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倩 李文厚 +3 位作者 刘文汇 李兆雨 白金莉 杨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6-1119,共14页
为进一步整体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特征,笔者通过野外剖面实测、钻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地发育地层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发育有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古... 为进一步整体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特征,笔者通过野外剖面实测、钻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地发育地层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发育有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早侏罗世富县期沉积以填平补齐为特征,仅在河道及两侧发育河流相沉积,济源地区发育浅湖相沉积。中侏罗世延安期延10亚期开始河谷宽度扩大,高地进一步缩小,主要以河流相为主,济源湖面积有所增大,延9亚期是三角洲体系发育早期,也是最大湖侵期,盆地西部及北部仍为曲流河沉积,向南逐渐过渡到三角洲沉积,在志丹—延安—济源一带发育浅湖沉积;延8亚期局部构造抬升,三角洲平原进一步扩大,河流向湖泊进积;延7—延6亚期,盆地稳定填充,延4+5亚期湖泊面积缩小,延3、延2及延1亚期构造抬升,河流回春,盆地进入萎缩阶段。中侏罗世直罗期—安定期在盆地周缘发育冲积平原,内部主体为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晚侏罗世芬芳河期仅在盆地西缘发育冲积扇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纪 沉积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4+5储层砂岩成岩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严云奎 于波 +3 位作者 崔智林 杨虎 刘宝平 王泉波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2,共5页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研究了甘谷驿油田长4+5油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研究表明:该区长4+5储层储集砂体成分主要以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处于晚成岩A期,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研究了甘谷驿油田长4+5油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研究表明:该区长4+5储层储集砂体成分主要以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处于晚成岩A期,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物性变差的两个重要成岩作用;而溶蚀作用,特别是长石的溶蚀是使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4+5储层砂岩 成岩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气区山西组山2段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3
作者 于波 罗小明 +4 位作者 乔向阳 朱晴 王菲菲 周康 杨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31-3937,共7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线衍射及岩心和测井等各种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延长油气区山2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粒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线衍射及岩心和测井等各种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延长油气区山2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粒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孔隙结构以微孔微喉型为主,进汞曲线平台不明显,呈陡斜式,储层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差,属低渗和特低渗气藏。储层特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综合影响,水下分流河道是形成有利储层的主要相带;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砂岩孔隙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19.5%和14%的原生孔隙丧失;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砂岩储集性能,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率平均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油气区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下载PDF
拉萨地块保吉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磁组构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亚楠 邵瑞琦 +3 位作者 姜南 高扬 于亮 吴汉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2-535,共14页
拉萨和羌塘地块拼合形成了青藏高原的核心,但迄今对两者的具体拼合时间仍存在激烈的争论。为进一步寻找约束两者碰撞时限的地质证据,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的磁组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晚侏罗世地层磁组构特征显示其遭... 拉萨和羌塘地块拼合形成了青藏高原的核心,但迄今对两者的具体拼合时间仍存在激烈的争论。为进一步寻找约束两者碰撞时限的地质证据,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的磁组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晚侏罗世地层磁组构特征显示其遭遇过较强的构造应力,吐卡日组地层磁化率主轴k_1方位与地层面斜交,但经地层校正后,k_1方位与区域褶皱方向一致,表明应力方位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萨波直不勒组地层k_1方位在地层校正前平行于层面,指示了垂直于主压应力的方向,推断晚侏罗世地层磁组构记录了同一期应力,应力方向均为北北东—南南西向。早白垩世多尼组地层磁组构显示其后期遭受的构造应力场强度弱,且与晚侏罗世应力并非同一期。因此,通过对比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地层的磁组构特征,认为保吉地区晚侏罗世地层磁组构记录了北北东—南南西向较强的构造应力,推断该期应力来源于拉萨-羌塘地块的碰撞拼合事件,而多尼组地层并未受该期应力场的影响,仅记录了区域褶皱隆起时的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吉地区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吐卡日组 磁组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延长组下部油气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23
5
作者 于波 周康 +1 位作者 郭强 白奋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8-864,共7页
在综合沉积相、油源对比、地层压力结构、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方面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下部油气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长7和长9两套烃源岩,油源对比显示吴定地区长8、长9油气主要来源于长7... 在综合沉积相、油源对比、地层压力结构、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方面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下部油气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长7和长9两套烃源岩,油源对比显示吴定地区长8、长9油气主要来源于长7烃源岩,长9烃源岩次之;延长组长7生烃增压是石油向下运移的主要动力,平面上长7及长8过剩压力差低值背景下的高值区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延长组下部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能够形成孔渗条件较好的储集空间;且长8、长9油藏具有"幕式充注、连续成藏"的特征,两者同属于源下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上三叠统油藏分布主要受"近源、低压、优相"三大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吴定地区 延长组 成藏规律 主控因素
