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提升再制造产业技术水平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滨士 梁秀兵 +2 位作者 张伟 杨庆东 陈永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9-104,共6页
再制造是中国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亮点。文中综述了机械产品再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采取的以"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为特色的再制造模式与国外的差别。为弥补再制造产业化发展在技术体系、... 再制造是中国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亮点。文中综述了机械产品再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采取的以"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为特色的再制造模式与国外的差别。为弥补再制造产业化发展在技术体系、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先期采取的企业试点模式存在分散化运作、产业示范能力不够强的风险,文中提出了建设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再制造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平台的发展模式,并阐述了该工程中心的定位、发展方向以及4大技术平台建设情况,以提升我国再制造产业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机械产品 工程研究中心 产业化
下载PDF
装备维修技术体系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长青 马世宁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6,共6页
针对当前装备维修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装备维修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含5大类、3个层次,涵盖了健康管理、故障诊断与评估、损伤修复、维护保养、维修信息化等多方面技术内容。先进检测技术、智能自修复技术、虚拟维修技术、现场应急... 针对当前装备维修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装备维修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含5大类、3个层次,涵盖了健康管理、故障诊断与评估、损伤修复、维护保养、维修信息化等多方面技术内容。先进检测技术、智能自修复技术、虚拟维修技术、现场应急维修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已经成为维修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绿色维修技术、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应用基础研究,是促进装备维修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维修 技术体系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再制造技术体系及典型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晓峰 史佩京 +1 位作者 邱骥 马世宁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再制造技术是实现废旧产品性能提升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和系统的再制造技术体系则是提升再制造产业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随着再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再制造快速成形与加工技术、再制造拆解与清洗技术和再制造无损检测与寿命... 再制造技术是实现废旧产品性能提升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和系统的再制造技术体系则是提升再制造产业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随着再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再制造快速成形与加工技术、再制造拆解与清洗技术和再制造无损检测与寿命评估技术为主的技术体系。结合再制造技术及工程实际应用,文中介绍了12种典型的再制造技术及其在装备维修与再制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技术体系 应用
下载PDF
再制造与制造的关系辨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巨坤 李超宇 +1 位作者 崔培枝 杨绪啟 《机械》 2017年第5期61-65,共5页
对再制造与制造的关系进行了辨析。首先分析了再制造在制造中的定位,指出再制造与制造本质相同,并是制造业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自身矛盾的产物,契合了中国制造的发展要求;其次提出在生产毛坯质量及获取途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组织... 对再制造与制造的关系进行了辨析。首先分析了再制造在制造中的定位,指出再制造与制造本质相同,并是制造业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自身矛盾的产物,契合了中国制造的发展要求;其次提出在生产毛坯质量及获取途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组织等方面都具有完全不同于制造的内容,指出再制造具有生产的独特性;最后论证了再制造在生产理念、技术发展、产品设计、管理创新等四个方面都将会对制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制造 产品创新 关系辨析
下载PDF
再制造设计的创新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巨坤 朱胜 +1 位作者 时小军 王晓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再制造设计是提升再制造效益的重要方法途径,是对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的创新补充,属于新兴的设计内容。以再制造设计概念与特征分析为基础,提出了面向再制造创新设计的产品梯度寿命设计理论、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理论、产品再制造工程设... 再制造设计是提升再制造效益的重要方法途径,是对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的创新补充,属于新兴的设计内容。以再制造设计概念与特征分析为基础,提出了面向再制造创新设计的产品梯度寿命设计理论、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理论、产品再制造工程设计理论,研究分析了面向再制造的产品材料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再制造产品生产设计等再制造设计的新内容,为再制造设计的理论研究和方法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再制造设计 设计理论与方法 梯度寿命
下载PDF
