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0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农林高校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业务绩效的对策选择——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杜世平 赵凯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64-67,共4页
农林院校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在落实校院两级各项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综合办公室的实践出发,广泛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具体分析了其现存的问题,探讨了农林院校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的职能定位。最后,从重视制度建设... 农林院校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在落实校院两级各项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综合办公室的实践出发,广泛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具体分析了其现存的问题,探讨了农林院校二级学院综合办公室的职能定位。最后,从重视制度建设、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决策执行力等四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二级学院 综合办公室 业务绩效 对策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秦晓梁 高雪纯 +2 位作者 赛娜 王庆 冯永忠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培养体系与农业产业融合不够紧密,创新创业教育与农科专业教育特色结合不紧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培养体系与农业产业融合不够紧密,创新创业教育与农科专业教育特色结合不紧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建科学的创新创业管理机制、建设高效的创新创业平台、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5项任务为支撑,实施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计划,成功构建了“1510”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打造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拓展校园创新创业平台空间等10项具体措施,全面提升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体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引导思路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探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子龙 马志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8-78,共1页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教育引导的新形势及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本院开展的相关工作,提出强化成长服务师资队伍、搭建成长展示平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等方式,推动农科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
下载PDF
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本科生教学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云奇 冯永忠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第1期15-18,共4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实现“延迟开学、按时开课”的教学目标,线上教学成为各大高等院校首选的教学方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生教学第一周、第二周线上教学情况为研究对象,针对线上教学存在的网络教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实现“延迟开学、按时开课”的教学目标,线上教学成为各大高等院校首选的教学方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生教学第一周、第二周线上教学情况为研究对象,针对线上教学存在的网络教学平台运行平稳度低、教学设计与网络教学匹配度低、学生学习过程监管难度大、学习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措施:升级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互动,全程监督学生学习过程;增强考核力度,提升学习质量,以期为其他高等院校提升线上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线上教学 网络平台 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下载PDF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5
作者 吴清华 刘春梅 李桦 《大学》 2025年第1期192-196,共5页
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提升就业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为系统地把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运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创... 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提升就业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为系统地把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运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就业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管理能力,其中创新创业意识因子对学生就业满意度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因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须着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如此方可促进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和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就业满意度 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的实践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6
作者 唐亚坤 孙优优 +1 位作者 冯永忠 李萍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随着农林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课程组作为一种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中存在课程组建设制度不健全、课程组内教师之间和课程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课程组长选拔困难、课程组建设成效考核方式单... 随着农林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课程组作为一种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类专业课程组建设中存在课程组建设制度不健全、课程组内教师之间和课程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课程组长选拔困难、课程组建设成效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提出以下措施来完善课程组建设:①出台课程组建设管理办法,对课程组设置、课程组规模、课程组运行及职责、课程组考核及奖励等作出详细规定;②构建“教学研究—听课观摩—教学竞赛”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③建立课程组长选拔及培养机制;④创建团队建设、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4个维度的课程组建设效果评价体系,以期为其他农林高校开展课程组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农学类专业 课程组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多组学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路田 刘子辉 +12 位作者 赵鹏 邱四春 王晓明 郑炜君 韩德俊 毛虎德 宋卫宁 陈新宏 奚亚军 王中华 吉万全 康振生 许盛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9-1028,共10页
