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3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思政”格局下支撑拔尖人才培养的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以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聂菲 刘家玮 +3 位作者 赵春欣 崔红波 李延 崔斌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7期32-39,共8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在“铸魂”。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在拔尖学生培养中把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才能让拔尖创新人才真正服务于国家所需。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思政育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在“铸魂”。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在拔尖学生培养中把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才能让拔尖创新人才真正服务于国家所需。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课程案例库建设以及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建设等,有效提高化学实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化学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中心建设
下载PDF
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李安阳 宁晓辉 +3 位作者 任智卉 孙伟 李延 崔斌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7期140-146,共7页
作为支撑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基地,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构建起三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配合以四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中心的大型科学仪器平台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 作为支撑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基地,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构建起三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配合以四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中心的大型科学仪器平台为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加速了科研成果的产出,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中心强化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为师生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与学习空间;此外,中心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和对外交流,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展现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面向未来,中心将继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科研服务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化学人才和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科学仪器运维 实验室安全管理
下载PDF
播种化学梦 铸造科学魂——西北大学化学科普实验室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凤凤 闫春更 +3 位作者 张伟 马佳妮 赵军龙 谢钢 《大学化学》 CAS 2019年第8期160-166,共7页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势在必行。在探索如何让化学以更好的方式示人,如何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的路途中,西北大学化学科普实验室应运而生。本文从项目产生的背景、项目愿景与目标、项目建设...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势在必行。在探索如何让化学以更好的方式示人,如何培养、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的路途中,西北大学化学科普实验室应运而生。本文从项目产生的背景、项目愿景与目标、项目建设与实施、项目评价与反思以及项目展望五方面对化学科普实验室的实践与反思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 趣味化学
下载PDF
西北大学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延 陈三平 +5 位作者 谢钢 刘春雷 赵志厚 谭青山 赵晓霞 栾新军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5期31-35,共5页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西北大学化学专业科学合理地设定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以教材建设为根基,擦亮专业育人底色;以课程建设为统领,着重提高学生学术素养;以一流的教学管理为保障,建立人才培...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西北大学化学专业科学合理地设定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以教材建设为根基,擦亮专业育人底色;以课程建设为统领,着重提高学生学术素养;以一流的教学管理为保障,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在专业建设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文从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介绍西北大学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专业 一流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西北大学SCI论文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遴 李文斌 宫永宽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SCI所收录的期刊和论文常被称作国际主流期刊和国际主流科学,具有科研绩效的评价作用,所以论文能否被SCI收录和引用,已成为西北大学师生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热点.虽然我校近几年论文被收录数在不断增加,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发表在高影响... SCI所收录的期刊和论文常被称作国际主流期刊和国际主流科学,具有科研绩效的评价作用,所以论文能否被SCI收录和引用,已成为西北大学师生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热点.虽然我校近几年论文被收录数在不断增加,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数较少.这需要我校师生在提高论文质量的同时,适应和利用国际"游戏规则",在被SCI检索的期刊,特别是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多发表论文,以扩大我校的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大学 SCI 论文质量 论文数量 影响因子 期刊 收录率 图书馆
下载PDF
理工科研究生大型仪器自主操作培训体系的探索——以西北大学透射电子显微镜操作培训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红波 宁晓辉 +1 位作者 高翔 聂菲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281-282,共2页
大型仪器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通过专门的培训掌握大型仪器的基本操作不仅是保障其顺利完成科研课题的需要,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型仪器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通过专门的培训掌握大型仪器的基本操作不仅是保障其顺利完成科研课题的需要,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西北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学校理工科研究生开展的透射电子显微镜JEM-1400Flash自主操作培训为例,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大型仪器操作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自主操作培训 透射电子显微镜 研究生教育 培训体系
下载PDF
西部地方综合性大学化学拔尖创新人才“进阶式”贯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史素青 李安阳 +2 位作者 和媛 李剑利 栾新军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42-49,共8页
