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卟啉合成及其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南志祥 李珺 +1 位作者 张逢星 白银娟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4期46-51,共6页
介绍了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铜卟啉合成及其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该实验是一个科研转化的大学生综合化学实验,内容包括铜四苯基卟啉的合成、铜四苯基卟啉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光催化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介绍了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铜卟啉合成及其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该实验是一个科研转化的大学生综合化学实验,内容包括铜四苯基卟啉的合成、铜四苯基卟啉敏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光催化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过本实验,可以拓宽学生的化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卟啉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光降解 综合化学实验
下载PDF
5-甲氧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呋喃的制备--介绍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云侠 赵宇 +1 位作者 王兰英 李剑利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1期69-72,共4页
介绍了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以对甲氧基苯酚和苯乙烯为原料,六氟异丙醇为溶剂,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为氧化剂,室温合成5-甲氧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呋喃,并用IR、1H NMR、13C NMR和HR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本实验有... 介绍了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以对甲氧基苯酚和苯乙烯为原料,六氟异丙醇为溶剂,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为氧化剂,室温合成5-甲氧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呋喃,并用IR、1H NMR、13C NMR和HR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本实验有益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探索精神,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氧基-2-苯基-2 3-二氢苯并呋喃 对甲氧基苯酚 苯乙烯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α-Fe_2O_3薄膜及其性能测试——推荐一个材料化学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斌 杨建辉 《大学化学》 CAS 2015年第3期51-55,共5页
以配合物乙酰丙酮铁为前驱体,利用超声雾化的方法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制备α-Fe2O3薄膜,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表征。
关键词 超声雾化 Α-FE 0 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MOCVD)
下载PDF
绿色化学在无机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国春 谢钢 +2 位作者 杨奇 陈三平 高胜利 《大学化学》 CAS 2012年第6期37-45,共9页
以典型实例说明绿色化学在现代无机合成方面的应用。涉及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超临界流体中的无机物合成、溶胶-凝胶技术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绿色电解合成无机物、无机物的低热固相合成、高温超导材料的化学合成、离子液体等7方面。
关键词 绿色化学 无机合成 应用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化学模拟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晨 杨征 +4 位作者 厍梦尧 尹文婷 李剑利 赵桂仿 史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46-2061,共16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生物体内具有催化超氧离子自由基(O-2.)歧化反应的特异性,具有抗氧化、抗癌症及抗炎症等重要生理学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化学模拟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系统综述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在设计合成及应用上的新进展.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 生物活性 活性氧物种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锶纳米粉体新工艺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昊 畅柱国 崔斌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5,共4页
以提纯的工业级偏钛酸和分析纯硝酸锶为主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平均粒径约60nm的钛酸锶纳米粉体。通过ICP、XRD和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原料纯度、合成条件以及原料钛锶摩尔比等对产物纯度、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 以提纯的工业级偏钛酸和分析纯硝酸锶为主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平均粒径约60nm的钛酸锶纳米粉体。通过ICP、XRD和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原料纯度、合成条件以及原料钛锶摩尔比等对产物纯度、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偏钛酸、双氧水和氨水物质的摩尔比为1.0:6.5:2.5,原料钛锶摩尔比为1.10:1.00,煅烧温度为600℃。以廉价的偏钛酸为主原料,可为降低钛酸锶纳米粉体的生产成本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钛酸锶 化学共沉淀法 偏钛酸 纳米粉体
下载PDF
三嗪类席夫碱分子钳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学祥 赵军龙 +3 位作者 李小安 董鑫 花成文 苟小锋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2233-2236,共4页
