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计量学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天龙 吴珊 +3 位作者 汤宏胜 王康 段忆翔 李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948,共10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作为一种新兴的元素分析技术,具有实时在线、非接触、多元素同时检测等优点,是光谱分析领域内的一种前沿性分析手段。然而,如何从复杂大量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其定性、定量分析准确度是激光诱导击...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作为一种新兴的元素分析技术,具有实时在线、非接触、多元素同时检测等优点,是光谱分析领域内的一种前沿性分析手段。然而,如何从复杂大量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其定性、定量分析准确度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目前面临的难题。化学计量学作为多学科交叉的化学分支学科,在数据处理、信号解析和模式识别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解决传统化学研究方法难以解决的一些复杂问题。本文从光谱数据预处理、定性和定量分析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化学计量学 数据预处理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评述
下载PDF
不同产地粉葛的指纹图谱及PCA模式识别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黎 高苏亚 李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可行的粉葛药材质量评价及聚类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Kromasil5-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70∶30)[B]和水[A],(0.01至50 min,B相由20%升为55%),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68 nm的... 目的建立简单可行的粉葛药材质量评价及聚类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Kromasil5-OD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70∶30)[B]和水[A],(0.01至50 min,B相由20%升为55%),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68 nm的色谱条件,进行HPLC指纹图谱及PCA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有效成分葛根素在6.25~62.50μg/mL、大豆苷元在0.62~6.1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达101.29%(RSD 1.86%)、99.42%(RSD 2.45%);同时通过PCA模式识别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的粉葛药材进行了较好的聚类分析及质量评价。结论 HPLC指纹图谱及PCA模式识别分析法可以为粉葛药材的质量鉴别与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HPLC指纹图谱 PCA模式识别分析
原文传递
人工神经元网络法提高毛细管电泳药物控制分析准确度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华 张雅雄 +3 位作者 Polkov pavla Havel Josef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64-1268,共5页
研究了人工神经元网络法在毛细管电泳定量测定memantine中提高测定准确度的可行性 .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测定memantine的过程中 ,其浓度与峰高或峰面积以及与二者和内标的比值均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人工神经元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校正... 研究了人工神经元网络法在毛细管电泳定量测定memantine中提高测定准确度的可行性 .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测定memantine的过程中 ,其浓度与峰高或峰面积以及与二者和内标的比值均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人工神经元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校正能力 ,其最大优点是无须对分离体系及组分的迁移行为预先予以了解 .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输入为memantine的峰高和峰面积 ,输出为memantine的浓度 .通过实验确定的网络结构为 2∶2∶1型 .由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通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控制分析 准确度 人工神经元网络 毛细管电泳 MEMANTINE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天青A-BSA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尚永辉 刘静 +3 位作者 刘建波 郭颖 陈燕 张萍 《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70-273,共4页
考察了天青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混合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发现天青A的加入能引起BSA的共振散射光谱强度明显增强,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蛋白的新方法.在p H=3.78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固定天青A浓度为1.00×10-5mol/L... 考察了天青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混合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发现天青A的加入能引起BSA的共振散射光谱强度明显增强,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蛋白的新方法.在p H=3.78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固定天青A浓度为1.00×10-5mol/L,当牛血清白蛋白浓度在8.80×10-8~4.40×10-6mol/L范围内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RLS=69.744c(mol/L)+59.359,相关系数r=0.992 8,检出限为3.28×10-8mol/L,方法应用于牛尿样品中白蛋白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106%之间,表明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BSA) 天青A 共振光散射
