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工程训练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示范中心为例
1
作者 程岗 田卫军 +2 位作者 符磊 王斯卉 胡深奇 《大学教育》 2025年第5期17-21,共5页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传统金工实习已经无法满足“双一流”建设对一流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基于“双一流”建设,围绕一流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构建以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为平台的实践育人框架,思考探索工程实践...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传统金工实习已经无法满足“双一流”建设对一流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基于“双一流”建设,围绕一流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构建以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为平台的实践育人框架,思考探索工程实践育人的新思维、新模式、新案例。课程组依据多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从事一线实践教学的经验,结合智能制造示范中心教育教学改革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相关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工程训练 实践教学 智能制造 创新实践
下载PDF
VR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训课程探究——以西北工业大学的“VR虚拟装配综合实训课程”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灵利 齐乐华 +2 位作者 罗俊 吕冰 蒋建军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7期85-92,共8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国防特色工程教育对高校在校学生的工程实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文章围绕VR技术的三大特性,提出了VR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训课程的建设思路。随后,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VR虚拟装配综合实训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 在“新工科”背景下,国防特色工程教育对高校在校学生的工程实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文章围绕VR技术的三大特性,提出了VR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训课程的建设思路。随后,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VR虚拟装配综合实训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实训课程的教学流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教学效果分析,发现VR技术能够规避教学风险、提升教学质量,在现有工程实训课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最后,文章提出VR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教学的建议。在实训课程中灵活运用VR技术,可提升学生参与实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减少实训误操作危险,并可为工程实训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工程教育 实训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创客空间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以西北工业大学创客空间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郝思思 范乃强 李恩普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5期109-114,共6页
在全球,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创客空间能将创客教育融入现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创客空间,介绍了依托工程实践平台的西北工业大学创客... 在全球,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创客空间能将创客教育融入现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创客空间,介绍了依托工程实践平台的西北工业大学创客空间的建设情况,构建了基于创客空间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并以西北工业大学创客空间为例进行了实践应用。期待文章的研究,能为高校通过创客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空间 学科交叉 工程实践平台 创客教育课程体系
下载PDF
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指导高校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建设
4
作者 黄炎波 刘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9-80,91,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工程实践内容的不断更新 ,高校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个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工程素质等方面亟待改善和提高的任务。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高校 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师资队伍 创新基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深层次工程实践训练平台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范乃强 李恩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在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工程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通过更新培养理念,整合教学资源、重构课程体系,构建深层次... 在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工程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通过更新培养理念,整合教学资源、重构课程体系,构建深层次工程实践训练平台,充分发挥工程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作用,促使优秀人才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特定的优势积累,为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体系 工程实践
下载PDF
虚实深度融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7
6
作者 程毅 蒋建军 +1 位作者 吕冰 梁晓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17-121,126,共6页
现代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然而传统工程实践教育与上述人才培养新需求脱节。对此,通过虚拟仿真教学手段丰富工程实践教学资源,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和质量保障手段,建成虚实深... 现代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然而传统工程实践教育与上述人才培养新需求脱节。对此,通过虚拟仿真教学手段丰富工程实践教学资源,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和质量保障手段,建成虚实深度融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虚拟仿真 教学体系 航空制造 虚实深度融合
下载PDF
工程实践与非遗技艺融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改革
7
作者 梁晓雅 吕冰 程毅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
