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杀虫植物资源初步调查 被引量:67
1
作者 张兴 王兴林 +1 位作者 王胜宝 吴文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93-98,共6页
我国西北五省(区)部分地区杀虫植物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共47种,以分属于豆科的杀虫植物种类最多。这些植物有的是作者亲自观察到和据当地人介绍具有杀虫活性而文献上没有记载过的;有的是文献上已有记载,我们通过调查又加以证实或有新发... 我国西北五省(区)部分地区杀虫植物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共47种,以分属于豆科的杀虫植物种类最多。这些植物有的是作者亲自观察到和据当地人介绍具有杀虫活性而文献上没有记载过的;有的是文献上已有记载,我们通过调查又加以证实或有新发现的。另外,文中还简要地介绍了这些植物的分布、生境、杀虫特性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杀虫剂 杀虫剂 植物资源
下载PDF
植物真菌病害生防中交叉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硕成 李君彦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43,共2页
交叉保护是植病生防的重要部分,60年前 Mcki-nney(1929)首先在植物病毒病害中发现了这种现象,10年后 Muller 等(1939)在真菌病害中也发现了这种抑病作用的存在。近几年来,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展,其基本概念是:把同种或... 交叉保护是植病生防的重要部分,60年前 Mcki-nney(1929)首先在植物病毒病害中发现了这种现象,10年后 Muller 等(1939)在真菌病害中也发现了这种抑病作用的存在。近几年来,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展,其基本概念是:把同种或近缘的非(弱)毒性菌系接种于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真菌病 生物防治 交叉保护
下载PDF
农业院校实验室建立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成效
3
作者 张管曲 成祥瑞 胡小平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1998年第3期8-10,共3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技术正在改变着使用个人电脑的基本模式,这就是多媒体。由于它能把电视的声音图像功能,印刷业的出版功能,计算机的人机交互能力融为一体,人们不在用单一的媒介来获取信息,而通过多种媒体获得信息完整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技术正在改变着使用个人电脑的基本模式,这就是多媒体。由于它能把电视的声音图像功能,印刷业的出版功能,计算机的人机交互能力融为一体,人们不在用单一的媒介来获取信息,而通过多种媒体获得信息完整的实体形象。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信息变成有活性的东西,不但能看、能听、能学习、而且还可以说,可以动手参与,正是多媒体特异的功能,使其迅速深入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中。1995年,我校在植物病理实验室进行试点,探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改善和优化了教学环境,深受学生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 多媒体技术 实验室建立 实验室建设 普通植物病理学 计算机 植物病害 教学环境 获取信息 家庭教育
全文增补中
根系分泌物中糖和氨基酸对棉花枯萎菌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刘素萍 王汝贤 +2 位作者 张荣 郭岩 杨之为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0-35,共6页
通过对中棉、陆地棉(抗、感棉花枯萎病品种)和海岛棉根系分泌物中葡萄糖、蔗糖及不同氨基酸成分和含量的测定表明:棉花感病品种根分泌物中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是抗病品种的2~3倍;在所测定的6个棉花品种中共含有12种氨基酸,其... 通过对中棉、陆地棉(抗、感棉花枯萎病品种)和海岛棉根系分泌物中葡萄糖、蔗糖及不同氨基酸成分和含量的测定表明:棉花感病品种根分泌物中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是抗病品种的2~3倍;在所测定的6个棉花品种中共含有12种氨基酸,其种类和含量依棉花品种不同而异。不同糖的浓度对菌落生长速度影响不大,但影响菌落的旺盛程度及色素的形成。在所测定的12种氨基酸中,丙氨酸、天冬氨酸、组氨酸、脯氨酸和异亮氨酸对棉枯萎菌的生长略有刺激作用,精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丝氨酸则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棉花 枯萎菌 氨基酸
原文传递
植物性杀虫剂川楝素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86
5
作者 张兴 王兴林 +1 位作者 冯俊涛 赵善欢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在研究、开发和使用新型植物性杀虫剂的过程中,以菜青虫为主,对苦楝、川楝树皮中的呋喃三萜类物质——川楝素,从药效、致毒机理、使用技术以及剂型加工工艺等方面做了10多年的研究。这种植物性杀虫物质可破坏菜青虫的中肠组织,并引起一... 在研究、开发和使用新型植物性杀虫剂的过程中,以菜青虫为主,对苦楝、川楝树皮中的呋喃三萜类物质——川楝素,从药效、致毒机理、使用技术以及剂型加工工艺等方面做了10多年的研究。这种植物性杀虫物质可破坏菜青虫的中肠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生理病变。用楝树皮提取物为主要成份加工配制成0.5%楝素杀虫乳油,取名“蔬果净”,已正式投入生产。该剂安全、高效,使用后无毒害残留,尤适于经济作物上防治有害昆虫,是配合“无污染”蔬菜、果品、茶叶、烟草、中草药等作物生产的良好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 苦楝 川楝素 植物性杀虫剂
