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化磁性微粒的合成及表面巯基的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苏婧 惠文利 +2 位作者 王兰英 陈超 崔亚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67,共5页
目的研究以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Fe3O4磁性粒子表面修饰剂,合成微米级磁响应性好且巯基含量较高的功能化磁性微粒,并对磁性微粒粒径以及表面巯基含量进行表征。方法激光粒度散射仪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进行粒径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目的研究以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Fe3O4磁性粒子表面修饰剂,合成微米级磁响应性好且巯基含量较高的功能化磁性微粒,并对磁性微粒粒径以及表面巯基含量进行表征。方法激光粒度散射仪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进行粒径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巯基修饰前、后磁性微粒表面的功能基团进行表征,E llman方法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表面巯基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氮气保护,乙醇与水体积比1∶1作为溶剂,500μL浓氨水为催化剂,加入300μL硅烷化试剂与170 mg磁性Fe3O4粒子充分反应,合成了平均粒径约为5μm的巯基化磁性微粒,所建立E llman方法对功能化磁性微粒表面巯基含量的测定结果为357μmol/g。结论功能化磁性微粒表面巯基的修饰及定量测定,为其在生物及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 磁性微粒 Ellman方法 巯基 定量测定
下载PDF
应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率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亮 高婧 +2 位作者 杜燕华 但宁 陈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血液制品中病毒灭活去除效率的模型。方法应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去除效率,并用病毒感染力实验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灭活效率。结果以PCR产物为外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正确反映出实际核酸含量和检... 目的建立检测血液制品中病毒灭活去除效率的模型。方法应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去除效率,并用病毒感染力实验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灭活效率。结果以PCR产物为外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正确反映出实际核酸含量和检出拷贝数的线性关系,以重组质粒为外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证明巴氏灭毒法的病毒去除效率低于金磁颗粒法。病毒感染力实验证明巴氏灭毒法灭活效率略高于金磁颗粒法。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联合病毒感染力试验可以有效评价不同方法在病毒灭活和病毒去除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 灭活去除效率
下载PDF
秦巴山区汉族人群DXS8027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研究
3
作者 李楠 何刚 +1 位作者 陈超 张富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为了解秦巴山区汉族人群的DXS8027微卫星序列的遗传多态性,获得该基因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集秦巴山区汉族人群无关个体静脉血样550份,EDTA抗凝,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片段,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0.1%硝酸银(... 为了解秦巴山区汉族人群的DXS8027微卫星序列的遗传多态性,获得该基因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采集秦巴山区汉族人群无关个体静脉血样550份,EDTA抗凝,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片段,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0.1%硝酸银(AgNO3)染色分型。结果,在秦巴山区人群中共检出9种不同的DXS8027等位基因,整体人群的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并具有较高的杂合度(Het=0.7968)。虽然男性和女性间等位基因分布不一致(χ2=30.242,P<0.01),但在不同地域同性别人群间、不同地域的全体研究人群间无差异(χ2=4.703,P>0.05;χ2=14.952,P>0.05;χ2=15.2,P>0.05);比较秦巴山区和欧洲人群的DXS8027等位基因,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χ2=37.572,P<0.01)。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位点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S8027 微卫星多态性 秦巴山区 基因频率
下载PDF
微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测定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娜 侯晓芳 +1 位作者 崔亚丽 陈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770,共4页
目的利用便携式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和紫外降解装置,检测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方法过硫酸钾在紫外光的催化下能将有机磷降解为无机磷,无机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和钒酸盐、钼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磷钼钒杂多酸,可直接氧化鲁米诺产... 目的利用便携式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和紫外降解装置,检测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方法过硫酸钾在紫外光的催化下能将有机磷降解为无机磷,无机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和钒酸盐、钼酸盐反应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磷钼钒杂多酸,可直接氧化鲁米诺产生强而稳定的化学发光信号;根据发光强度与磷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从而实现有机磷农药的定量测定。结果测定磷的检出限为1.0×10^-10g/mL,线性范围为1.0×10^-9-3.0×10^-6g/mL,对浓度为2.0×10^-7g/mL的磷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1%;当青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添加浓度为1.00 mg/kg和2.00 mg/kg时,方法回收率在89.5%-113.5%之间。结论此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实现了检测仪器的自动化和微型化,为市售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现场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有机磷农药 磷钼钒杂多酸
