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第二教工党支部为例
1
作者 闫伟 张晶 +1 位作者 杨睿毅 孟岭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在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作为教学与管理的基础单位,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二级学院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高校二级学院党建与... 在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作为教学与管理的基础单位,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二级学院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高校二级学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民航第二教工党支部为研究对象,聚焦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拓展业务平台以及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开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研究,以期为促进二级学院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学院 党建与业务融合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二维轨迹与时序重要点的飞机机动划分与识别方法
2
作者 殷之平 黄勇胜 +1 位作者 田珈玮 曹善成 《航空工程进展》 2025年第1期45-53,共9页
飞机机动动作识别是飞行动作评估、飞行载荷谱编制和飞行模拟等研究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机动动作识别方法受限于现有机动动作划分准则问题,基于时间序列重要点方法提出一种自动的基于水平、铅垂平面下飞行轨迹投影融合的机动动作划分... 飞机机动动作识别是飞行动作评估、飞行载荷谱编制和飞行模拟等研究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机动动作识别方法受限于现有机动动作划分准则问题,基于时间序列重要点方法提出一种自动的基于水平、铅垂平面下飞行轨迹投影融合的机动动作划分与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平面轨迹数据趋势和时间序列聚类提取出飞行数据中的机动片段,进而借助机动动作拼接思想将机动片段组合与细化,并用完整飞机起落数据进行动作划分与识别验证。结果表明:该机动动作划分与识别方法能够在保证划分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飞行动作的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轨迹 机动划分 动作识别 时间序列重要点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维数分解法的起落架参数不确定性量化分析
3
作者 崔盼礼 贺尔铭 +2 位作者 宋得军 杨正权 王彬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292,共7页
飞机起落架制造和加工过程中不确定性广泛存在,针对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的求解问题,考虑油孔流量系数、气体多变指数的不确定性,首先建立了起落架二质量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构造了基于多项式维数分解(polynomial dimensional decomposition... 飞机起落架制造和加工过程中不确定性广泛存在,针对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的求解问题,考虑油孔流量系数、气体多变指数的不确定性,首先建立了起落架二质量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构造了基于多项式维数分解(polynomial dimensional decomposition,PDD)方法的随机代理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确定性分析得出的位移均值与标准差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PDD方法在处理起落架动力学这类非线性问题的正确性;后续使用PDD方法,分析油孔流量系数、气体多变指数在取不同的变异系数时二质量的响应均值、标准差以及概率特征的变化,研究二者的不确定性对起落架缓冲性能求解的影响。该研究所开展的油孔流量系数、气体多变指数不确定传播量化工作对后续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可靠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落震 非线性 不确定性参数 多项式维数分解(PDD)方法
下载PDF
民航涡扇发动机故障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梅辉 费敬银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3年第4期40-43,共4页
民用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很多 ,而各种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提出一种依靠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民航发动机各种故障征兆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 ,并利用其仿真数据分析 ,找出具体工况过程中作用相对较大的因... 民用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很多 ,而各种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提出一种依靠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民航发动机各种故障征兆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 ,并利用其仿真数据分析 ,找出具体工况过程中作用相对较大的因素。从而在适时与视情维修过程中提出合理的建议 ,以便为相应维修方法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故障诊断 人工神经网络 仿真 民用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二维三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冲击响应及冲击后压缩行为
5
作者 孙洋 黄建 +4 位作者 赵振强 周海丽 李超 张立泉 张超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18,共8页