原文传递
对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研究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宗华 鲁国东 +2 位作者 谢联辉 单卫星 李振歧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对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研究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王宗华鲁国东谢联辉(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病毒所,福州350002)单卫星李振歧(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杨陵712100ANUNDERSTANDINGOFTHEPOPULATI... 对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研究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王宗华鲁国东谢联辉(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病毒所,福州350002)单卫星李振歧(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杨陵712100ANUNDERSTANDINGOFTHEPOPULATIONGENETICSOF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群体遗传 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陕西省壁蜂区系调查与利用研究(膜翅目:切叶蜂科) 被引量:13
7
作者 袁锋 魏永平 +3 位作者 张雅林 何朝霞 黄尚志 袁积股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陕西当地存在3种壁蜂:叉壁蜂Osmia pedicornis Cockerell、凹唇壁蜂Osmiaexcavata Alfken、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ons(Radoszkowski),其中凹唇壁蜂和角额壁蜂在陕西为首次发现。3种壁蜂于早春苹果、梨、桃、杏等果树开花前后出来活动,... 陕西当地存在3种壁蜂:叉壁蜂Osmia pedicornis Cockerell、凹唇壁蜂Osmiaexcavata Alfken、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ons(Radoszkowski),其中凹唇壁蜂和角额壁蜂在陕西为首次发现。3种壁蜂于早春苹果、梨、桃、杏等果树开花前后出来活动,均有较强的访花授粉特性,野生自然条件下,多在土洞、石缝、房屋墙壁等处营巢,对人工制作的芦苇管巢和纸管巢营巢率也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蜂区系 叉壁蜂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异核新菌系的筛选及核游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康振生 李振岐 商鸿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采用生物学和细胞学方法研究小麦条锈菌的异核作用。不同小种的单孢菌系间的混合接种繁殖筛选出三个新菌系。新菌系的毒性明显不同于相应的原始菌系,新菌系夏孢于芽管的多核率较原始菌系高,这表明三个新菌系是经异核作用产生的。异核体... 采用生物学和细胞学方法研究小麦条锈菌的异核作用。不同小种的单孢菌系间的混合接种繁殖筛选出三个新菌系。新菌系的毒性明显不同于相应的原始菌系,新菌系夏孢于芽管的多核率较原始菌系高,这表明三个新菌系是经异核作用产生的。异核体的多核率随继代接种而降低,但有的菌系的毒性仍保持稳定。在采自陇南自然条件的条锈菌的夏孢子群体中,存在有3核和4核体,感病品种上夏孢子的多核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这一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异核作用在感病品种上的发生机率较在抗病品种上的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异核体 核游离试验
下载PDF
棉花枯萎病抑菌土成因初探Ⅰ棉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菌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之为 王汝贤 +2 位作者 宗兆峰 王守明 王春江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63-68,共6页
试验表明,随着棉花抗病品种连作时间的增长,土壤中棉枯萎菌的数量和致病力由高逐渐降低,土壤的抑菌作用逐渐积累而形成抑菌土。土壤带菌量(x)与连作年代(N)的关系为:x=1844.27-152.89N。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 试验表明,随着棉花抗病品种连作时间的增长,土壤中棉枯萎菌的数量和致病力由高逐渐降低,土壤的抑菌作用逐渐积累而形成抑菌土。土壤带菌量(x)与连作年代(N)的关系为:x=1844.27-152.89N。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棉枯萎菌小孢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病菌菌丝的生长、厚坦孢子形成和萌发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吸光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抑菌土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甘蔗花叶病毒MDB株系传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文臣 魏宁生 吴云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7-101,共5页