目前工程实践与非遗技艺融合教学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教学,将传统文化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力量薄弱、缺乏文化氛围等问题。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传统文化和工程实践相结... 目前工程实践与非遗技艺融合教学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教学,将传统文化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力量薄弱、缺乏文化氛围等问题。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传统文化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组建一支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强化教师能力;构建分层次、递进式的教学模块,开展系列文化课程;以传统文化建设为基础,营造浓厚的工程文化、传统文化、创新实践氛围。通过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掌握其内涵,唤起学生的使命感,在思政和劳动育人的模式下,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工艺结合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工程实践 课程思政 非遗技艺
下载PDF
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4
8
作者 杨桂芳 蔡安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6-88,共3页
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三个层次、四大模块”为基本框架的网络状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形成了融知识、素质、能力为一体,特色鲜明的高校新工程教育模式,... 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三个层次、四大模块”为基本框架的网络状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形成了融知识、素质、能力为一体,特色鲜明的高校新工程教育模式,从实践应用的效果看,适应了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实践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基础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灵利 吕冰 +2 位作者 谭金强 李佳朋 胡汪杰 《科教文汇》 2022年第11期75-78,共4页
工程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对于加强高校工程教育的基础认知与实践训练、构建一流工程实践育人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基础工程实践教学呈现出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结... 工程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对于加强高校工程教育的基础认知与实践训练、构建一流工程实践育人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基础工程实践教学呈现出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学科交叉性较弱、学生的创新训练不足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支撑平台的改革策略,并以西北工业大学实践训练中心基础工程实践教学为例,通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细化教学流程、建立数字化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等措施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均有所增强,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流程 创新教育
下载PDF
现代激光加工技术在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琳 陈丽伶 梁晓雅 《工业设计》 2024年第8期112-115,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现代激光加工技术与民间剪纸艺术相结合的新途径。首先阐述了激光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其次,从民间剪纸艺术的传统制作步骤中总结其现存问题,并分析了激光加工技术在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应用优势与局限,从而提出现代激... 文章旨在探讨现代激光加工技术与民间剪纸艺术相结合的新途径。首先阐述了激光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其次,从民间剪纸艺术的传统制作步骤中总结其现存问题,并分析了激光加工技术在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应用优势与局限,从而提出现代激光加工技术在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应用原则。最终,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在实践中的效果,验证了其对传统艺术发展的潜在价值,以期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激光加工技术 民间剪纸艺术 优势 应用
下载PDF
一流本科视角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思考与实践——基于国内外19所高校的调研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华胜 李恩普 +1 位作者 朱宏伟 梁育科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90,共6页
针对国内外19所高校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呈现"四个相结合"协调发展态势,即工程训练与前沿科技进展相结合、软件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相结合、本土守正与国际化建设相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定... 针对国内外19所高校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呈现"四个相结合"协调发展态势,即工程训练与前沿科技进展相结合、软件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相结合、本土守正与国际化建设相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定位不够清晰、培养功能弱化和认识尚待提高三方面问题。基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视角,高校工训中心协同发展应遵循实践性是发展根基、综合性是发展特征、创新性是发展动力、国际化是发展途径四个维度。西北工业大学工训中心近年的实践表明,明晰工训中心定位、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深化工训教学改革、重视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创新工程训练内涵等,是一流本科教育下工训中心建设实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 工程训练 工程教育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本研一体”课程建设实施路径与实践案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文东 庞明 +2 位作者 阎龙 张鹏 史仪凯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即为课程建设。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探索建构“本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本研一体”培养模式中的问题,该文重点分析...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即为课程建设。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探索建构“本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本研一体”培养模式中的问题,该文重点分析“本研一体”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采取“明确定位、设置要求、优化比例、调整教学、改革考核、强化工程、加强特色”的实施路径,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贡献力量。最后,以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为例,详细介绍“本研一体”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研一体 课程建设 实施路径 金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双8字”型无碳小车循迹原理中的几何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恺殷 金凯乐 李发元 《价值工程》 2019年第34期238-241,共4页