用于大型船舶螺旋桨再制造的冷喷涂Cu402F涂层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晓峰 陈正涵 +2 位作者 李占明 黄元林 宋巍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9-166,共8页
针对大型船舶螺旋桨再制造的需求,采用冷喷涂技术在9442镍铝青铜上制备厚度200~300μm较为致密的Cu402F涂层。使用显微硬度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磁致伸缩超声振动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观察并测试涂层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 针对大型船舶螺旋桨再制造的需求,采用冷喷涂技术在9442镍铝青铜上制备厚度200~300μm较为致密的Cu402F涂层。使用显微硬度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磁致伸缩超声振动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观察并测试涂层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抗空泡性能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的显微硬度为289 HV0.2,较基体的显微硬度提高了17%。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略有降低,但涂层表面可以形成更为稳定的Cu2O钝化膜,达到保护基体的目的。涂层的抗空蚀性能低于基体,细小气泡持续在涂层表面瞬间溃灭会导致涂层孔隙率持续增加,使得涂层在空泡腐蚀后期的抗空蚀能力减弱。涂层在大气与模拟海水中耐磨性能均优于基体,涂层表面的孔隙收容了磨屑,起到了一定减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冷喷涂 电化学 空泡腐蚀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目标管理理论在装甲装备动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宏祥 吴迪 +1 位作者 纪伯公 王猛 《科技与创新》 2016年第10期1-2,共2页
装甲装备动用管理是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部队装备管理水平的一个核心要素。主要依据目标管理基本理论,结合我军装甲装备动用管理实际,提出了目标管理在装甲装备动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设定总体动用... 装甲装备动用管理是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部队装备管理水平的一个核心要素。主要依据目标管理基本理论,结合我军装甲装备动用管理实际,提出了目标管理在装甲装备动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设定总体动用管理目标,展开目标、检查和业绩考评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重点克服装甲装备动用管理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以各层次目标为牵引,使装甲装备动用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化和制度化,从而保证在现有的装备资源条件下最大化满足部队战备和训练需求,提高装备管理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装备 目标管理 动用管理 装备管理
下载PDF
再制造升级的基本哲理认知问题研究
8
作者 姚巨坤 李超宇 +2 位作者 崔培枝 杨绪啟 江宏亮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年第12期81-84,共4页
再制造升级是实现产品性能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制造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再制造升级的相关概念为基础,阐述了再制造升级的本质特征,然后从本质、矛盾、价值、方法、系统等不同领域探究了再制造升级的基本问题,并从物质基础、理论基础... 再制造升级是实现产品性能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制造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再制造升级的相关概念为基础,阐述了再制造升级的本质特征,然后从本质、矛盾、价值、方法、系统等不同领域探究了再制造升级的基本问题,并从物质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价值基础、社会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再制造升级的发展动力,希望人们能够不断深化对再制造升级的认知,利用再制造升级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升级 哲理认知 绿色制造 设备升级
下载PDF
面向资源节约的精益再制造生产管理研究
9
作者 崔培枝 姚巨坤 李超宇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年第1期39-42,共4页
再制造是实现废旧产品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提出了精益再制造生产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精益再制造生产的目标及特征表现,概述了面向资源节约的精益再制造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及可行的实施方法,以期为提升... 再制造是实现废旧产品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提出了精益再制造生产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精益再制造生产的目标及特征表现,概述了面向资源节约的精益再制造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及可行的实施方法,以期为提升再制造资源效益和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生产 精益再制造 生产模式 资源节约
下载PDF
废旧产品清洁再制造生产及其应用
10
作者 崔培枝 姚巨坤 +1 位作者 杨绪啟 江宏亮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
废旧产品再制造是实现产品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品多寿命周期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在再制造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再制造生产过程的环境效益。在分析清洁再制造生产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清洁再制造... 废旧产品再制造是实现产品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品多寿命周期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在再制造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再制造生产过程的环境效益。在分析清洁再制造生产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清洁再制造生产的内容框架,并提出了发动机清洁再制造的具体应用要求,可为企业开展清洁再制造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再制造生产 清洁生产 发动机再制造
下载PDF
基于QFD的机床数控化再制造升级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11