下载PDF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 被引量:25
5
作者 高鸿 《大学化学》 CAS 1999年第4期4-7,共4页
早在50年代后期高鸿教授就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他提出了分析化学研究的特殊矛盾是对象和方法的矛盾。1960年他写成了“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一文。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这篇文章一直没有发表。... 早在50年代后期高鸿教授就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他提出了分析化学研究的特殊矛盾是对象和方法的矛盾。1960年他写成了“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一文。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这篇文章一直没有发表。“文化革命”中,这篇文章被红卫兵抄家时抄走,从此原稿失落了。30年来,他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他认为分析化学家应该具有数学的、物理的和电子学的知识。根据这种认识,早在50年代后期,他担任教研室主任的时候,就选派青年教师脱产去进修数学和电子学。他还大力在分析化学教师中进行“无线电扫盲”。他的这些措施对发展南京大学的分析化学专业起了促进作用。1962年他在北京民族饭店参加国家学科规划会议。在会议上谈了上述文章的内容,向化学界的前辈请教。他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宁、长春、西安、兰州、福建、武汉、乌鲁木齐等20个城市就这个问题作过报告,对促进我国分析化学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例如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组1990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分析化学前沿与教育研讨会”,高鸿教授在会上作了“分析化学现状和未来”的主题报告。这个报告是在他主持下由以程介克教授为首的,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5位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分析科学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简 岳宣峰 《榆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3-55,共3页
仪器分析是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根据课程理论与专业要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依据该学科发展需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出发,基于采用研究型教学法,调整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辅助和虚拟实验室等,对教学内... 仪器分析是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根据课程理论与专业要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依据该学科发展需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出发,基于采用研究型教学法,调整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辅助和虚拟实验室等,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氯离子选择电极瞬时电位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SHI Sheng-Hua 史生华 +1 位作者 郭艳丽 索志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6-559,共4页
0.1 mol/L KNO3空白液与Cl-切换时, AgCl电极响应的瞬时电位信号峰高度ΔEp有非常好的再现性, 40多天所测的10次标准曲线电位平均偏差小于2.0 mV, ΔEp~p(Cl-)直线平均斜率为55.4 mV, 其平均偏差小于1.0 mV, 电极响应下限和ΔEp~p(Cl-... 0.1 mol/L KNO3空白液与Cl-切换时, AgCl电极响应的瞬时电位信号峰高度ΔEp有非常好的再现性, 40多天所测的10次标准曲线电位平均偏差小于2.0 mV, ΔEp~p(Cl-)直线平均斜率为55.4 mV, 其平均偏差小于1.0 mV, 电极响应下限和ΔEp~p(Cl-)直线截距都与经AgCl溶度积所计算的值一致. 瞬时信号峰电位上升时间小于1.5 s, 可实现小体积试液的快速准确分析. 用离子水合吉布氏自由能ΔGh(Cl-)的变化解释了瞬时信号不同阶段的电位变化速度. 实验中使用自制的活度阶梯自动切换装置, 该装置具有容积比为 4∶1的空白液和试液两个注射泵. 用该法已测定了维生素B6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选择电极 瞬时电位信号 活度阶梯法 瞬时电位分析法 离子水合自由能 电极响应
下载PDF
独立成分分析结合在线红外技术研究3,4-双(4'-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的合成反应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昆仑 吴楠 +2 位作者 杨欢 杨小峰 李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4-249,共6页
利用在线红外技术监测3,4-双(4'-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DATF)的合成过程,并结合核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对反应过程中获得的实时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了反应物、中间体及产物各组分纯物质的红外光谱图.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 利用在线红外技术监测3,4-双(4'-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DATF)的合成过程,并结合核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对反应过程中获得的实时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了反应物、中间体及产物各组分纯物质的红外光谱图.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求得中间体的红外振动光谱,验证了所分离红外光谱图的正确性,从而推导出合理的合成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核独立成分分析算法能合理地解析红外光谱在线数据,并有效捕捉合成反应的中间体,对合成反应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红外光谱 核独立成分分析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氧化呋咱