以三聚氯氰、二乙胺、香草醛、苯胺、邻甲基苯胺、对溴苯胺和氨基二茂铁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反应,得到了一类新型的三嗪类钳状席夫碱化合物,并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紫外研究结果显示,三嗪类席夫碱分子钳化合... 以三聚氯氰、二乙胺、香草醛、苯胺、邻甲基苯胺、对溴苯胺和氨基二茂铁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反应,得到了一类新型的三嗪类钳状席夫碱化合物,并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紫外研究结果显示,三嗪类席夫碱分子钳化合物T1对Mg2+、Na+有选择性作用;T2对Fe3+有选择性识别作用;T3、T4对Cu2+、Fe3+有选择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氯氰 席夫碱 分子钳 合成 识别
下载PDF
限进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介绍一个仪器分析综合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超展 李溟 卫引茂 《大学化学》 CAS 2014年第4期43-47,共5页
介绍一个仪器分析综合实验,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反相限进材料;以该材料为基础,建立牛奶中4种塑化剂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限进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 牛奶 塑化剂
下载PDF
ESI-Q-TOF-MS直接进样法比较陕西五个不同地区丹参的化学成分差异(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亦琳 潘高 +2 位作者 延永 葛颖 王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0-498,共9页
该研究采用ESI-Q-TOF-MS直接进样分析法对陕西商州、洛南、大荔、丹凤和铜川等五个地区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质谱丰度差异评价了不同地区丹参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对不同产地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 该研究采用ESI-Q-TOF-MS直接进样分析法对陕西商州、洛南、大荔、丹凤和铜川等五个地区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质谱丰度差异评价了不同地区丹参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对不同产地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综合分析选出了最优的丹参种植产地。结果表明:五地丹参均含有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二氢丹参酮、丹参酚酮、次丹参醌、丹参醌Ⅱ等9种脂溶性化学成分和丹参素、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原紫草酸、紫草酸、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等9种水溶性化学成分,其中丹参素钠、紫草酸、丹酚酸B和隐丹参酮的含量普遍较高,质谱丰度均大于30%。但是,随着种植环境不同,不同地区丹参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很大,如商州产丹参中含有较多具有生物活性的丹参酮类物质,其中丹参酮Ⅰ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四个产地,质谱丰度达到72.6%,而其他地区丹参酮Ⅰ的质谱丰度为1.8%~11.3%。这表明丹参质量按照地区排序为商州>铜川>大荔>洛南>丹凤。该方法为中药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可靠、便捷的途径,为药材规格等级的制定提供了新途径,为陕西丹参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ESI-Q-TOF-MS 化学成分 丰度 药材质量
下载PDF
Co2+/Cd2+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质(英文)
10
作者 刘冬宁 王萃娟 +5 位作者 肖玉美 刘成 罗丹 朱子馨 陈霜 王尧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93-2199,共7页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基于配体(Hpypymba=4-((3-(吡嗪-2-基)-1H-吡唑-1-基)甲基)苯甲酸)和过渡金属离子(Co(Ⅱ)、Cd(Ⅱ))合成同构金属掺杂材料[CoxCd1-x(pypymba)2]n(0≤x≤1)(配合物1~5),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紫外等分析手段对其...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基于配体(Hpypymba=4-((3-(吡嗪-2-基)-1H-吡唑-1-基)甲基)苯甲酸)和过渡金属离子(Co(Ⅱ)、Cd(Ⅱ))合成同构金属掺杂材料[CoxCd1-x(pypymba)2]n(0≤x≤1)(配合物1~5),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紫外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将得到的MOFs作为催化剂载体负载Ag离子进行4-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研究表明含Co^2+的化合物1是良好的催化剂载体,随着配合物中Cd^2+比例的增加,反应速率下降,甚至对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该MOFs对于Ag的最大负载量为47%(w/w),Ag@compound 1经4次循环后依然有96%的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学 金属有机框架 金属掺杂 催化
下载PDF
金属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田梦蕾 黄可欣 +3 位作者 高翔 宁晓辉 鲍琳 刘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6-252,256,共8页
以不同碳源和不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膨胀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碳源的不同金属纳米颗粒/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重点对不同碳源的银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不同碳源的银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 以不同碳源和不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膨胀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碳源的不同金属纳米颗粒/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重点对不同碳源的银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不同碳源的银纳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料进行了无酶H_(2)O_(2)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研究,讨论了其作为无酶H_(2)O_(2)电化学传感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通用型金属/多孔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复合材料 多孔碳 膨胀法 过氧化氢传感器 电催化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翠玲 侯宝龙 +3 位作者 刘书林 韩彬 王明 陈栓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5-249,288,共6页