“双8字”型无碳小车的循迹过程没有电子控制设备的参与,完全由机械结构实现,因此各机构的尺寸、形状、安装位置等几何条件对于轨迹有重要影响。以基于蜗轮蜗杆结构的“双8字”型无碳小车为基础,总结其中对轨迹有重要影响的几何关系,得... “双8字”型无碳小车的循迹过程没有电子控制设备的参与,完全由机械结构实现,因此各机构的尺寸、形状、安装位置等几何条件对于轨迹有重要影响。以基于蜗轮蜗杆结构的“双8字”型无碳小车为基础,总结其中对轨迹有重要影响的几何关系,得出数学模型,给出控制“双8字”型无碳小车的轨迹的方法,从而能更加科学地根据要求来调整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碳小车 双8字 循迹 蜗轮蜗杆 轨迹调整 几何关系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激光SLAM技术下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凯乐 李发元 杨婷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4,共5页
在进行自主导航时,移动机器人躲避障碍物的能力较差,使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较长。为此,提出一种激光SLAM技术下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优化方法。利用图优化理论,获取全部位姿拓展节点对应的子节点,通过闭环检测,计算误差最小的位姿,根据SP... 在进行自主导航时,移动机器人躲避障碍物的能力较差,使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较长。为此,提出一种激光SLAM技术下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优化方法。利用图优化理论,获取全部位姿拓展节点对应的子节点,通过闭环检测,计算误差最小的位姿,根据SPA算法更新位姿,完成移动机器人的位姿估计。利用激光SLAM技术,输出优化后移动机器人位姿,使用A*算法,得到最优通行路径,引入DWA算法展开轨迹计算,实现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估计移动机器人位姿,在自主导航优化后,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路径长度仅为1 900 mm,转角次数仅为2次,运行周期仅为190次,平均速度高达280 mm/s,具有较好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估计 激光SLAM技术 移动机器人 自主导航优化
原文传递
反辐射无人机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小平 祝宁华 +1 位作者 张阳 耿峰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6期39-50,共12页
雷达和通信是战场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辐射无人机就是对雷达和通信目标实施长时间压制和反辐射摧毁的武器系统,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电子战“硬杀伤”武器装备。本文综述了反辐射无人机... 雷达和通信是战场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辐射无人机就是对雷达和通信目标实施长时间压制和反辐射摧毁的武器系统,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电子战“硬杀伤”武器装备。本文综述了反辐射无人机的发展概况、关键技术及发展展望,首先给出反辐射无人机的定义、特点及其与反辐射导弹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反辐射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及其研制发展情况,总结了反辐射无人机装备研制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反辐射无人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辐射无人机 攻击型无人机 自杀式无人机 精确制导武器 自主技术 智能技术
下载PDF
基于航天器协同作战模式的仿真研究
16
作者 李晓光 吴乔榕 +3 位作者 稂子萱 李秋雅 王磊 左斌斌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8期187-19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在轨道空间中卫星集群中进行的非合作目标追踪和逃逸博弈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复杂的动态模型和卫星之间难以协调的问题。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首先构建了卫星集群博弈场景的动态模型,并通过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 提出了一种在轨道空间中卫星集群中进行的非合作目标追踪和逃逸博弈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复杂的动态模型和卫星之间难以协调的问题。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首先构建了卫星集群博弈场景的动态模型,并通过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MADDPG)训练每个卫星的最优策略,同时考虑最小燃料消耗和最短时间,然后使用分布式执行来实现追逐和逃逸博弈。结果表明,当追逐和逃逸卫星的性能相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达到纳什均衡点;当逃逸的航天器、追逐卫星的数量和性能不同时,追逐卫星可学习最优策略并成功捕获逃逸的航天器。该方法可为解决轨道空间中卫星集群的博弈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逃模型 非合作完全信息博弈 纳什均衡
下载PDF
基于凸轮机构的新能源车转向与传动装置设计
17
作者 李发元 张子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12,共6页
根据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工程基础赛道命题要求,针对新能源车行驶的复杂轨迹,设计了一种基于凸轮的转向机构方案。该机构由凸轮与配套的传动机构组成,通过将给定轨迹离散为若干点,根据轨迹总长度确定传动比,由此在极坐标... 根据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工程基础赛道命题要求,针对新能源车行驶的复杂轨迹,设计了一种基于凸轮的转向机构方案。该机构由凸轮与配套的传动机构组成,通过将给定轨迹离散为若干点,根据轨迹总长度确定传动比,由此在极坐标系下采用数值算法建立凸轮上各点极径、极角与轨迹点集的函数关系,得到了凸轮廓线。对设计结果进行了软件仿真与实物验证,结果表明:该转向及传动机构的设计是合理、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车 凸轮机构 曲率半径 差速器
原文传递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亚结构超细化对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六定 丁富才 +3 位作者 王佰民 朱明 钟英良 梁锦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6,共5页
充分利用控制相变温度、冷却与回火参数.得到冲击吸收功(A_(KV))成倍提高的系列Si,Mn等元素合金化的低合金超高强度结构钢(LUHSSS).TEM,SEM和AFM分析表明:LUHSSS由纳米尺度的铁素体(F)板条与分布在其间的、高度稳定的膜状残余奥氏体(AR... 充分利用控制相变温度、冷却与回火参数.得到冲击吸收功(A_(KV))成倍提高的系列Si,Mn等元素合金化的低合金超高强度结构钢(LUHSSS).TEM,SEM和AFM分析表明:LUHSSS由纳米尺度的铁素体(F)板条与分布在其间的、高度稳定的膜状残余奥氏体(AR)组成,无块状不稳定A_R和渗碳体析出;由若干切变单元组成的F板条不连续分布,厚度范围75—100nm.回火过程中,板条内位错运动形成纳米尺寸(<17nm)的均匀胞状亚结构.显微组织的多尺度、多层次与双相性保证超高强度(σ_b>1400 MPa)前提下,A_(KV)大幅度提高至200J附近.分析了胞状亚结构对LUHSSS韧性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铁素体 残余奥氏体 切变单元 冲击吸收功 胞状亚结构
下载PDF
AerMet100钢有效晶粒细化与逆转变奥氏体稳定性的提高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锦奎 王六定 +2 位作者 李志 王佰民 丁富才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60,共4页
对二次硬化超高强度AerMet 100钢,通过引入预时效并优化双时效(即预时效+正常时效)工艺,膜状逆转变奥氏体(AR)中合金元素Ni、Co含量的起伏有利于提高其稳定性并降低Ms温度。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 对二次硬化超高强度AerMet 100钢,通过引入预时效并优化双时效(即预时效+正常时效)工艺,膜状逆转变奥氏体(AR)中合金元素Ni、Co含量的起伏有利于提高其稳定性并降低Ms温度。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膜状AR在原奥氏体晶粒及马氏体铁素体(MF)板条边界形成,其间同时存在的K-S和N-W位向关系使有效晶粒由原奥氏体晶粒减小为MF板条(其厚度约80 nm);试样断面大而深的韧窝及高的撕裂棱反映出裂纹尖端钝化和分岔会吸收大量能量,在抗拉强度(σb)>2000 MPa条件下断裂韧度(KIC=127 MPa.m1/2)提高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et 100钢 逆转变奥氏体 有效晶粒 断裂韧度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镍-碳化硅复合共沉积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向清 谢发勤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9,共4页
概述了镍 -碳化硅共沉积中碳化硅、表面活性剂、温度、电流密度、pH值和搅拌等因素对碳化硅微粒共析量的影响。总结了镍
关键词 镍-碳化硅 复合共沉积 研究 碳化硅 表面活性剂 温度 电流密度 PH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