下载PDF
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宁晓辉 聂菲 +2 位作者 杨鹰 汤宏胜 郑建斌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5期-,共4页
在分析化学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的今天,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从传统的"使用分析仪器"逐渐朝着既会"使用分析仪器"又懂得"分析仪器设计制造方法"的目标改进。本文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针对分析化学专业的硕士生... 在分析化学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的今天,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从传统的"使用分析仪器"逐渐朝着既会"使用分析仪器"又懂得"分析仪器设计制造方法"的目标改进。本文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针对分析化学专业的硕士生设计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灵活,实验课题开放,并注重能力培养,经过两年的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摸索了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分析科学 课程改革 课程实践
下载PDF
不同种类蜂蜜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3
10
作者 曹炜 卢珂 +3 位作者 陈卫军 索志荣 郑建斌 尉亚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52-356,共5页
本文以5种不同蜜源的蜂蜜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总酚酸含量的基础上,研究了蜂蜜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清除作用,同时还测定了蜂蜜的总还原力。实验结果表明,5种蜂蜜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呈剂量效应关系... 本文以5种不同蜜源的蜂蜜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总酚酸含量的基础上,研究了蜂蜜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清除作用,同时还测定了蜂蜜的总还原力。实验结果表明,5种蜂蜜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呈剂量效应关系,酚酸含量、还原能力、抗氧化能力之间呈正相关,酚酸含量较高的枇杷蜜和荆条蜜的抗氧化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抗氧化 自由基 还原力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蜂胶与杨树芽提取物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曹炜 符军放 +2 位作者 索志荣 陈卫军 郑建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2-166,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多极质谱联用法,分析了陕西、河南、湖北、河北、辽宁、浙江、山东、甘肃和贵州等地的30个蜂胶样品以及2个不同产地杨树芽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30个蜂胶样品与杨树芽乙醇提取物的成分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多极质谱联用法,分析了陕西、河南、湖北、河北、辽宁、浙江、山东、甘肃和贵州等地的30个蜂胶样品以及2个不同产地杨树芽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30个蜂胶样品与杨树芽乙醇提取物的成分十分相似,生松素、珂因和高良姜素是存在于蜂胶和杨树芽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另外,中国蜂胶和杨树芽提取物中含有咖啡酸苯乙酯、咖啡酸苯甲酯、苯甲基-p-香豆酸、2-甲基-2-丁烯基-阿魏酸、3-丙酰基-短叶生松素、2-甲基-2-丁烯基-p-香豆酸、肉桂酰咖啡酸、反式-阿魏酸和顺式-阿魏酸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杨树芽胶 酚类化合物 液相色谱/多级质谱
下载PDF
杀菌剂中抑霉唑含量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治安 赵景婵 +1 位作者 王耀 宋俊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选用庚烷磺酸钠作离子对试剂 ,拟定了杀菌剂中抑霉唑及其硫酸盐的反相离子对HPLC测定方法。讨论了离子对的形成过程 ,pH值对离子对形成的影响 ,推导了流动相pH值计算公式 ,估算了流动相的pH值范围 ,确定了色谱柱为EclipseXDB C815 0mm&#... 选用庚烷磺酸钠作离子对试剂 ,拟定了杀菌剂中抑霉唑及其硫酸盐的反相离子对HPLC测定方法。讨论了离子对的形成过程 ,pH值对离子对形成的影响 ,推导了流动相pH值计算公式 ,估算了流动相的pH值范围 ,确定了色谱柱为EclipseXDB C815 0mm× 4 .6mm ,流动相为甲醇 :含 12mmol/L庚烷磺酸钠的 2 5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 (pH≈ 2 .8) =6 2∶38(V/V) ,测定波长为 2 2 5nm的分析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 7.1× 10 -4μg ;线性范围为 8.0× 10 -3 ~ 4 .0 μg ,实验结果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r =0 .9998。方法用于杀菌剂样中抑霉唑及其硫酸盐的测定 ,回收率 9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抑霉唑 含量测定 离子对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抑霉唑硫酸盐 庚烷磺酸钠
下载PDF
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对黄芩苷的电催化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亚 乔广军 +1 位作者 张宏芳 郑建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99-903,共5页