作者 崔培枝 姚巨坤 朱胜 《机械工程师》 2017年第7期22-24,26,共4页
再制造升级是再制造的重要模式,对于提升产品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对再制造升级需求进行科学预测,满足市场需求,能够显著提升产品再制造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了再制造升级产品需求特性评价质量屋,参考建立了产品再制造升级性能需... 再制造升级是再制造的重要模式,对于提升产品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对再制造升级需求进行科学预测,满足市场需求,能够显著提升产品再制造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了再制造升级产品需求特性评价质量屋,参考建立了产品再制造升级性能需求特性的重要度计算及评价方法,并以老旧机床的数控化再制造升级需求评价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为产品的再制造升级需求评价与确定提供了参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升级 评价方法 机床数控化
下载PDF
产学研都要加快培养再制造人才
12
作者 张伟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15年第2期21-21,共1页
近几年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在这种形势下,再制造人才短缺问题目益突出。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联合11部委提出了推动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中提出了发展和培养再制造人才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在这种形势下,再制造人才短缺问题目益突出。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联合11部委提出了推动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中提出了发展和培养再制造人才的问题。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产业 人才 培养 产学研 国家发展改革委 短缺问题 文件
下载PDF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接触疲劳失效成因再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有利 王燕礼 +2 位作者 边飞龙 候帅 杨红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2-728,共7页
联合采用表面失效分析和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接触疲劳失效的成因.结果表明:由啮入线至第一次双对轮齿啮合结束部分齿面上密集的表面点蚀与该段啮合齿面相对滑移大,所消耗的摩擦功最大,摩擦应力大于第二次双... 联合采用表面失效分析和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接触疲劳失效的成因.结果表明:由啮入线至第一次双对轮齿啮合结束部分齿面上密集的表面点蚀与该段啮合齿面相对滑移大,所消耗的摩擦功最大,摩擦应力大于第二次双齿啮合部分,而且最大剪应力更靠近齿面等因素有关.靠近节线的齿根齿面上的片状大块剥落属次表面点蚀,是由于该部位的次表面剪应力最大,位置最深,并且承受了前一对轮齿脱离啮合带来的冲击作用.紧邻啮入线附近齿面的较浅的剥落点蚀是由于承受啮入冲击,最大剪应力较大且出现位置较浅,齿面相对滑移最大所造成的,并与该处的表面点蚀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接触疲劳 有限元分析 失效分析
原文传递
装备战场抢修中的无电焊接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占明 马世宁 +1 位作者 孙晓峰 宋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9-23,27,共6页
无电焊接技术是一种便携、有效的快速焊接工艺,它将先进的焊接材料制成专用的手持式焊笔,焊笔一经点燃,既不需要电源也不需要气源,仅依靠焊接材料燃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就可进行快速焊接,具有工艺简单方便、焊缝质量优良、适用范围广等... 无电焊接技术是一种便携、有效的快速焊接工艺,它将先进的焊接材料制成专用的手持式焊笔,焊笔一经点燃,既不需要电源也不需要气源,仅依靠焊接材料燃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就可进行快速焊接,具有工艺简单方便、焊缝质量优良、适用范围广等一系列优点,能够满足装备战场抢修时效性、便携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需要,是装备战场抢修中的一种关键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电焊接技术原理及其发展过程,分析了无电焊接技术在焊接材料选择、焊笔制备工艺设计和焊接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该技术在装备战场抢修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电焊接技术 装备战场抢修 研究与应用 进展
原文传递
装备物联网云科研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15
作者 纪伯公 吴迪 +1 位作者 石晶 王猛 《科技与创新》 2016年第4期3-4,共2页
在大数据时代,各单位对装备保障能力的开发和应用需求不断增加,所以,拟采用基于云计算的装备保障业务托管模式、云化(上云)和动态资源调度技术、基于ESB和RESTful的能力服务总线、基于云计算的装备保障业务开发和执行环境等关键技术,研... 在大数据时代,各单位对装备保障能力的开发和应用需求不断增加,所以,拟采用基于云计算的装备保障业务托管模式、云化(上云)和动态资源调度技术、基于ESB和RESTful的能力服务总线、基于云计算的装备保障业务开发和执行环境等关键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云计算的装备物联网云科研实验平台,从而为装备保障业务、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物联网 云科研实验平台 装备保障 数据融合
下载PDF
冷喷涂技术在铜质螺旋桨维修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正涵 孙晓峰 +1 位作者 史玉鹏 苗雨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16年第3期20-24,共5页
总结了铜质螺旋桨常见的失效形式机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介绍了修复铜质螺旋桨的传统工艺方法、该方法的利弊和适用范围;提出了冷喷涂工艺修复铜质螺旋桨,综述了冷喷涂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现状,并对冷喷涂工艺修复铜质螺旋桨进行可行... 总结了铜质螺旋桨常见的失效形式机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介绍了修复铜质螺旋桨的传统工艺方法、该方法的利弊和适用范围;提出了冷喷涂工艺修复铜质螺旋桨,综述了冷喷涂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现状,并对冷喷涂工艺修复铜质螺旋桨进行可行性分析。分析了运用冷喷涂技术进行维修的可行性和独特优势,并对冷喷涂技术在快速修复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总结得出:研制更加便携高效的冷喷涂修复装置是未来发展的前沿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铜质螺旋桨 堆焊 快速修复