采用树脂传递塑膜工艺制备碳纤维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分别通过空气炮系统和落锤冲击实验系统开展了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的高、低速冲击实验,并通过超声C扫描获取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分层损伤情况,分析了二维三轴编织... 采用树脂传递塑膜工艺制备碳纤维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分别通过空气炮系统和落锤冲击实验系统开展了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的高、低速冲击实验,并通过超声C扫描获取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分层损伤情况,分析了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高、低速冲击响应及损伤失效特性。然后,对低速冲击试样开展压缩实验,结合数字图像同步测试技术,阐明了不同冲击能量下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在低速冲击载荷下,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损伤面积等比例增大,但能量吸收增大了近2倍,在6.7 J/mm的冲击能量下,材料内部产生严重的损伤,导致其剩余强度大幅下降。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弹道极限速度约为138.5 m/s,当弹体入射速度大于弹道极限速度时,其损伤面积随弹体入射速度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三轴编织 碳纤维复合材料 高速冲击 低速冲击 冲击后压缩
下载PDF
切向流条件下融合阻抗模型的声阻抗与管内流速同步提取方法
6
作者 景秋岚 肖友洪 余亮 《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为解决声衬阻抗逆向提取方法中因流管内流/声场测量误差导致某些频率处声阻抗发生突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声阻抗提取方法,以实现切向流管内声衬阻抗及管内流速的同步准确提取。首先,引入频域声阻抗模型至模态匹配法中,建立切向流... 为解决声衬阻抗逆向提取方法中因流管内流/声场测量误差导致某些频率处声阻抗发生突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声阻抗提取方法,以实现切向流管内声衬阻抗及管内流速的同步准确提取。首先,引入频域声阻抗模型至模态匹配法中,建立切向流条件下的管道声场正向预测模型;然后,结合理论预测声场和流管测试声场构建包含声阻抗模型参数及管内流速等未知变量的全频段目标误差函数;最后采用内点法对待求变量进行优化求解。NASA的CT57型声衬切向流管试验标准数据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实现声衬阻抗及管内流速的同步提取。优化后的声阻抗曲线可保持良好的连续性,且在Ma<0.3工况下管内流速优化误差保持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流 声衬 声阻抗 模态匹配 阻抗提取
原文传递
应变率/温度耦合下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压缩力学行为与本构建模
7
作者 黄庆丹 李红刚 +3 位作者 李璟秋 康煌 廖湘标 张超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共12页
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隔膜的力学性能对电池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系统评估隔膜在应变率和温度耦合条件下的压缩力学行为,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压缩测试,并深入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的耦合作用对隔膜力学性能的影... 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隔膜的力学性能对电池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系统评估隔膜在应变率和温度耦合条件下的压缩力学行为,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压缩测试,并深入分析了温度和应变率的耦合作用对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的力学行为对应变率和温度表现出显著的敏感性,在低应变率下,隔膜主要经历塑性变形,而在高应变率下则可能出现复杂的动态失效模式,温度升高导致隔膜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降低;温度与应变率的耦合作用通过改变隔膜的失效模式,进一步影响其压缩强度。基于实验数据,进一步建立了考虑温度和应变率耦合效应的电池隔膜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应变率-温度耦合 本构建模
下载PDF
“大思政”视域下民航人才多维立体化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田薇 张超 +1 位作者 张晓化 贺苗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8期128-131,共4页
我国民航事业正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快速跨越发展,对高校民航专业技术高水平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高校以培养具备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民航“安全设计”科技人才,兼备具有高度安全责任意识,爱党、爱国、敬业... 我国民航事业正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快速跨越发展,对高校民航专业技术高水平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高校以培养具备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民航“安全设计”科技人才,兼备具有高度安全责任意识,爱党、爱国、敬业奉献优秀学子的民航领域高端人才为目标。经过3年的路径研究,立足构建“大安全”相约“大思政”的民航行业主旋律正能量生态教学机制,深入探索以大思政观为理论基石,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校训文化,凝练学校精神,推进构建共同价值的多维立体化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高端人才培养 大安全 大思政
下载PDF
贝叶斯压缩感知识别管内风扇噪声单音声模态
9
作者 王冉 白玥 +1 位作者 余亮 董广明 《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200,共14页