用亲水性离子液体氯化1-戊基-3-甲基咪唑([AMIM]Cl)作修饰剂构置了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在pH=3.53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黄芩苷在IL/CPE和裸碳糊电极(CP... 用亲水性离子液体氯化1-戊基-3-甲基咪唑([AMIM]Cl)作修饰剂构置了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在pH=3.53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黄芩苷在IL/CPE和裸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尿样和血清样品中黄芩苷含量的新方法。在CPE上黄芩苷氧化、还原峰之间峰电位差(△Ep)为0.204V,在IL/CPE上其峰峰电位差减小为0.103V;黄芩苷在IL/CPE上的电流响应是其在CPE上的7.1倍。表明IL/CPE对黄芩苷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计算了黄芩苷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子转移系数和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在方波伏安曲线上,黄芩苷的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8~2.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9mol/L(S/N=3)。连续6次测定浓度为4.0×10^-7mol/L黄芩苷溶液的RSD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法 电催化 离子液体 碳糊电极 黄芩苷
下载PDF
复方丹参片中四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紫外检测法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索志荣 秦海燕 +2 位作者 曹炜 刘文哲 郑建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629,共4页
建立了电化学检测器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的液相色谱(HPLC-ECD-DAD)同时分离和测定复方丹参片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和丹参酮ⅡA 等4种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 i.d.,5.0 μm),以甲醇和0.4%磷... 建立了电化学检测器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的液相色谱(HPLC-ECD-DAD)同时分离和测定复方丹参片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和丹参酮ⅡA 等4种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 i.d.,5.0 μm),以甲醇和0.4%磷酸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行梯度洗脱;ECD检测电压0.7 V,DAD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 ℃.实验结果表明,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和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分别为0.3~9.0 mg/L,1.1~54.0 mg/L,1.1~11.1 mg/L和5.2~52.0 mg/L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和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5%),98.2%(RSD为2.07%),97.6%(RSD为2.18%)和97.2%(RSD为2.07%).该法同时利用了ECD和DAD的优点,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紫外检测法 原儿茶酸 原儿茶醛 咖啡酸 丹参酮ⅡA 复方丹参片
下载PDF
葡萄酒中7种酚酸的色谱电化学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曹炜 索志荣 +1 位作者 宋纪蓉 郑建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24-1427,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葡萄酒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丁香酸、p-香豆酸、咖啡酸、绿原酸和阿魏酸等7种生物活性酚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并测定了5种国产不同品牌的葡萄酒.采用HypersilODS色谱柱(250mm×4.0mm,5.0μm),流... 建立了同时测定葡萄酒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丁香酸、p-香豆酸、咖啡酸、绿原酸和阿魏酸等7种生物活性酚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并测定了5种国产不同品牌的葡萄酒.采用HypersilODS色谱柱(250mm×4.0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4%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工作电压为0.7V,柱温为30℃.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法的检出限比紫外法的检出限低4~6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化学检测 葡萄酒 酚酸
下载PDF
蜂胶中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的HPLC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曹炜 符军放 +3 位作者 索志荣 郑建斌 宋纪蓉 尉亚辉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2-524,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蜂胶中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该方法测定9个产地蜂胶样品中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0→35min,甲醇-0.1%甲... 目的:建立测定蜂胶中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该方法测定9个产地蜂胶样品中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0→35min,甲醇-0.1%甲酸比例由(50∶50)→(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7nm;柱温:30℃。结果:白杨素在0.08~4.1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高、中、低3个量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01.2%,99.7%;RSD分别为1.3%,1.8%,1.4%。高良姜素在0.06~3.8μg(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高、中、低3个量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100.6%,100.2%;RSD分别为1.0%,1.7%,1.8%。9个蜂胶样品中白杨素和高良姜素含量范围分别为2.25%~5.58%和2.18%~3.44%。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黄酮 白杨素 高良姜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利用二进样条小波模极大方法消除毛细管电泳信号噪声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仲红波 陈立仁 +2 位作者 李关宾 刘辉 郑建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96-800,共5页