下载PDF
金属材料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5
17
作者 朱有利 王燕礼 +2 位作者 边飞龙 侯帅 谢俊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5-45,共11页
简要回顾几种传统的表面机械强化技术及其特点。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的金属材料超声表面强化技术进行介绍和评述。这包括超声冲击处理技术、超声喷丸强化技术和超声深滚强化与滚光技术。介绍以上几种技术在国内外的研发和应用的... 简要回顾几种传统的表面机械强化技术及其特点。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的金属材料超声表面强化技术进行介绍和评述。这包括超声冲击处理技术、超声喷丸强化技术和超声深滚强化与滚光技术。介绍以上几种技术在国内外的研发和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对比几种技术在不同应用中的特点与限制,并与传统的表面机械强化技术进行比较。展望金属材料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从强化机理、强化工艺、工程应用和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金属材料超声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建议。为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工程应用单位提供有关金属材料超声表面强化的较为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处理 超声喷丸 超声深滚 表面机械强化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激光选择性消融预处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长青 许艺 +1 位作者 任攀 周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补片修复方法已经成为复合材料表面损伤修复的主要手段,补片与待修表面的粘接性能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表面预处理则是提高粘接修复强度的重要途径。采用Nd∶YAG激光器,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进行选择性激光消融处理,测试... 补片修复方法已经成为复合材料表面损伤修复的主要手段,补片与待修表面的粘接性能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表面预处理则是提高粘接修复强度的重要途径。采用Nd∶YAG激光器,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进行选择性激光消融处理,测试了补片粘接后的拉剪性能,分别采用电子显微镜、三维形貌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拉曼光谱仪,分析了激光消融表面的显微形貌和物相特征。结果表明,激光消融能够在不破坏碳纤维结构的情况下有效消除复合材料表面的环氧树脂,提升表面活性及粘接修复性能。与未进行激光消融处理的复合材料相比,激光处理后表面活性提高,含氧官能团C=O数量增加约87%,补片粘接修补后的拉剪强度最大提升了近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消融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表面形貌
下载PDF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Mo-W涂层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19
作者 闫涛 刘贵民 +2 位作者 吴行 朱硕 刘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CrNiMoVA钢表面制备了Mo-W合金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S)、维氏显微硬度计分析测试了涂层组织、硬度,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磨损载荷及频率对Mo-W合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45CrNiMoVA钢表面制备了Mo-W合金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S)、维氏显微硬度计分析测试了涂层组织、硬度,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磨损载荷及频率对Mo-W合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比为3:1的Mo、W机械混合粉喷涂后涂层中Mo、W元素质量比接近3:1。涂层组织致密,与基体结合为机械结合,表面平均显微硬度为563.2 HV0.1。Mo-W涂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减摩性比基体45CrNiMoVA钢有所提高,且载荷越大,涂层的耐磨性和减摩性优势越明显。Mo-W涂层与Si3N4陶瓷的摩擦磨损机制以磨料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当磨损载荷变大和磨损频率变高时,疲劳剥落磨损表现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W涂层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力学性能
下载PDF
HX_D1机车牵引电机转轴组件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燕礼 朱有利 +1 位作者 刘忠伟 唐亮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3,共7页
HXD1型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转轴和小齿轮轴采用圆锥过盈配合传动结构(下称转轴组件),使用中该组件出现了早期断裂失效.本文通过理化检测、断口和配合面宏/微观形貌观察等失效分析技术对失效组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成分、组织和显... HXD1型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转轴和小齿轮轴采用圆锥过盈配合传动结构(下称转轴组件),使用中该组件出现了早期断裂失效.本文通过理化检测、断口和配合面宏/微观形貌观察等失效分析技术对失效组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成分、组织和显微硬度正常,小齿轮轴和电机转轴的失效形式分别为高周疲劳断裂和微动疲劳断裂.造成组件失效的原因和过程是,小齿轮轴近齿端油槽-油孔交界线处有较大的结构应力集中,油槽底部周向加工刀痕造成附加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和旋转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油孔边两个应力集中点萌生了疲劳裂纹并扩展;随小齿轮轴裂纹的不断扩展转轴组件结构刚度减小,继而诱发了与小齿轮轴匹配的电机轴配合面的微动疲劳,电机轴疲劳裂纹萌生于微动区的边缘处;电机转轴先于小齿轮轴完全断裂.基于本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组件抗疲劳断裂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转轴组件 应力集中 微动疲劳 高周疲劳 圆锥过盈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