以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c)、聚乙烯醇(PVA)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环己烷作为油相,span60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出聚(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互穿网络(IPN)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 以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c)、聚乙烯醇(PVA)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环己烷作为油相,span60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出聚(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互穿网络(IPN)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单体物料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聚乙烯醇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为70%,丙烯酸与醋酸乙烯酯质量比为3∶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4%,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35%,反应温度为70℃,PVA质量分数为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树脂对蒸馏水和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分别为1 889 g/g和124 g/g,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互穿网络 聚乙烯醇 丙烯酸 醋酸乙烯酯 反相悬浮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新型硫酸钡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雷晓娟 谢志海 +2 位作者 张旭 李莉 降晓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78,90,共4页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采用水溶剂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元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n(MA)∶n(AA)∶...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采用水溶剂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元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n(MA)∶n(AA)∶n(AMPS)∶n(MAC)=7∶6∶2∶4,引发剂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 h,考察了阻垢剂质量浓度和体系pH值对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共聚物阻垢剂阻硫酸钡垢效果优异,阻垢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阻垢剂 硫酸钡垢 阻垢性能
下载PDF
高岭土复合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书林 王翠玲 +1 位作者 陈志安 陈栓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6-839,849,共5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通过反相悬浮法制得具有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单体和高岭土复合的耐盐型高吸水树脂。选用环己烷作为油相,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Span...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通过反相悬浮法制得具有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单体和高岭土复合的耐盐型高吸水树脂。选用环己烷作为油相,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Span 60为悬浮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高岭土用量、DMC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耐盐型吸水树脂对蒸馏水和生理盐水的吸液率分别为1 827 g/g和146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高岭土 阳离子单体 反相悬浮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粉煤灰增强超声/H2O2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红 杨虹 +2 位作者 赵琳 李克斌 于雪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9-895,共7页
研究粉煤灰对超声/H2O2体系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增强效果,考察了粉煤灰添加量、H2O2浓度、溶液初始pH值、左氧氟沙星初始浓度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超声,H2O2氧化,超声/H2O2,超声/粉煤灰,粉煤灰/H2O2氧化相比,粉煤灰有效增强... 研究粉煤灰对超声/H2O2体系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增强效果,考察了粉煤灰添加量、H2O2浓度、溶液初始pH值、左氧氟沙星初始浓度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超声,H2O2氧化,超声/H2O2,超声/粉煤灰,粉煤灰/H2O2氧化相比,粉煤灰有效增强了超声/H2O2体系对左氧氟沙星的降解,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粉煤灰添加量为1.5g/L,H2O2浓度为15.0mmol/L,pH=7.16,超声功率325W,左氧氟沙星初始浓度20mg/L,反应160min,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率达到99.12%,TOC去除率为17.37%.利用荧光探针法对不同体系产生的·OH浓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粉煤灰作为非均相催化剂,主要在于发生类Fenton反应.采用HPLC/MS/MS方法对3种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主要是通过喹诺酮环失去-C2,哌嗪环去亚甲基化以及·OH进攻喹诺酮环发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超声 H2O2 左氧氟沙星 HPLC MS MS反应路径
下载PDF