风扇噪声是大涵道比发动机的重要噪声源,其可传播模态随频率增加而增多,难以通过足够的传声器进行测量,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风扇单音噪声模态识别的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来解决声模态识别中传声器数量不足的问题。管道内声场用概率模型描述... 风扇噪声是大涵道比发动机的重要噪声源,其可传播模态随频率增加而增多,难以通过足够的传声器进行测量,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风扇单音噪声模态识别的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来解决声模态识别中传声器数量不足的问题。管道内声场用概率模型描述,模态识别的压缩感知逆问题用贝叶斯框架表示。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的模态识别方法能稀疏恢复未知模态系数解,实现参数自适应调优。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验证了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在模态识别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可以用比传统方法少56.3%的传声器准确识别目标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扇噪声 周向传声器阵列 声模态识别 贝叶斯压缩感知 单音噪声
原文传递
条件分布域适应下数模混动齿轮箱故障诊断
10
作者 王冉 韩海保 +1 位作者 颜福成 余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90,209,共10页
齿轮箱的故障诊断对于确保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至关重要。在工业实际中,齿轮箱通常运行在正常状态下,因此故障状态发生较少,且由于获取有标签的故障数据的成本较高,导致齿轮箱的健康状态监测面临着有标签故障数据稀缺... 齿轮箱的故障诊断对于确保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至关重要。在工业实际中,齿轮箱通常运行在正常状态下,因此故障状态发生较少,且由于获取有标签的故障数据的成本较高,导致齿轮箱的健康状态监测面临着有标签故障数据稀缺的问题。然而,现有的深度迁移诊断方法存在数据生成质量不均匀和过度依赖少数类信息等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提出条件分布域适应下数模混动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集中参数法构建不同齿轮故障的动力学模型以扩充少标签源域的故障数据;其次,类条件分布最大均值差异(class-conditional maximum mean discrepancy,CMMD)被嵌入诊断模型中,在再生希尔伯特核空间中(reproducing kernel Hilbert space,RKHS)显式构建了故障特征与故障标签的关系,以减小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的分布差异;同时,为保证目标域样本建立可靠的伪标签,熵损失被引入模型训练过程中;最后,通过两个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故障诊断 动力学建模 条件最大均值差异
下载PDF
依托微型飞行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提高航空专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11
作者 张永杰 赵志彬 +1 位作者 张晓化 王海涛 《高教学刊》 2020年第23期39-42,共4页
依据国家航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新型微型飞行器为题,初步探讨了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团队组成、微型飞行器设计制作、专业素养培育等问题,总结了项目指导过程中的一些... 依据国家航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以新型微型飞行器为题,初步探讨了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团队组成、微型飞行器设计制作、专业素养培育等问题,总结了项目指导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和收获,期望对航空专业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有所裨益,能够为航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飞行器 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 航空专业学生 自主创新
下载PDF
电极表面不平整性对锂电池短路触发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贾亦楷 刘子敬 +1 位作者 黄庆丹 王璐冰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4,共10页
锂离子电池遭受外部冲击时内部隔膜的形变和失效是引发内部短路的关键因素之一。电池电极表面通常并不平整,易造成隔膜应力集中,影响电池的机械稳定性。因此,基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针对电池隔膜在非平整表面压缩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及其... 锂离子电池遭受外部冲击时内部隔膜的形变和失效是引发内部短路的关键因素之一。电池电极表面通常并不平整,易造成隔膜应力集中,影响电池的机械稳定性。因此,基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针对电池隔膜在非平整表面压缩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及其短路安全边界进行了深入探讨。选取包括一段宽度为50μm的隔膜及其附近的正负极涂层区域作为代表性单胞,进行二维有限元建模与数值计算。通过分析隔膜等效应力-应变曲线,发现受到不平整表面压缩的隔膜相比于理想平面压缩表现出“软化现象”,随着加载的进行,加载面和隔膜之间的空隙逐渐被填充,非平整面和平整面压缩的载荷差异逐渐减小。通过对隔膜失效应力的参数化分析,发现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或隔膜厚度的减小,隔膜表现出平均应力降低、屈服点后移等行为,短路失效应力也随之降低。通过对不同加载速率分析,发现隔膜的短路失效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进一步通过建立隔膜在非平整表面压缩下的等效压缩本构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粗糙度对失效应力的影响,并推导出了两者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碰撞安全 电池隔膜 内短路
下载PDF
