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预防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李晓琼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月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1月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69例和聚焦组68例。常规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聚焦组采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流变化指标、患肢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后,聚焦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0、5.112、3.529,P<0.05)。护理后,聚焦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7、2.688、4.990,P<0.05)。护理后,聚焦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7、2.688、4.692,P<0.05)。护理后,聚焦组患者患肢前后伸展、前后旋转、患肢洗漱、患肢拿物及抓举物品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78、32.434、28.327、29.166、20.112,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增强自我护理技巧和能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及血液循环,提高患肢活动能力,促进手术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护理 乳腺癌 术后感染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闫素歌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06河南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49例(腔镜组)、行开腹手术49例(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患者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06河南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49例(腔镜组)、行开腹手术49例(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检测患者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 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卵巢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子宫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统计术后随访1a期间的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病灶切除直径、术后随访1 a期间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质剥除厚度、术后24 h时VAS评分、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FSH、LH、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E 2水平较术前下降,Vmax、PI水平较术前降低,RI水平较术前升高。其中腔镜组患者FSH、LH、P水平低于开腹组,E 2水平高于开腹组,Vmax、PI水平高于开腹组,RI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T能优化围术期手术指标,促进卵巢功能恢复,而且对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卵巢功能 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医院感染、酸碱失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许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酸碱失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COPD患者,根据是否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将其分为无急性呼吸衰竭组和急性呼吸衰竭组,各67例。收...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酸碱失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COPD患者,根据是否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将其分为无急性呼吸衰竭组和急性呼吸衰竭组,各6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COPD急性发作次数、白蛋白(ALB)水平、医院感染、酸碱失衡、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COPD分度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COPD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BMI、COPD急性发作次数、ALB水平、医院感染、酸碱失衡、使用糖皮质激素均是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OPD急性发作次数、ALB、医院感染、酸碱失衡、使用糖皮质激素均是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OPD急性发作次数、ALB、医院感染、酸碱失衡、使用糖皮质激素是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医院感染 酸碱失衡
下载PDF
对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衔接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文锋 《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6Z期66-,共1页
在2010年和2011年我国财政部明文规定了医院会计的制度改革,要求医院必须依照新会计制度进行财政相关数据的入账,随着改革的推进,基建会计和医院会计的衔接,对改革是有着指导引领的重要作用的。因此,本文就对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衔接进... 在2010年和2011年我国财政部明文规定了医院会计的制度改革,要求医院必须依照新会计制度进行财政相关数据的入账,随着改革的推进,基建会计和医院会计的衔接,对改革是有着指导引领的重要作用的。因此,本文就对基建会计与医院会计衔接进行分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 医院会计 基建会计
下载PDF
医院新会计制度改革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文锋 《现代营销(下)》 2015年第4期123-123,共1页
随着时代发展,旧有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医院的财政现状,医院现状与会计制度的脱节所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为了医疗事业的更好发展,对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十分必要。本文从改革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分析了现有的医院会计制度的现状,... 随着时代发展,旧有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医院的财政现状,医院现状与会计制度的脱节所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为了医疗事业的更好发展,对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十分必要。本文从改革的必要性角度出发,分析了现有的医院会计制度的现状,进而对会计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以促进改革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会计制度 改革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县级综合医院开展的重要性
6
作者 丁丽华 《适宜诊疗技术》 2001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县级综合医院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急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中的抢救效果及对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薛亚莉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对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伴高血压中的抢救效果及对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其在... 目的:对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伴高血压中的抢救效果及对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其在AHF伴高血压病患中的抢救效果和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7例AHF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54),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总有效率、康复和临床指标、心脏彩超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抢救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康复指标状况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8、9.168、12.5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较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的NT-proBNP、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伴乳凝素-3 (galectin 3,Gal-3)、心肌肌钙蛋白I (cardiac troponin I,CTN I)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1、4.633、7.556、6.04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脏彩超结果较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计算心输出量(calculation of 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5、3.005、3.913、8.04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8,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AHF伴高血压中的抢救效果较好,能够改善病患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且药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
下载PDF
鼻咽癌肝转移介入治疗后复发相关预测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8