呋喃甲醛水杨酰腙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恒欣 李卓 +1 位作者 田忠 何水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为研究酰腙类配合物的抑菌活性,以水杨酸甲酯、水合肼、呋喃甲醛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回流条件下合成了呋喃甲醛水杨酰腙(C12H10N2O3简称HL),再将HL和稀土硝酸盐反应,合成了RE(HL)2(NO3)3(RE=Pr,Eu,Tb,Y)4种稀土配合物。采用容量分... 为研究酰腙类配合物的抑菌活性,以水杨酸甲酯、水合肼、呋喃甲醛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回流条件下合成了呋喃甲醛水杨酰腙(C12H10N2O3简称HL),再将HL和稀土硝酸盐反应,合成了RE(HL)2(NO3)3(RE=Pr,Eu,Tb,Y)4种稀土配合物。采用容量分析、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和摩尔电导率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选取配体HL及其与稀土Pr(Ⅲ)的配合物对辣椒疫霉菌、棉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HL及Pr(HL)2(NO3)3配合物对棉花枯萎病的抑菌活性不明显(抑制率<70%),配体对辣椒疫霉、烟草赤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1.0%和82.5%,而配合物为73.0%和85.9%。配合物的抗菌活性高于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甲醛水杨酰腙 稀土配合物 合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仿细胞膜结构共聚物的合成及涂层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珊 王彦兵 +3 位作者 宗明明 宫铭 马佳妮 宫永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79-1585,共7页
采用饥饿法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分别与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MA)及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聚合,通过改变投料比例和沉淀剂种类,合成了一系列含磷酰胆碱基团的仿细胞膜结构的两亲性二元随机共... 采用饥饿法将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分别与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MA)及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聚合,通过改变投料比例和沉淀剂种类,合成了一系列含磷酰胆碱基团的仿细胞膜结构的两亲性二元随机共聚物.1H NMR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两亲性二元随机共聚物的组成与投料比相近.DSC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表面张力及水的动态接触角(DCA)研究发现,聚合物涂层表面具有明显的两亲性及表面结构易变性,在空气中憎水基团在表面取向,在水环境中亲水的磷酰胆碱基团则迁移取向到涂层表面形成仿细胞外层膜结构界面,最终形成不溶于水的仿细胞膜结构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酰胆碱 两亲性共聚物 仿细胞膜结构 生物相容性 接触角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永贵 郭俊英 +1 位作者 张晓露 陈栓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以蔗糖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环保型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蔗糖苯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作为考察指标,根据中心复合的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糖酚比和... 以蔗糖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环保型蔗糖苯酚树脂胶粘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蔗糖苯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作为考察指标,根据中心复合的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糖酚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5.63℃,反应时间5.26h,糖酚比2.6,催化剂用量8.18%。在此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16.92×100mPa.s.实验结果表明,制得胶粘剂的胶合强度达到18.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法 蔗糖 苯酚 胶粘剂
原文传递
香豆素类亚硫酸氢根离子探针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梦姣 郭媛 +2 位作者 杨栋 倪小波 安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8-312,共5页
分别以间苯二酚和4-氯间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两种香豆素类亚硫酸氢根离子探针——4-甲基-8-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和4-甲基-8-甲酰基-7-羟基-6-氯香豆素,并用IR、1HNMR、MS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亚硫酸氢根离子探针的检测... 分别以间苯二酚和4-氯间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两种香豆素类亚硫酸氢根离子探针——4-甲基-8-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和4-甲基-8-甲酰基-7-羟基-6-氯香豆素,并用IR、1HNMR、MS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亚硫酸氢根离子探针的检测机理、选择性、方法的分析特性及其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建立了一种在水溶液中检测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荧光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衍生物 亚硫酸氢根离子 荧光探针 检测
原文传递
天然气脱硫化氢技术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徐海升 刘永毅 +1 位作者 薛岗林 李谦定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2年第4期365-369,共5页
介绍了天然气中硫化氢的脱除技术,对比了干法、湿法、生物法等脱硫方法的特点、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对现有的脱硫方法进行改进或者研发工艺简单、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且脱硫剂容易再生的脱硫工艺是未来天然气脱硫化氢技术的... 介绍了天然气中硫化氢的脱除技术,对比了干法、湿法、生物法等脱硫方法的特点、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对现有的脱硫方法进行改进或者研发工艺简单、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且脱硫剂容易再生的脱硫工艺是未来天然气脱硫化氢技术的发展方向,如杂多化合物法和生物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硫化氢 脱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