本研究在大规模根系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上,获得406份全球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小麦种质的基因型数据,并通过对18个农艺性状在10个种植环境中的系统调查,获得对应的表型数据。实验室前期评估证实表型与基因型数据可靠,可应用于小麦研究。同时,... 本研究在大规模根系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上,获得406份全球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小麦种质的基因型数据,并通过对18个农艺性状在10个种植环境中的系统调查,获得对应的表型数据。实验室前期评估证实表型与基因型数据可靠,可应用于小麦研究。同时,整合基因型、转录组、表型与栽培环境的气象数据,建立了一个可在网站(https://iwheat.net/resource)自由下载与利用的小麦多组学数据库,为小麦功能基因的挖掘与机理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组学 数据库 基因型 表现型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农学校外实践基地教学思考——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实验站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杨 海江波 郗洛延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年第2期9-10,共2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小麦玉米试验示范站教学具有贴近农作物生产实际、实验设置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融入课程思政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田间表象教学过多,机理性教学不足;课程内容单一,综合性不强;偏重统一化教学,忽视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小麦玉米试验示范站教学具有贴近农作物生产实际、实验设置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融入课程思政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田间表象教学过多,机理性教学不足;课程内容单一,综合性不强;偏重统一化教学,忽视分类培养等问题,可以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高校、试验站、农技推广部门与企业的联动、优化实践课程教学群的组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口小麦玉米试验示范站 农学 校外实践基地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农业院校校训教育功能探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铁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51期172-174,共3页
校训是学校办学历史与校园文化的突出代表。大学校训因大学对人才的培育与文化的更新作用,具有较之其他类型学校的校训更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寓农业院校校训精神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能够凝聚师生的学术自信... 校训是学校办学历史与校园文化的突出代表。大学校训因大学对人才的培育与文化的更新作用,具有较之其他类型学校的校训更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寓农业院校校训精神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能够凝聚师生的学术自信,推动我国农业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首批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大学,梳理其校训"诚朴勇毅"的制定、内涵及其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双一流"建设中农业院校校训教育功能的培育与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大学校训 “诚朴勇毅”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农学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小莉 任小龙 +1 位作者 冯永忠 张应辉 《高等农业教育》 2021年第5期65-70,共6页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因其局限性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挑战。"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专业课程,随着信息化技...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因其局限性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挑战。"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专业课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学环境的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建立更为有效的现代教学模式。在明确"作物栽培学"课程内容、知识结构和特点的前提下,通过线下线上问卷调查,分析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结合线上教学模式设计、应用与实践效果。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弊端,此外,通过线上有效互动,可促进师生交流和沟通,提高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作物栽培学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农学院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小利 郭月霞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6年第4期62-65,共4页
本文结合农学院的专业特点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最基本的目标和功能,介绍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必备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并对仪器设备选配和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仪器设备 化学试剂 实验室管理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投影模型的西北农村生态校园经济效益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红英 王兰英 邱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82-3684,共3页
