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农业文化的交流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乙丹 何婧云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农业文化 文化交流 农业生产工具 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方地区 边境地区 人口流动
下载PDF
近代农业转型与自开商埠研究——从农史视角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耀飞 樊志民 朱宏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0-133,156,共5页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自主开放的国际贸易口岸,农业转型对其兴起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其中,农业生产由自给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积聚了相当数量的农副产品,这为自开商埠提供充足的贸易商品;重农意识由农本思想拓展到农商思想,积极主张开埠通...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自主开放的国际贸易口岸,农业转型对其兴起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其中,农业生产由自给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积聚了相当数量的农副产品,这为自开商埠提供充足的贸易商品;重农意识由农本思想拓展到农商思想,积极主张开埠通商发展自主外贸,这为自开商埠提供通商思想支撑;而农业赋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急剧下降,凸显关税是政府收入重要来源,推动国用匮绌的清政府下诏开埠通商以保国家财源,这为自开商埠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型 自开商埠 农史视角
下载PDF
先秦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卜风贤 冯利兵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业减灾救荒思想,它包含灾前预防思想、农业减灾思想和灾后救荒思想三大部分。中国古代的减灾和救荒两大思想体系由此成为有机整体,这在三代(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业减灾救荒思想,它包含灾前预防思想、农业减灾思想和灾后救荒思想三大部分。中国古代的减灾和救荒两大思想体系由此成为有机整体,这在三代(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减灾救荒思想对于后世的防灾减灾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预防思想 减灾思想 救荒思想
下载PDF
农业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农业地域拓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樊志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8,共5页
农业地理环境是农业生产诸自然条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历史过程之中 ,以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 ,伴随农业生产技术的纵深迈进 ,农业经济的开发与中心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与地域性特征 :率先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旱作农区 ,次为长江流... 农业地理环境是农业生产诸自然条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历史过程之中 ,以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 ,伴随农业生产技术的纵深迈进 ,农业经济的开发与中心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与地域性特征 :率先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旱作农区 ,次为长江流域稻作农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历史 地理环境 区域开发 农业经济
下载PDF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卜风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5期269-272,278,共5页
根据现代灾害学理论,灾害事件在灾情方面的轻重差别是评估灾害等级的基本依据。采用农业灾害灾度等级量化方法对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史资料中的灾害史料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农业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农业灾害的年内季节分布特征、农... 根据现代灾害学理论,灾害事件在灾情方面的轻重差别是评估灾害等级的基本依据。采用农业灾害灾度等级量化方法对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史资料中的灾害史料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农业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农业灾害的年内季节分布特征、农业灾害在年际间的规律性和重大农业灾年等问题,认为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年内发生频次差距缩小,农业灾害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季节之间的差距大大减小,出现季节分布的均衡化趋势。春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增幅较大,夏秋两季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冬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显著增加。江南、山西、山东成为三大农业重灾区,江南地区是农业灾害频繁发生的重灾区。山东、山西农业区与江南农业区一起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危害严重的农业重灾区,形成了农业灾害区域分布的新格局。农业灾害在年际间出现七个多发期。总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等以上农业灾年出现291次,在本时期360年时间中占81%。其中中等灾年166次,重灾年107次,特重灾年18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农业灾害 时空分布 等级评定
下载PDF
中西方历史灾荒成因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卜风贤 《古今农业》 2007年第3期22-30,共9页