船用机器人爬壁平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永杰 张诺 +1 位作者 杨振 胡小才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船舶爬壁机器人与陆地机器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兼具移动和吸附功能,能够于倾斜的船舶壁面上完成爬壁运动,通过配备除锈、清洗、焊接所需的高压水枪、焊枪、图像识别等装置完成对应作业任务,每种作业任务需要的运动机械结构和运行方式也... 船舶爬壁机器人与陆地机器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兼具移动和吸附功能,能够于倾斜的船舶壁面上完成爬壁运动,通过配备除锈、清洗、焊接所需的高压水枪、焊枪、图像识别等装置完成对应作业任务,每种作业任务需要的运动机械结构和运行方式也有不同。通过介绍近年来设计制造的爬壁机器人及其爬壁平台,按照其吸附原理和运动特点将其分为磁吸附、负压吸附和仿生类等爬壁平台设计方法,介绍了各类爬壁平台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性能和适用范围,期望能够为未来船用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技术发展提供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吸附移动 爬壁式机器人 仿真吸附 技术综述
原文传递
智能制造专业先进制造工艺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鹏 昝涛 +1 位作者 项俊锋 付中涛 《科教导刊》 202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在半导体、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推动下,智能制造专业先进制造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此,文章从教学理念与目标、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讨论本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课程教学理念以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半导体、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推动下,智能制造专业先进制造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此,文章从教学理念与目标、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讨论本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课程教学理念以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课程知识结构以工程应用和工艺创新为导向,覆盖了超精密切削、激光加工、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工艺。课程教学采用问题导向法、创新实践和案例分析法,以半导体芯片制造案例分析为主线,贯穿课程大纲的各个知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专业 新工科 课程建设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基于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的中医问诊策略研究
15
作者 李瑞珍 夏春明 +2 位作者 王忆勤 许朝霞 熊玉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8-1617,共10页
目的研究中医问诊策略,实现快速捕捉患者的关键病情信息,推进中医问诊客观化的发展。方法采用基于关联分析中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的症状提问模型,并使用交叉合并的方法建立中医单系统症状提问与多系统综合症状提问的中医症状问诊策略,达到... 目的研究中医问诊策略,实现快速捕捉患者的关键病情信息,推进中医问诊客观化的发展。方法采用基于关联分析中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的症状提问模型,并使用交叉合并的方法建立中医单系统症状提问与多系统综合症状提问的中医症状问诊策略,达到通过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来获取到患者关键病情信息。结果实现了从单系统问诊到五系统综合问诊的突破,通过单系统与五系统两种症状提问模式实现了高效获取患者病情信息的过程,且对比传统量表提问方式,系统减少了65%的提问次数就可获取到患者92%的症状信息,大大提高了对患者症状信息获取的效率。结论在两种不同的症状提问模式下,打破了中医基于量表来询问患者的传统问诊模式,缩短了对患者症状获取的时间,简化了问诊流程,减少了由于经验不足或人为主观造成的差异,能够用于中医临床辅助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问诊 频繁模式挖掘算法 症状关联性 问诊策略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多雷达抗干扰算法研究
16
作者 智永锋 邱璐莹 +2 位作者 张龙 高红岗 师浩博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针对多雷达系统在受到环境的扫频干扰下无法工作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雷达共存抗干扰算法。文中将环境划分为多个子频段,对干扰占用频段过程进行建模,用马尔可夫模型对多雷达系统进行建模;对双深度Q网络(Double DQN)强化... 针对多雷达系统在受到环境的扫频干扰下无法工作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雷达共存抗干扰算法。文中将环境划分为多个子频段,对干扰占用频段过程进行建模,用马尔可夫模型对多雷达系统进行建模;对双深度Q网络(Double DQN)强化学习算法进行改进,与门控单元循环神经网络相结合,使之能处理依赖于长时间序列的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门控循环记忆的深度确定性策略强化学习算法,针对Double DQN强化学习中的网络臃肿和行动集合较大的问题进行了改进,采用直接输出行动策略,有效降低了网络复杂度。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多雷达存在的情况,该算法通过避开存在干扰的频点,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来自外界的干扰,还能减少己方雷达相互之间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雷达系统 深度强化学习 抗干扰 马尔可夫模型 门控循环单元
原文传递