下载PDF
体外研究人细胞色素P450 3A4等位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拴美 刘端 +1 位作者 朱娟莉 陈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目的体外研究药物对人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野生型,WT)及其4个突变等位基因重组酶CYP3A4*3(M445T)、CYP3A4*4(I118V)、CYP3A4*17(F189S)和CYP3A4*18(L293P)的抑制程度。方法采用荧光高通量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WT及其4个突变等位基因... 目的体外研究药物对人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野生型,WT)及其4个突变等位基因重组酶CYP3A4*3(M445T)、CYP3A4*4(I118V)、CYP3A4*17(F189S)和CYP3A4*18(L293P)的抑制程度。方法采用荧光高通量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WT及其4个突变等位基因重组酶催化荧光底物——二甲基荧光素(DBF)脱烷基化和探针底物——硝苯地平氧化反应时的酶动力学参数;且通过测定大扶康、万络、西乐葆、酮康唑、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确定6种药物对酶的抑制程度。结果除F189S外,其余4种重组酶均能催化DBF和硝苯地平反应生成相应的产物。各突变等位基因重组酶催化DBF反应的Km值(亲和力)与WT相当,M445T和L293P的内在清除率分别是WT的3.1和3.8倍(P<0.05),I118V是WT的1.3倍(P=0.1010)。各重组酶催化硝苯地平氧化反应的Km值均比WT小,I118V和L293P的内在清除率分别是WT的0.7和2.6倍(P<0.05),M445T与WT相当(P=0.7676)。6种药物对各重组酶的抑制程度强弱均为:酮康唑>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大扶康>西乐葆>万络;药物对各重组酶的IC50值大小为:WT<L293P<M445T<I118V。结论等位基因突变导致了酶动力学特征的改变和药物对酶抑制程度的不同,为进一步研究临床联合用药安全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半数抑制浓度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人细胞色素P4502D64个单核苷酸突变株活性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
6
作者 江杨华 杨月珍 +1 位作者 朱娟莉 陈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8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替换对人细胞色素P450CYP2D6酶活性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CYP2D6野生株(WT)和G169R、P34S、E410K、V7M等4个单核苷酸突变株的表达载体并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裂解并提取各酶的蛋白微粒体,用蛋白质印...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替换对人细胞色素P450CYP2D6酶活性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CYP2D6野生株(WT)和G169R、P34S、E410K、V7M等4个单核苷酸突变株的表达载体并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裂解并提取各酶的蛋白微粒体,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其表达,再分别测定各酶代谢底物丁夫洛尔和3-[2-(N,N二乙基-N-甲铵)乙基]-7-甲氧基-4-甲基香豆素(AMMC)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酶促反应速度(Vmax)。以AMMC为底物对CYP2D6WT和V7M、G169R进行高通量药物抑制实验,所选药物包括已知的2D6抑制剂(奎尼丁、舍曲林)、底物(氯丙嗪、氟西汀、阿米替林)和既非抑制剂又非底物的化合物(酮康唑、曲格列酮),求得不同药物对不同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各酶均表达良好。CYP2D6WT代谢丁呋洛尔和AMMC的Km值分别为19.22、2.06μmol·L-1,Vmax值分别为154.53、21.60pmol·min-1·mg-1,Vmax/Km值分别为8.04、11.49μl·min-1·mg-1。与CYP2D6WT比较,V7M代谢2种底物的Vmax值均要高得多(P<0.05),G169R和E410K均稍低,而P34S都要低很多(P<0.05);各突变株的Km值也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药物对CYP2D6WT和V7M和G169R的抑制程度排序均为奎尼丁>氯丙嗪>氟西汀>阿米替林>舍曲林>酮康唑/曲格列酮;药物对V7M和G169R的IC50值与CYP2D6WT的IC50值比值,奎尼丁分别为0.88和0.80,氯丙嗪0.54和0.80,氟西汀0.65和1.02,阿米替林0.85和0.71,舍曲林0.43和0.74。结论CYP2D6部分单核苷酸突变株的酶动力学特征与野生株有明显差异,单核苷酸替换可导致酶对药物抑制的敏感性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D6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突变 半数抑制浓度
下载PDF
HCV非结构蛋白质5A基因全长和高免疫源区的表达及免疫活性检测
7
作者 余龙林 杨芳 +1 位作者 朱娟莉 陈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8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HCV非结构蛋白质5A(NS5A)基因全长和高免疫源区的表达并比较其检测灵敏度。方法以含HCV全基因组的质粒pBRtm/HCV-3011(1型)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NS5A全长基因(以下用NS5AL代替)和高免疫源区基因(以下用NS5AS代替),与pET-32... 目的探讨HCV非结构蛋白质5A(NS5A)基因全长和高免疫源区的表达并比较其检测灵敏度。