西北大学立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点,针对西部地方高校化学拔尖人才贯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凝练了“化材灯火”奋斗精神,明晰了“价值引领-思维涵养-精神塑造”“三聚焦”立德铸魂实施新路径,构建了“立体化课程体系-系统... 西北大学立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点,针对西部地方高校化学拔尖人才贯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凝练了“化材灯火”奋斗精神,明晰了“价值引领-思维涵养-精神塑造”“三聚焦”立德铸魂实施新路径,构建了“立体化课程体系-系统化专业训练-开放化创新实践”“三化一中心”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校-学院-社会-导师-学生”五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化学拔尖创新人才“进阶式”贯通培养新模式,满足了本硕博不同学位类型、不同专业基础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力支撑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介绍了西北大学化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举措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拔尖创新人才 研究生教育 “进阶式”贯通培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中国红!——基于化学与思政的文化探索
8
作者 任悦 朱奕萱 +4 位作者 惠朝晖 林青青 张伟 谢钢 赵军龙 《大学化学》 2025年第1期289-296,共8页
以红色物质科普为主线,以红色浪漫传承为副线,以红色信仰思政为隐线,涉及浪漫情怀、历史文化、革命信仰、科技进步、科普实践等元素,挖掘红色背后蕴含的化学与思政元素,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中国人对“红色”的独特感情。
关键词 中国红 化学科普 思政教育
下载PDF
低铂纳米电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电催化析氢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郭晓辉 姚虎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7,共27页
氢气(H2)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绿色“零”碳特性,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前途的能源替代品之一。电解水制氢提供了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制氢途径。铂(Pt)基材料被认为是析氢反应(HER)的有效电催化剂,但是有限的储量和高昂的价格使得Pt基催化剂... 氢气(H2)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绿色“零”碳特性,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前途的能源替代品之一。电解水制氢提供了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制氢途径。铂(Pt)基材料被认为是析氢反应(HER)的有效电催化剂,但是有限的储量和高昂的价格使得Pt基催化剂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受到限制;因此,设计低成本和高HER性能的低Pt电催化剂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合金策略、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单原子策略等具有代表性的低Pt催化剂合成策略,系统梳理了低Pt电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文章指出新型低Pt催化剂的设计、催化剂构效关系、新型载体材料的开发以及催化剂在实际系统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研究是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低Pt催化剂 合金 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单原子
下载PDF
地方综合性大学化学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烨华 王尧宇 +2 位作者 李剑利 常江 张逢星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9期16-20,共5页
构建课程新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是高等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本文立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点,通过构建"四位一体"课程新体系,形成三层次的课程模块,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课程内容改革,为化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大学 化学创新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构建 教学内容改革
下载PDF
铜卟啉合成及其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南志祥 李珺 +1 位作者 张逢星 白银娟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4期46-51,共6页
介绍了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铜卟啉合成及其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该实验是一个科研转化的大学生综合化学实验,内容包括铜四苯基卟啉的合成、铜四苯基卟啉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光催化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介绍了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铜卟啉合成及其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该实验是一个科研转化的大学生综合化学实验,内容包括铜四苯基卟啉的合成、铜四苯基卟啉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光催化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过本实验,可以拓宽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卟啉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光降解 综合化学实验
下载PDF
5-甲氧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呋喃的制备--介绍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云侠 赵宇 +1 位作者 王兰英 李剑利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1期69-72,共4页
介绍了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以对甲氧基苯酚和苯乙烯为原料,六氟异丙醇为溶剂,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为氧化剂,室温合成5-甲氧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呋喃,并用IR、1H NMR、13C NMR和HR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本实验有... 介绍了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以对甲氧基苯酚和苯乙烯为原料,六氟异丙醇为溶剂,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为氧化剂,室温合成5-甲氧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呋喃,并用IR、1H NMR、13C NMR和HR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本实验有益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探索精神,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氧基-2-苯基-2 3-二氢苯并呋喃 对甲氧基苯酚 苯乙烯
下载PDF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 被引量:25
13
作者 高鸿 《大学化学》 CAS 1999年第4期4-7,共4页
早在50年代后期高鸿教授就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他提出了分析化学研究的特殊矛盾是对象和方法的矛盾。1960年他写成了“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一文。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这篇文章一直没有发表。... 早在50年代后期高鸿教授就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他提出了分析化学研究的特殊矛盾是对象和方法的矛盾。1960年他写成了“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一文。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这篇文章一直没有发表。“文化革命”中,这篇文章被红卫兵抄家时抄走,从此原稿失落了。30年来,他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他认为分析化学家应该具有数学的、物理的和电子学的知识。根据这种认识,早在50年代后期,他担任教研室主任的时候,就选派青年教师脱产去进修数学和电子学。他还大力在分析化学教师中进行“无线电扫盲”。他的这些措施对发展南京大学的分析化学专业起了促进作用。1962年他在北京民族饭店参加国家学科规划会议。在会议上谈了上述文章的内容,向化学界的前辈请教。他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宁、长春、西安、兰州、福建、武汉、乌鲁木齐等20个城市就这个问题作过报告,对促进我国分析化学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例如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组1990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分析化学前沿与教育研讨会”,高鸿教授在会上作了“分析化学现状和未来”的主题报告。这个报告是在他主持下由以程介克教授为首的,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5位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分析科学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α-Fe_2O_3薄膜及其性能测试——推荐一个材料化学实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斌 杨建辉 《大学化学》 CAS 2015年第3期51-55,共5页