作者 叶志刚 张全会 段旭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4020-4022,共3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肝转移患者介入治疗后复发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351例行介入治疗的NPC肝转移患者为观察对象,行介入治疗后随访半年,根据肝转移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5例)、未复发组(286例)。收...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肝转移患者介入治疗后复发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351例行介入治疗的NPC肝转移患者为观察对象,行介入治疗后随访半年,根据肝转移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5例)、未复发组(286例)。收集并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NPC肝转移介入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最大直径(>4cm)、术前肝转移瘤形态(弥漫型)、原发灶未放疗、邻近大血管、术前甲胎蛋白水平(>7ng/ml)是行介入治疗的NPC肝转移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行介入治疗的NPC肝转移患者治疗后复发与肝转移瘤最大直径、术前肝转移瘤形态、原发灶未放疗、邻近大血管、术前甲胎蛋白水平有关,临床应据此差异化制定治疗及手术方案,以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肝转移 复发 影响因素 LOGISTIC分析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脓毒血症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滕培培 郑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4期14-16,24,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血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血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介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SFLV)、每搏输出量(SV)]、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心搏出量(CO)]、B型钠尿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病情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CT、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F、SFLV、SV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O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BNP、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血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CRRT联合新活素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BNP、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心力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新活素 炎症介质 心功能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王彥博 彭琦城 赵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077-0080,共4页
探究康莱特注射液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21.1-2022.12;科室:肿瘤科;患者病情: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选取数量:116例。分组方式:Excel软件随机分组。分组情况:DZ/GC组(各58例)。前者单纯化疗。后者:... 探究康莱特注射液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21.1-2022.12;科室:肿瘤科;患者病情: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选取数量:116例。分组方式:Excel软件随机分组。分组情况:DZ/GC组(各58例)。前者单纯化疗。后者:增加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比较:免疫球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标记物、金属酶相关因子、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DZ/GC组免疫球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GC组>DZ组(P<0.05)。对比DZ/GC组肿瘤标记物、金属酶相关因子,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GC组<DZ组(P<0.05)。对比DZ/G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GC组<DZ组(P<0.05)。对比DZ/GC组治疗效果,GC组>DZ组(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对于免疫球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标记物、金属酶相关因子指标均有积极调节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特布他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肺炎并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11
作者 王恰恰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特布他林(TBT)联合孟鲁司特钠(MS)在支气管肺炎(BCNM)合并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BCNM合并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TB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特布他林(TBT)联合孟鲁司特钠(MS)在支气管肺炎(BCNM)合并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BCNM合并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TB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S治疗。比较两组治愈效果、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患儿气喘、咳嗽、肺音、发热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Ti/Te、TPTEF/TE、VPEF/VE、Vt/kg、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且CD8+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气喘、咳嗽、肺音、发热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且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T联合MS对治疗BCNM合并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具有优秀疗效,可以极大优化患儿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且缩短患儿相关症状消失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哮喘急性发作 特布他林 孟鲁司特钠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康柏西普注射液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姚晓民 侯红超 +1 位作者 陈凤霞 雷晓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注射液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注射液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采取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眼病变情况(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AE)、红细胞变形指数(DE)]、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血斑体积、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V、ESR、AE、D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bFGF、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9%)低于对照组(32.97%)(P<0.05)。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液、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改善其局部血液微环境、DR临床症状,提高最佳矫正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注射液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液流变学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苏小波 侯红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4期47-49,53,共4页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眼科收治的122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行手术...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眼科收治的122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泪膜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水平、眼压、视力、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和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UT、SIT长度均长于对照组,FL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59/61),高于对照组的80.3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1.69%(1/59),低于对照组的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应用于翼状胬肉手术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视力,改善泪膜功能指标水平,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降低眼压、疼痛评分和术后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手术 聚乙烯醇滴眼液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泪膜功能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血脂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检测意义
14
作者 张凯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0期2487-248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curl associated protein 1,SFRP1)、血脂素(serum adiponectin,AP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curl associated protein 1,SFRP1)、血脂素(serum adiponectin,AP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襄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组54例和DN组61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3组受试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SFRP1、APN、PAI-1、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及肌酐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血清SFRP1、APN、PAI-1水平与早期DN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和DN组受试者的FPG、HbA1c、空腹胰岛素、HOMA-IR、TC、LDL-C、TG、肌酐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8.01、162.12、257.10、464.95、10.01、21.91、10.35、145.00、481.63,P<0.05)。糖尿病组受试者血清SFRP1、APN、PAI-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DN组受试者血清SFRP1、PAI-1水平高于糖尿病组,而血清APN水平低于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82、406.70、28.32,P<0.05)。DN患者血清SFRP1、APN、PAI-1水平与FPG、HbA1c、空腹胰岛素、HOMA-IR、TC、LDL-C、TG、肌酐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早期DN患者血清SFRP1、PAI-1水平升高及APN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血脂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与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姚海 孟克飞 李东方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与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2例、未复发组78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与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2例、未复发组78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结石直径、结石数量、胆囊壁厚度、胆结石家族史、壁间结石、糖尿病、油腻饮食、手术时间、总胆红素异常、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胆囊收缩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预测价值。结果胆囊壁厚度、胆结石家族史、胆囊收缩率、壁间结石、糖尿病、术后服用熊去氧胆酸、油腻饮食、手术时间、总胆红素异常、TG、TC水平是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胆囊壁厚度、糖尿病、油腻饮食、手术时间、总胆红素异常、胆囊收缩率、TG、TC水平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4.62%。结论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糖尿病、油腻饮食、手术时间、总胆红素异常、TG、TC水平是胆囊颈管嵌顿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制定相关控制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胆囊收缩率 胆囊壁厚度 LOGISTIC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16