选取财务成本效益(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益本比)、社会经济效益(医疗费用节省率和培训过的农民户均增收率)、技术经济效益(冲厕节水率、病虫害减少率、果业或蔬菜增收率和工人技术水平提高率)和生态经济效益(造林费用节省率、CO2减... 选取财务成本效益(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益本比)、社会经济效益(医疗费用节省率和培训过的农民户均增收率)、技术经济效益(冲厕节水率、病虫害减少率、果业或蔬菜增收率和工人技术水平提高率)和生态经济效益(造林费用节省率、CO2减排率、SO2减排率、土壤改良、化肥节约率)共4个1级指标14个2级指标,依据3种不同模式生态校园的经济效益的原始调查数据,利用主成分投影评价法,采用功效系数变换法对指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在将矩阵元素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西北农村生态校园模式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生态校园经济效益评价的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从财务成本的角度来说,3种生态校园模式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很显著,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其经济效益;从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的总体评价结果来看,猪、厕—沼—菜模式整体经济效益最佳,草—羊、厕—沼—果次之,厕—沼—菜最差,具有的较强实际意义,为全国其他地区农村中小学进行生态校园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校园 经济效益 评价 主成分投影
下载PDF
农林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普庆 《中国林业教育》 2008年第6期30-33,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就业制度的改革,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严峻的就业形势迫切需要农林院校必须转变就业工作思路,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招生就业、日常管理实现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毕业... 随着高等教育就业制度的改革,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严峻的就业形势迫切需要农林院校必须转变就业工作思路,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招生就业、日常管理实现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就业指导 就业竞争力
下载PDF
《西北农业学报》30年科研报道之变迁
14
作者 成敏 潘学燕 +3 位作者 史亚歌 顾玉兰 丁秀梅 陈利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8-405,共8页
为了向本刊读者在科研论文的选题策划、稿件的组织与撰写方面提供借鉴,对《西北农业学报》1992-2021年科研报道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30年间发表的全部论文,系统地分析每篇论文标题、作者、机构、基金项目、出版年、被引... 为了向本刊读者在科研论文的选题策划、稿件的组织与撰写方面提供借鉴,对《西北农业学报》1992-2021年科研报道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30年间发表的全部论文,系统地分析每篇论文标题、作者、机构、基金项目、出版年、被引频次和下载量。结果表明:30年间《西北农业学报》共发表学术论文7470篇,基金项目资助论文共6143篇,占总发文量的82.24%;总被引频次101150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4次,总下载量为1781364次,篇均下载量为238次;近3年篇均版数达到每篇文章平均8.6版;近15年学科分布前24名分布为农作物、园艺、畜牧与动物医学、植物保护、生物学、农业基础科学等;经过30年的变迁,本刊现报道方向主要有动植物重要性状的表型分析、基因型分析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调控重要性状的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与遗传改良,新型栽培、植保和耕作措施研究,新型养殖、防疫技术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研究。总的来说,本刊的报道方向与时俱进,紧跟农业科学发展前沿,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同时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农业科研和高等院校综合性农业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业学报》 学科分布 报道方向
下载PDF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
15
作者 李胄 唐保善 《中国棉花》 2012年第7期36-36,共1页
西北农大棉5392于2011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陕审棉2011001。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西北 新品种 陕西省
下载PDF
西北农业大开发的若干战略问题抉择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军 樊廷录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5-68,共4页
讨论了西北农业大开发的若干战略问题 ,认为西北大开发中农业开发事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应当优先启动 ,农村经济发展是本地区实现生态重建的基础而应优先发展 ,干旱山塬区林果草生产的生态经济效果优于粮食生产而应重点发展 ,水土流失... 讨论了西北农业大开发的若干战略问题 ,认为西北大开发中农业开发事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应当优先启动 ,农村经济发展是本地区实现生态重建的基础而应优先发展 ,干旱山塬区林果草生产的生态经济效果优于粮食生产而应重点发展 ,水土流失治理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 ,而西北农业大开发的关键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西北农业大开发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业开发 中国 生态环境建设 节水农业
下载PDF
高产优质抗叶锈病小麦新品种—西农599
17
作者 杨明明 董剑 +4 位作者 高翔 赵万春 李晓燕 郑新 崔超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20,共1页
西农59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2101852-6为母本、西农188为父本杂交后代品系,再以俊达108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2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陕审麦20230009号。1农艺性状西农599属半冬性品种,生... 西农59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2101852-6为母本、西农188为父本杂交后代品系,再以俊达108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2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陕审麦20230009号。1农艺性状西农599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平均219.0 d,比对照小偃22晚1.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冬性品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 系谱法选育 小麦新品种 小偃22 高产优质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小麦Glu-D1位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条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玉燕 周红伟 +4 位作者 叶皓炫 张晓科 郭波莉 赵海燕 张影全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s)是影响面条产品质量的关键蛋白组分,其中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s对面团及面制品的品质贡献效应最大。