灾荒的发生主要与灾害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对灾民的救助有关。通过对比研究中国和古代欧洲国家之间灾荒的发生演变情况,结果显示中西方灾荒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原因差别:中国的灾荒主要是由于社会救助不力造成的,在原因层面属于弹性灾荒;欧洲... 灾荒的发生主要与灾害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对灾民的救助有关。通过对比研究中国和古代欧洲国家之间灾荒的发生演变情况,结果显示中西方灾荒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原因差别:中国的灾荒主要是由于社会救助不力造成的,在原因层面属于弹性灾荒;欧洲的灾荒主要是因为灾害的强度导致的,属于刚性灾荒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灾荒 刚性灾荒 中西灾荒史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秦汉时期的中印交通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558-3559,3561,共3页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印度半岛 交通 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及其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乙丹 《古今农业》 2006年第2期15-21,共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同时,大动荡中也孕育着新的发展契机。这一时期,南北各地农业科技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传播。南北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在微观上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作物品种的交流、北方旱田作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同时,大动荡中也孕育着新的发展契机。这一时期,南北各地农业科技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传播。南北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在微观上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作物品种的交流、北方旱田作物的南移、传统水利思想的继承以及精耕细作思想的传播等;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封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南北地区 农业科技 交流
下载PDF
晚清时期农业管理的专门化研究
9
作者 任耀飞 樊志民 朱宏斌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6-159,共4页
晚清时期农业管理的专门化是指中国农业由兼职管理向专门管理转变的过程。其主要是通过农业专门化管理思潮的推动、农业垂直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农业专门化管理职能的实施来实现的。其价值主要表现为:开创了中国农业专门化管理的先河,拓展... 晚清时期农业管理的专门化是指中国农业由兼职管理向专门管理转变的过程。其主要是通过农业专门化管理思潮的推动、农业垂直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农业专门化管理职能的实施来实现的。其价值主要表现为:开创了中国农业专门化管理的先河,拓展了国家农业管理职能内涵,承载了振兴农业拯救民族危亡的使命,奠定了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农业管理 专门化
下载PDF
秦汉时期传统稻作农业科技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
10
作者 朱宏斌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秦朝 汉朝 文化传播 稻作农业技术 农业科技推广 稻作农业科技文化 东南亚
下载PDF
食品科技史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之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会娥 张磊 《饮食文化研究》 2005年第3期99-103,共5页
食品科技单独作为一个名词被提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因长期主要被融入饮食文化的研究之中,其发展是极其缓慢的,至今一些基本问题,诸如食品科技的定义界定问题(确定食品科技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食品科技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食品科技单独作为一个名词被提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因长期主要被融入饮食文化的研究之中,其发展是极其缓慢的,至今一些基本问题,诸如食品科技的定义界定问题(确定食品科技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食品科技史的历史分期问题(明确食品科技史的脉络和大致特点),食品科技史研究的意义(解决研究的动力问题),食品科技史的研究方法(回答怎么研究的问题)等尚急待探讨。拙文斗胆运笔,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饮食文化 食品科技 饮食史 科学技术 食品科技史 历史分期 动力问题
下载PDF
自然灾害对历史上西北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2
作者 雷波 胡静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2038-12038,12041,共2页
历史上我国西北地区曾先后出现过很多少数民族,从少数民族史角度研究这些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环境的改变引起的,自然灾害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历史... 历史上我国西北地区曾先后出现过很多少数民族,从少数民族史角度研究这些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环境的改变引起的,自然灾害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历史上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许多少数民族为了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对本民族的许多风俗不断进行能动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生产方式 生活习惯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陵寝树木文化整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风平 安鲁 +1 位作者 任耀飞 王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在调研和整理中国古代陵寝林种、树种选择及配置基础上,探讨了古代陵寝树木的起源途径,论述了陵寝树木本身的制度文化和精神信仰文化。陵寝树木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观念等在森林文化中的曲... 在调研和整理中国古代陵寝林种、树种选择及配置基础上,探讨了古代陵寝树木的起源途径,论述了陵寝树木本身的制度文化和精神信仰文化。陵寝树木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观念等在森林文化中的曲折反映,迄今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陵寝树木 树木文化
下载PDF
月令书与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之嬗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樊志民 朱宏斌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6-103,共8页