作者 崔珂珂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3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组织学分级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判断,随访1年,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组织学分级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判断,随访1年,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8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预后不良16例,发生率为18.18%(16/88);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伴黏液分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组织学分级2级、肿瘤浸润肌层深度≥1/2、有脉管浸润、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宫颈间质浸润、FIGO分期Ⅲ期、浸润模式为MELF式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2级、肿瘤浸润肌层深度≥1/2、有脉管浸润、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宫颈间质浸润、FIGO分期Ⅲ期、浸润模式为MELF式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组织学分级2级、肿瘤浸润肌层深度≥1/2、有脉管浸润、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宫颈间质浸润、FIGO分期Ⅲ期、浸润模式为MELF式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预后不良 组织学分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药联合放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张亚玲 谢晓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4期89-91,共3页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放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妇科收治的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开展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以放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治疗)、观察组(予以高强度聚焦超...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放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妇科收治的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开展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以放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治疗)、观察组(予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放化疗、中药联合治疗),每组48例。治疗为期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包括临床总有效率、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药安全性、肿瘤体积变化、生存质量。结果:用药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较对照组低,肿瘤最大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药联合放化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整体效果较理想,且安全可靠,利于调节中晚期宫颈癌患者CEA、CA125水平,缩小病灶体积,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放化疗 中药
下载PDF
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8
作者 李志永 王文江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0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经初筛疑似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肺部超声及查体检查初筛,... 目的:分析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经初筛疑似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肺部超声及查体检查初筛,并采用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进行进一步筛查,以综合诊断(影像学+病原学+查体+血清学)结果为金标准进行患儿分组,分为支原体肺炎组(支原体肺炎患儿)与对照组(非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基线资料,计算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诊断的灵敏/特异度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诊断显示,160例疑似患儿中确诊支原体肺炎98例(支原体肺炎组),非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0.178、0.211、0.074、0.158、0.469、0.135,P>0.05);灵敏度81.63%、特异度72.58%、符合率78.13%;经微生物培养检测正确检出支原体肺炎(真阳性)89例,灵敏度90.82%、特异度85.48%、符合率88.75%;快速微生物培养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效能(95%CI:0.872~0.936,AUC:0.893)高于血清学检测的诊断效能(95%CI:0.863~0.931,AUC:0.842)。结论: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操作快速简单且准确率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肺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与常规方式进行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微生物培养检测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儿童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东方胃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观察
19
作者 杨锋 丁光伟 高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0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东方胃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对食管动力学、脑-肠轴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1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8例。常规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 目的:研究东方胃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对食管动力学、脑-肠轴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1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8例。常规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东方胃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反酸、烧心、胸膈痞满、嗳气)、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括约肌压力、蠕动收缩比、食管括约肌松弛率)、血清脑-肠轴相关因子[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水平、血清致炎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常规组的82.76%(P<0.05);观察组反酸、烧心、胸膈痞满、嗳气等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食管括约肌压力、蠕动收缩比、食管括约肌松弛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血清GAS、MTL、5-HT水平高于常规组,VI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东方胃药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血清脑-肠轴相关因子水平,缓解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东方胃药 兰索拉唑 脑-肠轴
下载PDF
不同入路下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对比
20
作者 张世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75-67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下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采用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治疗的7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治疗的3...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下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采用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治疗的7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采用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治疗的37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右侧入路的37例胃癌患者纳入B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出院时间),随访6 m的胃癌复发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与出院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少于B组(P<0.05)。两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与左侧入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淋巴结清扫数、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且左侧与右侧入路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切除术 手术入路 淋巴结清扫术 复发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