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桃蚜(Myzus persicae)、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man)、无网长管蚜(Acythosiphum dirhodum)和甘蓝蚜(Brevi... 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桃蚜(Myzus persicae)、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man)、无网长管蚜(Acythosiphum dirhodum)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sicae)能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甘蔗花叶病毒MDB株系(SCMV—MDB),其中无间长管蚜和甘蓝蚜传播SCMV—MDB为国内首次报道,麦长管蚜(Macrosipphum avenae)不传SCMV—MDB,桃蚜和禾缢管蚜经薄膜饲毒不能传播提纯的SCMV一MDB.玉米、玉米自交系及甜玉米都能种传SCMV—MDB,甜玉米金甜24号种传率为0.1%,玉米自交系12号和13号种传率均为0.5%,玉米天玉1号和掖单13号于3~4(区)、5~6(Ⅱ区)和7~8(Ⅲ区)叶期接种SCMV-MDB时的种传率分别为0.09%,0.63%,0.23%和0.27%,0.80%,0.09%二者的花粉不能传播SCMV—MDB,高粱也未见种传SCMV—MDB,天玉1号和掖单13号的胚芽、胚根和胚乳都带毒,种皮不带SCMV—M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花叶病毒 MDB株系 蚜传 种传 传播方式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蚜种群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侯有明 刘绍友 +3 位作者 周靖华 胡作栋 胡美绒 赵耀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9,共5页
1993 年~1996 年,在陕西耀县、乾县对101 种植物的24 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桃蚜的寄主植物有43 种,其中主要危害寄主36 种,偶发寄主7 种,越冬寄主3 种。通过系统调查,查明了桃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变化规律和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迁... 1993 年~1996 年,在陕西耀县、乾县对101 种植物的24 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桃蚜的寄主植物有43 种,其中主要危害寄主36 种,偶发寄主7 种,越冬寄主3 种。通过系统调查,查明了桃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变化规律和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迁移规律,为桃蚜种群数量测报和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种群动态 寄主植物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细胞核的荧光染色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康振生 李振歧 商鸿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3-43,共1页
在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生活史,致病性变异和细胞遗传中,了解细胞核的状态和数目变化具重要意义,进行真菌细胞核的染色,通常采用海登汉氏苏木精法或Giemsa法,但这些方法染色程序较为繁琐,用以在短时间内处理观察大量试材比较困难,为此。
关键词 植物 病原 真菌 细胞核 荧光染色
下载PDF
旱塬麦田生态系统蚜虫病毒病多目标综合防治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惠燕 汪世泽 张改生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4-50,共7页
调查了陕西渭北旱塬麦田生态系统中蚜虫、病毒病、天敌等时空动态与数量动态。采用多目标最优化方法分析了推迟播期、药剂拌种、适时防治、筛选抗性品种等综合措施对麦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蚜虫、病毒病的防治作用,制定了提高小麦产... 调查了陕西渭北旱塬麦田生态系统中蚜虫、病毒病、天敌等时空动态与数量动态。采用多目标最优化方法分析了推迟播期、药剂拌种、适时防治、筛选抗性品种等综合措施对麦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蚜虫、病毒病的防治作用,制定了提高小麦产量的最佳策略。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中蚜虫与病毒病的田间时空分布图式相似,均为聚集分布,且随时间变化呈阻尼振荡规律或聚集强度衰减规律;蚜虫的数量动态为偏峰曲线,病毒病的数量动态为Logistic曲线。药剂拌种与最佳播期、最佳防治时间以及优良抗性品种的结合明显减轻病虫危害,提高小麦产量。灵敏度分析证实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蚜虫 病毒病 防治 麦田生态系统 旱塬
下载PDF
绵阳系统小麦条锈菌新菌系的发现 被引量:10
14
作者 康振生 李振歧 +2 位作者 商鸿生 陆和平 刘学东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7-11,共5页
从陇南小麦条锈菌标样中分离出三个能侵染绵阳11成株的新菌系。鉴定结果表明,尽管三个菌系分别能侵染洛夫林13或洛夫林10,但在其他品种上的反应模式明显不同于条中28、条中29号小种,并且条中28和条中29号小种对绵阳1... 从陇南小麦条锈菌标样中分离出三个能侵染绵阳11成株的新菌系。鉴定结果表明,尽管三个菌系分别能侵染洛夫林13或洛夫林10,但在其他品种上的反应模式明显不同于条中28、条中29号小种,并且条中28和条中29号小种对绵阳11成株均无毒性。毒性范围测定表明,三个新菌系能侵染陇南、关中的一些生产品种和一些抗源材料。随着新菌系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引致绵阳11小麦品种抗条锈性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菌 新菌系 毒性 抗病性