根据毛细管电泳信号中噪声与真实信号的模极大值特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二进样条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算法去噪的方法.研究了信号的半峰宽、不同信噪比以及阈值的选取对去噪结果的影响,并对模拟含噪信号和含噪毛细管... 根据毛细管电泳信号中噪声与真实信号的模极大值特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二进样条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算法去噪的方法.研究了信号的半峰宽、不同信噪比以及阈值的选取对去噪结果的影响,并对模拟含噪信号和含噪毛细管电泳信号去噪前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地消除谱带较宽的毛细管电泳等信号中存在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样条小波 模极大值 毛细管电泳 化学信号处理 去噪 噪声 分析化学
下载PDF
双甲基化大豆苷元磺酸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尊听 王秋亚 +3 位作者 贺云 王小兵 薛东 郑建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47-2253,共7页
以大豆苷元为原料合成了强水溶性异黄酮类化合物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1)和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铜(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的分子组成为[Na(H2O)2](C17H13O4SO3),Na的配位数为6,且相邻钠离子以7,4′-二... 以大豆苷元为原料合成了强水溶性异黄酮类化合物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1)和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铜(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的分子组成为[Na(H2O)2](C17H13O4SO3),Na的配位数为6,且相邻钠离子以7,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根氧原子桥连,与两个磺酸根的3个氧原子和1个S原子组成六元环,六元环通过Na—O配位键彼此稠合,在晶体结构中形成延伸的锯齿状聚合八面体配位钠离子链;这些钠离子链之间又通过配位水与配位水、磺酸根之间的氢键作用自组装成二维结构的超分子离子聚合物.化合物2的分子组成为[Cu(H2O)6](C17H13O4SO3)2.8H2O,Cu(Ⅱ)位于对称中心上.[Cu(H2O)6]2+,C17H13O4SO3-和H2O之间存在多种氢键;并且异黄酮环反平行排列存在π…π的堆积作用.氢键和π…π的堆积作用使化合物2自组装成三维结构的超分子.抗缺氧缺血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它们的抗缺氧缺血活性比大豆苷元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苷元 7 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 7 4'-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铜 抗缺氧缺血活性
下载PDF
苹果渣混合菌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抗震 宋纪蓉 +2 位作者 黄洁 赵宏安 任莹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5-37,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了苹果渣混合菌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适宜条件:接种比4.5∶3∶1、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34℃、发酵时间96h、自然pH值、尿素与无机盐分两次添加、不灭菌。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由16.28%提高到28.43%,真蛋白含量由1... 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了苹果渣混合菌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适宜条件:接种比4.5∶3∶1、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34℃、发酵时间96h、自然pH值、尿素与无机盐分两次添加、不灭菌。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由16.28%提高到28.43%,真蛋白含量由10.02%提高到26.59%,而粗纤维则由16.68%降低到1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蛋白 苹果渣 混合菌 发酵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人含药血清中丹参相关代谢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郑晓晖 王世祥 +3 位作者 赵新锋 赵欣 刘青 郑建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人含药血清中丹参相关代谢产物,推测其代谢机制.方法: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富集和分离血清样品中的代谢物,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进行检测多级质谱技术确定代谢物的碎片结构,推测其结构.结果:在人含药血清中检测到了...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人含药血清中丹参相关代谢产物,推测其代谢机制.方法: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富集和分离血清样品中的代谢物,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进行检测多级质谱技术确定代谢物的碎片结构,推测其结构.结果:在人含药血清中检测到了5个新的代谢产物,分析了各代谢物的体内形成机制.结论:本研究可为复方丹参滴丸体内物质基础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含药血清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