 大肠杆菌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在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和平 杨永宗 +1 位作者 周爱儒 汤健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9-262,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和高血压发展中都存在着动脉壁细胞增殖,反义寡核苷酸在抑制基因过量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已从干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癌基因的过量表达、细胞骨架蛋白的合成等方面广泛... 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和高血压发展中都存在着动脉壁细胞增殖,反义寡核苷酸在抑制基因过量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已从干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癌基因的过量表达、细胞骨架蛋白的合成等方面广泛地运用了反义寡核苷酸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反义寡核苷酸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异常的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颜芳 杨和平 韩启德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IRH)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功能实验方法,观察大鼠主动脉的舒张功能及其平滑肌钙代谢功能;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主动脉平滑肌Ca2+-ATP酶mRNA的...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IRH)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功能实验方法,观察大鼠主动脉的舒张功能及其平滑肌钙代谢功能;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主动脉平滑肌Ca2+-ATP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IRH大鼠主动脉舒张速度减慢;(2)用无钙krebs液灌流后苯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反应显著低于对照大鼠;(3)IRH大鼠主动脉平滑肌Ca2+-ATP酶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大鼠。结论IRH大鼠主动脉舒张功能下降与Ca2+-ATP基因酶mRNA水平表达下降引起的平滑肌Ca2+代谢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血管舒张
下载PDF
L-精氨酸对猪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焦鸿丽 刘易林 +2 位作者 万腊香 杨和平 杨永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7年第4期53-56,共4页
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诱导猪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观察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正常及内皮功能障碍的冠脉的影响。结果显示... 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诱导猪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观察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正常及内皮功能障碍的冠脉的影响。结果显示ox-LDL可使猪冠脉舒张功能下降而L-arg可部分阻止这一作用。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了冠脉血管灌流后结构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onstitutivenitriecoxidesynthase,cNOS)mRNA表达,结果表明ox-LDL可抑制血管cNOSmRNA表达而L-arg可拮抗这一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下载PDF
L-精氨酸对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焦鸿丽 刘易林 +3 位作者 万腊香 胡隆梅 杨和平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9-204,共6页
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44只(体重2.0~2.2kg),分为空白对照组、硝笨吡啶组、消心痛组、L-精氨酸组和高胆固醇组。预防性给药90天,治疗性给药是在预防性给药的基础上停喂胆固醇,其余处理因素不变,再观察90天。结果发现喂养1、1... 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44只(体重2.0~2.2kg),分为空白对照组、硝笨吡啶组、消心痛组、L-精氨酸组和高胆固醇组。预防性给药90天,治疗性给药是在预防性给药的基础上停喂胆固醇,其余处理因素不变,再观察90天。结果发现喂养1、1.5和2g/kgL-精氨酸均能减少高胆固醇血症所诱导的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硝笨吡啶组和消心痛组的病变重于L-精氨酸用药组,但比高胆固醇组轻。L-精氨酸(1g/kg)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优于硝苯吡啶(1.44mg/kg)及消心痛(2.88mg/kg)。以上结果表明,L-精氨酸有显著的抗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硝苯吡啶和消心痛也有类似作用,但效果不及L-精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L-精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L-精氨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易林 丁翠芬 +1 位作者 胡隆梅 杨和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59-262,共4页
L-精氨酸是合成一氧化氮的底物,能舒张血管,保护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恢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病人的血管舒张功能。正常血管不缺L-精氨醚底物,但在上述病理情况下可使底物L-精氨酸缺乏。尤其是L-精氨酸能改善冠状... L-精氨酸是合成一氧化氮的底物,能舒张血管,保护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恢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病人的血管舒张功能。正常血管不缺L-精氨醚底物,但在上述病理情况下可使底物L-精氨酸缺乏。尤其是L-精氨酸能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和恢复内皮功能,说明L-精氨酸对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预防 治疗 L-精氨酸 高血压 糖尿病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时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飞雁 杨和平 +1 位作者 涂玉林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5-79,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的凋亡随斑块发展不同程度而定。斑块沉亡及残作清除不足,可破坏纤维帽组织结构的平衡,影响斑块的稳定,使之易于破裂从而诱发临床事件(如心肌硬塞和碑苑);凋亡可影响血管管腔的重的过程,例如对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的凋亡随斑块发展不同程度而定。斑块沉亡及残作清除不足,可破坏纤维帽组织结构的平衡,影响斑块的稳定,使之易于破裂从而诱发临床事件(如心肌硬塞和碑苑);凋亡可影响血管管腔的重的过程,例如对动脉狭窄部位行球囊扩张水后,设法加快内皮修复,促进凋亡,则对再狭窄的防治有积极意义二动脉凋亡可通过P53依赖性及非依赖性通路发生,还受自力无反调节和生长因子的问给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与c-myc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腊香 刘革修 +3 位作者 曾锋 涂玉林 杨和平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3-25,共3页
用Fogarty导管对25只大鼠行主动脉内皮细胞剥脱。在剥脱后的24h、5天、10天、15天时观察,发现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增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20天接近基础水平。结果表明,c-myc基因表达可能在启动平滑肌... 用Fogarty导管对25只大鼠行主动脉内皮细胞剥脱。在剥脱后的24h、5天、10天、15天时观察,发现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增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20天接近基础水平。结果表明,c-myc基因表达可能在启动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增厚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剥脱 平滑肌细胞 增殖 动脉粥样硬化 C-MYC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向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和平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4-85,共2页
本文扼要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及研究中的新领域:①新型导向药物;②靶向性基因治疗;③基因重组免疫毒素;④治疗型抗体。重点概述了上述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