原文传递
植物杀虫剂毒理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7
15
作者 董育新 吴文君 《昆虫知识》 CSCD 199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毒理学
下载PDF
18SrDNA序列与同翅目昆虫的分类系统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惠燕 袁锋 张改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发现,昆虫18SrDNA序列可以用作种上分类的指标。同翅目中所有胸喙亚目昆虫的18SrDNA序列(2200~2500bp)比头喙亚目及部分半翅目昆虫的18SrDNA序列(1900~1925bp)长,是... 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发现,昆虫18SrDNA序列可以用作种上分类的指标。同翅目中所有胸喙亚目昆虫的18SrDNA序列(2200~2500bp)比头喙亚目及部分半翅目昆虫的18SrDNA序列(1900~1925bp)长,是典型的分子分类特征。粉虱类18SrDNA序列最长,其碱基替换率比全半翅目(Euhemiptera)的部分昆虫高3倍,蚜虫与蚧壳虫的碱基替换率比半翅目部分昆虫高1.5倍。胸喙类是单源起源,与头喙类和部分半翅目昆虫种类形成姐妹群。这些发现具有化石记录、繁殖生物学、地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序列 同翅目 昆虫分类
下载PDF
秦岭森林锈菌区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支敏 杨俊秀 李振岐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3,共7页
从1983~1995年,作者在秦岭地区采集了以树木锈菌为主的森林植物锈菌30属90余种。对这些锈菌的生态和生物地理分析表明:秦岭锈菌以温带型占明显优势(65%),且多分布于海拔1300~2800m的中山针阔叶林带中。该地区锈菌区系的地理成... 从1983~1995年,作者在秦岭地区采集了以树木锈菌为主的森林植物锈菌30属90余种。对这些锈菌的生态和生物地理分析表明:秦岭锈菌以温带型占明显优势(65%),且多分布于海拔1300~2800m的中山针阔叶林带中。该地区锈菌区系的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尤以中国-日本成分为主;欧亚-北美成分和旧世界温带成分在秦岭占有相当比例(约30%)。古热带成分等其它地理成分的锈菌也汇集于此。秦岭地区锈菌区系起源古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菌 秦岭 微生物区系 森林微生物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异核作用产生的一新菌系 被引量:16
18
作者 康振生 李振岐 商鸿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97-99,共3页
在小麦条锈菌黄色和白色夏孢子菌系混合繁殖的群体中,筛选出一新的白化菌系。新菌系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型明显不同于两原始菌系,其夏孢子芽管的多核率较原始菌系高,这些结果表明该新菌系是经异核作用产生的。本研究还发现,新苗系的多核... 在小麦条锈菌黄色和白色夏孢子菌系混合繁殖的群体中,筛选出一新的白化菌系。新菌系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型明显不同于两原始菌系,其夏孢子芽管的多核率较原始菌系高,这些结果表明该新菌系是经异核作用产生的。本研究还发现,新苗系的多核率随继代转接而下降,但其毒性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双孢锈属 异核体 条锈菌
原文传递
虎耳草科植物杀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钮绪燕 吴文君 +1 位作者 刘虎奇 吴国民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61-65,共5页
用虎耳草科7种植物3种溶剂的21种提取物对7种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茶子(Ribesmaximowiczianum)的二氯甲烷提取物杀菌活性最强,对蕃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效中浓度(Ec50)为763μg/ml... 用虎耳草科7种植物3种溶剂的21种提取物对7种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茶子(Ribesmaximowiczianum)的二氯甲烷提取物杀菌活性最强,对蕃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效中浓度(Ec50)为763μg/ml;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孢子萌发Ec50为1107μg/ml。茶子的石油醚提取物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对盆栽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1.36%和58.61%;对盆栽烟草花叶病毒的效果分别为51.74%和64.23%。上述结果说明,茶子中含有高活性的抑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科 天然产物 杀菌活性
下载PDF
三种植物油对氰戊菊酯防治蚜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兆农 吴文君 杨从军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41,共2页
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沙蒿油、棉籽油及花椒籽油3种植物油不但对氰戊菊酯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且对蚜虫种群的繁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 植物油 氰戊菊酯 蚜虫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