方法以含HCV全基因组的质粒pBRtm/HCV-3011(1型)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NS5A全长基因(以下用NS5AL代替)和高免疫源区基因(以下用NS5AS代替),与pET-32a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NS5AL和pET-NS5AS,分别转化E.coliRosetta(DE3)pLysS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表达,镍螯合(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NS5AL和NS5AS蛋白,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活性并对其检测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SDS-PAGE鉴定与蛋白质印迹验证结果表明,重组NS5AL和NS5AS蛋白均得到很好地表达;纯化的重组NS5AL和NS5AS蛋白浓度分别为0.146和0.426mg/ml,纯度均>96%;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NS5AL和NS5AS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且重组NS5AL蛋白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NS5AS。结论成功地表达出重组NS5AL和NS5AS蛋白,均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 基因 表达 免疫活性
下载PDF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免疫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晓丽 范代娣 +1 位作者 王童文 但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阐明加弗氏佐剂条件下,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glutaradehyde polymerized porcine he-moglobin,pPolyHb)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免疫原性,初步探讨pPolyHb与人、牛血红蛋白的抗原决定簇的异同。方法在加弗氏佐剂的条件下,pPolyHb多次皮下... 目的阐明加弗氏佐剂条件下,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glutaradehyde polymerized porcine he-moglobin,pPolyHb)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免疫原性,初步探讨pPolyHb与人、牛血红蛋白的抗原决定簇的异同。方法在加弗氏佐剂的条件下,pPolyHb多次皮下免疫小鼠、大鼠和兔子,间接ELISA法检测抗血清IgG滴度;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大鼠和兔子抗pPolyHb抗体与猪、牛、人、小鼠、大鼠、兔子、pPolyHb和戊二醛聚合牛血红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在加弗氏佐剂的条件下,pPolyHb能够刺激动物产生较高滴度的IgG,不同种类的动物产生IgG滴度不同;小鼠、大鼠和兔子抗pPolyHb抗体与不同来源的血红蛋白之间的交叉反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有弗氏佐剂的条件下,pPolyHb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但是,对不同种类动物免疫刺激的强弱不同;对不同种类的动物,pPolyHb刺激抗体产生的抗原决定簇可能大部分相同,但也有部分不同,由此产生的抗体也不同;pPolyHb与人和牛血红蛋白均有一些相似的抗原决定簇,但也有一些相互独立的抗原决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 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 免疫原性 酶联免疫吸附 免疫印迹
下载PDF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红细胞膜表面糖链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梁少楠 李宇恒 +3 位作者 许春丽 姚伟楠 于汉杰 严兴荣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2-728,共7页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类型。分别取患者和健康人血液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低渗液处理红细胞使其破碎,离心制备血影,利用凝集素芯片特异亲和性捕获血影表面糖链,激光扫描仪检测凝集素信号,根据凝...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类型。分别取患者和健康人血液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低渗液处理红细胞使其破碎,离心制备血影,利用凝集素芯片特异亲和性捕获血影表面糖链,激光扫描仪检测凝集素信号,根据凝集素特异性得到细胞膜表面糖链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凝集素位点ECA、WFA、SBA、UEA-Ⅰ呈现阳性(p<0.01)且在ConA、PTL-Ⅰ、DBA等凝集素位点信号值上调,在STL、SJA、LCA、GSL-Ⅰ、LEL凝集素位点信号值下调(p<0.05)。根据凝集素亲和特异性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膜表面Gal、GlcNAc、Fuc等糖链结构表达均增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增添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芯片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 糖链表达
原文传递
体外重组人细胞色素P450 2C9酿酒酵母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平平 王会娟 +1 位作者 朱娟莉 陈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体外构建重组人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表达体系,且利用该体系研究药物对CYP2C9基因多态性酶抑制程度的差异性。方法将CYP2C9*1(野生型)和通过定点突变PCR法获得的等位基因突变克隆CYP2C9*2(R1... 目的体外构建重组人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表达体系,且利用该体系研究药物对CYP2C9基因多态性酶抑制程度的差异性。方法将CYP2C9*1(野生型)和通过定点突变PCR法获得的等位基因突变克隆CYP2C9*2(R144C突变体)和CYP2C9*3(I359L突变体)电穿孔转化酿酒酵母后,差速离心法制备酿酒酵母微粒体,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3种CYP2C9微粒体蛋白的表达;HPLC法检测CYP2C9*1与特异性底物双氯芬酸的反应,记录产物峰面积值,利用Prism Demo软件计算米氏常数(Km)值;利用荧光底物BOMCC对3个等位基因进行酶活性分析,分别计算Km、最大酶促反应速度(Vmax)和内在清除率。采用荧光高通量方法测定5种药物(甲苯磺丁脲、磺胺苯比唑、酮康唑、氟西汀和泰洛平)对酶的抑制程度。结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3个等位基因均表达目的蛋白。CYP2C9*1代谢双氯芬酸的Km值为5.34±0.96μmol/L;以BOMCC为底物时,CYP2C9*1和CYP2C9*2的Km值分别为16.94±4.78、34.73±5.51μmol/L,Vmax分别为0.21±0.10、0.12±0.01pmol/(min·pmolP450),内在清除率分别为0.012±0.003、0.003±0.0001μl/(min·pmolP450);CYP2C9*3无催化活性。5种药物对CYP2C9*1的抑制程度:磺胺苯比唑>酮康唑>氟西汀>甲苯磺丁脲>泰洛平;对CYP2C9*2的抑制程度:磺胺苯比唑>甲苯磺丁脲>酮康唑>氟西汀>泰洛平。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人细胞色素CYP2C9及其多态性等位基因(CYP2C9*2、CYP2C9*3)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初步建立了药物对CYP2C9基因多态性酶的抑制作用体外检测体系,为指导临床联合用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半数抑制浓度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线粒体抗体芯片法对人肝脏代谢蛋白的发育分析(英文)