下载PDF
低渗透致密岩性储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
6
作者 彭叙凯 何强 张昕 《地下水》 201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石油资源的开发,为提高低渗透储层的采收率,开展对低渗透致密岩性储层的注水工艺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油套分注技术、空心集成分注技术、偏心分注技术等应用于低渗透致密岩性储层的注水技术的对比研究,结果认为桥式偏心...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石油资源的开发,为提高低渗透储层的采收率,开展对低渗透致密岩性储层的注水工艺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油套分注技术、空心集成分注技术、偏心分注技术等应用于低渗透致密岩性储层的注水技术的对比研究,结果认为桥式偏心注水技术和偏心注水技术是现阶段最有效的低渗透储层分层注水技术。在延长油田永宁采油厂的三口注水井组中应用桥式偏心注水以及偏心注水技术进行试验,均见到了增液、增油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致密岩性储层 分层注水技术 桥式偏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杨旗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孟鹄 孟展 +2 位作者 张惠 孟祥振 寇婷 《甘肃地质》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根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杨旗区长6油层组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杨旗区长6油层组储集层岩石类型为细粒长石砂岩,其次中粒及中—细粒,细—中粒... 根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杨旗区长6油层组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杨旗区长6油层组储集层岩石类型为细粒长石砂岩,其次中粒及中—细粒,细—中粒长石砂岩。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其中以小孔和微孔为主,渗透率小于5×10-3μm2,为特低渗储层和接近致密储层。研究区较强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形成低孔低渗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杨旗区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柯坪地区早二叠世玄武岩岩石磁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邵瑞琦 杨兴峰 +7 位作者 周亚楠 程鑫 姜南 张伟杰 霍斐斐 边紫薇 刘雨纯 吴汉宁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80-2187,共8页
石炭-二叠纪时期被认为是全球构造运动机制由古到新的转换期.在这一时期内,塔里木板块内部经历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构成了我国境内又一个大火成岩省.综合研究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早二叠世玄武岩中磁性矿物组合类型、特征和粒径,可为进一步... 石炭-二叠纪时期被认为是全球构造运动机制由古到新的转换期.在这一时期内,塔里木板块内部经历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构成了我国境内又一个大火成岩省.综合研究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早二叠世玄武岩中磁性矿物组合类型、特征和粒径,可为进一步明确其快速形成过程提供必要的岩石磁学依据.本文对采自柯坪地区库普库兹满和开派兹雷克组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实验,包括饱和等温剩磁获得曲线、三轴等温剩磁系统热退磁实验、k-T曲线、磁滞回线和一阶反转曲线等.实验结果表明,库普库兹满组和开派兹雷克组样品中以钛磁铁矿和磁铁矿等低矫顽力磁性矿物为主,磁性矿物磁畴类型为SD、PSD与MD颗粒混合.本文结果还显示开派兹雷克组与库普库兹满组样品适宜开展进一步的古强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磁学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 柯坪地区 早二叠世 库普库兹满及开派兹雷克组
原文传递
拉萨地块保吉地区晚侏罗世吐卡日组灰岩岩石磁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邵瑞琦 周亚楠 +3 位作者 于亮 高扬 姜南 吴汉宁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8-935,共8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所代表的中特提斯洋盆的属性及其构造演化过程仍在争论之中.多年来,地质工作者们不断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拉萨地块寻找新的地质证据以求厘清这一关键问题.2016年,地质学家先后在拉萨地块北缘保吉地区新识别出了... 班公湖—怒江缝合所代表的中特提斯洋盆的属性及其构造演化过程仍在争论之中.多年来,地质工作者们不断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拉萨地块寻找新的地质证据以求厘清这一关键问题.2016年,地质学家先后在拉萨地块北缘保吉地区新识别出了晚侏罗世碳酸岩地层吐卡日组,这一发现为我们获得古地磁证据提供了新的地层基础.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地层中载磁矿物的组合类型和特征,本文对采自班戈县保吉地区晚侏罗世吐卡日组灰岩样品进行了饱和等温剩磁曲线获得实验、累计高斯模型线性和梯度曲线分析、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实验、k-T曲线测试、磁滞回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保吉地区晚侏罗世吐卡日组灰岩地层中的载磁矿物组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以高矫顽力的针铁矿、磁赤铁矿`以及赤铁矿为主,含少量低矫顽力矿物;第二类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以及贫钛的钛磁铁为主,含少量高矫顽力矿物.此外,吐卡日组样品中的磁性矿物颗粒粒径普遍较小,以单畴和假单畴颗粒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磁学 拉萨地块 保吉地区 晚侏罗世 吐卡日组
原文传递
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路萍 王浩辰 +6 位作者 高春云 郝昱宇 谭富荣 刘杰 刘伟刚 白勇 高建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28-2438,共11页
对于致密砂岩储层而言,渗透率是评价储层物性、渗流特征的重要参数,也是储层产能挖潜和提高采收率的关键.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孔渗关系变化复杂,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利用孔渗统计回归和测井解释方法预测... 对于致密砂岩储层而言,渗透率是评价储层物性、渗流特征的重要参数,也是储层产能挖潜和提高采收率的关键.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孔渗关系变化复杂,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利用孔渗统计回归和测井解释方法预测精度较低,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预测成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研究基于孔喉结构是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因素,重点利用毛管压力(MICP)、核磁共振(NMR)、岩心物性实验数据及测井资料,对基于统计回归理论、流体流动单元划分(FZI)储层分类理论、分形几何理论及人工智能理论的渗透率预测方法进行综述.最后指出,基于MICP、NMR及常规测井,将流体流动单元划分(FZI)储层分类技术、分形几何数字岩心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可形成一套具有岩石物理学意义的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评价和预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渗透率预测 FZI技术 分形几何技术 机器学习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