为明确Glu-D1位点不同HMW-GS对3类主要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小偃22遗传背景下Glu-D1位...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s)是影响面条产品质量的关键蛋白组分,其中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s对面团及面制品的品质贡献效应最大。为明确Glu-D1位点不同HMW-GS对3类主要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小偃22遗传背景下Glu-D1位点HMW-GSs分别为2+12、3+12、4+12和5+10的4个BC6F4代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比较了4种亚基对鲜湿面、挂面以及冷冻熟面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其他亚基相比,含有3+12亚基的鲜湿面具有较好的烹调吸水率和较低的烹调损失率,同时硬度、弹性、回复性、咀嚼性等较好;含有3+12亚基的挂面最佳煮制时间短、烹调吸水率较高、烹调损失率较低,而含有2+12亚基的挂面硬度和咀嚼性适中、黏附性低、回复性较高;含有3+12和2+12亚基的冷冻熟面冻藏稳定性较好,含有3+12亚基的冷冻熟面硬度适中,咀嚼性较高,整体质构特性表现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面条专用小麦品种选育、专用加工原粮选择、专用粉开发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W-GS Glu-D1位点 鲜湿面 挂面 冷冻熟面
下载PDF
氮肥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活性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志浩 黄禹铭 +4 位作者 白雨欣 彭豪 黄超龙 郝潇逸 任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
【目的】研究氮肥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及活性氮组分的影响,以期为关中地区合理高效种植制度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于2020-2022年,在陕西省关中地区进行大田定位试验,试验设置施氮量和秸秆还田方式2... 【目的】研究氮肥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及活性氮组分的影响,以期为关中地区合理高效种植制度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于2020-2022年,在陕西省关中地区进行大田定位试验,试验设置施氮量和秸秆还田方式2个因素,其中施氮量包括传统施氮(N_(1))和减量施氮(N_(0.7))2个水平,秸秆还田方式包括秸秆不还田(S_(0))和秸秆还田(S)2个水平,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计4个处理,分别为传统施氮+秸秆还田(N_(1)S)、减量施氮+秸秆还田(N_(0.7)S)、传统施氮+秸秆不还田(N_(1)S_(0))和减量施氮+秸秆不还田(N_(0.7)S_(0)),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N_(2)O排放通量、土壤活性氮组分(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无机氮(IN)、有机氮(DO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以及夏玉米产量和单位产量N_(2)O累积排放量,并分析了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活性氮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同一施氮量处理下,与秸秆不还田(S_(0))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S)增加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NO_(3)^(-)-N、NH_(4)^(+)-N、IN、DON、MBN含量以及夏玉米产量和单位产量N_(2)O累积排放量;在同一秸秆还田方式下,与传统施氮(N_(1))处理相比,减量施氮(N 0.7)处理降低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NO_(3)^(-)-N、NH_(4)^(+)-N、IN、DON、MBN含量以及夏玉米产量和单位产量N_(2)O累积排放量。与N_(1)S_(0)处理相比,N_(1)S和N_(0.7)S处理显著增加了夏玉米产量和N_(2)O累积排放量,N_(0.7)S_(0)处理显著降低了夏玉米产量和N_(2)O累积排放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NO_(3)^(-)-N、NH_(4)^(+)-N、IN、DON和MBN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与传统施氮+秸秆不还田处理比较,传统施氮+秸秆还田处理和减量施氮+秸秆还田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减量施氮+秸秆不还田处理可显著降低N_(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减量施氮 秸秆还田 N_(2)O排放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西北旱区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20
作者 李彤 王梓廷 +3 位作者 刘露 廖允成 刘杨 韩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9-870,共12页
【目的】保护性耕作在中国西北旱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探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 【目的】保护性耕作在中国西北旱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探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旱作麦田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为推广保护性耕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以中国西北旱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常规耕作翻耕(PT)为对照,设计深松耕(CPT)和免耕(ZT)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并分析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和保护性耕作之间的关系。【结果】长期应用保护性耕作已对旱作麦田的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丰度有不同的影响,两者对3种耕作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在不同的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不均,连续性较差,空间变异程度较高,表现出强烈的空间聚集分布。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也有显著的影响,与传统翻耕相比,深松耕和免耕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黏粒、水分、全氮、铵态氮含量和脲酶、蔗糖酶活性。典范主分量分析(CPCA)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理化性质变化主要受到耕作方式的影响,并且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与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在免耕方式下,土壤黏粒、水分和铵态氮含量等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分布;在深松耕方式下,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显著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结论】旱作麦田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空间分布,并且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空间结构。同时,土壤水分和碳氮含量分别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微生物 空间分布 群落丰度 土壤理化性质 西北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