11
作者 颜桦 陈超 李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23-1229,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代谢相关蛋白在成人和胎儿肝脏中的分布及其丰度。方法使用含19个线粒体单抗的蛋白芯片分析4种肝组织总蛋白样本(成人肝组织匀浆蛋白,胎肝匀浆蛋白,成人肝线粒体蛋白和胎肝线粒体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蛋白表达丰度进... 目的分析比较代谢相关蛋白在成人和胎儿肝脏中的分布及其丰度。方法使用含19个线粒体单抗的蛋白芯片分析4种肝组织总蛋白样本(成人肝组织匀浆蛋白,胎肝匀浆蛋白,成人肝线粒体蛋白和胎肝线粒体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蛋白表达丰度进行比较,探讨蛋白质代谢相关的途径。结果醛氧化酶和羰基还原酶在成人肝线粒体中的表达较胎儿分别上调2.6和1.7倍。皮质类固醇11-β-脱氢酶同工酶1,环氧化物水解酶1和纤维蛋白原β链蛋白则分别下调1.7,1.9和2.2倍。环氧水解酶1和谷胱甘肽转移ω-1在成人和胎儿肝匀浆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肝脏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在成人肝脏和胚胎肝脏中存在显著的差别。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代谢蛋白的发生和发展,并确定肝脏代谢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线粒体蛋白组 代谢通路 发育 芯片
下载PDF
新疆地区VEGF +936C/T和-634G/C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红艳 李刚 +3 位作者 薛淑媛 纪少云 肖磊 颜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936C/T和-634G/C)与新疆地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2102例女性受试者,包括1551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组)、232例子痫前期患者(...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936C/T和-634G/C)与新疆地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2102例女性受试者,包括1551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组)、232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31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组)。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VEGF+936C/T和-634G/C基因分型检测。用t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和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临床特征和基因分型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在任何遗传模式下均未观察到VEGF+936C/T和-634G/C基因型频率在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糖尿病组与正常组间存在差异(P>0.05)。无条件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BMI、民族、产次和月经不调等混杂因素)分析结果表明,VEGF+936C/T和-634G/C多态性不是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是首个评估新疆人群VEGF基因型/单倍型与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可能联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地区VEGF+936C/T和-634G/C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多态性 子痫前期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ANK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
13
作者 郭晓娟 杨亚妮 +2 位作者 亢万虎 金天博 马旖旎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年第6期972-974,共3页
目的探讨ANK3中9个SNP的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Mass ARRAY Assay高通量技术,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检测49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0例健康对照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判断精神分裂症和其关联性。结果 ANK3中rs958852与精神... 目的探讨ANK3中9个SNP的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Mass ARRAY Assay高通量技术,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检测49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0例健康对照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判断精神分裂症和其关联性。结果 ANK3中rs958852与精神分裂症风险降低相关,rs10994336,rs10994338和rs4948418与精神分裂症风险增加相关(rs10994336,OR=2.00,95%CI:1.01-3.94,P=0.047;rs10994338,OR=1.99,95%CI:1.01-3.93,P=0.047;rs4948418,OR=2.00,95%CI:1.01-3.94,P=0.047)。结论 ANK3基因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联,其中rs10994336,rs10994338,rs4948418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发生有关,rs958852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减少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卡马西平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厚丽 李仲阳 +1 位作者 彭明丽 封卫毅 《今日药学》 CAS 2018年第12期799-803,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卡马西平(CBZ)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CBZ-E)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大鼠口服卡马西平后二者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 C18,流动相为甲醇...