2D-SiC/SiC复合材料的弹丸冲击损伤及冲击后拉伸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广宇 岳一凡 +3 位作者 王波 张程煜 索涛 李玉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4-500,共7页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高温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等高温部件处,但服役过程中容易受到异物碎片冲击,这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采用轻气炮对化学气相渗透(CVI)技术制备的2D-SiC/SiC试样进行弹丸冲击,利用高速摄像机...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高温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等高温部件处,但服役过程中容易受到异物碎片冲击,这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采用轻气炮对化学气相渗透(CVI)技术制备的2D-SiC/SiC试样进行弹丸冲击,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冲击过程,使用光学显微镜和CT观察异物损伤(FOD)的表面和内部结构,探讨了2D-SiC/SiC复合材料的高速冲击损伤特性。结果表明,2D-SiC/SiC复合材料的高速冲击损伤形式包括锥形裂纹、层间分层、纤维断裂以及基体压溃等。通过表征损伤发现,试件背部损伤和边缘处分层损伤由反射拉伸波造成,随着冲击速度提升,弹丸与拉伸波共同作用会造成试件穿透,试件边缘分层损伤减弱。对高速冲击后的试件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明确了剩余力学性能与冲击速度、弹丸直径的关系,表明剩余拉伸强度是表征冲击损伤程度的有效参数。同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获得拉伸过程中的应变分布,并结合不同弹丸直径、冲击速度冲击后的剩余拉伸强度,进一步对比探究不同变量对冲击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丸直径是高速冲击损伤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高速冲击 异物损伤 剩余拉伸强度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进气压力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彦平 郭迎清 高红岗 《测控技术》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针对高空台进气压力控制系统的强非线性特性和被控对象难以精确建模的问题,传统的PID控制在被试发动机进行加减速等过渡态时难以满足进气压力控制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高空台压力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RBF(Radial Basis Function... 针对高空台进气压力控制系统的强非线性特性和被控对象难以精确建模的问题,传统的PID控制在被试发动机进行加减速等过渡态时难以满足进气压力控制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高空台压力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RBF(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最优控制架构,通过分析进气压力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给出了进气压力控制系统的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利用高空台的大量试验数据对所设计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智能控制方法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能够满足进气压力的过渡态自适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台 压力控制 智能控制 自适应控制 RBF神经网络
下载PDF
预腐蚀与预疲劳对30CrMnSiA螺栓钢微动疲劳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杨廷勇 罗伟 +4 位作者 冯利军 赵伟东 刘道新 邓文 张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12-218,共7页
为探究30CrMnSiA高强度螺栓钢在海洋环境服役工况下的微动疲劳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预腐蚀、预疲劳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对30CrMnSiA高强钢微动疲劳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本实验条... 为探究30CrMnSiA高强度螺栓钢在海洋环境服役工况下的微动疲劳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预腐蚀、预疲劳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对30CrMnSiA高强钢微动疲劳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30CrMnSiA螺栓钢损伤模式为微动疲劳;随着预腐蚀时间的延长,30CrMnSiA螺栓钢的微动疲劳寿命逐渐降低,预腐蚀6 d后螺栓的平均微动疲劳寿命降低了73.69%。在相同预腐蚀实验条件下,随着预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螺栓的微动疲劳寿命逐渐降低;然而“预疲劳1万次+预腐蚀2 d”螺栓的微动疲劳寿命却稍高于单纯预腐蚀2 d的螺栓。预疲劳循环次数愈多和预腐蚀时间越长,螺栓的微动疲劳寿命则越短。预疲劳4万次循环后再腐蚀4 d的螺栓疲劳寿命降低了86.4%。原因是预腐蚀及其与预疲劳联合作用通常会促进30CrMnSiA螺栓钢表面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进而导致其微动疲劳寿命降低,但当预疲劳周次较少时,微动磨损较轻,且对螺栓表面有一定的整平作用,由此缓解了腐蚀的不利影响,使得螺栓的微动疲劳寿命反而比单纯预腐蚀螺栓的寿命稍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nSiA螺栓钢 腐蚀 微动疲劳 电化学
下载PDF
基于FTESO的固定时间增量动态逆容冰控制方法
20
作者 江飞鸿 刘小雄 +2 位作者 刘贞报 李煜 陈家鑫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6-1004,共9页
结冰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固定时间增量动态逆的容冰飞行控制方法,并基于此方法设计某型运输机的飞行控制律,用于增强结冰工况下的飞行控制能力,保障飞行安全。所设计的控制器中,扩张状态... 结冰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固定时间增量动态逆的容冰飞行控制方法,并基于此方法设计某型运输机的飞行控制律,用于增强结冰工况下的飞行控制能力,保障飞行安全。所设计的控制器中,扩张状态观测器用于估计角加速度信号中的干扰,解决现有增量动态逆控制中鲁棒性依赖角加速度准确性的问题。重要的是,该控制方法能够在固定时间内保证飞机状态误差收敛至稳定区域,并且收敛时间不依赖于误差初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克服结冰对飞机的影响,并且在角加速度干扰下保证飞机达到期望的飞行性能,提高运输机在结冰工况下的安全飞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冰飞机 改进增量动态逆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固定时间容冰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