月令书是一种分月记载历象、物候 ,并排列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文献体裁。其内涵驳杂 ,涉猎广泛 ,但总体而言以农业时序为经纬、农事活动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月令书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不仅上升凝聚成为中国农业民族文... 月令书是一种分月记载历象、物候 ,并排列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文献体裁。其内涵驳杂 ,涉猎广泛 ,但总体而言以农业时序为经纬、农事活动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月令书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不仅上升凝聚成为中国农业民族文化的一种思维特征 ,而且成为国家围绕农业生产中心安排一切社会活动的管理模式 ;秦汉以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 ,以《四民月令》为代表 ,其所体现的农业管理思想出现了渐由宏观而至微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书 农业管理思想 《吕氏春秋》 《四民月令》 中国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农史研究动向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磊 卜风贤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4,65,共7页
农史研究是科技史学科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农业科学与历史学相互结合的方法,探讨农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动力、影响及规律,它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的观点来研究农业生产与技术、农业经济、... 农史研究是科技史学科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农业科学与历史学相互结合的方法,探讨农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动力、影响及规律,它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的观点来研究农业生产与技术、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发展及农业思想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性的一门交叉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分析 农史 中国 农业科学 农业经济 历史学 组成部分 社会科学
下载PDF
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樊志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20,共8页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 ,战国秦汉时期的农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在官吏择任上 ,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渐次被官僚制度取代 ;在体制方面 ,国家重农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 ;在体系构建上 ,则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 ,战国秦汉时期的农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在官吏择任上 ,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渐次被官僚制度取代 ;在体制方面 ,国家重农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 ;在体系构建上 ,则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农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既是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与秦汉农业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农官制度 重农思想
下载PDF
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行为研究——以清峪河水利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勇 聂敏 崔宇 《古今农业》 2005年第2期83-87,共5页
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的衰落与水利官吏和利夫[1]们的作弊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他们的作弊方式主要有私开渠道盗水、利用“倒失”敲诈、偷点消香以及利用过境优势强迫分水等,对水利的破坏很大,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现象的出... 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的衰落与水利官吏和利夫[1]们的作弊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他们的作弊方式主要有私开渠道盗水、利用“倒失”敲诈、偷点消香以及利用过境优势强迫分水等,对水利的破坏很大,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密不可分:时局动荡、天灾频仍、规则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水利 行为研究 关中 用水 作弊行为 经济环境 不可分
下载PDF
《大唐西域记》中关于农业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谷小勇 朱宏斌 冯风 《古今农业》 2007年第2期40-49,共10页
《大唐西域记》是一部关于西域史地的著作,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农业资料。本文以物产、土壤和气候为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为目,对此做了全面、系统地梳理,并简单考证了当时中亚、南亚以及西亚的整体农业发展状况。
关键词 大唐西域记 农业文献资源 物产 土壤 气候
下载PDF
移民对清代陕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开发与制约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常兴 周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由于外来移民的大量迁入,清代陕南地区的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经济开发的速度明显加快,客观上促进了陕南移民迁入区的经济发展。但由于移民人口的过度增加和大规模的掠夺性开发... 由于外来移民的大量迁入,清代陕南地区的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经济开发的速度明显加快,客观上促进了陕南移民迁入区的经济发展。但由于移民人口的过度增加和大规模的掠夺性开发,大肆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面积,致使陕南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清代 陕西 南部地区 农业经济 耕地面积 农业种植结构 资源开发 水利建设
下载PDF
晋唐人丁为本农税制的历史渊源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谷小勇 张波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
主税目由田赋、户调和徭役构成,课征物以实物为主,课税方式以依人丁为主,以户籍制度和均田制为制度基础,等等。我国晋唐时期各朝农业税制的内容及体系基本都在这一范畴内,故本文称之为"人丁为本农税制"[1]。浅层面看人丁为本... 主税目由田赋、户调和徭役构成,课征物以实物为主,课税方式以依人丁为主,以户籍制度和均田制为制度基础,等等。我国晋唐时期各朝农业税制的内容及体系基本都在这一范畴内,故本文称之为"人丁为本农税制"[1]。浅层面看人丁为本农税制是晋唐时期政府为适应频繁战争引发的社会政治经济格局而全新独创的一个农业税制,但深入分析看它是在社会战乱的推动和作用下,政府承继东汉及以前的赋役之法并予以再发展的结果。本文对人丁为本农税制和东汉及以前赋役之法的历史渊源关系予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唐 人丁为本农税制 历史渊源 探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