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卡马西平(CBZ)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CBZ-E)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大鼠口服卡马西平后二者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三氟乙酸(27∶15∶58,V/V),流速为1.2 mL·min^(-1),柱温为38℃,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大鼠口服给药(30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浆中药物的量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CBZ、CBZ-E血药浓度在0.1~1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准确度、精密度满足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大鼠口服给药后CBZ、CBZ-E的T_(max)为(2.07±0.45)、(4.00±0. 82) h,C_(max)为(3.60±1.03)、(2.24±0.84)μg·mL^(-1),AUC_(0-24)h为(20.39±3.89)、(27.80±7.57)μg·mL^(-1)·h。结论该方法简便、经济、准确、专属性强,为临床CBZ和CBZ-E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及二者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10 11-环氧化卡马西平 大鼠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PIK3CA基因突变的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
15
作者 梁平 赵锦荣 +9 位作者 惠延平 孙建斌 王伟 汪钦 包晗 刘永兰 金天博 郭晏海 张菊 颜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0期1877-1880,共4页
目的:利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胃癌组织PIK3CA基因突变。方法:从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PCR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PIK3CA基因突变;焦磷酸测序验证检测结果。结果:中国西部地区144例... 目的:利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胃癌组织PIK3CA基因突变。方法:从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PCR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PIK3CA基因突变;焦磷酸测序验证检测结果。结果:中国西部地区144例胃癌组织样本中PIK3CA_E542K(1624G>A)突变携带率为77.6%,PIK3CA_E545K(1633G>A)突变携带率为84%。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结果与焦磷酸测序结果达到100%吻合。结论:建立了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初步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胃癌组织PIK3CA基因PIK3CA_E542K(1624G>A)和PIK3CA_E545K(1633G>A)位点突变频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基因 基因分型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戊二醛聚合对猪、牛和人血红蛋白免疫学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朱晓丽 王童文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7,共6页
猪、牛、人血红蛋白或其相应的戊二醛聚合体分别经皮下或腹腔多次免疫小鼠,ELISA检测抗血清IgG滴度;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抗猪、牛、人血红蛋白或其相应的戊二醛聚合体IgG与猪、牛、人血红蛋白或其相应的戊二醛聚合体之间的交叉反应,... 猪、牛、人血红蛋白或其相应的戊二醛聚合体分别经皮下或腹腔多次免疫小鼠,ELISA检测抗血清IgG滴度;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抗猪、牛、人血红蛋白或其相应的戊二醛聚合体IgG与猪、牛、人血红蛋白或其相应的戊二醛聚合体之间的交叉反应,探讨戊二醛聚合对不同种类血红蛋白免疫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牛、人血红蛋白的免疫原性均很弱,其相应的戊二醛聚合体免疫原性明显增强;猪、牛、人血红蛋白具有明显的抗原性差异;戊二醛聚合对这三类血红蛋白免疫学性质的影响完全不同,戊二醛聚合猪血红蛋白没有产生新的抗原决定簇,戊二醛聚合牛血红蛋白某些抗原决定簇被封闭,戊二醛聚合人血红蛋白形成了某些新的抗原决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戊二醛交联血红蛋白 免疫学特性酶联免疫检测 免疫印迹
原文传递
西安市某高校开设非处方药合理用药课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厚丽 崔亚丽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3-84,87,共3页
对西安市某高校开设《非处方药用药知识及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课程的背景、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课程考核、教学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在非医学类高校学生中开设非处方药合理用药通识课的方法和必要性。结果表明,在非医学... 对西安市某高校开设《非处方药用药知识及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课程的背景、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课程考核、教学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在非医学类高校学生中开设非处方药合理用药通识课的方法和必要性。结果表明,在非医学类高校大学生进行非处方药合理用药教育是大学生掌握日常用药知识和进行合理自我药疗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加强大学生药品知识教育,培养合理用药观念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处方药 合理用药 通识课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