以配合物乙酰丙酮铁为前驱体,利用超声雾化的方法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制备α-Fe2O3薄膜,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表征。
关键词 超声雾化 Α-FE 0 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MOCVD)
下载PDF
馆藏汉代瓦当表面可溶盐的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荆海燕 马芬 +2 位作者 郑丽珍 白璐 付文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采用离子色谱仪(IC),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化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等现代分析仪器,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汉代瓦当表面可溶盐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相关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瓦当表面可溶盐含有石... 采用离子色谱仪(IC),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化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等现代分析仪器,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汉代瓦当表面可溶盐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相关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瓦当表面可溶盐含有石膏(Ca SO_(4)·2H_(2)O)和有机酸钙盐[Ca_(3)(CH_(3)COO)_(3)Cl(NO_(3))_(2)·6H_(2)O]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当 可溶盐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 X射线衍射 离子色谱
下载PDF
大学化学类专业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改进 被引量:3
16
作者 和媛 张桢 谢钢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11期92-97,共6页
基于新时代对化学工作者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新要求以及现阶段大学化学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针对化学类专业英语听说课程,试从专业词汇和重要句型两个方面,探索"听说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多模式教学方... 基于新时代对化学工作者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新要求以及现阶段大学化学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针对化学类专业英语听说课程,试从专业词汇和重要句型两个方面,探索"听说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多模式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和改善教学效果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 听说教学 化学 任务型教学
下载PDF
材料化学创新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智卉 刘斌 +1 位作者 杨建辉 申烨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6年第25期174-175,共2页
分析总结西北大学材料化学创新实验课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教学方法以加强学生对该创新实验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 创新实验 材料化学 综合能力
下载PDF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及其磁感应热性能分析——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廷斌 卢俊杰 +4 位作者 邱滢 张欢 刘晓丽 彭明丽 樊海明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12期226-235,共10页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磁学性质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中,超顺磁氧化铁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磁感应热特性,已被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是当前纳米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介绍了利用高温热分...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磁学性质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中,超顺磁氧化铁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磁感应热特性,已被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是当前纳米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介绍了利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不同尺寸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并分别从纳米颗粒尺寸及磁场强度两个方面探究其对超顺磁氧化铁磁感应热性能的影响,使学生初步了解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尺寸可控的制备方法以及磁感应热效应的基本原理、测试和分析方法。本综合实验取材于备受关注且已在疾病治疗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的前沿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启发科研兴趣,培养科学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 磁感应热效应 比吸收率 交变磁场 综合化学实验
下载PDF
多孔金属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凤 张文彦 +2 位作者 张思思 燕阳天 杨瑞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39-145,共7页
为优化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深入认识性能并扩大其应用,本文综述了多孔金属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制备方法主要从电沉积法、脱合金法、固体烧结法、液态凝固法等方面阐述,并围绕多孔金属材料所具有的吸声、过滤分离、导... 为优化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深入认识性能并扩大其应用,本文综述了多孔金属材料的化学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制备方法主要从电沉积法、脱合金法、固体烧结法、液态凝固法等方面阐述,并围绕多孔金属材料所具有的吸声、过滤分离、导电导热及催化等性能,介绍了其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及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文章最后简述了多孔金属材料逐渐向复合化、梯度化、孔结构多样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金属材料 化学制备方法 性能
下载PDF
对化学键理解的两个层级:以超价分子的化学键模型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蕊 张嘉宇 李安阳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392-398,共7页
化学键是整个化学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必须清楚的是,化学键是人为抽象出来的概念,而不是物理现实。为正确描述化学键,历史上各种化学键模型或者理论被提出,其中基于经验规则的电子对成键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目前最广为接受。然而,经验... 化学键是整个化学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必须清楚的是,化学键是人为抽象出来的概念,而不是物理现实。为正确描述化学键,历史上各种化学键模型或者理论被提出,其中基于经验规则的电子对成键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目前最广为接受。然而,经验规则毕竟有其适用范围,譬如对于超价分子的解释就存在不合理之处。我们建议在教学中以超价分子为例,对低年级学生明确指出经验规则在化学成键描述中的不足,高年级时运用分子轨道理论或现代价键理论开展成键分析的专题讨论。期望学生在掌握化学键概念的同时,对分子成键行为的见解持开放态度,培养其科学求知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键 超价分子 经验规则 成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